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路勘测设计横断面设计.ppt
105页《道路勘测设计》横《道路勘测设计》横断面设计断面设计§5.1 道路横断面组成道路横断面组成§5.2 车道宽度车道宽度 §5.3 路肩、中间带与人行道路肩、中间带与人行道§5.4 道路道路路拱、边沟及边坡路拱、边沟及边坡§5.5 道路用地范围与建筑限界道路用地范围与建筑限界§5.6 路基横断面设计及成果路基横断面设计及成果§5.7 路基土石方计算及调配路基土石方计算及调配公路横断面相关概念公路横断面相关概念 道路横断面道路横断面::是指中线上各点沿法向的垂直剖面,是指中线上各点沿法向的垂直剖面,它是由横断面设计线和地面线所组成的它是由横断面设计线和地面线所组成的 设计线设计线::是根据技术标准确定的不同构成部分及是根据技术标准确定的不同构成部分及其宽度和横坡度的规则线其宽度和横坡度的规则线 地面线地面线::是表征地面起伏变化的线,它是通过现是表征地面起伏变化的线,它是通过现场实测或由大比例尺地形图、航测像片、数字地面场实测或由大比例尺地形图、航测像片、数字地面模型等途径获得模型等途径获得 公路横断面设计线组成公路横断面设计线组成包括行车道、路肩、分隔带、边包括行车道、路肩、分隔带、边沟、边坡、截水沟、护坡道以及取土坑、弃土堆、环境保护沟、边坡、截水沟、护坡道以及取土坑、弃土堆、环境保护设施等。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和二级公路还有爬坡车道、避设施等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和二级公路还有爬坡车道、避险车道;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出入口处还有变速车道等险车道;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出入口处还有变速车道等 城市道路的横断面组成城市道路的横断面组成包括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包括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绿带、分车带等人行道、绿带、分车带等 路幅路幅::是指公路路基顶面两路肩外侧边缘之间的部分,是指公路路基顶面两路肩外侧边缘之间的部分,路幅要素包括路幅要素包括宽度、横向坡度宽度、横向坡度 §5.1 道路横断面组成道路横断面组成1.1.公路横断面组成公路横断面组成 ((1)一般组成)一般组成 1))行车道:行车道:供各种车辆行驶部分的总称 2))路路肩肩::位于行车道外缘至路基边缘,具有一定宽度的带状构造物 3))中中间间带带::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上用于分隔对向车辆的带状构造物 4))边边坡坡::为保证路基稳定,在路基两侧具有一定坡度的坡面 5))边沟:边沟:为汇集和排除路面、路肩及边坡流水在挖方或低填方路基两侧设置的纵向排水沟 •典型横断面组成§5.1 道路横断面组成道路横断面组成1.1.公路横断面组成公路横断面组成 由于公路等级高、交通量由于公路等级高、交通量大,双向(上、下行)行车之大,双向(上、下行)行车之间必须分开,形成双幅多车道间必须分开,形成双幅多车道公路。
公路 分隔方式:采用中间带分隔方式:采用中间带整体式断面:等宽同高的分隔带整体式断面:等宽同高的分隔带分离式断面:不等宽不同高的宽分离式断面:不等宽不同高的宽分隔带§5.1 道路横断面组成道路横断面组成1.1.公路横断面组成公路横断面组成•典型横断面组成 采用单幅公路(不设分隔带、整体式断面)采用单幅公路(不设分隔带、整体式断面) 路幅构成:行车道、路肩、错车道等路幅构成:行车道、路肩、错车道等 ((2 2)特殊组成)特殊组成 l))应应急急停停车车带带:当硬路肩的宽度<2.25米时设置,间距不宜大于500m,宽度3.50m,长度不小于30m §5.1 道路横断面组成道路横断面组成1.1.公路横断面组成公路横断面组成•2))爬爬坡坡车道道:在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上,当纵坡较大时,设置的供慢速上坡车辆行驶用的车道其宽度一般为3.5m §5.1 道路横断面组成道路横断面组成1.1.公路横断面组成公路横断面组成• 3))变速速车道道::在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体交叉、服务区等处设置的,供车辆驶入或驶离高速车流的加速或减速车道其宽度一般为3.5m §5.1 道路横断面组成道路横断面组成1.1.公路横断面组成公路横断面组成• 4))错车道道::四级公路,当采用4.5m的单车车道路基时,在适当的可通视的距离内设置的供车辆交错避让用的一段加宽车道。
§5.1 道路横断面组成道路横断面组成1.1.公路横断面组成公路横断面组成•5))护坡坡道道::当路堤较高时,为保证路基边坡稳定,在取土坑与坡脚之间,沿原地面纵向保留的有一定宽度的平台 •6))碎碎落落台台:在路堑边坡坡脚与边沟外侧边缘之间或边坡上,为防止碎落物落入边沟而设置的具有一定宽度的纵向平台§5.1 道路横断面组成道路横断面组成1.1.公路横断面组成公路横断面组成•7))截截截截水水水水沟沟沟沟::在在地地面面线线较较陡陡的的挖挖方方路路段段,,为为拦拦截截山山坡上流向路基的水,在路坡上流向路基的水,在路堑堑坡坡顶顶以外以外设设置的水沟置的水沟§5.1 道路横断面组成道路横断面组成1.1.公路横断面组成公路横断面组成(3) 路幅的布置类型路幅的布置类型 1 1)单幅双车道)单幅双车道 定义定义::指的是整体式的供双向行车的双车道公路指的是整体式的供双向行车的双车道公路 特点特点::u使用最普遍,所占的比例最大,可适用范围大使用最普遍,所占的比例最大,可适用范围大 适应的交通量(适应的交通量(400400~~1500015000)小客车)小客车/ /昼夜;昼夜; 行车速度可从(行车速度可从(2020~~8080))km/hkm/h。
u混合交通当交通量较大,非机动车混入率高,混合交通当交通量较大,非机动车混入率高, 视距条件又差时,对车速和通行能力影响较大,视距条件又差时,对车速和通行能力影响较大, 事故率也高可增设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与机事故率也高可增设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与机 动车分离行驶动车分离行驶 适用适用:: 二、三、四级公路二、三、四级公路§5.1 道路横断面组成道路横断面组成1.公路横断面组成公路横断面组成1)单幅双车道)单幅双车道§5.1 §5.1 道路横断面组成道路横断面组成1.1.公路横断面组成公路横断面组成 2 2)双幅多车道)双幅多车道 定义定义::一般指双向分隔四车道、六车道和八车道公路一般指双向分隔四车道、六车道和八车道公路可以是整体式或分离式路基断面可以是整体式或分离式路基断面 特点特点::u车速高、通行能力大、行车舒适、事故率低车速高、通行能力大、行车舒适、事故率低 u占地多、造价高占地多、造价高适用适用::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3) 路幅的布置类型路幅的布置类型§5.1 道路横断面组成道路横断面组成1.公路横断面组成公路横断面组成2)双幅多车道)双幅多车道§5.1 §5.1 道路横断面组成道路横断面组成1.1.公路横断面组成公路横断面组成 定义定义::窄路基加错车道的公路。
窄路基加错车道的公路 适用适用::交通量小、地形复杂、工程艰巨的山区交通量小、地形复杂、工程艰巨的山区公路或地方道路四级公路路基宽度为公路或地方道路四级公路路基宽度为4.50m4.50m、路、路面宽度为面宽度为3.50m3.50m就属于此类就属于此类 3 3)单幅单车道)单幅单车道(3) 路幅的布置类型路幅的布置类型§5.1 §5.1 道路横断面组成道路横断面组成1.1.公路横断面组成公路横断面组成§5.1 道路横断面组成道路横断面组成2.2.城市道路横断面组成城市道路横断面组成•一一般般由由机机动动车车道道、、非非机机动动车车道道、、人人行行道道、、绿绿带带、、排水设施及各种管线工程等组成排水设施及各种管线工程等组成•城市道路设计中首先是进行横断面设计,然后是平、城市道路设计中首先是进行横断面设计,然后是平、纵面设计纵面设计• 城市道路上供各种车辆行驶的部分统称为行车道城市道路上供各种车辆行驶的部分统称为行车道–机动车道:在行车道断面上,供汽车、无电轨机动车道:在行车道断面上,供汽车、无电轨车、摩托车等机动车行驶的部分车、摩托车等机动车行驶的部分。
–非机动车道:供自行车、三轮车、板车等非机非机动车道:供自行车、三轮车、板车等非机动车行驶的动车行驶的 部分 –人行道:供行人步行使用的人行道人行道:供行人步行使用的人行道 §5.1 道路横断面组成道路横断面组成2.2.城市道路横断面组成城市道路横断面组成§5.1 道路横断面组成道路横断面组成2.2.城市道路横断面组成城市道路横断面组成((1)四种基本形式)四种基本形式三块板:三块板:一块板:一块板:二块板:二块板:四块板:四块板: 1)单幅路)单幅路 俗称俗称“一块板一块板”断面各种车辆在车道上混合行驶各种车辆在车道上混合行驶§5.1 道路横断面组成道路横断面组成2.2.城市道路横断面组成城市道路横断面组成广州解放路§5.1 道路横断面组成道路横断面组成2.2.城市道路横断面组成城市道路横断面组成 2)双幅路)双幅路 俗俗称称“两两块块板板”断断面面在在车车道道中中心心用用分分隔隔带带或或分分隔隔墩墩将将车车道道分分为为两两半半,,上上、、下下行行车车辆辆向向行行驶驶各各自自再再根根据据需需要要决定是否划分快、慢车道。
决定是否划分快、慢车道§5.1 道路横断面组成道路横断面组成2.2.城市道路横断面组成城市道路横断面组成Mexico CityMexico City§5.1 道路横断面组成道路横断面组成2.2.城市道路横断面组成城市道路横断面组成 3)三幅路)三幅路俗俗称称“三三块块板板”断断面面,,中中间间为为双双向向行行驶驶的的机机动动车车道道,,两两侧侧为靠右行驶的非机动车道为靠右行驶的非机动车道§5.1 道路横断面组成道路横断面组成2.2.城市道路横断面组成城市道路横断面组成桂林解放桥§5.1 道路横断面组成道路横断面组成2.2.城市道路横断面组成城市道路横断面组成 4)四幅路)四幅路俗俗称称“四四块块板板”断断面面,,在在三三幅幅路路的的基基础础上上,,再再将将中中间间机机动车道分隔,分向行驶动车道分隔,分向行驶§5.1 道路横断面组成道路横断面组成2.2.城市道路横断面组成城市道路横断面组成Berlin§5.1 道路横断面组成道路横断面组成2.2.城市道路横断面组成城市道路横断面组成§5.1 道路横断面组成道路横断面组成2.2.城市道路横断面组成城市道路横断面组成((2 2)四种基本型式的使用效果)四种基本型式的使用效果 u安全上安全上 三、四块板比一、二块板安全。
三、四块板比一、二块板安全 u在行车速度上在行车速度上 三、四块板使机、非分流行驶,行车速度较高而一、三、四块板使机、非分流行驶,行车速度较高而一、二块板为混合交通,必然相互影响二块板为混合交通,必然相互影响 u在照明上在照明上板块越多,照明越容易处理板块越多,照明越容易处理; ;一、二块板路灯在行道树中间,一、二块板路灯在行道树中间,受绿化影响大而三、四快板路灯可设在侧分带上,与绿受绿化影响大而三、四快板路灯可设在侧分带上,与绿化的矛盾好处理,照度均匀,可提高夜间行车速度化的矛盾好处理,照度均匀,可提高夜间行车速度((2)四种基本型式的使用效果)四种基本型式的使用效果§5.1 道路横断面组成道路横断面组成2.2.城市道路横断面组成城市道路横断面组成u在绿化效果在绿化效果 三、四块板较好,因为三、四快板具有多排绿三、四块板较好,因为三、四快板具有多排绿化带,遮荫效果较好化带,遮荫效果较好 u在减少噪音上在减少噪音上 三、四快板效果好,因为经过两条绿带的隔离三、四快板效果好,因为经过两条绿带的隔离作用,减少了噪音对行人和沿街居民的干扰作用,减少了噪音对行人和沿街居民的干扰。
u在造价上在造价上 一块板最小,三、四块板最高一块板最小,三、四块板最高((3)四种基本型式的适用条件)四种基本型式的适用条件 §5.1 道路横断面组成道路横断面组成2.2.城市道路横断面组成城市道路横断面组成优点: 占地少,投资省,缺点: 各种车辆混合行驶,于交通安全不利适用:①机动车交通量不大非机动车较少的次干路支路 ②用地不足拆迁困难的旧城改建的城市道路上交通组织:①划快慢车行驶分车线快车在中间行驶,②不划分车线,组织单行交通,限制载重车和非机动车((4)) 断面形式的选用断面形式的选用单幅路单幅路双幅路双幅路三幅路三幅路四幅路四幅路§5.1 道路横断面组成道路横断面组成2.2.城市道路横断面组成城市道路横断面组成优点: 占地少,投资省,缺点: 各种车辆混合行驶,于交通安全不利适用:①机动车交通量不大非机动车较少的次干路支路 ②用地不足拆迁困难的旧城改建的城市道路上交通组织:①划快慢车行驶分车线快车在中间行驶,②不划分车线,组织单行交通,限制载重车和非机动车((4)) 断面形式的选用断面形式的选用单幅路单幅路双幅路双幅路三幅路三幅路四幅路四幅路优点: 减少行车干扰,提高车速,分隔带上可以用作绿 化、布置照明和敷设管线等,缺点:机非混合行驶,不安全,适用:郊区快速路 交通组织:划快慢车行驶分车线优点: 机非分行,分隔带在分隔带上布置绿带,有利于夏天遮阳防晒、减少噪音和布置照明,缺点:占地多,只有红线宽度等于或大于40m时才满足车道布置的要求。
适用:机动车交通量大、非机动车多的城市道路交通组织:交通组织:机非分行,互不干扰优点: 机非分行,对向分隔,车速高,缺点:占地多适用:机动车交通量大、非机动车多的城市主干路和快速路交通组织:机非分行,互不干扰§5.1 道路横断面组成道路横断面组成2.2.城市道路横断面组成城市道路横断面组成一、机动车道行车道宽度与横坡一、机动车道行车道宽度与横坡 (一)机动车道行车道宽度的确定(一)机动车道行车道宽度的确定 机动车道包括快车道和慢车道,其宽度是根据机动车道包括快车道和慢车道,其宽度是根据设计车辆宽设计车辆宽度、规划交通量、交通组成和汽车行驶速度度、规划交通量、交通组成和汽车行驶速度来确定的来确定的 二、三、四级公路(单车道四级公路除外)的行车道内一二、三、四级公路(单车道四级公路除外)的行车道内一般包括两条车道般包括两条车道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有四条以上的车道,每侧再划分快车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有四条以上的车道,每侧再划分快车道和慢车道或超车道与主车道道和慢车道或超车道与主车道§5.2 车道宽度车道宽度1、车道宽度的确定、车道宽度的确定§5.2 车道宽度车道宽度1、车道宽度的确定、车道宽度的确定 影响因素影响因素::一是设计车型,二是富余宽度一是设计车型,二是富余宽度 (1 (1)设计车型)设计车型 宽度宽度a a,一般取载重汽车车箱的总宽度,,一般取载重汽车车箱的总宽度, a a==2.5;2.5; ((2 2)富余宽度)富余宽度 车辆之间的安全间隙车辆之间的安全间隙x x和轮胎到路面边缘的安全距离和轮胎到路面边缘的安全距离y y。
由试由试验得到的经验公式为:验得到的经验公式为:1、双车道公路行车道宽度的确定、双车道公路行车道宽度的确定2、有中央分隔带的行车道宽度、有中央分隔带的行车道宽度 影响因素影响因素:车速、交通组成和大型车的混入率对行车道宽度:车速、交通组成和大型车的混入率对行车道宽度的确定有较大的影响的确定有较大的影响 计算公式:计算公式: §5.2 车道宽度车道宽度1、车道宽度的确定、车道宽度的确定3 3、城市道路的行车道宽度、城市道路的行车道宽度 ((1 1)靠路边的车道宽)靠路边的车道宽 ① ①一侧靠边,另一侧为反向行驶的车道,其车道宽度:一侧靠边,另一侧为反向行驶的车道,其车道宽度: ② ②一侧靠边,另一侧为同向行驶的车道:一侧靠边,另一侧为同向行驶的车道: ((2 2)靠路中心线的车道宽度)靠路中心线的车道宽度§5.2 车道宽度车道宽度1、车道宽度的确定、车道宽度的确定 ((3 3)同向行驶的中间车道宽度)同向行驶的中间车道宽度 根据实验观测得出根据实验观测得出x x、、d d、、c c与车速之间的关系式为:与车速之间的关系式为:§5.2 车道宽度车道宽度1、车道宽度的确定、车道宽度的确定§5.2 车道宽度车道宽度 2.2.加宽加宽(1)定义--汽车在曲线路段上行驶时,靠近曲线内侧后轮行驶的曲线半径最小,靠曲线外侧的前轮行驶的曲线半径最大。
为适应汽车在平曲线上行驶时,后轮轨迹偏向曲线内侧的需要,在平曲线内侧相应增加的路面、路基宽度称为曲线加宽(又称弯道加宽) §5.2 车道宽度车道宽度 2.2.加宽加宽 3)标准规定)标准规定•平曲线半径≤250m时,应在平曲线内侧加宽•公路加宽值表5.2.3•四级公路和山岭重丘区的三级公路采用第1类加宽值;其余各级公路采用第3类加宽值;•对不经常通行集装箱运输半挂车的公路,可采用第2类加宽值• 城市道路加宽值见表5.2.4 §5.2 车道宽度车道宽度 2.2.加宽加宽((3)加宽缓和段)加宽缓和段•当平曲线R≤250m时,一般在弯道内侧圆曲线范围内设置全加宽•为了使路面和路基均匀变化,设置一段从加宽值为零逐渐加宽到全加宽的过渡段,称为------加宽缓和段加宽缓和段§5.2 车道宽度车道宽度 2.2.加宽加宽((4)加宽缓和段的长度)加宽缓和段的长度LJ•①①加宽所需的最小长度在不设缓和曲线或超高缓和段时,应按渐变率1:15且≮10m的要求设置;•②②设置超高缓和段lC时, lJ = lC ;•③③设置缓和曲线lS时, lJ= lS 。
§5.2 车道宽度车道宽度 2.2.加宽加宽((5))LJ内加宽值的过渡方式内加宽值的过渡方式•1)直线比例法: 处理简单粗造,不圆滑美观,适用于一般二、三、四级公路 §5.2 车道宽度车道宽度 2.2.加宽加宽• 2)切线法: 适用于四级公路人工构造物路段 为消除加宽缓和段内侧边线与圆曲线起、终点的明显折点,采用路面加宽边缘线与圆曲线上路面加宽后边缘线圆弧相切的方法§5.2 车道宽度车道宽度 2.2.加宽加宽• 3)插入高次抛物线的方法:路面边缘线圆滑、顺适,适用于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以及对路容有较高要求的二级公路l加宽值的过渡还可插入二次抛物线、回旋线过渡等LJBJ§5.2 车道宽度车道宽度 2.2.加宽加宽Ø 路肩路肩路肩路缘带土路肩路肩的构成硬路肩§5.3 路肩、中间带与人行道路肩、中间带与人行道 1)1)路肩的作用路肩的作用u由由于于路路肩肩紧紧靠靠在在路路面面的的两两侧侧设设置置,,具具有有保保护护及及支支撑撑路路面面结结构构的作用u供供发发生生故故障障的的车车辆辆临临时时停停放放之之用用,,有有利利于于防防止止交交通通事事故故和和避避免交通紊乱免交通紊乱。
u作作为为侧侧向向余余宽宽的的一一部部分分,,能能自自己己增增进进驾驾驶驶的的安安全全和和舒舒适适感感,,这这对对保保证证设设计计车车速速是是必必要要的的,,尤尤其其在在挖挖方方路路段段,,还还可可以以增增加加弯弯道道视距,减小行车事故视距,减小行车事故u提供道路养护作业、埋设地下管线的场所提供道路养护作业、埋设地下管线的场所u精心养护的路肩,能增加公路的美观精心养护的路肩,能增加公路的美观§5.3 路肩、中间带与人行道路肩、中间带与人行道§5.3 路肩、中间带与人行道路肩、中间带与人行道2) 路肩的构造路肩的构造Ø 路肩从构造上又可分为硬路肩、土路肩Ø 硬路肩是指进行了铺装的路肩在填方路段,如果采用集中排水方式,为使路肩能汇集路面积水,在路肩边缘应设置缘石Ø 土路肩是指不加铺装的土质路肩,它起保护路面和路基的作用,并提供侧向余宽各级公路最外侧设置3) 路肩的宽度路肩的宽度Ø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有条件时宜采用≥2.50m的右侧硬路肩当右侧硬路肩的宽度小于2.50m时,应设紧急停车带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当采用分离式断面时,行车道左侧应设硬路肩 Ø 其它各级公路路肩宽度根据条件可采用2.25m、2.0m、1.75m、1.50m、1.00m、0.75m,最窄不能<0.25m。
§5.3 路肩、中间带与人行道路肩、中间带与人行道4) 路肩的横坡路肩的横坡 ①①硬路肩横坡硬路肩横坡 A A..直线段直线段:: 直线段硬路肩应设置向外倾斜的横坡,横坡度一般与行车道直线段硬路肩应设置向外倾斜的横坡,横坡度一般与行车道横坡相同;路线纵坡平缓,且设置拦水带时,其坡度值宜采横坡相同;路线纵坡平缓,且设置拦水带时,其坡度值宜采用用3 3%~%~4 4% B B..圆曲线段圆曲线段:: 对于全铺式硬路肩,曲线内外侧坡度的方向及横坡度应与相对于全铺式硬路肩,曲线内外侧坡度的方向及横坡度应与相邻行车道相同邻行车道相同 C C..平坡段或直线到曲线的过渡段平坡段或直线到曲线的过渡段 平坡段或直线段与曲线过渡段,采用与邻近车道相同的横坡平坡段或直线段与曲线过渡段,采用与邻近车道相同的横坡道进行过渡,并控制硬路肩过渡的渐变率在道进行过渡,并控制硬路肩过渡的渐变率在1/3301/330~~1/1501/150之之间§5.3 路肩、中间带与人行道路肩、中间带与人行道Ø 中间带中间带四条和四条以上车道的公路应设置中间带四条和四条以上车道的公路应设置中间带1))组组成成::组组成成::高高速速公公路路和和一一级级公公路路的的整整体体式式断断面面型型式式应应设设置置中中间间带带。
中中间间带带由由中中央央分分隔隔带带和和两两条条左左侧侧路缘带组成路缘带组成中间带中央分隔带§5.3 路肩、中间带与人行道路肩、中间带与人行道2)宽度)宽度 中中间间带带宽宽度度随随公公路路等等级级、、地地形形条条件件变变化化在在2.50~4.50m之间,特殊情况下可减至之间,特殊情况下可减至2.00m 左侧路缘带常用宽度为左侧路缘带常用宽度为0.50或或0.75m 3)) 开口开口 为了便于养护作业和某些车辆在必要时驶向反向车道,为了便于养护作业和某些车辆在必要时驶向反向车道,中央分隔带应按一定距离设置中央分隔带应按一定距离设置开口部开口部开口部一般情况下以开口部一般情况下以每每2km的间距设置为宜,在互通式立体交叉、隧道、特大桥、的间距设置为宜,在互通式立体交叉、隧道、特大桥、服务区等设施的前后必须设置开口服务区等设施的前后必须设置开口3)) 开口开口::§5.3 路肩、中间带与人行道路肩、中间带与人行道 4)组成及作用)组成及作用 ①①将将对对向向车车流流分分开开,,避避免免车车辆辆任任意意调调头头,,减减少少交交通通事故,提高通行能力事故,提高通行能力。
②②在在中中间间带带上上种种植植花花草草灌灌木木或或设设置置防防眩眩网网,,可可以以防防止对向车灯产生的眩光,又美化路容和环境止对向车灯产生的眩光,又美化路容和环境 ③ ③为沿线设施的设置提供场地为沿线设施的设置提供场地 ④ ④为公路分期改建提供储备用地为公路分期改建提供储备用地 ⑤ ⑤显示行车道位置,起视线诱导作用显示行车道位置,起视线诱导作用§5.3 路肩、中间带与人行道路肩、中间带与人行道图图5.6 中间带的组成中间带的组成§5.3 路肩、中间带与人行道路肩、中间带与人行道§5.3 路肩、中间带与人行道路肩、中间带与人行道图图5.7 按地下管线布置按地下管线布置要求的人行道最小宽度要求的人行道最小宽度Ø人行道人行道 1)人人行行道道作作用用::主主要要供供行行人人步步行行交交通通,,应应能能满满足足行行人人通通行行的的安安全全和和畅畅通通,,保保证证高高峰峰小小时时的的行行人人流流量量,,并并用用来来设设置置绿绿化化、、照明、地下管线等照明、地下管线等§5.3 路肩、中间带与人行道路肩、中间带与人行道2)人行道的组成)人行道的组成①① 人人行行道道总总宽宽度度=人人行行道道宽宽度度+设设施施带带宽宽度度+行行道道树等占地宽度。
树等占地宽度②② 协协调调的的宽宽度度::街街道道总总宽宽与与单单侧侧人人行行道道宽宽度度在在5:1~~7:1之间是适宜的之间是适宜的§5.3 路肩、中间带与人行道路肩、中间带与人行道Ø路缘石路缘石 高高度度一一般般为为10~~20cm,,对对桥桥上上、、隧隧道道内内,,线线形形弯弯曲曲陡陡坡坡段段可可采采用用25~~40cm缘缘石石宽宽度度为为10~~15cm缘石形状有:缘石形状有:§5.3 路肩、中间带与人行道路肩、中间带与人行道§5.3 路肩、中间带与人行道路肩、中间带与人行道((1))公公路路路路基基宽宽度度为为行行车车道道与与路路肩肩宽宽度度之之和和当当设设有有中中间间带带、、变变速速车车道道、、爬爬坡坡车车道道、、应应急急停停车车带带等等,,尚尚应应包包括这些部分的宽度括这些部分的宽度2)各级公路的路基宽度如表)各级公路的路基宽度如表5.3.6P 139Ø 路基宽度路基宽度 §5.4 道路道路路拱、边沟及边坡路拱、边沟及边坡 1.1.路拱路拱((1)概念)概念 路路拱拱----为为了了迅迅速速排排除除路路面面上上的的雨雨水水,,将将路路面面做做成成由中间向两侧倾斜的拱形。
由中间向两侧倾斜的拱形2)选择路拱的大小与形状应考虑的因素:)选择路拱的大小与形状应考虑的因素: 1)排水顺畅;)排水顺畅; 2)行车安全;)行车安全; 3))对对不不同同的的路路面面类类型型和和行行车车道道宽宽度度,,应应结结合合当当地地的自然条件,降雨强度等采用不同的路拱坡度的自然条件,降雨强度等采用不同的路拱坡度((3 3)路拱形式:)路拱形式: 抛物线形、直线接曲线形、折线形等抛物线形、直线接曲线形、折线形等 •土路肩的横坡度一般较路拱横坡增加土路肩的横坡度一般较路拱横坡增加 l l%~%~2 2%•硬路肩一般与路面采用同一横坡,也可稍大于路面硬路肩一般与路面采用同一横坡,也可稍大于路面 §5.4 道路道路路拱、边沟及边坡路拱、边沟及边坡 1.1.路拱路拱((1)定义)定义 为抵消车辆在曲线路段上行驶时所产生的离心力,在该路段横断面上设置的外侧高于内侧的单向横坡,称为超高超高目目目目的的的的::::提高行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范围:范围:范围:范围: ZY~YZ 或 HY~YH §5.4 道路道路路拱、边沟及边坡路拱、边沟及边坡 2.2.曲线超高曲线超高 ((2)超高坡度)超高坡度 1)最大超高坡度(极限最小半径时))最大超高坡度(极限最小半径时) 公公 路路 等等 级级高速公路、一级公路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三、四级公路二、三、四级公路一一 般般 地地 区区 (%)8 或或 108积雪冰冻地积雪冰冻地区区(%)6 §5.4 道路道路路拱、边沟及边坡路拱、边沟及边坡 2.2.曲线超高曲线超高 2)最小超高坡度)最小超高坡度 各级公路圆曲线部分最最小小超超高高坡坡度度值值应与该公路直线部分的正常路拱横坡度一致。
3)超高坡度的确定(任意半径时))超高坡度的确定(任意半径时) 各圆曲线半径所设置的超超高高坡坡度度值值应根据设设计计速速度度、、圆圆曲曲线线半半径径、、公公路路条条件件、、自自然然条条件件等经计算确定 §5.4 道路道路路拱、边沟及边坡路拱、边沟及边坡 2.2.曲线超高曲线超高 ((3)超高方式)超高方式 1)公路)公路 ①① 无中间带的公路无中间带的公路 a.. 绕内边缘旋转,绕内边缘旋转,简称边轴旋转 b.. 绕中线旋转,绕中线旋转,简称中轴旋转 c.. 绕外边缘旋转绕外边缘旋转 ②② 有中间带的公路有中间带的公路 a.. 绕中间带的中心线旋转绕中间带的中心线旋转 b.. 绕中央分隔带边缘旋转绕中央分隔带边缘旋转 c.. 绕各自行车道中线旋转绕各自行车道中线旋转 ③③ 分离式公路分离式公路 超高过渡方式可视为两条无中间带的公路分别予以处理超高过渡方式可视为两条无中间带的公路分别予以处理 §5.4 道路道路路拱、边沟及边坡路拱、边沟及边坡 2.2.曲线超高曲线超高 •绕内边缘旋转绕内边缘旋转•抬肩、外绕中至ig 、全绕内至ic 适用于新建公路 §5.4 道路道路路拱、边沟及边坡路拱、边沟及边坡 2.2.曲线超高曲线超高 ZHHY•绕内边缘旋转绕内边缘旋转 •抬肩、外绕中至ig 、全绕内至ic 抬肩抬肩双坡阶段双坡阶段全超高阶段全超高阶段旋转阶段旋转阶段 §5.4 道路道路路拱、边沟及边坡路拱、边沟及边坡 2.2.曲线超高曲线超高 •绕中线旋转绕中线旋转•抬肩、外绕中至ig 、全绕中至ic 适用于改建公路 §5.4 道路道路路拱、边沟及边坡路拱、边沟及边坡 2.2.曲线超高曲线超高 ZHHY•绕中线旋转绕中线旋转• 抬肩、外绕中至ig 、全绕中至ic提肩提肩双坡阶段双坡阶段全超高阶段全超高阶段旋转阶段旋转阶段 §5.4 道路道路路拱、边沟及边坡路拱、边沟及边坡 2.2.曲线超高曲线超高 • 绕外边缘旋转绕外边缘旋转•抬肩、外绕外至水平 、全绕外至ic 适用于特殊公路 §5.4 路拱、边沟及边坡路拱、边沟及边坡 2.2.曲线超高曲线超高 内边轴内边轴中中 轴轴外边轴外边轴设计标高设计标高 §5.4 道路道路路拱、边沟及边坡路拱、边沟及边坡 2.2.曲线超高曲线超高 §5.4 路拱、边沟及边坡路拱、边沟及边坡 2.2.曲线超高曲线超高 评价评价::Ø方法方法①①绕未加宽前的路面内边线旋转,外侧抬高较多,绕未加宽前的路面内边线旋转,外侧抬高较多,但为填方,施工质量容易控制。
内侧降低不多,利于但为填方,施工质量容易控制内侧降低不多,利于纵向排水纵向排水适用于新建公路采用适用于新建公路采用Ø方法方法②②绕中线旋转,保持中线标高不变,外侧抬高不绕中线旋转,保持中线标高不变,外侧抬高不 多,内侧有所降低,多,内侧有所降低,适用于旧路改建适用于旧路改建Ø方法方法③③绕外边线旋转,内侧降低较多,容易形成积水,绕外边线旋转,内侧降低较多,容易形成积水,对安全不利对安全不利只适用于特殊情况,只适用于特殊情况,一般不采用一般不采用 •绕中间带的中心线旋转,绕中间带的中心线旋转,如图3.10a用于窄中间带的公路•绕中央分隔带边缘旋转,绕中央分隔带边缘旋转,如图3.10b各种宽度不同中间带的公路均可•绕各自行车道中线旋转,绕各自行车道中线旋转,如图3.10c用于单向车道数大于四条的公路§5.4 道路道路路拱、边沟及边坡路拱、边沟及边坡 2.2.曲线超高曲线超高 •2)城市道路城市道路•单幅路路面宽度及三幅路机动车道路面宽度宜绕中线旋转;•双幅路路面宽度及四幅路机动车道路面宽度宜绕中间分隔带边缘旋转,使两侧车行道各自成为独立的超高横断面 §5.4 道路道路路拱、边沟及边坡路拱、边沟及边坡 2.2.曲线超高曲线超高 ((4)超高缓和段)超高缓和段 从直线段的双向横坡渐变到圆曲线路段具有超高单向横坡的过渡段称为----超高缓和段超高缓和段。
Lc设于圆曲线的两端 为了行车舒适行车舒适和利于排水利于排水,对超高缓和段长度必须加以规定 §5.4 道路道路路拱、边沟及边坡路拱、边沟及边坡 2.2.曲线超高曲线超高 •注意:注意: ①①超高缓和段长度应采用超高缓和段长度应采用5的倍数,并不小于的倍数,并不小于10m;; ②②当当线线形形设设计计须须采采用用较较长长的的回回旋旋曲曲线线时时,,横横坡坡度度由由2%((或或1.5%))过过渡渡到到0%路路段段的的超超高高渐渐变变率率不不得得小小于于1/330 ③③超超高高的的过过渡渡应应在在回回旋旋线线全全长长范范围围内内进进行行,,但但当当超超高高渐渐变变率率过过小小时时(为为保保证证排排水水、、超超高高渐渐变变率率不不得得小小于于1/330),而只设在该回旋线的某一区段范围之内而只设在该回旋线的某一区段范围之内 §5.4 道路道路路拱、边沟及边坡路拱、边沟及边坡 2.2.曲线超高曲线超高 ((5)超高值的计算)超高值的计算 超高缓和段上各断面处的路基外缘、内缘、中线与路基设计标高之高差hc叫-----超高值超高值 计算如表5.4.8等所列公式。
§5.4 道路道路路拱、边沟及边坡路拱、边沟及边坡 2.2.曲线超高曲线超高 §5.4 路拱、边沟及边坡路拱、边沟及边坡 3.3.边沟边沟(1)(1)边沟的作用边沟的作用 边边沟沟是是沿沿路路基基两两侧侧布布置置的的纵纵向向排排水水沟沟排排路路面面、、边边坡水 (2)(2)边沟的纵坡边沟的纵坡 一一般般与与路路线线纵纵坡坡一一致致,,当当路路线线纵纵坡坡为为0%0%,,边边沟沟仍仍应保持应保持0.30.3%~%~0.50.5%的最小纵坡%的最小纵坡3)(3)边沟流量边沟流量 边沟的流量一般不做计算,仅做概略估计边沟的流量一般不做计算,仅做概略估计4)(4)边沟的断面形式及尺寸边沟的断面形式及尺寸 梯形、矩形、三角形梯形、矩形、三角形§5.4 路拱、边沟及边坡路拱、边沟及边坡 3.3.边沟边沟§5.4 路拱、边沟及边坡路拱、边沟及边坡 4.4.边坡坡度边坡坡度((1 1)路堤边坡)路堤边坡 l l)填土路堤边坡)填土路堤边坡 如如果果路路堤堤基基底底情情况况良良好好,,边边坡坡高高度度≤20m≤20m,,可可参参照照表表5 5--1111选选定定其其边边坡坡坡坡度度。
边边坡坡高高度度>>20m20m应应进进行行边边坡稳定性分析坡稳定性分析 沿沿河河受受水水浸浸淹淹路路基基的的填填方方边边坡坡坡坡度度,,设设计计水水位位下下部部分分可可采采用用1:1.75-1:2.01:1.75-1:2.0,,在在常常水水位位以以下下部部分分可可采采用用1:2.0-1.301:2.0-1.30 2 2))填填石石路路堤堤边边坡坡 依依据据填填料料的的大大小小,,边边坡坡高高度度和和施施工方法而定表工方法而定表5-125-12§5.4 路拱、边沟及边坡路拱、边沟及边坡 4.4.边坡坡度边坡坡度 3 3)砌石路基边坡)砌石路基边坡 内外坡、内外坡、 襟边宽度襟边宽度按按照照表表5 5--1414、、 表表5 5--1313§5.4 路拱、边沟及边坡路拱、边沟及边坡 4.4.边坡坡度边坡坡度(2)路堑边坡 1)土质路堑边坡 土质(包括粗粒土)挖方边坡坡度应根据边坡高度、土的密实程度、地下水、地面水的情况、土的成因类型及生成年代等因素确定边坡高度≤30m时,其坡度可参照表5.15选用 2)石质路堑边坡 影响石质路堑边坡稳定性的因素很多,诸如岩性、地质构造、边坡高度、地面水及地下水、施工方法、地震作用等。
参照表5.17确定§5.4 路拱、边沟及边坡路拱、边沟及边坡 4.4.边坡坡度边坡坡度§5.5 道路用地范围与建筑限界道路用地范围与建筑限界1.1.道路用地范围道路用地范围 ((1)定义)定义 道道路路用用地地-----是指为修建、养护道路及其沿线设施而依照国家规定所征用的地幅§5.5 道路用地范围与建筑限界道路用地范围与建筑限界1.1.道路用地范围道路用地范围 ((2)公路用地范围的划定)公路用地范围的划定 1 1))新新建建公公路路: :新新建建公公路路路路堤堤两两侧侧排排水水沟沟外外缘缘((无无排排水水沟沟时时为为路路堤堤或或护护坡坡道道坡坡脚脚))以以外外,,路路堑堑坡坡顶顶截截水水沟沟外外边边缘缘((无无截截水水沟沟为为坡坡顶顶))以以外外不不小小于于1m1m的的土土地地为为公公路路用用地地范范围围在在有有条条件件的的地地段段,,高高速速公公路路、、一一级级公公路路不不小小于于3m3m,,二二级级公公路路不不小小于于2m2m的的土土地地为为公公路用地范围路用地范围 2 2)改建公路)改建公路: :现有公路保持不变,改建路段按新建公路确定现有公路保持不变,改建路段按新建公路确定 3 3))特特殊殊情情况况((如如立立交交、、服服务务区区、、安安全全设设施施、、风风沙沙、、雪雪灾灾等等地地段)段) §5.5 道路用地范围与建筑限界道路用地范围与建筑限界1.1.道路用地范围道路用地范围 ((3)城市道路用地)城市道路用地•城市道路用地范围为城市道路红线宽度。
•城城市市道道路路红红线线--------指划分城市道路用地和城市建筑用地、生产用地及其他备用地的分界控制线•红线宽度为包括车行道、人行道、绿化带等在内的规划道路的总宽度,所以也称为规划路幅 §5.5 道路用地范围与建筑限界道路用地范围与建筑限界2.2.建筑限界建筑限界((1)定义)定义 道路建筑限界道路建筑限界----又称净空,是为保证车辆、行人的通行安全,对道路和桥面上以及隧道中规定的一定的高度和宽度范围内不允许有任何障碍物侵入的空间界限它由净高和净宽两部分组成2)规定)规定 1)公路建筑限界一般规定如图5-1 2)城市道路建筑限界规定如表5-1 (3)边界确定原则边界确定原则 1)上缘边界线 2)两侧边界线§5.5 道路用地范围与建筑限界道路用地范围与建筑限界2.2.建筑限界建筑限界•城市道路§5.5 道路用地范围与建筑限界道路用地范围与建筑限界2.2.建筑限界建筑限界§5.6 路基横断面设计及成果路基横断面设计及成果 1.1.横断面设计步骤横断面设计步骤 1)1)点绘横断面地面线点绘横断面地面线 2)2)根根据据路路线线和和路路基基资资料料,,将将横横断断面面的的填填挖挖值值及及有有关关资资料料((如如路路基基宽宽度度、、加加宽宽值值、、超超高高坡坡度度、、缓缓和和段段长长度度、、平平曲曲线线半半径径等等))抄于相应桩号的断面上。
抄于相应桩号的断面上 3)3)根根据据现现场场调调查查的的土土壤壤地地质质资资料料,,示示出出土土石石界界线线,,确确定定边边坡坡坡坡度以及边沟的形状与尺寸度以及边沟的形状与尺寸 4) 4)绘横断面的设计线,俗称绘横断面的设计线,俗称““戴帽子戴帽子”” 设设计计线线应应包包括括路路基基、、边边沟沟、、截截水水沟沟加加固固及及防防护护工工程程、、护护坡坡道道、、碎碎落落台台、、视视距距台台等等在在弯弯道道上上的的断断面面还还应应示示出出超超高高、、加宽一般直线段的断面可不示出路拱坡度一般直线段的断面可不示出路拱坡度5)5)计算横断面的填挖面积,上墨完成全图计算横断面的填挖面积,上墨完成全图 §5.6 路基横断面设计及成果路基横断面设计及成果 2.2.横断面设计成果横断面设计成果 ((1))路路基基横横断断面面设计图 (2)(2)路路基基标标准准横横断断面面图图 §5.6 路基横断面设计及成果路基横断面设计及成果 2.2.横断面设计成果横断面设计成果 ((3)路基)路基设计表表 ((4)路基土石方)路基土石方计算表算表 ((5)其)其它成果它成果§5.6 路基横断面设计及成果路基横断面设计及成果 2.2.横断面设计成果横断面设计成果 §5.7 路基土石方计算及调配路基土石方计算及调配 1.1.横断面面积计算横断面面积计算 §5.7 路基土石方计算及调配路基土石方计算及调配 1.1.横断面面积计算横断面面积计算 n计算时,一定要注意,挖方和填方应分别进行计算。
§5.7 路基土石方计算及调配路基土石方计算及调配 2.2.土石方数量计算土石方数量计算 平均断面法,其计算结果 一般偏大5.7 路基土石方计算及调配路基土石方计算及调配 3.3.土石方的调配土石方的调配((1 1))调配配计算的几个算的几个问题 l l)免费运距、平均运距和经济运距)免费运距、平均运距和经济运距 •免免费费运运距距: :土土方方作作业业包包括括挖挖、、装装、、运运、、卸卸等等工工序序,,在在某某一一特特定定距距离离内内,,只只按按土土石石方方数数计计价价而而不不另另计计算算运运费费,,这这一一特特定定距离称距离称免费运距免费运距 •平平均均运运距距: :土土方方调调配配时时,,从从挖挖方方体体积积重重心心到到填填方方体体积积重重心心的的距离•经济运距经济运距: :按费用经济计算的纵向调运的最大限度距离按费用经济计算的纵向调运的最大限度距离 L L经经=B/T+L=B/T+L免免 B B--借方单价;--借方单价;T T--超运运费单价;--超运运费单价;2 2))运运量量------平平均均运运距距与与调调配配土土石石方方数数量量的的乘乘积积。
土土石石方方调调配配时时,,超超运运运运距距的的运运土土才才另另加加计计运运费费,,故故运量应按平均超运运距计运量应按平均超运运距计3 3)计价土石方数量)计价土石方数量 V V计计=V=V挖挖+V+V借借5.7 路基土石方计算及调配路基土石方计算及调配 3.3.土石方的调配土石方的调配(2)(2)土石方调配的一般要求土石方调配的一般要求1 1))先横后纵先横后纵2 2)纵向调运的最远距离一般应小于经济运距纵向调运的最远距离一般应小于经济运距3 3)借方、弃土方应与借土还田、整地建田相结合借方、弃土方应与借土还田、整地建田相结合4 4))土土石石方方调调运运的的方方向向应应考考虑虑桥桥涵涵位位置置和和路路线线纵纵坡坡对对施施工工运运输输的影响5 5))不不同同性性质质的的土土石石方方应应分分别别调调配配,,以以做做到到分分层层填填筑筑可可以以以以石代土,但不能以土代石石代土,但不能以土代石6 6)回头曲线部分应先作上下线调配回头曲线部分应先作上下线调配7 7)土石方工程集中的路段,可单独进行调配土石方工程集中的路段,可单独进行调配 5.7 路基土石方计算及调配路基土石方计算及调配 3.3.土石方的调配土石方的调配(3)(3)调配方法配方法 1 1))计算算表表中中的的““挖挖方方””、、““填填方方””栏,,将将桥涵涵位位置置、、陡陡坡坡、、大大沟等沟等标注于表旁,供注于表旁,供调配配时参考。
参考2 2))计算并填写表中算并填写表中““本本桩利用利用””、、““填缺填缺””、、““挖余挖余””各各栏3 3))根根据据““填填缺缺””、、““挖挖余余””的的分分布布情情况况,,可可以以大大致致看看出出调运运 的方向及数量,并按此的方向及数量,并按此进行初行初试调配4 4))复复核核初初试调配配并并符符合合上上述述要要求求后后,,在在表表中中““纵向向调配配示示意意””栏上上,,用用箭箭头线表表示示调配配方方向向,,并并标注注调运运土土、、石石方方数数量量及及平均超运运距平均超运运距““级数数””5.7 路基土石方计算及调配路基土石方计算及调配 3.3.土石方的调配土石方的调配5 5)调配完成后,应分页进行闭合核算调配完成后,应分页进行闭合核算 6 6)本公里调配完毕,应进行本公里合计本公里调配完毕,应进行本公里合计7 7))土土石石方方调调配配一一般般在在本本公公里里内内进进行行,,必必要要时时也也可可跨公里调配,但需将调配的方向及数量分别注明跨公里调配,但需将调配的方向及数量分别注明。
8 8))每每公公里里土土石石方方数数量量计计算算与与调调配配完完成成后后,,须须汇汇总总列列入入((路路基基每每公公里里士士石石方方数数量量表表)),,并并进进行行全全线线总计与核算总计与核算• 挖方+借方=填方+废方挖方+借方=填方+废方5.7 路基土石方计算及调配路基土石方计算及调配 3.3.土石方的调配土石方的调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