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年秋)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十七课父子骑驴教案西师大版.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王****
  • 文档编号:317114137
  • 上传时间:2022-06-2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1.62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19年(秋)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十七课 父子骑驴教案 西师大版教学目标1.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认识本课生字,并能正确书写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3. 能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我们应该有自己的主见”这句话的意思,初步培养自主意识教学准备1. 有条件的可组织学生课外观看动画片《父子骑驴》2. 准备有关的挂图,以及反映故事变化的活动幻灯或多媒体课件教材简析        《抬驴》是一则民间流传的寓言故事,故事原文是这样的:“父子出门,子骑驴,人诽之;父骑驴,人诽之;父子同驴,人人诽之;无奈,只好父子抬驴 1981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将这则寓言拍摄成了纸偶动画片,在群众中广为流传《父子骑驴》这篇课文在《抬驴》的基础上作了适当的改编讲述了一对父子牵着一头驴走在回家的路上,他们先后听从了三种意见,结果都遭到了路人的非议,最后终于明白“我们应该有自己的主见”的道理故事的情节虽然简单,却反映了生活中一个深刻的哲理:不要盲目听从别人的意见,在生活中应当学会自主,做事要有自己的主见否则不但不能让大家满意,还会使自己无所适从    故事中的老先生、老太太、抱孩子的母亲和一群小孩子分别代表不同身份的过路人,故事中他们的语言符合人物的身份,乍一听,都有道理。

      但父子俩将所有的方法都尝试过以后,才发现,左也不对,右也不对,究竟该怎样做呢?课文在结尾部分把父子抬驴的情节改成了“牵着驴子走,谁累了就骑上去休息一下”这样的结局意在引导学生学会正确面对别人的意见,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做事有自己的主见       课文中的老先生、老太太、母亲和小孩子的话既合理,又充满个性,读的时候,要注意引导学生在体会人物内心活动的基础上读出感情来本课的重点一是理解不同的人对父子俩不同做法的评论,二是明白“我们应该有自己的主见”的道理建议在学文的基础上请学生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并结合生活实际说说自己对“我们应该有自己的主见”这句话的理解    建议本课1~2课时完成* 课题:“驴”是一种比马小的动物,耳朵和脸部都比较长,毛多为灰褐色或黑色,尾巴根毛少,尾端像牛尾家驴性情温驯,富忍耐力,多用作力畜驴”和“炉”是形近字,读音却有较大的差异,要注意引导学生加以区别可一边出示驴的图片,一边给学生作介绍* 第一段:可用形象的图片将学生引入故事情境中去* 第二段:老先生觉得父子俩的做法怎样?结合“哈哈大笑”、“竟然”等词语,体会老先生的内心活动,并有感情地读一读适当让学生讨论:你觉得老先生的话对不对?* 第四段:请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孝”字的理解。

      引导学生从老太太的话中去体会:她主张父子俩应该怎么做?带着这样的体会读一读老太太的话* 第六段:“狠”和“狼”字只有一点之差,应当引导学生加以区别读文时关注年轻母亲的身份,想一想她为什么要大声说带着这样的理解读一读年轻母亲的话* 第八段:理解“指指点点”的含义,建议一边表演一边读这句话文中三次出现“竟然”一词,可结合课文理解词语后,请学生试着用“竟然”说句话* 第九段:可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今天的事,左也不对,右也不对呢?你觉得应该怎样做才好* 第十段:读一读父亲的话,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你从这个故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注意生字“享”与“亨”、“狠”与“狼”的区别 * 课后第1题:可请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借助图画,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也可以在回家以后讲给家里人听* 课后第2题:可结合课文教学进行注意通过对带点词语的理解,体会四种不同人的不同认识* 课后第3题:可在学习课文最后一段时进行,建议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说明对这句话的理解教学设计参考一、课题激趣,引入新课1. 老师语言引入:大家都知道中国民间流传有许多的寓言故事!这些寓言故事往往能用最浅显的语言告诉大家一个深刻的道理看哪些同学能把自己以前读过的寓言说给大家听一听,如果谁还能讲讲它的寓意,那就更好了。

      2. 同学交流自己读的寓言故事并说说自己的感受3. 给予评价,引出新课,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 自由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 2. 遇到不认识的字、词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并多读几遍三、再读课文,勾画重要句子1. 再一次自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思考:(1)课文中哪些人对父子俩的不同做法有评论?他们是怎么说的,父子俩又是怎么做的? (2)怎么理解父亲最后说的那句话“我们应该有自己的主见”2. 学生自读,用不同的符号勾出不同人物说的话以及父子俩的做法3. 同桌相互说说你对最后父亲的话的理解四、精读课文,启发教育1. 抽生读读课文中不同的人对父子俩不同做法的评论2. 体会不同人物的话1)老先生的话:结合“哈哈大笑”、“竟然”体会老先生的内心活动你觉得老先生的话对不对?(2)老奶奶的话: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孝”的理解老奶奶主张父子俩怎么做?(3)表演读年轻母亲的话和一群小孩子的话,提醒注意说话人的身份3. 四人小组讨论:为什么今天的事,左也不对,右也不对?4. 引导学生说出觉得怎么做才好呢?5. 读一读父亲的话,说说你从这个寓言中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6. 分角色朗读课文7. 请学生上台来讲故事。

      五、拓展学习,活跃思维1. 齐读课文2. 结合生活实际,说说你对“我们应该有自己的主见”这句话的理解3. 学生自由组合表演课本剧4. 回家后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里人听一听附送:2019年(秋)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十三课 寓言两则教案 西师大版教学目标1. 认识本课生字,并能正确、工整地书写2.  能在读懂内文的基础上了解寓意教学准备1. 准备与故事有关的图画2. 查找几个与“水滴石穿”寓意相近的成语教材简析     这两则寓言也是两个成语故事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句成语是我国语言宝库中十分有特色的宝藏一般的成语都产生于古代,有一个出处,而且附有一个故事这些故事短小生动,寓意深刻,能激发学生学习成语的兴趣,更好地理解成语的意思水滴石穿”本来是一个古代成语故事,而我们所学的这个故事是今人写的一个寓言故事,通过这个故事的学习,能使我们更好地明白“水滴石穿”这个成语的意思    “守株待兔”这个故事生动有趣而且明白易懂,学生自己能较轻松地学会教师的功夫应用在帮助学生理解寓意上     学习本课时,重点在于理解成语,了解寓意     建议本课1~2课时完成* 石阶,石头做成的阶梯。

      注意“阶”的读音是“”,不要读成“”* 从“这水太少”和“力气太小”都可以看出水滴较之石阶来说微不足道* 这儿在朗读时,可以把石阶的骄傲自大、目中无人的感情读出来* 引导学生从“一滴又一滴”、“一年又一年”、“终于”来理解水滴石穿的原因,体会水滴的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一个农夫偶然在大树下捡到一只兔子,于是,他荒废了农活,天天守在树下傻等,成为千古笑话 这个故事生动有趣而且明白易懂,学生自己能学懂,因此,教师的功夫应花在帮助学生理解寓意上,而不必在内容理解方面下太大的功夫* 找出对农夫进行心理描写的地方,作上记号,并且进行体会这是他“守株待兔”的原因* “喜滋滋”形容内心很欢喜* 把偶然的收获当成必然所得,其结果可想而知* 教学时,可设计让学生去劝告农夫的情境,以促进学生的理解与表达* “阶”和“价”,“替”和“赞”,“嫌”和“歉”,“撞”和“幢”这几个字可以进行区别书写指导可以根据学生的需求进行对学生觉得难的生字进行范写* 课后1、2题都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完成* 课后3题通过讲寓言故事,一方面复述了课文,另一方面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 把自己搜集的成语写在横线上,先自己读一读,再与同学交流。

      有故事的成语学生在低年级也学过一些,写没学过的也可以教学设计参考一、激趣引入师:同学们都知道许多有趣的成语吧!这些词语内容非常生动,能大大丰富我们的语言看哪些同学能把自己知道的成语说给大家听一听,看谁说得最多生:说自己已经知道的成语师:给予评价,引出新课,出示课题及图画二、学习新课(一) 学习《水滴石穿》1. 自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字典掌握它1)和同桌一起分角色朗读课文,互相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再读一遍2)交换角色朗读课文2. 再读课文,理解成语意思1)齐读课文2)请生说一说“水滴石穿”的意思,最好能说出这个成语在哪种情况下运用比较恰当,或者用这个成语说一句话3. 启发思考,拓展积累请大家再找出几个与这个成语意思近似的成语如果不是成语,一般的熟语或名言警句也行二)学习《守株待兔》1. 自读课文,体会课题1)自己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2)想一想:“株”是什么意思?“待”是什么意思?“守株待兔”是什么意思?2. 深读课文,体会情感1)再一次读课文,重点体会第2段中农夫的心情2)自己勾出写农夫内心活动的句子,好好读一读,体会体会,应该用什么样的感情和语气来读  (3)请同学读给大家听,评价评价,谁读得最好。

      4)结合最后一句,把动作神态加上去,绘声绘色地读这一段5)可以适当拓展,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农夫心里还可能想些什么3. 读想结合,背诵表演1)自读第3段,体会农夫感情2)把农夫心中的希望用自己的话说出来可以加上动作说3)读最后两句话,想一想农夫的心情又是什么样的,应该怎样读4)结合课后题,想一想你想对这个农夫说些什么5)请生说给大家听6)再读课文,想一想读这一段时,情感有哪些变化,应该怎样读由充满希望到失望)(7) 试着背一背最后一段8) 演一演这个故事。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初中地理】工业 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2024).docx 【初中地理】环境保护与发展 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docx 【初中地理】大洲和大洋 课件-2025-2026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2024).pptx 【初中地理】世界的地形课件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pptx 【初中政治】珍视自由+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pptx 【初中政治】期末综合复习与检测试题-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docx 【初中历史】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pptx 【初中政治】让家更美好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pptx 【初中地理】工业+课件-2025-2026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2024).pptx 【初中地理】农业 课件-2025-2026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2024).pptx 【初中数学】代数式第1课时代数式课件2025-2026学年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pptx 【初中数学】第五章二元一次方程组单元回顾与思考课件++2025-2026学年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pptx 【初中数学】三元一次方程组课件+2025-2026学年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pptx 【初中数学】整式的加减第1课时合并同类项(课件) 2025-2026学年北师大版(2024)七年级数学上册.pptx 【初中地理】《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 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docx 【初中政治】提高防护能力+教案-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docx 【初中政治】友善待人+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pptx 【初中地理】跨学科主题学习:探究河流流量与水位、流速的关系 2025-2026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册.pptx 【初中政治】珍惜师生情谊+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pptx 【初中地理】《河流与湖泊》 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册(人教版2024).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