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壮族自治区贵百河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Word版无答案.docx
7页2023级“贵百河—武鸣高中”10月高二年级新高考月考历史试卷(考试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校、班级、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张贴在指定位置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仪礼.韌礼》曰:“同姓大国,则曰伯父;其异姓大国,则曰伯舅同姓小邦,则曰叔父;其异姓小邦,则曰叔舅王国维认为:“异姓之国……以婚姑、甥舅之谊通之,于是天下之国,大都王之兄弟甥舅,而诸国之间,亦皆有兄弟甥舅之亲这反映出西周时期( )A. 政治权力分配与血缘关系联系紧密 B. 构建起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统治C. 神权迷信在政治生活中的影响减弱 D. 华夏民族国家封建化进程加快2. 《尚书》记载,“先王有服,恪谨天命……今不承于古,罔知天之断命”春秋末期,《左传》强调“天生民而树之君,以利之也”,认为“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
这些记载表明,春秋时期( )A. 王权传承方式更动 B. 仁政思想得到践行C. 农民社会地位提升 D. 民本意识已经出现3. 自汉武帝以来,实行经义决狱,后又兴起以经注律之风《晋书·刑法志》载:“叔孙宣、郭令卿、马融、郑玄诸儒章句,十有余家,家数十万言凡断所当由用者,合二万六千二百七十二条,七百七十三万二千二百余言言数益繁,览者益难天子(魏明帝)于是下诏,但用郑氏章句,不得杂用余家上述现象( )A. 适应了法律儒家化的需要 B. 奠定了中国人治社会底蕴C. 开启了法治和德治的结合 D. 体现了中华法系的优越性4. 如表为宋代书院的课程设置情况据此可知,宋代书院( )类别四书五经儒学大师的著作历史典籍、诗词实用技术学规和学风内容《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太极图说》《明道学案语录》《四书章句集注》等《左传》《史记》《诗经》等分斋教学,设立“经义”和“治世”两斋学规及立教之目、为学之要、修身之要、处事之要、接物之要A. “进德”与“修业”并重 B. 强调“三教合归儒”的意识C. 主要提倡经世致用思想 D. 宣扬理学的官方正统地位5. 永乐元年(1403年),明成祖指出,河南数岁蝗旱水灾为民患,牧民者多失抚字,甚者又侵渔剥削之,而按察司官未尝有一人言者,坐视民病而不留意,何补于用?之后逐渐形成了巡按制度、督抚制度,巡按御史和督抚是中央派往地方监察官员,直接对皇帝负责。
明朝的这一措施体现出( )A. 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 B. 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不断激化C. 吏治腐败导致明朝衰败 D. 地方官员的行政权力被削弱6. 1908年,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大纲规定,大清皇帝是大清帝国永远绝对主宰,君权神圣不可侵犯;臣民有在法律范围内的言论、著作、出版及集会自由之权利《钦定宪法大纲》( )A. 践行了主权在民的思想 B. 满足民主政治的需求C. 体现了资产阶级的利益 D. 具有君权宪法的性质7. 辛亥革命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普遍认同“没有职业的人不得有选举权及被选举权”,人力车夫、排字工人等贫民均被他们视为“没有职业”者五四运动后,陈独秀发表公开演说,强调“从事农工商业务及劳动者”都属于有职业者,而旧贵族、军阀、旧官僚、旧政客等才应被视为无职业者这一变化体现出( )A. 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B. 封建军阀统治已被推翻C. 新文化运动趋向极端化 D. 民主政治思想得到发展8.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文官任用资格有明文规定,文官的考试由典试委员会进行组织,各级文 官如存违背职守、玷污官吏身份等各种情况之一者,应当受到惩戒并根据《文官惩戒委员 会编制法草案》规定成立文官惩戒委员会。
这些规定( )A. 保证了官员选拔制度的公正 B. 体现国家制度建设的连续性C. 奠定了近代文官制度的基础 D. 说明政府文官管理的制度化9. 毛泽东指出:因为敌人的封锁苏区的手工业生产衰落了,但因为广大群众需要,我们即有广泛的市场应该首先为着自给,有计划地恢复和发展手工业和某些工业,并有计划地组织对外贸易该论述( )A. 旨在强调根据地面临的困难 B. 动员军民开展大生产运动C. 丰富了新民主主义经济内涵 D. 争取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10. 20世纪三四十年代,陕甘宁边区政府根据地开展冬学、民校识字等扫盲运动,并将“狼牙山五壮士”等抗日英雄故事用曲艺、诗歌等形式向群众进行宣传教育,做到家喻户晓这些举措意在( )A. 扩大共产党的群众基础 B. 提升民众的文化素养C. 提高群众的民族意识 D. 丰富群众的精神生活11. 1947年11月,中共中央转发中央工委的指示,全面变革解放区“三三制”政权形式要求"在土地改革中,应将解放区政权,改组为人民代表会议政权”;并具体规定“在乡村人民代表大会及政府委员会中,一般贫雇农新中农应合占三分之二,旧中农及其他劳动分子应占三分之一”,这反映出( )A. 中共坚定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得到一定发展C. 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 D. 国内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根本转变12. 雅典最后一次放逐发生在公元前417年,互为政治对手的阿尔西比亚德斯与尼西阿斯联手将希帕波鲁斯放逐。
雅典人对于这一结果感到愤怒,不仅是因为代表平民利益的希帕波斯被放逐,更是政客对整个投票过程的操纵材料可以用来说明古代雅典( )A. 贵族特权遭到严重削弱 B. 公民有较强的政治意识C. 公民大会掌握实际权力 D. 政客受制不能恣意妄为13. 屋大维在公元前27年到公元前14年大量发行刻有自己无冕头像和谷穗图案第纳里银币(如下图),歌颂在其统治下罗马帝国五谷丰登,农业兴旺当时的罗马( )A. 主要种植葡萄和马铃薯 B. 元首实际掌握了罗马国家大权C. 是首个地跨欧亚的帝国 D. 政权具有浓厚的寡头政治特征14. 1787年美国联邦宪法规定:为防止政府滥用权力、出现暴政,宪法在中央政府设立了立法、行政和司法三个部门这三个部门平等而又独立并相互制约,任何一方都不拥有凌驾于其他两权之上的优势但是,一旦其他权力主体不肯予以合作,就会出现僵局,而当权力的行使带来严重后果时,易导致责任的互相推诿这说明美国的三权分立体制( )A. 缓解了民主党和共和党的矛盾 B. 对政治运行具有双重的影响C. 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D. 巩固了资产阶级的革命成果15. 18世纪,英国下院经常借助公众舆论的压力对政府的有关事务进行调查,而且议会对政府提出的质询事例越来越多,在议员进行听证时,还常常要求有关部门的大臣提供证人。
这一状况( )A. 推动了文官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B. 有助于政府效率的提高C. 体现了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特征 D. 表明议会实际控制政府16. 1968年6月,英国文官事务委员提出报告,认为今日英国文官制度基本上还是诺斯科特---屈威廉报告的产物,建议文官中的专家和管理人员都应当更加职业化,对专家来说是要在管理方面接受较多的训练,并且有机会担负更重要的职务和得到更广泛的就职机会该报告( )A. 主张将文官视作独立行政力量 B. 促使英国政府减少干预公共事务C. 重视根据能力和政绩提拔官员 D. 反映二战后英国社会变化的需要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17题16分,第18题14分,第19题12分,第20题10分,共52分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摘编自张海鹏徐蓝等《中外历史纲要(上)》材料二 陕甘宁边区以“三三制”为原则的参议会制度,是我们党在延安时期成功执政的政权组织形式边区第二届参议员219名,除共产党员外,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占86人;常驻议员9人,其中党外人士6人;党外进步人士担任乡长以上各级行政领导的有3592人边区浓厚的民主与抗日氛围,与国民党的假民主、真独裁形成了鲜明对比。
在抗战最艰苦的时期,根据地各阶层人民出资出粮出人力,各方进步人士积极献计献策如陕北著名士绅李鼎铭等11名参议员提交的“精兵简政”议案,在边区和各抗日根据地推开后,达到了精简、统一领导、反对官僚主义、提高效能、节约五大目的同时,抗战期间有4万多名有志青年经过敌占区到延安,爱国青年们讲:“打断骨头连着筋,扒了皮毛还有心,只要我还有一口气,爬也要爬到延安城——摘编自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研究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从这里走来》材料三 1949年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制度有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北宋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的措施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陕甘宁边区参议会制度的历史贡献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不同时期政治制度与社会治理的认识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秦汉统一国家形成后,中央设有御史大夫主管监察,下设御史中丞及各类御史专掌监察。
在地方上,由秦以来的御史监郡制,逐渐过渡到汉武帝时期的刺史巡视监察东汉,御史大夫不再是监察官,御史中丞掌管的御史台成为专门监察机构从御史大夫到御史台,从御史监郡到刺史巡视,这是秦汉监察制度在向组织独立化、机构化演变特别是西汉开始,地方监察与行政不再合署办公,是监察脱离行政干预的标志但是,这时的监察组织仍有很强的依附性,职能交叉明显例如,西汉御史大夫府与丞相府在职能上还有重叠,东汉御史台隶属于少府,少府属于皇帝的私人机构,其依附性又十分明显——摘编自卜宪群著《谈我国古代的监察制度》材料二 唐朝建立了稳定的一台三院制的监察体制御史台下分设台院、殿院、察院,统辖诸御史,御史台长官御史大夫“掌邦国刑宪典章之政令,以肃正朝列”,“掌以刑法典章,纠正百官之罪恶”台院,设侍御史,主要职掌纠弹中央百官,参加大理寺审判和推鞠由皇帝制敕交付的案件殿院,设殿中侍御史,职掌朝会时百官仪态行止、言行队列,以维护朝仪的秩序和尊严,并负责推按狱讼,监察和巡视京城内外及驻屯京师的诸卫和禁军察院,设监察御史武德初年,负责巡按地方,纠视刑狱,并监察百官和在京的所有中央机关的工作和簿案——摘编自李青《中国古代监察机构的演变及其改革的经验教训》(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汉监察体系的特点。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影响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新中国70年大事表(部分)时间典型事件1949—1959年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960—1969年周恩来访问亚洲六国(1960年4月至5月)1970—1979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1971年10月)1980—1989年中央一号文件为“包产到户”正名(1982年1月)1990—1999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1992年1月至2月)2000—2009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1年12月)2010—2019年中共十八大胜利召开(2012年11月)——据中国社会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