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能力提升工程福建教师能力提升工程.doc
36页能力提升工程-福建教师能力提升工程福建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优秀应用成果评选办法 福建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提升工程优秀应用成果评选办法 根据《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实施全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通知》精神,为促进我省中小学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主动应用信息技术,发掘推广优秀应用成果,形成良好应用氛围,推动信息技术应用综合创新,特制订本办法 一、评选范围 参评成果必须是取得福建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结业证书的教师,在培训中完成的信息技术应用成果每位教师限报一项 二、成果类型 课例、课件、微课、教育教学软件、培训叙事等培训应用成果 三、评选办法 优秀应用成果分为省、市、县三级,采取逐级推荐评选的方式产生根据全省培训进展情况,分若干次进行评选 县级优秀应用成果:由县教育局组织专家进行评审,获奖成果数量不超过当期参训教师总数的3% 市级优秀应用成果:在各县和市属校推荐的优秀应用成果中,评选产生设区市级优秀成果,获奖成果数量不超过参评数量的1/2 省级优秀应用成果:在各设区市和省属校推荐的优秀应用成果中,评选产生省级优秀成果,获奖成果数量不超过参评数量的2/3。
各级评选出的优秀应用成果,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颁发优秀应用成果证书,并视同举行一次本级公开课,同时纳入本级优质资源库 四、成果标准 课例 1.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课例指教师在学科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和教育资源,解决学科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的课堂教学案例重点是将信息技术和教育资源作为内容、方法与手段融合在学科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教学过程整体优化及学习方式转变 2.移动终端课例指教师在学科教学中应用移动终端技术,将信息技术和教育资源作为内容、方法与手段融合在学科教学过程中,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探究学习能力,促进教学过程整体优化及学习方式转变的案例 以上两项均包括课堂教学实况录像、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课件和教学反思等方面内容 3.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综合课例:是指在每位学生均拥有一台数字化终端设备的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环境下,应用信息技术开展自主学习和主动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新型教学方式参赛作品应是完整反映一节优秀课 的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效果的信息资源包 4.新技术新媒体创新案例 制作要求: 每节课为一个标准课时报送的课例应是根据教学设计所完成的课堂实录,主要教学环节应有字幕提示。
课例视频采用常用视频文件格式,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课件和教学反思须一并报送作品总大小不超过700MB 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应用案例 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应用案例是指面向教育部“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教学点征集利用数字教育资源开齐开好国家规定课程,提高教学质量的课例教师在学科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和数字教育资源,解决学科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的课堂教学案例包括课堂教学实况录像、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课件和教学反思等方面内容 制作要求: 每节课为一个标准课时报送的课例应是根据教学设计所完成的课堂实录应展现课堂教学的所有内容,过程完整,画面清晰建议进行适当的后期剪辑处理,在适当环节插入教学资源呈现画面,保证资源呈现画面清晰可见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课件和教学反思须一并报送课例视频采用常用视频文件格式作品总大小不超过700MB 课件 1.多媒体课件指基于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根据教学设计,将特定的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和教学手段有效呈现的应用软件,目的是辅助教与学,并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可以是针对某些知识点,也可以是一课时或一个教学单元内容,制作工具和呈现形式不限单纯的教学媒体资源以及教育教学工具类软件不属于课件范畴。
2.移动终端课件指利用移动终端的多媒体交互性,将图、文、声、像等多种表现方式有机结合,表达和传递教学内容,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进行教学设计的作品作品应能在iPAD、Android PAD等移动教学设备上运行 制作要求: 视频、声音、动画等素材采用常用文件格式;作品大小不超过700MB请将作品打包压缩成RAR或ZIP格式上传,所报作品应易于安装、运行和卸载;网页形式作品可用通用Web浏览器浏览,如需非常用软件运行或播放,请同时提供该软件 微课 微课是指教师围绕单一学习主题,以知识点讲解、教学重难点和典型问题解决、实验过程演示等为主要内容,使用摄录设备、录屏软件等拍摄制作的微视频课程主要形式可以是讲授视频,也可以是使用PPT、手写板配合画图软件和电子白板等录制的批注讲解视频 制作要求: 报送的微课作品应是单一有声视频文件,要求教学目标清晰、主题突出、内容完整、声画质量好视频片头要求蓝底白字、楷体、时长5秒,显示教材版本、学段学科、年级学期、课名、教师姓名和所在单位等信息,视频格式采用支持网络播放的流媒体格式,画面尺寸为640×480以上,播放时间一般不超过10分钟总大小不超过100MB。
根据学科和教学内容特点,如有学习指导、练习题和配套学习资源等材料请一并提交 教育教学软件 教育教学软件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与通信技术设计开发的,支持或辅助学生、教师和管理者完成特定教育教学任务的工具类软件系统包括课件制作工具、学生自主学习工具软件、教学平台、教育管理平台、教育教学评价系统、教育教育资源管理系统、仿真实训软件、教育游戏等 制作要求: 报送的教育教学软件应具有明确的教育教学设计目标,符合教学需要和学习者特征,具有教育性、科学性和实用性;应提供软件设计说明文档及使用说明文档在目前主流的计算机环境中运行正常,满足安全、稳定和快捷的要求应提交演示视频、应用案例和使用报告作品总大小不超过700M单机版应易于安装、运行和卸载,如需非常用软件运行或播放,请同时提供该软件, 作品总大小不超过700M;网络版在网上报名信息中注明平台网址以及必要的用户名和密码等使用说明,相关文档电子版、模拟演示视频一并上传 培训叙事 培训故事是指教师围绕参加本次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这个主题,以叙述自己在培训活动中的个人化的内心体验、“问题解决”和“经验事实”为主要内容,能在故事中体现教师个人对培训的理解,诠释教师对培训的感悟,从而促进培训的开展。
主要形式为使用PPT、手写板配合画图软件和电子白板等录制的批注讲解视频,其中可包括使用摄录设备、录屏软件等拍摄制作的微视频 制作要求: 报送的培训叙事作品应是单一有声视频文件,要求主题突出、内容完整、声画质量好视频片头要求蓝底白字、楷体、时长5秒,显示教师姓名和所在单位等信息,视频格式采用支持网络播放的流媒体格式,画面尺寸为640×480以上,播放时间一般不超过10分钟总大小不超过100MB 五、工作要求 各地要高度重视应用成果评优应用成果评优是推进提升工程全员培训、促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应用、提高培训效果的重要抓手各地要通过成果评优发现一批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强的学科教师,建立一支信息技术应用骨干 队伍;挖掘一批信息技术应用优秀成果,提升生成性资源质量,充实和更新本级教学资源库 各级推荐的优秀应用成果应当是申报人亲自设计、制作和完成的对弄虚作假、抄袭他人成果的,取消评选资格 优秀应用成果评选工作由省工程办具体组织实施各地应根据省工程办的通知要求,组织开展本地成果评优工作具体评选评审时间和要求由省工程办另行发文关于转发《关于举办2016年福建省农村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工程省级 关于转发《关于举办2016年福建省农村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提升工程省级培训的通知》的通知 各农村中学、中心小学: 现将福建教育学院《关于举办2016年福建省农村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工程省级培训的通知》转发给你们,请你们根据下达的指标于2016年3月2日前将《福建省农村教师能力提升工程省级培训对象推荐表》、《福建省农村教师能力提升工程省级培训对象汇总表》以及电子文档,报送政和县教育局人事股。
联系人:叶满福 电子邮箱:zhxysq@ 附件:关于举办2016年福建省农村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工程省级培训的通知 政和县教育局 二O一O年二月一日 福建教育学院 闽教院[2016]7号 关于举办2016年福建省农村教师教育教学 能力提升工程省级培训的通知 各设区市教育局: 根据《福建省教育厅关于下达2016年福建省第一批中小学教师和校长省级培训计划的通知》精神,我院将于2016年4月开始举办福建省农村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工程省级培训班,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省级培训对象条件 省级培训对象应为乡镇及以下初中、小学在编骨干教师,同时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1、具有高尚的师德和奉献精神,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 2、年龄在45周岁以下,身体健康; 3、初中教师应具备本科及以上学历,小学教师应具备专科及以上学历; 4、从事农村教育教学工作5年以上,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 5、近5年发表过教育科研论文,或参与过县级及以上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或指导青年教师、学生获得县级及以上表彰奖励 获得县级及以上教育教学类荣誉称号,或担任教研组长的优先推荐 二、培训学科与名额 2016年培训农村小学、初中教师共2410名,其中小学农村教师1500名,共有语文、数学、英语、品德与生活、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科学、综合实践等10个学科。
农村初中教师730名,共有语文、数学、英语、物理、思想品德5个学科培训名额适 当向经济欠发达地区倾斜具体分配名额见附件1. 三、推荐办法和程序 参照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16年福建省农村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工程骨干教师省级培训对象选派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省级培训对象的选派,采取自下而上逐级推荐的办法进行,参训对象条件、推荐办法和程序应在农村学校进行公开,确保推荐过程公开、公平和公正具体推荐程序如下: 1、符合条件的教师向所在学校提出申请,经学校遴选确定后在校内进行公示,公示期不少于5个工作日公示期满无异议的,由学校填写《福建省农村教师能力提升工程省级培训对象推荐表》,并报县教育局 2、推荐人选经县教育局审核同意的,由县教育局签署意见后,将《福建省农村教师能力提升工程省级培训对象推荐表》报设区市教育局 3、设区市教育局对县报送的推荐人选进行审核,符合条件的于2016年3月10日前将《福建省农村教师能力提升工程省级培训对象推荐表》、《福建省农村教师能力提升工程省级培训对象汇总表》以及电子文档,报送福建教育学院教师培训处 四、培训内容和方式 1、培训内容围绕推进素质教育和提升农村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要求选择和安排培训内容,增强培训的前瞻性、实用性和有效性。
培训内容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师德修养、学科教学技能、学科专业知识、教学研究能力等 2、培训方式培训采取集中学习、教学实践和校本研修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包括专家引领、破解案例、课堂观摩、同伴互助、师生研讨、说课评课、校本研修和跟踪指导等,同时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和资源,创新培训方式,提高培训效果 3、培训学时每人180学时,分三个阶段进行 集中学习阶段主要完成专题讲座、案例研究、课堂观摩、问题研讨等学习任务 教学实践和校本研修阶段学员回到任教学校将所学到的理论和技能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并完成有关校本研修任务 总结提高阶段学员返回省级培训基地对培训学习和在岗实践情况进行交流、总结 五、培训考核与证书发放 1、所有学员均应修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