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二上 第6讲 光的折射 教师补充题(带解析).doc
7页1. (2008黄冈)小明站在游泳池边A处,看到路灯B在池水中的像与他看到的池中一条鱼在C点重合,用光学作图法确定路灯B的位置和鱼的大致位置.【答案】【解析一】(1)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作出像C的物体路灯B,连线用虚线;在空气中看去,光好像是从像C点发出,连接AC,与水面的交点即为入射点O,连接BO为入射光线,OA为反射光线,完成平面镜成像的光路图;(2)鱼的像也在C点,首先作出法线,根据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的规律,作出入射光线的大致光路图CO,OA为折射光线,C在C点的下方.2. 有一个干枯的井底正中央P点趴着一只青蛙,井上有一只狗,青蛙恰好看不到狗,他能看到的视野范围如图所示,天降大雨时井中全部灌满水,若青蛙和狗都保持原来位置不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发生了光的折射,青蛙可以看到狗B.发生了光的折射,青蛙的视野范围变大C.发生了光的折射,狗不一定能看到青蛙D.发生了光的折射,狗一定能看到青蛙.【答案】ABD【解析一】当井里没有水时,青蛙看到的视野(左图);当井里灌满水后,光线照到镜面会发生折射现象,由于光是从空气射向水,所以入射角大于折射角(见右图),因此井底之蛙看到的视野范围比没水时会看到更大;青蛙可以看到狗,由于光的折射是可逆的,所以狗一定能看到青蛙.故选ABD.3. 如图所示,把一反射面向上的凹镜置于容器内,有一束平行光线以凹镜反射后会聚在A点,如果向容器内加一些水,将凹镜恰好浸没在水中,则该光束的会聚点A的位置将( )A.向下移动一些 B.保持不变 C.向上移动一些 D.与水的浓度有关,无法判断【答案】A【解析一】(1)容器内加水后,由于两条光线是垂直与水面入射的,因此传播方向不改变;(2)经凹镜反射后,在水中时仍然按原方向传播,但出水面以后,由于光的折射,折射光线将向远离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如图所示,因此光线的会聚点在A点以下.故选A.4. 一块平面镜玻璃厚薄不等.反射面a与镜子表面b不平行,如图所示.镜前一个发光点s,正确的结论是:自平面镜反射面a反射的光线( )A.都不能返回到光源s B.只有一条光线可以返回到光源s C.有一条以上的光线可返回到光源s D.结论与a、b两平面间夹角有关【答案】B【解析一】如图所示,若入射光线从空气斜射入玻璃后,经其折射垂直射到镜面上时,反射光线将垂直于镜面返回,根据光路的可逆性,所以此光线将回到光源处.但只有一条光.故选B.5. 如图,不透明容器底部A处有一光源,没水时在侧壁B处形成一亮斑,当向容器中加水至CD处时,亮斑在B点的 (上方/原处/下方);当水面到达EF时,眼睛看到亮斑在B点的 (上方/原处/下方).【答案】下方 原处【解析一】略6. (2012黄冈)如图所示,暗室内有一盛水的水槽,水槽上方一激光束入射到平面镜(图中未画出)上的O点,光束经平面镜反射后照射到水槽中的B点.请画出平面镜并作出光从O点传播到B点的光路图.【答案】【解析一】(1)在B点的正上方找一点B′,连接OB′与界面的交点D,即为反射光线射到水面的入射点;(2)作∠COD的角平分线即为法线,然后作法线的垂线即为平面镜的位置,连接DB即为光从O点传播到B点的光路图.7. 两块完全相同的平行玻璃砖相互垂直放置.如图一束单色光从左侧水平射入左侧玻璃砖,从右侧射出,则出射光线与入射光线( )A.平行 B.不平行向上偏折 C.不平行向下偏折 D.都有可能【答案】A【解析一】光线通过第一块玻璃砖再进入空气发生两次折射:第一次是从空气斜射进入玻璃砖,折射光线应该靠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第二次是从玻璃砖斜射进入空气,折射光线应该远离法线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由于玻璃砖上下表面垂直,第二次折射的入射角等于第一次折射的折射角,所以第二次折射的折射角等于第一次折射的入射角,最后的出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相比,只是作了平移,即出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平行.同理,经过第二块玻璃砖时,也是这样两次折射,第四次的折射光线,与第三次的入射光线即第二次的折射光线平行;第二次的折射光线与第与第一次的入射光线平行,因此经过两块玻璃砖折射后,出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平行,如下图,故选A.8. 在水池的一角有一块平面镜,现有一束光线从水中射向平面镜,如图,请完成光路图,并标出反射角(用“α”表示)和折射角(用“β”表示)【答案】【解析一】(1)过镜面的入射点垂直镜面作出法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与入射光线对称的反射光线;(2)光由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在空气介质中法线的右边大致作出折射光线,注意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如图9. 宇航员登上月球后,抬头可看见天上一轮红日,但周围的景象是( )A.一片黑暗,看见星星,但不闪烁 B.一片黑暗,能看见星星闪烁 C.一片明亮,无法看到星星 D.一片天蓝色,万里晴空【答案】A【解析一】略10. (2009沈阳)小雨在吃烤肉串时,偶然发现了一个现象:通过烤炉上方看对面的人,感觉对面的人好像在晃动.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小雨根据学过的知识进行分析:火炉上方的空气被加热后,其疏密程度在不断发生变化,光进入这种不均匀的热空气会发生折射,传播方向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因此看起来感觉对面的人在晃动.为了验证这种分析是否正确,回到家后,小雨利用一支激光笔、一个装有酒精的浅盘及火柴,进行了如下的探究.(1)如图所示,将激光笔固定在小桌上沿水平方向照射,用喷壶向激光笔的前方喷水,看到激光笔发出的一束红光射向墙面,墙面上有一个红色光点保持不动,这说明光在均匀的空气中是 传播的.(2)如果要让这束红光穿过不均匀的空气,接下来小雨的做法应该是: .(3)如果小雨的分析是正确的,他观察到的现象应该是: .【答案】沿直线 用火柴点燃浅盆中的酒精,放置在激光笔前方的地面上 墙面上的红色光点开始晃动【解析一】(1)因为光在喷出的水雾中传播时,介质仍然是均匀的,故光是沿直线传播;(2)点燃浅盘,酒精燃烧,其酒精周围的温度则不同,故燃烧的酒精上方的空气不再均匀,因此点燃浅盘中的酒精,让激光笔发出的红光在燃烧的酒精上方照射;(3)因为光在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时,光的传播路径不再是直线,因此像的位置不再固定,故墙面上的光点在晃动.11. 王勇同学在宾馆饭店看到一种自动门,当有人靠近时,门会实现自动开闭.王勇同学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很想知道自动门是如何实现自动控制的.为此他反复做了几次试验:当他轻轻地靠近自动门时,门自动打开;当把一个足球滚向自动门时,门自动打开;当把一面底部装有滚珠的无色透明大玻璃板,直立着滑向自动门时,门不打开.王勇同学根据探究试验的结果,对自动门的自控原理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你认为其中最合理的猜想是( )A.自动门“听”到来者的声音时,通过声控装置实现自动开闭 B.自动门探测到靠近的物体发射出的红外线,通过光控装置实现自动开闭 C.自动门本身能发射出一种红外线信号,当此种信号被靠近的物体反射时,就会实现自动开闭 D.靠近门的物体通过空气能产生一种压力传给自动门,实现自动开闭【答案】C【解析一】A、玻璃板滑向门时,也会有声音的发生,但门并没有打开说明不是利用声控装置.B、玻璃板也会辐射出红外线,但门没有打开说明不是探测物体发射出的红外线,来实现自动开闭的.C、若是自动门发射红外线,红外线经过玻璃会穿透过去,反射回来的是非常少的,但足球和人反射回来的红外线是比较多的,因为红外线是不能穿透足球和人.自动门就可以探测反射回来的红外线来实现自动开闭.D、玻璃板也可以通过空气给自动门一个压力,但玻璃板滑向自动门时,自动门并没有打开说明不是利用空气压力来实现自动开闭的.故选C.12. (2007淮安)“关爱生命,安全出行,争当安全模范公民”的教育活动,在全国各地轰轰烈烈地展开.“红灯停,绿灯行”是公民的基本素质.交通信号灯用红、绿灯,而不用蓝色、紫色等其它颜色的灯.对此,小明、小华、小宇三位同学展开讨论.小明说:人的眼睛对红色光、绿色光比较敏感.用红绿灯作为交通指挥灯,容易引起视觉反应,可以提高人们的警惕性,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小华说:红光穿透能力比蓝色、紫色等其它的色光强,很远处就能看到;人的眼睛对绿色光敏感.小宇说:红绿灯作为交通指挥灯,是国际通用的,并不具有科学依据.(1)雾天,小明、小华和小宇一起在远处观看路口的红绿灯,收集有关“红色光穿透能力强”的证据.小明和小宇看到红灯亮时,小华却认为红灯不亮.此事实说明红色光引起的视觉效果与 有关;三位同学向路口的红灯走近,都感到红色光强度逐渐增强,表明色光的穿透能力与 有关.影响色光穿透能力的因素还有 (至少答出一条).(2)依据你的生活体验,并结合学过的物理知识,对小宇的说法作出评价: .(3)红绿色盲的人不能分辨红绿灯颜色的变换.请你描述现行交通信号灯是如何让色盲的行人做到“红灯停、绿灯行”的或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回答一条即可) .(4)随着科技创新,传统的红、绿灯逐渐被超高亮度的发光二极管(LED)所替代.LED灯具有亮度高、颜色纯、耗电少、寿命长等特点,简述LED灯的广泛使用可能会给人们的生活与环境带来的影响.(回答一条即可) .【答案】(1)不同的人 距离 空气质量 (2)小宇的说法是不对的,用红绿灯作为交通指示灯有科学依据,红光不容易被散射,在空气中可以传播得更远,人眼对绿光比较敏感. (3)用红绿灯的同时,用语音加以提示. (4)节能【解析一】(1)同样的一盏红灯,小明、小华和小宇一起在远处观看,但引起的视觉效果不同,说明红光引起的视觉效果和不同的人有关;走的越近,感到红光的强度逐渐加强,说明红光的穿透能力和红光传播的距离有关,距离越短,红光的穿透能力越强;空气中的粉尘越多时,光的穿透能力就越弱,所以说影响色光穿透能力的因素还有空气的质量;(2)交通指示灯采用红光和绿光是有一定科学依据的,红光不容易发生散射,穿透能力强;绿光的穿透能力也不差,而且人眼对绿光更敏感一些;(3)红绿色盲的人不能分辨出红灯和绿灯,我们可以同时在红灯和绿灯发光的同时加上语音提示,或者将红灯和绿灯用不同的形状制成;(4)LED灯在发出相同强度光的同时,耗电量比较少,可以起到节能的目的.13. (2013济宁)如图所示是济宁市2013年中考试卷答题卡中用来识别考生信息的条形码(样码),当条形码扫描器照射它时,黑条纹将光_____(选填“反射”或“吸收”),白条纹将光_____(选填“反射”或“吸收”),再通过电脑解码就可以获取考生相关信息.【答案】吸收;反射【解析一】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