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验用禽(鸡、鸭)-微生物监测标准.docx
13页DB31上 海 市 地 方 标 准实验用禽(鸡、鸭)-微生物学监测标准(征求意见稿)Experimental poultry (chicken and duck) -Microbiological monitoring standard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前 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20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办公室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上海实验动物研究中心、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鸿军、韩先干、丁铲、于圣青、李泽君、陈宗艳、仇旭升、陈永军、孙竹筠、罗新霞、赵勇、胡建华、魏晓锋、范春、陈国强、刘惠莉实验用禽(鸡、鸭)-微生物学监测标准(草案)实验用禽类(鸡、鸭)-微生物学监测标准(草案)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实验用禽(鸡、鸭)和SPF禽蛋(胚)需要监测的微生物种类及相应微生物的监测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实验用禽(鸡、鸭)和禽蛋(胚)的微生物学控制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文件。
GB 14925-2010 实验动物 环境及设施GB 14922.2-2011 实验动物 微生物学等级及监测GB/T 17999 SPF 鸡 微生物学监测GB/T 18643-2002 鸡马立克氏病诊断技术GB/T 19167-2003 传染性囊病诊断技术NY/T 536-2017 鸡伤寒和鸡白痢诊断技术NY/T 553-2015 禽支原体病诊断技术NY/T 556-2002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诊断技术NY/T 538-2015 鸡传染性鼻炎诊断技术NY/T 680-2003 禽白血病病毒p27抗原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NY/T 563-2016 禽霍乱(禽巴氏杆菌病)诊断技术NY/T 772-2013 禽流感病毒RT-PCR试验方法NY/T 1187-2019 鸡传染性贫血诊断技术GB/T 17999.1-2008 SPF鸡 微生物学检测第一部分 SPF鸡 微生物学监测总则T/CALAS 18-2017 实验动物 SPF鸭微生物监测总则T/CALAS 14-2017 实验动物 SPF鸭I型鸭病毒性肝炎检测方法3 术语和定义3.1 家禽 poultry是指人工饲养的鸟类动物,主要为了获取其肉、卵和羽毛,也有作为其他用处。
一般为雉科和鸭科动物,如鸡、鸭、鹅等,也有其他科的鸟类如火鸡、鸽、鹌鹑和各种鸣禽本标准中家禽仅包含鸡、鸭3.2 无特定病原体禽类(SPF禽) specific pathogen free poultry(SPF)经人工饲育,除清洁级实验用禽应排除的寄生虫外,不携带主要潜在感染或条件致病以及对科学实验干扰大的寄生虫,用于科学研究、教学、生产、检定及其他科学实验的禽类3.3 普通级实验用禽类(普通禽) conventional experimental poultry经人工饲育,不携带人畜共患病和烈性传染病病原体,用于科学研究、教学、生产、检定及其他科学实验的禽类3.4 饲养单元 raising unit相同饲养环境内的最小禽饲养设备,如一台禽饲养隔离器或屏障环境内的一个饲养房间4 检测样品种类根据所采用的监测方法,检测样品包括血清、抗凝血、蛋、羽髓、咽拭子或泄殖腔拭子等5 监测项目及其方法5.1 监测项目的分类5.1.1 必须检测项目:在进行实验动物质量评价时必须检测的项目5.1.2 必要检测项目:在引进种禽(蛋)时、怀疑有某种疾病流行时必须检测的项目5.2 监测项目及其方法5.2.1 SPF鸡微生物监测项目及方法见表1,依据细菌、支原体和病毒顺序排列。
表1 SPF鸡的微生物学监测项目及其方法序号病原微生物检测方法要求1鸡白痢沙门氏菌Salmonella pullorumSPA,IA,TA●2副鸡禽杆菌(鸡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gallinarumSPA,IA,ELISA●3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 multocidaCO,AGP,IA○4鸡毒支原体Mycoplasma gallisepticumSPA,HI,ELISA●5滑液支原体Mycoplasma synoviaeSPA,HI,ELISA●6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GP,HI,ELISA,RT-PCR●7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HI,ELISA●8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ELISA,SN,AGP,HI●9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Laryngotracheisis VirusELISA,AGP,SN●10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VirusAGP,ELISA,SN●11淋巴白血病病毒Lymphoid Leukosis VirusELISA●12网状内皮增生症病毒Reticuloendotheliosis VirusELISA,AGP●13马立克氏病病毒Marek’s Disease VirusAGP●14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hicken Infectious Anemia VirusELISA,IFA,PCR●15禽呼肠孤病毒(病毒性关节炎)Avian ReovirusAGP,ELISA●16禽脑脊髓炎病毒Avian Encephlomyelitis VirusELISA,AGP,EST,SN●17禽腺病毒Ⅰ群Avian Adenovirus GroupⅠAGP●18禽腺病毒Ⅲ群Avian Adenovirus Group ⅢHI,ELISA●19禽痘病毒Fowl Pox VirusCO,AGP●注1:表中排在第一位的为首选方法注2:“●”为必须检测项目,要求阴性;“○”为必要检测项目,要求阴性注3:SPA-血清平板凝集试验;EST-胚敏感试验;IA-病原体分离;SN-血清中和试验;AGP琼脂扩散试验;HI血凝抑制试验;IFA间接免疫荧光试验;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A-试管凝集试验;CO-临床观察;RT-PCR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注4:副鸡禽杆菌(鸡嗜血杆菌)的检测方法见NY/T 538-2002、多杀性巴氏杆菌的检测方法见NY/T 563-2002、禽流感病毒RT-PCR检测方法见NY/T 772-2004、鸡传染性贫血病毒的PCR检测方法见NY/T 1187-20065.2.2 普通鸡检测项目包括:鸡白痢沙门氏菌、鸡嗜血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鸡毒支原体、禽流感病毒、新城疫病毒、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马立克氏病毒、禽呼肠孤病毒(病毒性关节炎)、禽脑脊髓炎病毒、禽腺病毒Ⅰ群、禽腺病毒Ⅲ群、禽痘病毒,检测方法参照表1。
5.2.3 SPF鸭微生物监测项目及其依据标准见表2表2 SPF鸭的微生物学监测项目及依据标准序号病原微生物依据标准要求1沙门氏菌 SalmonellaGB/T 17999.8 第8部分:SPF鸡 鸡白痢沙门氏菌检验OIE《陆生动物卫生法典》2.7.5 ●2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 multocidaNY/T 563和OIE《陆生动物卫生法典》2.7.11○3鸭疫里默氏杆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SN/T 4556-2016 ●4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Reticulo endoheliosis virusNY/T 1247●5禽腺病毒Ⅲ群Avain adenovirus Ⅲ groupNY/T 551●6鸭肝炎病毒Duck hepatitis virusNY/T 554和OIE《陆生动物卫生法典》2.7.9●7鸭肠炎病毒Duck enteritis virusGB/T 22332-2018和OIE《陆生动物卫生法典》2.7.10●8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GB/T 18936●9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GB/T 16550●10鸭坦布苏病毒Duck Tembusu VirusNY/T 3233-2018●11鸭呼肠孤病毒Duck ReovirusDB35/T 1327-2013和DB37/T3821-2019●注:“●”为必须检测项目,要求阴性;“○”为必要检测项目,要求阴性5.2.4 普通鸭微生物监测项目包括:沙门氏菌、多杀性巴氏杆菌、鸭疫里默氏杆菌、鸭肝炎病毒、鸭肠炎病毒、禽流感病毒、新城疫病毒、鸭坦布苏病毒、鸭呼肠孤病毒,检测方法参照表2。
6 监测程序6.1 监测前的准备 对被检禽编号,临床观察禽群健康状况6.2 样品采集6.2.1 采集鸡蛋进行开产后鸡的禽脑脊髓炎病毒抗体监测和淋巴白细胞病病毒监测6.2.2 沙门氏菌、多杀性巴氏杆菌、禽流感病毒和新城疫病毒监测可采集肛拭子6.2.3 禽流感病毒、鸡毒支原体、滑液囊支原体和副鸡嗜血杆菌监测可采集咽拭子6.2.4 禽流感病毒、新城疫病毒、禽腺病毒Ⅲ群和鸭疫里默氏杆菌监测可采集血清6.2.5 淋巴白血病病毒、网状内皮增生症病毒、鸡传染性贫血病毒、多杀性巴氏杆菌和鸭疫里默氏杆菌监测可采集全血6.2.6 马立克氏病毒监测可采集羽髓6.2.7 鸡的所有病原微生物均可采集血清进行抗体监测(参见附录D)6.2.8 鸭的所有病原微生物均可采集泄殖腔拭子进行抗原监测6.2.9 根据使用的检测方式采集相应的脏器组织6.2.10 禽蛋监测取卵黄进行监测6.2.11 监测过程应遵循生物安全相关规定,按GB19489规定执行6.3 采样比例6.3.1 未开产鸡,对所有饲养单位进行全部项目的监测,每个饲养单位按10%的比例抽样,每个隔离器至少抽检1羽6.3.2 利用胚敏感试验对生产鸡进行禽脑脊髓炎病毒监测时,每个饲养单元送检鸡蛋的个数占母鸡数量的10%。
6.3.3 采集鸡蛋对开产鸡进行淋巴白血病病毒感染监测时,每个饲养单元送检鸡蛋的个数占母鸡数量的30%6.3.4 对所有饲养单元的鸭进行全部项目的检测,每个饲养单元按15%的比例抽样6.4 检测频率6.4.1 实验用鸡首次监测从8~10周龄开始,常规监测时,每隔4~8周,监测本文件规定的所有项目有特定病原微生物感染危险时,随时进行相关项目的检测6.4.2 实验用鸭首次检测从4~8周龄开始鸭每代次至少检测2次6.5 取/送方法 取/送检样品应编号并标识、冰盒包装、低温送达检测单位,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