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水稻生长发育对环境条件的要求.docx

3页
  • 卖家[上传人]:卢**
  • 文档编号:185800460
  • 上传时间:2021-07-1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4.19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水稻生长发育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水稻生长发育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摘 要:水稻生育的各个发育时期,对周围环境和条件的要求都有不同合理的栽培技术和科学的耕作制度,可以最大限度的提供水稻剩余所要求的各种条件,并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 关键词:水稻;生长发育;环境条件 1 水稻种子发芽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1.1 水分 当外界温度达10℃-20℃时、水分是种子发芽的首要条件种子含水量,在贮藏期间为11%-14%,种子水分是以束缚水形式存在、原生质呈凝胶状态,酶处于纯化状态,呼吸十分微弱,呈休眠状态,枯燥种子内的细胞原生质属于亲水胶体因此,当种子放入水中后,就能很快吸收这时自由水分增加,为酶的活化、物质的转化提供了条件原生质由凝胶转为溶胶状态,为种子萌发准备了呼吸基质,呼吸增强,产生了能量,为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提供了能源贮藏物质转化,通过子叶维管束特可溶性物质不断地疏松到胚中,胚细胞分裂和伸长,突破种皮,伸出幼根和幼芽种子吸水到达自身重量的15%-18%时,胚就开始萌动,但萌发进程很慢一般水分占种子自身重量的25%或30%为正常发芽所需的水量为了使种子迅速而整齐发芽,预先浸种是十分必要的。

      浸种所需时间,因品种和温度条件而异,一般到达萌发要求的最适水分所需时间,水温30℃时约需100小时以上粳稻吸水慢,浸种时间长;籼稻吸水快,浸种时间短 1.2 温度 种子吸足水分后,还需在一定温度条件下才能发芽这是因为种子萌发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还要有酶的活动酶的催化作用,要有一定温度,在一定范围内,温度高,酶的催化作用强,种子内强物质分解快,发芽的速度快,发芽率也高一般种子发芽最低温为10℃-12℃;最适温度为28℃-30℃;最高为40℃-45℃因此,春季过早播种,稻种不仅不能发芽,还会因呼吸仍在进行而消耗营养物质导致烂种即使发芽,低温也会影响根系生长,易遭受土壤中有害微生物的侵袭,导致烂秧在催芽过程中,如谷堆温度过高,会引起烧芽谷堆失去生活力而造成损失 1.3 氧气 种子萌发分为两个性质不同的阶段,策1阶段从种子吸涨到破胸,这时在有氧或无氧的条件下,均以无氧呼吸为主,仅胚芽萌动,而幼根未伸长,芽增生长所需的少量能量由发酵作用供给就能维持;策2阶段是破胸后,氧气可自由进入种子内部,各种氧化酶的活动增强,以有氧呼吸为主,产生较多的能量和中间产物,来满足种子根、不完全叶及完全叶幼叶的生长需要。

      如果在缺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产生的中间物质少,细胞结构物质的原料供给少,而能量也仅为有氧呼吸的1/28左右分解产物中的酒精还会对细胞产生毒害作用因此,长时间的无氧呼吸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是不利的 2 水稻苗期生长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2.1 温度 苗期生长温度一般为12℃-14℃,最适温为30℃-32℃,最高温为42℃出苗后幼苗生长的快慢,与温度有关从出苗到3叶期,13℃-15℃,需13-15天;15℃-25℃,需5-9天;25℃-30℃,只需4-5天高温下生长快,但苗体软弱一般日平均36℃左右,日温25℃-26℃,夜温15℃-16℃对培育壮秧最为有利当温度低于5℃,持续36小时,氨基酸从幼根、幼芽向外渗漏,对幼苗生长有损害日气温达25℃左右,物质代谢旺盛过高温对秧苗生长也有损害,如中午秧田表土湿度有时可达40℃以上,落水层温度更高,可达45℃以上,常发生煮苗现象;塑科薄膜棚内常因通风不及时使温度达50℃左右,造成蒸苗现象 2.2 水分 随着秧苗生长,对水分需要量增加出苗前,土壤保持田间持水量60%,就足够发芽出苗3叶期前,田间持水量应在70%左右,保证充足氧气,促进根系发育,切忌水分过多。

      3叶期以后,气温增高,叶面积扩大,需水量增加,当土壤水分少于田间持水量时,光合作用受阻,增加幼苗生长,因而一般育秧管理需保持水层 2.3 养分 种子养分可分为内源与外源内源可以用到3叶期,3叶期前由胚乳供给种子的发生和幼苗生长,3叶期后,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养分,通过叶片制造有机物质供给秧苗生长发育需要内源含量少,蛋白质含量为种子重量的10%左右,蛋白质含氮率为16.8%,而种子含氮率仅为1.68%秧苗体内含氮量一般为3%一5%,因此,内源氮显得十分缺乏,必须补充外源氮才能满足秧苗生长发育的需要故早施氮肥是培养壮秧的关键措施之一 土壤氮气充足,幼苗吸收氮素多,胚乳消耗快,幼苗干重增加也快,使超重期提早过多吸收氮素,削弱根系生长,地上部叶片生长过快,使秧苗软弱,抗逆性降低,低温冷害侵袭,易青枯死苗磷、钾肥料,能提高发根力和抗寒力,钾肥提高发根力高于磷肥秧田施用磷、钾对培育壮秧有明显的作用在氮素土壤条件下,施用微量元素铁、锌对秧苗生长发育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3 水稻返青分蕖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3.1 温度 水稻的最适气温为30℃-32℃,最适水温为32℃-34℃最高气温为38℃-40℃,最高水温为40℃-42℃,最低气温15℃-16℃,最低水温为16℃-17℃。

      水温在22℃以下,分蕖就较缓慢低温使分蕖延迟,且影响总分蕖数和有效穗数因此,通常要在气温稳定在15℃以上时插秧,并采取一切措施提高水温和土温,以促进分蕖的发生 3.2 光照 分蕖期需要充足的光照,以提高叶片光合强度,增加光合产物,促进分蕖发生插秧后,假设阴雨天多,固化产物少,叶片叶鞘都长得细长,就不易长分蕖,即使长出来,也会死去据研究,在自然光照下,返青后3天就开始分蕖假设只有50%的自然光照时,返青后数天,才开始分蕖假设只有5%自然光照时,返青后不仅不能产生分蕖,还会产生死苗现象 3.3 水分 分蕖期是对水敏感的时期,稻田土壤含水饱和至掩灌浅水层有利于分蕖,在高温条件下,土壤持水量在80%时分蕖发生最多深水灌溉,使分蕖处在光照弱、氮气缺乏、温度低的条件下,可以抑制分蕖;假设水分小于最大田间持水量的70%时,对分蕖也有抑制作用 4 水稻拔节孕穗期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4.1 水分 幼穗分化过程中,稻株根量不断增加,最后3片叶相继长出,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同时并进的阶段,也是碳氮代谢两旺的时期这时如缺乏营养,将对幼穗分化产生不利影响 生产上往往在抽穗前30-40天,即第1苞分化期施肥,以促进颖花分化,2次枝径数增加,这个时期施用的肥料常称为“促花肥〞;在抽穗前10-20天即雌雄蕊形成期至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施肥,可防止颖花败育,确保粒多,这时施用的肥料称为“保花肥〞。

      4.2 温度 幼穗分化的最适温度为26℃-30℃,而以昼温35℃,夜温25℃更有利于成大穗幼穗分化的临界低温是l 5℃-18℃,最敏感的时期是减数分裂期稻穗发育的最高温度为40℃-42℃,高温对稻穗发育影响最为严重的时期也是减数分裂期因此,在减数分裂期低温和高温的危害都将引起颖花的大量败育和不孕 4.3 光照 光照强度对幼穗分化关系密切,光照强有利于幼穗分化据试验,在幼穗分化期,用两层纱布遮光,颖花退化比对照多30%因此,在穗分化时低温阴雨,日照少,或者封行过早,田间郁闭,都会造成枝梗及颖花的败育增强光照和延长日照时间,能提高光合效率,满足穗分化过程中有机养分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吴福顺.气象因素与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关系[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3. 【2】金礼德.水稻拔节及其以后的管理[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6.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