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道教环境设计思想研究的回顾.docx

3页
  • 卖家[上传人]:h****0
  • 文档编号:261737644
  • 上传时间:2022-03-0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9.62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道教环境设计思想研究的回顾摘要: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以“道”为最高信仰道教的环境设计思想源于老子的道德经,认为道教与环境之间有着相生相灭的关系根据“道生万物”“道法自然”观念的指引,现代环境设计中人与自然、万物的和谐逐步得以发展道教在“道生万物”思想的基础上衍生出人与自然同根同源的思想、在“道法自然”思想的倡导下生发出人与自然相辅相成的理念因此,环境设计与道教在根本上是同根同源的而基于道教与环境设计思想的密切关系,运用系统及分类法对其进行梳理,以期实现对道教环境设计思想的进一步研讨关键词:道教;环境思想;道教生态;环境设计1相关研究综述1.1道教的环境思想理念“道法自然”主张人与自然的统一,人与他物的平等把个人作为自然的有机体,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而“道”则是从混沌状态逐渐演化为阴阳太极,最终化合为万物[1]而另一种对老子“道”的解释认为,万物的生长离不开“道”与“德”的作用,同时将道教的生态和谐理论中的“天人间”“人身中”“人际间”的和谐作为“天之道”的终极和谐此即庄子所倡导的“太和万物”[2]时彦茹从“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天地父母”“崇道贵德”等概念出发,提出了道教伦理思想中人与自然相处的法则,同时揭示了道教生态伦理思想在人与自然关系中的处理原则[3]。

      李卫朝从环境恶化这一现实状况出发,提出保护环境、热爱自然的迫切性[4]李广义[5]、朱晓琳[6]、尹志华[7]分别从道教伦理规范和道教戒律开始分析环境保护的思想熊自银[8]从人与万物的关系、对环境保护的认识2个方面分别阐述了道教与基督教的环境观王巧玲[9]从风水学与美学角度深刻剖析了道教风水、道教风水美学、道教风水美学实践及道教风水美学价值等概念,并解释了这些概念之间的逻辑、转换关系总之,道教环境保护包含了天、人、自然及宇宙之间的关系,其内生性与根源性无疑与“道”密不可分,其相互作用与制约因素使得“道”的内涵与外延在思想和理念上得到了扩展而“道”的深层意义是使人们理解在“天、地、人”的关系中的合理权衡1.2道教的环境设计内涵关于道教的环境设计内涵,陈连波[10]认为,园林的各个要素构建了道教宫观的发展与延续,而园林中的道教建筑构筑了别具特色的园林景观同时,李欣韵[11]、钟冀[12]分别就成都道教宫观环境及其特色进行了分析从文化学、符号学到环境美学对宗教学―――道教[13]进行研究,也是交叉学科研究的一种方法以当代社会环境为时间节点,以南方道教建筑的外部空间环境为媒介进行了研究[14],呈现了建筑空间环境与道教哲学思想、中国风水学、道教自身精神信仰之间的关系。

      从空间上(北方)对道教建筑及景观环境进行探讨的还有冯卫平[15]对沈阳市道教建筑整体布局类型、平面形制、单体形态特征、装饰艺术以及景观环境的构成要素进行了研究肖东、刘大平[16]将武当山道教建筑环境中的地理要素、山岩洞龛、河涧井泉、生物资源、建筑设施等进行了道教思维层面的解析,同时阐述了武当山道教建筑的文化遗产价值因此,道教环境设计思想研究的广义与狭义的关联和对应,是理解作为道教理想的和谐和作为环境设计和谐的重要视角1.3道教的环境设计实践构思生态人居环境构建是我国乃至人类所共同面临的一个越来越亟待解决的问题[17]张晓瑞[1]的文章首先分析了道教生态思想在人居环境构建中的价值,认为道教思想中蕴含着大量的生态智慧、构建策略在张晓瑞的博士毕业论文中[18],将目光投向传统道教生态思想并立足国情,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与实践之路以“天人合一”“天地父母”“道法自然”等具有生态意义的思想要素灌注到生态环境构建的实践之中,使生态环境构建在具有内在本质和外在形式上具有共同特征,并成为能够正确指导当代人居环境构建的思想依据毛丽娅[19]在“天人合一”思想的指引下,对道教戒律中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及其实践进行了探讨。

      没有对道教思想纵向的理论梳理、横向的深刻剖析,研究道教的环境设计实践环节就容易陷入虚无主义,而构建的过程正是从纵向的思维链条和横向的思维跨度走向实践领域的过程1.4道教环境设计的现实意义李裴[20]从环境美学思想史对魏晋六朝道教的环境选择及其美学意义进行了分析卿希泰[21]将“天人合一”作为道教生态伦理思想的出发点与文章切入点,分析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认为道书中对于破坏自然、杀生伤物给予谴责和惩罚的思想具有道教生态伦理的现实意义李远国[22]就道教理想中洞天福地的形成、发展、内涵及其科学价值进行了探讨张继禹[23]从自然生态环境分析了道教中的“洞天福地”“道法自然”的生态智慧以及维护自然环境的自然本性,提出蓝色空间水体、绿色空间植被、灰色空间建筑、红色空间人文、灰色空间空气与现代人居环境的人心和谐、社会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的密切关系无论是从跨学科研究还是对宗教学本身的探讨,道教中关于环境设计的现实意义重大,而微观环境要素构筑和宏观宗教理念的结合,不管是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还是现阶段环境恶化的时间节点上,道教思想中人与自然和谐的积极意义是非常明显的1.5道教环境设计的思想启示道教中的环境设计思想无论在历时的发展中,还是现时的运用与实践都有其思想的启示与深层的内涵。

      从生道合一即从生命角度论证人和万物的平等性,在生态学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24]刘维兰、赵博[25]从宇宙“造化”论和“三元”和谐思想论对民众生态意识的启发、“三道既宜、三才既安”和“劝善”对乡村生产方式的启发、“诗意栖居”的环境美学思想对民众生活观念的启发分别论证了民众的众生意识、乡民的生产形式、乡民的生活理念宋林瑜[26]在其论文的第三章中着重分析了道教生态伦理的现代价值赵晓峰、曾畅[27]从道经中“十洲三岛”溯源,以图形化分析十洲三岛及其景观模式,最后从建筑选址、建筑分布剖析了十洲三岛“仙境模式”对道教建筑环境的影响张继禹[28]分别从“道法自然”、“仙道贵生”、“济世利物”阐述了道教以《道德经》“上善若水”和“常善救物,故无弃物”的教义宗旨,阐析了道教推崇的名山重地不仅自然和人文高度和谐,且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这与道教致力于建设和保护的行为是分不开的综上,道教环境思想研究关乎环境保护理念、环境设计理念、环境设计实践、环境设计的意义与思想的启示,说明了道教的思想到实践、概念本身到深层内涵、具体实物到引申意义的跨越,是人们将道教内涵与外延的转换过程,也是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权衡过程。

      2研究展望2.1道教环境设计思想的竖向延续任何一个事物的延续及发展都与其自身的发展、与其有关的人的认知以及与其相关的物的发展有关就道教环境思想而言,首先,道教的内在延续为环境质量的提升提供思想的铺垫,道教思想中一系列关于环境保护、环境生态的思想内涵―――如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无时无刻不在警示人们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因为“有物昆成,先天地生,”因而其延续也是必然的,因为“俾道之在天下也,猷小谷之于江海也其次,道教对人的影响,用老子的话即“道。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深度解读课件.pptx 《法律援助条例》深度解读课件.pptx 《广播电视设施保护条例》深度解读课件.pptx 社区关于2025年夏季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工作的经验总结报告材料.docx 2025关于转型实践中汲取发展思考的学习心得体会.docx 2025关于“学论述、谈体会、抓落实”活动的学习心得体会.docx 2025教育系统党徽党旗及其制品使用管理情况自查自纠报告.docx 熔铸忠诚之魂夯实平安之基 锻造政法铁军在县委政法委员会2025年第三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讲话发言.docx 县委2025年新兴领域“两个覆盖”集中攻坚工作进展情况汇报材料.docx 在2025年市关于建强基层组织体系专题会议上的讲话发言.docx 在共青团县委2025年全体团员干部会议上的党课讲稿:用团结奋斗开辟美好未来.docx 在2025年片区农业产业发展专题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发言材料.docx 在市保险领域民事检察协同监督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发言材料.docx 县自然资源局人才工作情况汇报材料.docx 在2025年县委办公室“病灶”清除行动警示教育暨作风建设深化推进会上的讲话发言.docx 在市防汛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发言材料2篇.docx 在区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调度会上的讲话发言.docx 在2025年全区年轻干部座谈会上的发言材料.docx 在全区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会议上的讲话发言材料.docx 在烟草专卖局(公司)系统2025年半年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发言.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