
论析婺源方言中的“不过”.docx
6页论析婺源方言中的“不过〞 摘要:“不过〞在婺源方言中使用频率很高,并且涵盖了连词、副词和词组等多种用法作连词时其转折义高于“就是〞,在一定语境下与“就是〞可以交换使用作副词时,“X不过〞构造甚为独特,“不过〞在其中作程度副词,表“X〞程度很高,而非最高X〞成分以感官型形容词和心理情感型动词为主关键词:不过“X不过〞程度补语婺源方言江西婺源,位于皖浙赣三省交界处,旧属古徽州“一府六县〞辖域,是徽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同时,婺源也是徽语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徽语区内部分绩歙、休黟、祁婺、严州和旌占五大方言片,婺源方言即属祁婺片1】除却语音上丰富的方言特征外,婺源方言在词汇和语法等方面也有自己独特的色彩,这些都为徽语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材料不过〞一词在婺源方言中的使用频率很高,不同的句子构造表现出其不同的词性、意义和用法本文即选取“不过〞作为考察对象,研究其在不同的句子构造中所表现出的词汇和语法特征一、“不過〞作连词使用现代汉语中“不过〞可分别作副词和连词作副词时有两种释义一可用在形容词性的词组或双音节形容词之后表示程度最高:再好~|最快~|乖巧~的孩子一可指明范围,含有往小里或轻里说的意味;仅仅:当年他参军的时候~十七岁|他~念错一个字罢了。
而作连词时,那么用在后半句的开头,表示转折,对上半句话加以限制或修正,跟“只是〞一样:病人精神还不错,~胃口不大好2】通过考察实际语料,我们理解到“不过〞在婺源方言中也可分别作副词和连词使用作连词时,“不过〞在婺源方言中的用法与现代汉语一致:都用于分句的开头,含“细微转折〞意味,对前一分句进展补充说明如:〔1〕伊件衣裳好看是好看,不过就是太贵哩啦这件衣服好看是好看,不过就是太贵了〔2〕我可以跟尔一起去,不过尔要候我下︱我可以跟你一起去,不过你要等我下〔3〕妈妈去上班哩啦,不过渠今日甭骑自行车去妈妈去上班了,不过她今天没骑自行车去例〔1〕、〔2〕、〔3〕中的“不过〞同现代汉语一样均为连词用法,但例〔1〕句稍显特别现代汉语里“就是〞一词有转折连词的用法,如:西门夫人是个好女人,~有一样,常搅乱我的工作同现代汉语,“就是〞在例〔1〕句中也作为连词,表示细微转折,尤言“不过〞“只是〞这样一来,例〔1〕句中就出现了“不过〞和“就是〞两个转折连词连用的情况仔细分析例〔1〕句,假如任选“不过〞和“就是〞其中一词单用,其句子构造照旧是成立的:A1:伊件衣裳好看是好看,不过太贵哩啦这件衣服好看是好看,不过太贵了。
A2:伊件衣裳好看是好看,就是太贵哩啦这件衣服好看是好看,就是太贵了比较A1、A2两句话,句意一样不过〞和“就是〞均表示转折,但“就是〞对后一分句的强调成分更浓,二者可以互相交换张斌〔2021〕曾指出,“就是〞连接分句时在意义上有特殊要求,即只能用于从积极意义到消极意义的转折关系就是〞在这类句子中“一般带有遗憾或觉得美中缺乏的意味,往往能用‘只可惜来交换〞而“不过〞连接分句时在意义上没有这种附加意义,也没有这类限制,它只是承担转折功能,既可用于从积极到消极意义的转折,也可用于从消极到积极意义的转折例〔1〕句确为从积极意义到消极意义的转折,因此“不过〞和“就是〞可以互相交换再结合例〔2〕句来分析,同为转折连词的“不过〞和“就是〞在同一句子构造中那么不能互相交换:B1:我可以跟尔一起去,不过尔要候我下︱我可以跟你一起去,不过你要等我下B2:我可以跟尔一起去,就是尔要候我下︱我可以跟你一起去,就是你要等我下比较B1、B2两句话,句意不同B1中“不过〞表转折,先肯定“我可以跟你去〞这一结果,随后转折提出“你要等我下〞这一要求,前后分句逻辑关系严密,后一分句可看做是对前一分句的补充说明而B2中“就是〞已不是转折连词,不具备“只可惜〞这样带有遗憾或者美中缺乏的意味。
而是作为副词,用于人称代词前表“强调〞,强调是人称代词“你〞而不是其别人“要等我〞,且“就是〞引导的后一分句与前一分句联络并不严密同样的道理,例〔3〕中的“不过〞也不能用“就是〞代替,否那么句子原意会产生变化王岩〔2021〕指出“不过〞是可以兼表重转和轻转的关联词语,而“就是〞是只能表示轻转的关联词语在婺源方言中,“不过〞和“就是〞即都可作为转折连词使用,但“不过〞表“转折〞的功能更强,对前后两个分句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而“就是〞作为连词,其转折功能弱于“不过〞,因此只能在限定语境下和“不过〞进展换用或连用连用时,只能置于“不过〞之后,否那么在婺源方言中其句子构造不成立且此时句子的转折功能由“不过〞承担,“就是〞那么突出“强调〞的功能,如例〔1〕句中“就是〞用来强调“这件衣服很贵〞二、“不过〞作范围副词使用“不过〞在婺源方言中作范围副词使用时,其意义和用法也与现代汉语没什么差异,含有“往小里说〞或“往轻里说〞的意味,同“仅仅〞如:〔4〕不过五十块钱,我付哩就是︱不过五十块钱,我付了就是〔5〕我不过开只玩笑,尔不要当真︱我不过开个玩笑,你不要当真例〔4〕和例〔5〕的“不过〞都有含有减轻结果的语气。
不过五十块钱〞表示“五十块钱〞在说话者的承受范围内,所以引出后半句“我付了就是〞我不过开个玩笑〞表示说话者希望听者可以减轻听这个玩笑的心理负担,不要当真三、“X不过〞构造在现代汉语中,“不过〞作为程度补语多见于“再X不过〞“最X不过〞等构造杨煜〔2021〕?“再X不过〞格式研究?,雷东平〔2021〕?极度构式“最/再+X+不过〞的构成及语法化研究?,徐晓阳〔2021〕?“再X不过〞构式相关问题研究?,吴芝欣、谭晓平〔2021〕?“再+X+不过〞的考察?等都对其做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此外,赵新〔2000〕?“不过〞补语句的历史考察?,王岩〔2021〕?“不过〞论析?,沈家煊〔2021〕?说“不过〞?,陈艳〔2021〕?程度补语“形容词+不过〞格式的主观性和主观化?等也对“不过〞作程度补语的情况做了细致的考察不同于现代汉语,婺源方言中并没有“再X不过〞和“最X不过〞这种构造作为程度补语,“不过〞只出如今一种特殊的方言构造里——“X不过〞X不过〞构造目前在现代汉语里较少使用,而在南方地区的某些方言中还零星存在,在婺源方言中那么运用广泛关于“X不过〞构造的专篇研究目前尚不多,主要见于方言研究领域,如朱玲君〔2021〕?新邵陈家坊镇话程度副词“不过〞比较研究?,黄春妮〔2021〕?兴山方言中的“X不过〞构造分析?,周敏莉〔2021〕?新邵湘语的极性程度助词“不过〞?,陈熹〔2021〕?浅议武汉方言中“不过〞补语句及历史来源?等,主要从“不过〞的词性,“X〞的范围,“X不过〞构造的语义特征、句法功能和历时开展等方面进展讨论。
本小节即在分析前人研究成果和考察实际方言语料的根底上,对婺源方言中独特的“X不过〞构造的特征进展重点探究婺源方言中的“X不过〞构造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不過〞在“X不过〞构造中作程度副词,“X不过〞的构造义为——“X〞的程度很高〔深〕,表现了说话人对外界事物主观感知的一种程度关于“不过〞的词性和构造义历来争论较多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将用在形容词性的词组或双音节形容词后面的“不过〞词性定为副词,表示程度最高而太田辰夫〔2021〕认为此类“不过〞应属“附属词〞沈家煊〔2021〕指出“她是个乖巧不过的女孩〞一句中“不过〞的意义是“程度最高〞,但认为这种后置的“不过〞不是一个独立的词,只能依附于形容词,称之为“附着词〞在方言研究领域,同样是研究新邵湘语的“X不过〞构造,朱玲君〔2021〕将“X不过〞中的“不过〞作为程度副词,而周敏莉〔2021〕却将其作为助词之所以会出现对“不过〞词性的多方争论,主要原因还在于上述各方阐述的“不过〞虽主要用于形容词之后,但其实际语言运用的情况稍有不同在婺源方言中,“X不过〞中的“不过〞用于部分形容词或动词之后,如“这本字典厚不过啊〞“我对这个残疾人同情不过〞等,其语义分别为“说话人主观上认为这本字典很厚,厚的程度很高〞和“说话人对这个残疾人在主观情感上很同情,同情的程度很深〞。
从中看出,“不过〞一词担当的是修饰前一形容词“厚〞和动词“同情〞的角色,起到加深其程度的作用X不过〞构造的语义特征在这里为“X〞的程度很〔高〕深,表现了说话人对外界事物主观体验的一种程度这样一来,婺源方言“X不过〞构造中的“不过〞更多的具有程度副词的特征,因此我们仍将其看作是副词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不过〞在婺源方言“X不过〞构造中并不表示程度最高如沈家煊〔2021〕指出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不过〞在“她是个乖巧不过的女孩〞这句话里表示“程度最高〞而当同样的句意转换成婺源方言时,我们那么会习惯性并且一致性地表达成“渠是只懂事得不能再懂事的女啦︱她是个懂事得不能再懂事的女孩了〞,其表达式可以概括为“X得不能再X〞即在婺源方言中,假设要表示程度最高,我们使用的是“X得不能再X〞这一构造,而不是“X不过〞构造〔表程度很高而非最高〕,二者表示的程度义有所差异关于表程度最高的“X得不能再X〞构造,在此暂不展开讨论2.“X不过〞通常置于句末,多作谓语和补语如:〔6〕今日天气热不过!︱今天天气热不过!〔7〕文文考试考了第一名,渠家爸爸快乐不过︱文文考试考了第一名,他家爸爸快乐不过〔8〕伊本书,我喜欢不过。
︱这本书,我喜欢不过〔9〕伊只味道嗅得我难过不过︱这个味道闻得我难过不过〔10〕上班上得我无聊不过︱上班上得我无聊不过例〔6〕中,“不过〞一词置于句末,对形容词“热〞作程度上的补充说明,表示热的程度很高,其语义为“今天天气很热〞或者“今天天气非常热〞热不过〞作整句话的谓语例〔7〕“快乐不过〞和例〔8〕“喜欢不过〞也分别作为分句的谓语,表示“爸爸对文文考试得了第一名这件事感到很快乐〞和“我很喜欢这本书〞而例〔9〕和例〔10〕两句情况有所不同例〔9〕中“难过不过〞是修饰动词“嗅〞,对说话人闻该味道的结果作一个程度上的补充说明,在此为补语;例〔10〕中“无聊不过〞那么是修饰动词“上〞,是说话人对自己上班状态的说明,也属补语成分受婺源方言语言习惯的限制,“X不过〞构造在使用时几乎全部是置于句末的〔但可添上语气词,如:我对伊件事懊悔不过啊︱我对这件事情懊悔不过啊〕,不能用于句首或句中,也无法承担主语、宾语和状语等句法功能3.“X〞的成分以感官型形容词和心理情感型动词为主,多见于单音节和双音节,语体色彩和感情色彩较为丰富如下分类:1.“形容词+不过〞A.视觉型:〔单音节外观感知〕:大不过小不过粗不过细不过高不过矮不过胖不过瘦不过长不过短不过远不过近不过多不过少不过深不过浅不过厚不过薄不过壮不过丑不过……〔双音节外观感知〕:好看不过漂亮不过难看不过经看不过〔单音节颜色感知〕:红不过黄不过绿不过青不过蓝不过紫不过乌不过白不过粉不过花不过素不过……〔双音节颜色感知〕:鲜艳不过素色不过死色不过……B.听觉型:〔单音节〕吵不过静不过响不过轻不过大不过小不过……〔双音节〕好听不过难听不过……C.嗅觉型:〔单音节〕香不过臭不过……〔双音节〕好嗅不过难嗅不过……D.味觉型:〔单音节〕酸不过甜不过苦不过辣不过咸不过淡不过重不过烫不过……〔双音节〕好吃不过难吃不过清淡不过……E.其他:〔单音节〕热不过冻不过冷不过滚不过〔形容液体温度高〕凉不过好不过坏不过乱不过硬不过软不过重不过轻不过快不过慢不过烦不过懒不过痴不过呆不过笨不过醉不过痛不过痒不过老不过贵不过狠不过毒不过恶不过晒不过干不过湿不过直不过弯不过差不过怂不过……〔双音节〕年轻不过勤快不过啰嗦不过懂事不过干净不过整齐不过精灵不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