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中生物《必修3》知识点总结.doc

3页
  • 卖家[上传人]:汽***
  • 文档编号:424812770
  • 上传时间:2023-05-1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81.51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必修3 稳态与环境知识点汇编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1、体液:体内含有的大量以水为基础的物体细胞内液(2/3)体液 细胞外液(1/3):包括:血浆、淋巴、组织液等(内环境)2、体液之间的关系: 血浆 细胞内液 组织液 淋巴3、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内环境作用: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4、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的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9、稳态的调节机制:神经---体液--- 免疫共同调节 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有神经节)→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还包括肌肉和腺体)兴奋传导(1)神经纤维上: 电信号 双向传导(离体神经、定点刺激)静息电位(外正内负) → 刺激 → 动作电位(外负内正)→ 电位差→局部电流 2、 (2)神经元之间(突触传导) 化学信号 单向传导 突触小泡(递质)→ 突触前膜→突触间隙→ 突触后膜(有受体)→产生兴奋或抑制3、血糖平衡的调节人体血糖的三个来源:食物、肝糖原的分解、非糖物质的转化。

      三个去处:氧化分解、合成肝糖原肌糖原、转化成脂肪蛋白质等4、体温调节的过程:寒冷刺激----冷觉感受器 传入神经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神经汗腺分泌减少毛细血管收缩减少散热增加产热立毛肌收缩 肾上腺素、甲状腺素骨骼肌战栗 分泌增加,代谢加快炎热刺激----温觉感受器 传入神经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神经增加散热汗腺分泌增加毛细血管舒张5、水平衡调节 饮水不足、 失水过多、食物过咸 ↓ 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 (-) ↓(﹢) (-) 下丘脑中的渗透压感受器 大脑皮层 ↓ 下丘脑合成、垂体释放 ↓ ↓ 抗利尿激素 产生渴觉 ↓(﹢) 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 主动饮水↓ ↓(﹣)尿量减少6、激素调节的特点: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特定的靶器官或靶细胞第一道防线:皮肤、粘膜等 非特异性免疫(先天免疫)第二道防线:体液中杀菌物质(溶菌酶)、吞噬细胞7、免疫 特异性免疫(获得性免疫)第三道防线: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活性物质8、抗原: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如:细菌、病毒、人体中坏死、变异的细胞、组织) 抗体:专门抗击抗原的蛋白质9、体液免疫过程:(抗原没有进入细胞) 二次免疫增殖分化 浆细胞 抗体:与抗原结合 (产生淋巴因子)抗原 吞噬细胞 T细胞 B细胞 记忆细胞10、细胞免疫(抗原进入细胞)二次免疫增殖分化 记忆细胞(产生淋巴因子)抗原 吞噬细胞 T细胞 效应细胞 使靶细胞裂解死亡 第三章:植物的激素调节1、生长素 (1)生长素的产生部位——胚芽鞘尖端;(2)发挥作用部位——尖端下面一段;(3)感光部位——胚芽鞘尖端;(4)弯曲原因——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导致生长不均匀;(5)生长素的运输横向运输(只发生在胚芽鞘尖端):单侧光照、地心引力或离心力等单向刺激作用下发生。

      ②极性运输:从形态学上端运到下端,不能倒运,属于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非极性运输:在韧皮部进行6)、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两重性,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植物体各个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根> 芽 > 茎2、赤霉素 合成部位: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幼叶 主要作用:促进细胞伸长,从而促进植株增高;促进种子萌发、果实的成熟3、脱落酸 合成部位:根冠、萎焉的叶片分布:将要脱落的组织和器官中含量较多主要作用:抑制细胞的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4、细胞分裂素 合成部位:根尖主要作用:促进细胞的分裂5、乙烯 合成部位:植物体各个部位主要作用:促进果实的成熟植物激素: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植物生长调节剂: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第四章 种群和群落 预测决定1、种群特征种群密度年龄组成性别比例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影响2、种群密度的测量方法:样方法、标志重捕法3、种群的数量变化曲线:① “ J”型增长曲线 条件: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

      Nt=N0ⅹ入t②“ S”型增长曲线 条件:资源和空间都是有限的K值:(环境容纳量):在环境条件不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的最大数量K/2:种群增长速率最大群落的物种结构物种组成:优势种、丰富度(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种间关系:捕食 竞争 寄生 互利共生二、群落 1、群落的结构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群落的分层现象水平结构:在水平方向上,不同地段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它们常常成带状分布或镶嵌分布群落的空间结构2、群落的演替:初生演替、次生演替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的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无机环境)1、生态系统的结构 生产者:自养生物,主要是绿色植物 消费者:绝大多数动物,除营腐生的动物外 分解者:能将动植物尸体或粪便为食的生物食物链和食物网 (细菌、真菌、腐生生物)2、生态系统的功能: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3、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能量来源:上一营养级能量去处:呼吸作用、分解者分解作用、传给下一营养级、未利用能量流动的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能量在的传递效率: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同化量之比,一般是10%~20%4、生态系统中的信息种类: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①: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传递;②:生物种群的繁衍,也离不信息的传递:信息还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①提高农产品和畜产品的产量 ②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5、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而且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抵抗力稳定性: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和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生态系统 的稳定性 恢复力稳定性: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 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的组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抵抗力稳定性越高,恢复力稳定性越差13、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潜在价值:目前人类不清楚的价值 14、生物多样 间接价值:对生态系统起重要调节作用的价值(生态功能)性的价值 直接价值: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使用意义,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15、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就地保护(自然保护区)、易地保护(动物园)1。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