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淋巴结肿大的超声诊断.ppt
219页一.正常淋巴结的解剖和功能 n n 淋巴结呈圆形或椭圆形,灰红色而质软,大小不一,1~25mm不等淋巴结一侧凸隆,有数条输入淋巴管进入,另一侧凹陷,有1-2条输出淋巴管穿出凹陷处称淋巴结门,是神经、血管和输出 淋巴管等结构进出的门户 n n淋巴结的构造分为被膜和实质两部分被膜包于淋巴结表面,为薄层致密结缔组织囊,并向实质内伸入形成许多小梁,构成淋巴结实质的支架 n n实质部分由周围的皮质和深层的髓质两 部分构成n n皮质由淋巴小结和淋巴窦组成淋巴小结呈圆形或椭圆形,小结中央部分增生能力较强,称为生发中心,可产生淋巴细胞n n髓质位于皮质的深部,为淋巴结中心部分由髓索和髓窦组成 n n淋巴小结是一种暂时性的结构,它可因年龄、生理和病理状况的不同而有所改变n n机体的防御功能加强时,淋巴小结的数目可增多n n在新生儿期,淋巴小结内没有生发中心,随着年龄的增长,才逐渐增多明显n n老年期,则又逐渐减少而变小,甚至消失 淋巴结功能淋巴结功能产生淋巴细胞参与免疫 过滤淋巴液 阻截对机体有害物质二、淋巴结分布情况 n n全身淋巴结分为浅、 深2种n n浅淋巴管和浅淋巴结位于浅筋膜内,收纳浅筋膜 皮肤淋巴 多沿静脉排列,n n深淋巴结收纳深筋膜以内各结构淋巴,多沿动脉排列。
n n浅表淋巴结包括颈部、腋下、乳腺、腹股沟及其它浅表部位淋巴结 全身淋巴结分布 n n全身约全身约800枚淋巴结枚淋巴结,其中约其中约300枚位于颈枚位于颈部,熟悉颈部淋巴结的分区及不同肿瘤部,熟悉颈部淋巴结的分区及不同肿瘤颈部淋巴结的转移特点颈部淋巴结的转移特点,对临床的诊断及对临床的诊断及治疗有很重要的意义治疗有很重要的意义. n n1991年,美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基金学会及美国头颈外科学会(AAO-HNS)制定了颈部淋巴结分区方法,即Robbins分区法,这种方法把颈部淋巴结分成6个区域现在国内外文献多采用这种分区方法颈淋巴结分区颈淋巴结分区nlevel I 颏下淋巴结及下颌下淋巴结颏下淋巴结及下颌下淋巴结nlevel Ⅱ 上颈部淋巴结上颈部淋巴结 (在舌骨水平上方在舌骨水平上方)nlevel Ⅲ 中颈部淋巴结中颈部淋巴结 (在舌骨水平和环软在舌骨水平和环软骨水平之间骨水平之间) nlevel Ⅳ 下颈部淋巴结下颈部淋巴结 (低于环状软骨水平低于环状软骨水平) nlevel Ⅴ 颈后三角淋巴结及锁骨上窝淋巴结颈后三角淋巴结及锁骨上窝淋巴结nlevel Ⅵ 颈前淋巴结颈前淋巴结 n n颈部淋巴结分区划分规定如下:颈部淋巴结分区划分规定如下: n n第第Ⅰ Ⅰ区区(1evelⅠ)(1evelⅠ):包括颏下区及颌下区淋巴结。
包括颏下区及颌下区淋巴结 n n第第Ⅱ Ⅱ区区(1evelⅡ)(1evelⅡ):为颈内静脉淋巴结上组,即二腹肌下,:为颈内静脉淋巴结上组,即二腹肌下,相当于颅底至舌骨水平,前界为胸骨舌骨肌侧缘,后界相当于颅底至舌骨水平,前界为胸骨舌骨肌侧缘,后界为胸锁乳突肌后缘,为该肌所覆盖为胸锁乳突肌后缘,为该肌所覆盖 n n第第ⅢⅢ区区(1evelⅢ)(1evelⅢ):为颈内静脉淋巴结中组,从舌骨水:为颈内静脉淋巴结中组,从舌骨水平至肩胛舌骨肌与颈内静脉交叉处,前后界与平至肩胛舌骨肌与颈内静脉交叉处,前后界与Ⅱ Ⅱ区同 n n第第ⅣⅣ区区(1evelⅣ)(1evelⅣ):为颈内静脉淋巴下组,从肩胛舌骨:为颈内静脉淋巴下组,从肩胛舌骨肌到锁骨上前后界分区司肌到锁骨上前后界分区司 n n第第Ⅴ Ⅴ区区(1evelV)(1evelV):为枕后三角区或称副神经链淋巴结,:为枕后三角区或称副神经链淋巴结,包括锁骨上淋巴结,后界为斜方肌,前界为胸锁乳突肌包括锁骨上淋巴结,后界为斜方肌,前界为胸锁乳突肌后缘,下界为锁骨后缘,下界为锁骨 n n第第ⅥⅥ区区(1evelVl)(1evelVl):为内脏周围淋巴结,或称前区,包:为内脏周围淋巴结,或称前区,包括环甲膜淋巴结、气管周围淋巴结、甲状腺周围淋巴结,括环甲膜淋巴结、气管周围淋巴结、甲状腺周围淋巴结,咽后淋巴结也属这一组。
这一区两侧界为颈总动脉,上咽后淋巴结也属这一组这一区两侧界为颈总动脉,上界为舌骨,下界为胸骨上窝界为舌骨,下界为胸骨上窝 头颈部淋巴结头颈部淋巴结n n头颈部淋巴结有纵形和环形两链头颈部淋巴结有纵形和环形两链n n头部淋巴结:位于头颈交界处皮下呈环形排列,称环形链包括头部淋巴结:位于头颈交界处皮下呈环形排列,称环形链包括枕前区、耳后乳突区、腮腺、下颌下、颏下这些环形链淋巴结枕前区、耳后乳突区、腮腺、下颌下、颏下这些环形链淋巴结均回流到颈外侧纵形链淋巴结均回流到颈外侧纵形链淋巴结n n颈部淋巴结:包括颈前淋巴结、颈外侧淋巴结其中颈外侧淋巴颈部淋巴结:包括颈前淋巴结、颈外侧淋巴结其中颈外侧淋巴结又分浅深两组,因都是纵形排列故又称纵形链结又分浅深两组,因都是纵形排列故又称纵形链n n颈前淋巴结收纳喉、甲状腺、气管颈段淋巴,回流到颈外侧深淋颈前淋巴结收纳喉、甲状腺、气管颈段淋巴,回流到颈外侧深淋巴结;巴结;n n颈外侧浅淋巴结:颈外侧浅淋巴结:在胸锁乳突肌浅面,在胸锁乳突肌浅面, 收纳颈浅部及头部淋巴结,收纳颈浅部及头部淋巴结,回流到颈外侧深淋巴结,该部淋巴结是结核好发部位回流到颈外侧深淋巴结,该部淋巴结是结核好发部位n n颈外侧深淋巴结又分上中下三部分,颈外侧深淋巴结又分上中下三部分,颈深上淋巴结收纳环形链淋颈深上淋巴结收纳环形链淋巴结以及喉、甲状腺、气管、食管、腭扁桃体及舌的淋巴结,回巴结以及喉、甲状腺、气管、食管、腭扁桃体及舌的淋巴结,回流到颈深下淋巴结。
流到颈深下淋巴结n n颈颈深深中中淋淋巴巴结结收收纳纳鼻鼻咽咽部部、、腭腭扁扁桃桃体体及及舌舌的的淋淋巴巴,,该该部部是是上上述述部部位位恶恶性性肿肿瘤瘤转转移移时时较较先先累累及及的的淋淋巴巴结结群群 颈颈外外侧侧深深下下淋淋巴巴结结又又称称锁锁骨骨上上淋淋巴巴结结,,是是头头颈颈部部淋淋巴巴结结的的总总汇汇合合处处,,左左侧侧注注入入胸胸导导管管,,右右侧侧注注入入右右淋淋巴巴管管或或直直接接注注入入颈颈静静脉脉角角,,左左锁锁骨骨上上淋淋巴巴结结又又是是胃胃癌好转移的部位癌好转移的部位腋窝淋巴结腋窝淋巴结n n腋窝淋巴结是乳腺与静脉间的过滤器,进入淋巴管的腋窝淋巴结是乳腺与静脉间的过滤器,进入淋巴管的癌细胞在进入静脉循环之前,一定会穿过癌细胞在进入静脉循环之前,一定会穿过2-32-3群淋巴结群淋巴结腋淋巴结位于腋窝内,约腋淋巴结位于腋窝内,约20-3020-30个,分个,分5 5群:群:n n外侧淋巴结:沿腋静脉排列,收纳上肢深浅淋巴外侧淋巴结:沿腋静脉排列,收纳上肢深浅淋巴n n胸肌淋巴结:位于胸外侧,收纳脐以上腹部、胸部、胸肌淋巴结:位于胸外侧,收纳脐以上腹部、胸部、乳腺外侧的淋巴。
乳腺外侧的淋巴n n肩胛下淋巴结:位于腋窝后,收纳颈后,背部的淋巴肩胛下淋巴结:位于腋窝后,收纳颈后,背部的淋巴n n中央淋巴结:位于腋窝中央脂肪组织内,收纳上述三中央淋巴结:位于腋窝中央脂肪组织内,收纳上述三部位的淋巴部位的淋巴n n腋尖淋巴结:位于腋静脉近端,收纳乳腺上部及中央腋尖淋巴结:位于腋静脉近端,收纳乳腺上部及中央淋巴 乳腺内淋巴结乳腺内淋巴结n n乳腺内淋巴很丰富,分浅深两部组,浅组位于皮下及皮内,深组位于乳腺小叶周围n n乳腺外侧及上部:回流腋窝的胸肌淋巴结,乳腺癌时胸肌淋巴结常较早受累n n乳腺内侧:回流到胸骨旁淋巴结n n乳腺下内侧:与腹前壁上部淋巴管吻合,经过腹壁及膈下与肝淋巴管吻合n n乳腺深部:直接回流至腋尖淋巴结n n乳腺浅淋巴管网:乳腺的浅淋巴管网有广泛的吻合,两侧乳腺可通过浅淋巴管网相互贯通 腹腹股股沟沟淋淋巴巴结结n n腹股沟淋巴结分深浅两组n n腹股沟浅淋巴结分为上下两群:上群排列于腹股沟韧带下方并与其伴行,收纳会阴、外生殖器、臀部、下腹壁的浅淋巴管;下群沿大隐静脉末端纵行排列,收纳下腿前内侧、大腿的浅淋管,注入腹股沟深淋巴结n n腹股沟深淋巴结:位于股静脉根部,收纳腹股沟浅淋巴、腘窝淋巴、大腿深淋巴,注入骼外淋巴结。
三、淋巴结三、淋巴结超声扫查要点超声扫查要点n n颈部淋巴结,探头先置于下颌体下方横切扫查颏下和下颈部淋巴结,探头先置于下颌体下方横切扫查颏下和下颌下淋巴结,同时移、侧动探头扩大扫查范围;后沿下颌下淋巴结,同时移、侧动探头扩大扫查范围;后沿下颌支横和纵切扫查腮腺淋巴结;从腮腺下方开始沿颈内颌支横和纵切扫查腮腺淋巴结;从腮腺下方开始沿颈内动脉和颈总动脉自上而下横断扫查,直到颈内静脉与锁动脉和颈总动脉自上而下横断扫查,直到颈内静脉与锁骨下静脉汇合处;探头向后侧移,横扫锁骨上淋巴结;骨下静脉汇合处;探头向后侧移,横扫锁骨上淋巴结;在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间沿迷走神经自下而上横断扫查在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间沿迷走神经自下而上横断扫查直到乳突,继续扫查颈后三角淋巴结见后图)直到乳突,继续扫查颈后三角淋巴结见后图)n n腋下沿腋部血管横扫,至锁骨下血管处沿胸大肌扫查腋下沿腋部血管横扫,至锁骨下血管处沿胸大肌扫查n n乳腺应在肋间进行扫查,观察指标有乳腺内动脉前壁深乳腺应在肋间进行扫查,观察指标有乳腺内动脉前壁深度,乳腺内动脉内界与内线的相对位置度,乳腺内动脉内界与内线的相对位置n n腹股沟淋巴结的检查范围大约腹股沟淋巴结的检查范围大约10Cm,10Cm,要垂直于股血管。
要垂直于股血管四、正常淋巴结声像图n n超声形态类似肾脏,呈“靶样”结构呈偏长的椭圆形,表面光滑,包膜清晰,长径变异范围较大有学者认为短径≤ 0.5cm是正常淋巴结比较理想的判断指标n注注 意:意:正常的颌下淋巴结及正常的颌下淋巴结及腮腺淋巴结更近似圆形n n内部回声:周边皮质呈均匀的低回声,中间的团状强回声是髓质 ,淋巴结门部位于中部或偏向某一端,可呈小的凹陷 n n 颈内静脉颈内静脉上段上段正常淋巴结正常淋巴结颈内静脉颈内静脉中段中段正常淋巴结正常淋巴结 n n静静脉脉血血流流始始于于副副皮皮质质区区的的后后微微静静脉脉,,这这些些微微静静脉脉组组成成较较大大的的微微静静脉脉,,向向心心性性汇汇入入淋淋巴巴门门的的静静脉脉主主干干,,管管径径平平均均0.14mm0.14mm动动脉脉和和静脉通常相互平行静脉通常相互平行 n n血血流流信信号号显显示示率率与与淋淋巴巴结结大大小小、、部部位位、、病病理理状状况况相相关关 颈颈 部部 90%90%的的 横横 径径 >>5mm5mm的的淋淋巴巴结结可可显显示示血血流流信信号号;;50%50%的的腮腮腺腺淋淋巴巴结结、、60%60%的的颈颈后后三三角角淋淋巴巴结结不不显显示示血血流流信信号号;;颏颏下下与与下下颌颌下下淋淋巴巴结结血血供供较较其其它它区区域域的的淋淋巴巴结结血血供供丰丰富富;;老老年年人人的的淋淋巴巴结结内内血血流流信信号号显显示率低。
示率低n n60-80%60-80%的正常淋巴结在能的正常淋巴结在能量图上可显示血管量图上可显示血管淋巴结超声诊断正常淋巴结能量多普勒图正常淋巴结能量多普勒图淋巴门淋巴门皮质皮质髓质髓质 彩色多普勒超声上正常淋巴结动脉血供显示为门部纵行的、对称放射状分布的结构,而不显示边缘血供这和淋巴结的上述血供结构是对应的淋巴门动脉多为一支,偶可见两支 n n两支淋巴门动脉两支淋巴门动脉•一支淋巴门动脉五、淋巴结超声五、淋巴结超声评估指标n n分布分布n n淋巴结大小淋巴结大小n n纵横比(纵横比(L/TL/T))n n淋巴结边界淋巴结边界n n淋巴结淋巴结门门和髓质和髓质n n淋巴结皮质淋巴结皮质n n淋巴结内部回声淋巴结内部回声n n淋巴结周边情况淋巴结周边情况n n与邻近血管关系与邻近血管关系n n彩色血流显像及多谱勒彩色血流显像及多谱勒 n n1. 1.分布分布分布分布 主要适用于颈部淋巴结主要适用于颈部淋巴结::正常的颈部淋巴结通常可在正常的颈部淋巴结通常可在颌下、腮腺区、颈上区、颈后三角区发现转移性淋巴颌下、腮腺区、颈上区、颈后三角区发现转移性淋巴结的分布可为我们确定原发瘤提供线索。
淋巴瘤和结核结的分布可为我们确定原发瘤提供线索淋巴瘤和结核性的淋巴结肿大也有特定的分布性的淋巴结肿大也有特定的分布疾病种类疾病种类 通常累及的淋巴结通常累及的淋巴结原发于口咽、喉咽、喉的癌原发于口咽、喉咽、喉的癌原发于口咽、喉咽、喉的癌原发于口咽、喉咽、喉的癌 颈内淋巴结群颈内淋巴结群颈内淋巴结群颈内淋巴结群原发于口腔肿瘤的癌原发于口腔肿瘤的癌原发于口腔肿瘤的癌原发于口腔肿瘤的癌 颌下区颌下区颌下区颌下区 颈上区颈上区颈上区颈上区原发于鼻咽癌的癌原发于鼻咽癌的癌原发于鼻咽癌的癌原发于鼻咽癌的癌 颈上区颈上区颈上区颈上区 颈后三角颈后三角颈后三角颈后三角原发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癌原发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癌原发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癌原发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癌 颈内淋巴结群颈内淋巴结群颈内淋巴结群颈内淋巴结群原发于非头颈部肿瘤的癌原发于非头颈部肿瘤的癌原发于非头颈部肿瘤的癌原发于非头颈部肿瘤的癌 锁骨上窝锁骨上窝锁骨上窝锁骨上窝 颈后三角颈后三角颈后三角颈后三角淋巴瘤淋巴瘤淋巴瘤淋巴瘤 颌下区颌下区颌下区颌下区 颈上区颈上区颈上区颈上区 颈后三角颈后三角颈后三角颈后三角结核结核结核结核 锁骨上窝锁骨上窝锁骨上窝锁骨上窝 颈后三角颈后三角颈后三角颈后三角 2、淋巴结、淋巴结大小大小n n在同一切面图上测量最大纵径在同一切面图上测量最大纵径L L与横径与横径T T,横径比纵径更有价,横径比纵径更有价值。
图值图4-4-14-4-1))n n正常淋巴结横正常淋巴结横径径上限为上限为5-8mm5-8mm,若以,若以5mm5mm为限,则敏感性较为限,则敏感性较高而特异性下降;若以高而特异性下降;若以8mm8mm为限,则敏感性下降而特异性增为限,则敏感性下降而特异性增高n n下颌下、上颈部淋巴结通常较其它部位的淋巴结要大,这可下颌下、上颈部淋巴结通常较其它部位的淋巴结要大,这可能与口腔经常发炎有关能与口腔经常发炎有关n n二腹肌区域淋巴结横二腹肌区域淋巴结横径径>>8mm8mm、或颈部其它区域淋巴结横径、或颈部其它区域淋巴结横径>>7mm7mm,都应考虑恶性淋巴结,特别要怀疑鼻咽喉部肿瘤都应考虑恶性淋巴结,特别要怀疑鼻咽喉部肿瘤如为如为10mm10mm的多发性淋巴结时,可考虑为淋巴瘤可能的多发性淋巴结时,可考虑为淋巴瘤可能n n非特异性炎症引起的淋巴结肿大,通常是纵横径均匀性增大非特异性炎症引起的淋巴结肿大,通常是纵横径均匀性增大n n转移性淋巴结一般都很大,也有较小的淋巴结内发生转移灶转移性淋巴结一般都很大,也有较小的淋巴结内发生转移灶当动态连续观察淋巴结呈持续性增大时,强烈提示为转移性当动态连续观察淋巴结呈持续性增大时,强烈提示为转移性淋巴结淋巴结n n对已知原发肿瘤患者进行动态观察,发现相关部位淋巴结肿对已知原发肿瘤患者进行动态观察,发现相关部位淋巴结肿大,则高度提示淋巴结转移。
大,则高度提示淋巴结转移 淋巴结大小的测量淋巴结大小的测量长径(纵径)长径(纵径)短径(横径)短径(横径)良性淋巴结肿大正常淋巴结恶性淋巴结肿大转移性淋巴结肿大转移性淋巴结肿大结核性淋巴结肿大结核性淋巴结肿大转移性淋巴结肿大转移性淋巴结肿大正常淋巴结正常淋巴结3、、纵横比(纵横比(L/T))n n又称淋巴结圆形指数,在同一切图上纵径L除以横径T,是诊断淋巴结肿大的主要指标n n良性淋巴结:多趋向于棱形、长椭圆形、长卵圆形,L/T≥2 (图4-4-2) 但正常情况下,下颌下、腮腺淋巴趋向于圆形,95%的下颌下淋巴结,59%的腮腺淋巴结L/T≤2n n恶性淋巴结:形态趋向于圆形,(图4-4-3)但恶性淋巴结早期可能呈卵圆形良性淋巴结肿大正常淋巴结恶性淋巴结肿大4、淋巴结、淋巴结边界边界n n转移性淋巴结和淋巴瘤其边界锐利(图4-4-3),而反应性增生和正常淋巴结边界光滑不锐利n n恶性淋巴结具锐利边界归因于淋巴结内肿瘤浸润和脂肪沉积的减少,这种改变增大了淋巴结和周围组织的声阻抗差n n结核性淋巴结其边界通常不锐利,这是周围软组织水肿和腺周围炎引起。
图4-4-4)n n已确诊的恶性淋巴结其边界不锐,预示包膜外有蔓延,有助于患者预后的评估 患者男性,患者男性,35岁,岁,2005年患腋下淋巴肿大,经病理证实为硬结型淋巴年患腋下淋巴肿大,经病理证实为硬结型淋巴瘤,进行手术,术后常规化疗,患者一般情况可,三个月前发现右侧腹股瘤,进行手术,术后常规化疗,患者一般情况可,三个月前发现右侧腹股沟处有一肿物,行超声检查,请看超声图像沟处有一肿物,行超声检查,请看超声图像何杰金恶性淋巴癌图片:何杰金恶性淋巴癌图片: 转移性淋巴结肿大转移性淋巴结肿大结核性淋巴结肿大结核性淋巴结肿大转移性淋巴结肿大转移性淋巴结肿大正常淋巴结正常淋巴结5、淋巴门、淋巴门和髓质回声和髓质回声n在超声上,淋巴结门由髓质与相邻软组织相延续在超声上,淋巴结门由髓质与相邻软组织相延续n n淋巴门分三型:淋巴门分三型:⑴⑴宽阔型淋巴门的形态与淋巴结一致,宽阔型淋巴门的形态与淋巴结一致,长轴切面上呈椭圆形;长轴切面上呈椭圆形;⑵⑵狭窄型淋巴门呈裂隙样改变;狭窄型淋巴门呈裂隙样改变;⑶⑶缺失型淋巴门为中心部的高回声结构消失缺失型淋巴门为中心部的高回声结构消失n n正常情况下正常情况下85-90%85-90%的有与淋巴结形态相符合的长条形淋的有与淋巴结形态相符合的长条形淋巴门(图巴门(图4-4-24-4-2)。
n n淋巴门增大与淋巴管和血管数量增多,慢性炎症增生有淋巴门增大与淋巴管和血管数量增多,慢性炎症增生有关淋巴门回声减低与淋巴结皮质受浸润有关淋巴门回声减低与淋巴结皮质受浸润有关n n炎症活跃、恶性淋巴结,淋巴门变薄,呈裂隙样,最后炎症活跃、恶性淋巴结,淋巴门变薄,呈裂隙样,最后完全消失(图完全消失(图4-4-34-4-3,图,图4-4-44-4-4)尽管转移性淋巴结、)尽管转移性淋巴结、淋巴瘤、淋巴结核趋向于淋巴门消失,但早期因髓窦没淋巴瘤、淋巴结核趋向于淋巴门消失,但早期因髓窦没有完全破坏,故仍可见正常淋巴门图有完全破坏,故仍可见正常淋巴门图4-4-54-4-5))n n有一种淋巴门消失,是大量脂肪浸润淋巴结,使整个淋有一种淋巴门消失,是大量脂肪浸润淋巴结,使整个淋巴结呈高回声巴结呈高回声第三节 评估指标 尽尽管管转转移移性性淋淋巴巴结结、、淋淋巴巴瘤瘤和和结结核核性性淋淋巴巴结结趋趋向向于于使使淋淋巴巴门门消消失失,,但但在在受受累累的的早早期期阶阶段段,,因因髓髓窦窦还还没没有有被被完完全全破破坏坏而而使使淋淋巴巴门门消消失失,,故故也也可可以以显显示淋巴门回声。
示淋巴门回声淋巴结超声诊断 宽阔型宽阔型n n淋淋巴巴结结门门的的形形态态与与淋淋巴巴结结一一致致,,在在长长轴轴切切面上呈椭圆形面上呈椭圆形n n淋淋巴巴门门增增大大主主要要是是因因淋淋巴巴管管和和血血管管数数量量的的增增加加,,这这与与慢慢性性炎炎症症时的增生有关时的增生有关淋巴结超声诊断 狭窄型狭窄型n n淋巴结门呈裂缝样改变淋巴结门呈裂缝样改变n n淋淋巴巴门门回回声声的的减减低低常常为为良良性性淋淋巴巴结结的的皮皮质质受受的的浸浸润润有关n n炎炎症症活活跃跃和和恶恶性性淋淋巴巴结结可可导导致致淋淋巴巴门门变变薄薄((裂裂隙隙样样淋巴门)淋巴门)淋巴结超声诊断 缺少型缺少型n n淋淋巴巴结结中中心心的的高高回回声声带带消消失n n炎炎症症活活跃跃和和恶恶性性淋淋巴巴结结亦亦可导致淋巴门完全消失可导致淋巴门完全消失n n另另一一种种淋淋巴巴门门消消失失是是因因大大量量脂脂肪肪浸浸润润使使得得整整个个淋淋巴巴结均为高回声结均为高回声淋巴结超声诊断转移性淋巴结肿大淋巴门存在合并囊性变淋巴门存在合并囊性变⑥⑥淋巴结皮质淋巴结皮质n n淋巴结皮质形态分三型,淋巴结皮质形态分三型,⑴⑴狭窄型,长轴切面上最宽狭窄型,长轴切面上最宽处皮质厚度小于淋巴门直径的处皮质厚度小于淋巴门直径的1/21/2;;⑵⑵向心性宽阔型,向心性宽阔型,皮质厚度大于淋巴门直径的皮质厚度大于淋巴门直径的1/21/2;;⑶⑶偏心性宽阔型,皮偏心性宽阔型,皮质局限性增厚,增厚的皮质是最薄处皮质的质局限性增厚,增厚的皮质是最薄处皮质的2 2倍。
倍n n狭窄型皮质,几乎均见于良性淋巴结,只有狭窄型皮质,几乎均见于良性淋巴结,只有9%9%的恶性的恶性淋巴结皮质狭窄,但通常伴有转移所致的扩大的高回淋巴结皮质狭窄,但通常伴有转移所致的扩大的高回声淋巴门声淋巴门n n向心性宽阔型皮质多见于恶性淋巴结,见于良性淋巴向心性宽阔型皮质多见于恶性淋巴结,见于良性淋巴结的常伴有周边淋巴小结肥大表现结的常伴有周边淋巴小结肥大表现n n偏心性宽阔型皮质绝大多数见于恶性淋巴结(图偏心性宽阔型皮质绝大多数见于恶性淋巴结(图4-4-4-4-6 6),有时也可因皮质内的肉芽肿和局灶性滤泡增生有时也可因皮质内的肉芽肿和局灶性滤泡增生 评估指标n n与与淋淋巴巴结结门门同同为为超超声声形形态态学学指指标标,,亦亦是是淋淋巴巴结结鉴鉴别别诊诊断断的重要线索的重要线索n n也也可可分分为为狭狭窄窄型型、、向向心心性性宽宽阔阔型型和和偏偏心心性性宽宽阔阔型型三三种种类类型 评估指标 狭窄型n n长长轴轴切切面面上上,,最最宽宽处处的的皮皮质质厚厚度度小小于于淋巴门直径的淋巴门直径的1/21/2n n狭狭窄窄型型皮皮质质几几乎乎均均见于良性淋巴结见于良性淋巴结。
n n9%9%恶恶性性淋淋巴巴结结呈呈狭狭窄窄型型,,但但常常伴伴转转移移所所致致的的回回声声大大而而高高的淋巴门的淋巴门 评估指标 向心性宽阔型向心性宽阔型n n皮皮质质厚厚度度大大于于淋淋巴巴门门直直径的径的1/2 1/2 n n向向心心性性宽宽阔阔型型的的淋淋巴巴结结皮质多见于恶性淋巴结,皮质多见于恶性淋巴结,n n也也可可见见于于良良性性淋淋巴巴结结,,此此时时的的淋淋巴巴结结常常有有周周边边淋巴小结的肥大淋巴小结的肥大 偏心性宽阔型偏心性宽阔型n n一一端端的的皮皮质质厚厚度度至至少是另一端的两倍少是另一端的两倍n n偏偏心心性性宽宽阔阔型型的的皮皮质质绝绝大大多多数数见见于于恶恶性淋巴结性淋巴结 评估指标 偏心性宽阔型偏心性宽阔型n n一一端端的的皮皮质质厚厚度度至至少是另一端的两倍少是另一端的两倍n n有有时时也也可可因因皮皮质质内内的的肉肉芽芽肿肿或或局局灶灶性性的滤泡增生所致的滤泡增生所致 7、内部、内部回声回声n n一般与毗邻肌肉相比较定义淋巴结回声水平,回声有强弱之分,一般与毗邻肌肉相比较定义淋巴结回声水平,回声有强弱之分,分布有均与不均之分,不均又分灶性液性无回声区和强回声光点。
分布有均与不均之分,不均又分灶性液性无回声区和强回声光点正常淋巴结、反应性淋巴结、淋巴瘤、淋巴结核回声较毗邻肌肉正常淋巴结、反应性淋巴结、淋巴瘤、淋巴结核回声较毗邻肌肉回声显度降低回声显度降低n n淋巴瘤回声具有假囊表现,即低回声伴后方回声增强;现在应用淋巴瘤回声具有假囊表现,即低回声伴后方回声增强;现在应用新型探头很少表现假囊回声,多见微小结节灶淋巴瘤回声随着新型探头很少表现假囊回声,多见微小结节灶淋巴瘤回声随着化疗后组织的纤维化而增强化疗后组织的纤维化而增强n n恶性淋巴结和淋巴结核内部回声多变不一恶性淋巴结和淋巴结核内部回声多变不一n n除甲状腺乳头状癌转移趋向于高回声,其它肿瘤转移的通常多呈除甲状腺乳头状癌转移趋向于高回声,其它肿瘤转移的通常多呈低回声因此高回声淋巴结是甲状腺乳头状癌转移的有效标志因此高回声淋巴结是甲状腺乳头状癌转移的有效标志n n无回声区常由转移的鳞状细胞癌液化坏死,或由甲状腺的囊性乳无回声区常由转移的鳞状细胞癌液化坏死,或由甲状腺的囊性乳头状癌、鼻咽部癌转移性淋巴结囊性变所致头状癌、鼻咽部癌转移性淋巴结囊性变所致n n斑块状高回声区见于结核性淋巴结,这是凝固坏死所致,常合并斑块状高回声区见于结核性淋巴结,这是凝固坏死所致,常合并囊性变。
囊性变n n皮质部的大斑状钙化灶可见于肉芽肿疾病或化疗放疗的淋巴结中皮质部的大斑状钙化灶可见于肉芽肿疾病或化疗放疗的淋巴结中n n淋巴结内微小钙化点见于甲状腺乳头状癌、髓样癌的转移图淋巴结内微小钙化点见于甲状腺乳头状癌、髓样癌的转移图4-4-74-4-7)) 评估指标n n主主要要观观察察内内部部的的回回声声强强度和分布情况度和分布情况n n回回声声强强度度有有增增强强和和减减弱弱之分n n分分布布情情况况则则有有回回声声均均匀匀和不均匀之分和不均匀之分n n不不均均匀匀又又分分灶灶性性液液性性暗暗区和强回声点两类区和强回声点两类 内部回声内部回声正常的、反应性的、淋巴瘤的和结核性的淋巴结与临正常的、反应性的、淋巴瘤的和结核性的淋巴结与临近肌肉组织相比,主要为低回声近肌肉组织相比,主要为低回声除了转移自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淋巴结表现为高回声外,除了转移自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淋巴结表现为高回声外,转移性的淋巴结也通常呈低回声转移性的淋巴结也通常呈低回声淋巴结的高回声是鉴别是否转移自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淋巴结的高回声是鉴别是否转移自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一个有用征象一个有用征象以前报道淋巴瘤的淋巴结呈假囊性,即极低回声加上以前报道淋巴瘤的淋巴结呈假囊性,即极低回声加上后壁回声增强,随着新型探头的应用,淋巴瘤的淋巴后壁回声增强,随着新型探头的应用,淋巴瘤的淋巴结肿大不再太可能表现为假囊性,而表现为小结节状。
结肿大不再太可能表现为假囊性,而表现为小结节状 淋巴结内坏死淋巴结内坏死淋巴结伴有结内坏死被认为是病理性的淋巴结伴有结内坏死被认为是病理性的结结内内坏坏死死可可被被分分为为凝凝固固性性坏坏死死和和囊囊性性坏坏死死,,囊囊性性坏坏死死更更为为常见凝凝固固性性坏坏死死表表现现为为淋淋巴巴结结内内部部局局部部回回声声增增强强,,囊囊性性坏坏死死表表现为淋巴结内部出无回声区现为淋巴结内部出无回声区囊囊性性坏坏死死常常见见于于结结核核性性淋淋巴巴结结及及转转移移自自鳞鳞状状细细胞胞癌癌及及甲甲状状腺乳头状癌的淋巴结腺乳头状癌的淋巴结 n n斑斑块块状状高高回回声声可可见见于于结结核核性性淋淋巴巴结结,,是是因因凝凝固固坏坏死死所所致致,,常合并囊性改变常合并囊性改变 评估指标n n实实性性高高回回声声可可见见于于大大的转移性淋巴结的转移性淋巴结n n无无回回声声常常由由甲甲状状腺腺囊囊性性乳乳头头状状癌癌、、鼻鼻咽咽部部癌癌的的转转移移性淋巴结囊性变所致性淋巴结囊性变所致 转移性淋巴结肿大淋巴门存在合并囊性变淋巴门存在合并囊性变钙化钙化结内钙化在颈部淋巴结病中很少见。
结内钙化在颈部淋巴结病中很少见大约大约5050--6969%的转移自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淋巴结可见结%的转移自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淋巴结可见结内有钙化灶,应用高频探头扫查可表现为强回声斑,并内有钙化灶,应用高频探头扫查可表现为强回声斑,并可伴有声影,分布于淋巴结周边区域可伴有声影,分布于淋巴结周边区域 淋巴结内出现特征性的钙化是鉴别淋巴结转移癌是否来淋巴结内出现特征性的钙化是鉴别淋巴结转移癌是否来自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一个重要征象自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一个重要征象结内钙化也可见于淋巴瘤及治疗后的结核性淋巴结,但结内钙化也可见于淋巴瘤及治疗后的结核性淋巴结,但钙化通常较致密及声影明显钙化通常较致密及声影明显 8、淋巴结周边情况淋巴结周边情况n n淋巴结毗邻软组织水肿:表现淋巴结周围呈弥漫性低回声,筋膜回声缺失图4-4-8)n淋巴结结核常互相粘连淋巴结结核常互相粘连:淋巴结成串连于一起,其间为异常软组织图4-4-9)而淋巴瘤常互淋巴瘤常互相融合相融合n n毗邻软组织水肿与淋巴结相互粘连是结核性淋巴结的常见特征在转移性淋巴结和淋巴瘤相对较少n n必须注意淋巴结毗邻软组织水肿与淋巴结相互融合,也可见颈部接受过放疗的患者。
转移性淋巴结侵及包膜外淋巴瘤淋巴结互相融合结核性淋巴结互相粘连⑨⑨与邻近血管关系与邻近血管关系n n观察血管有无受压,血管壁是否完整,淋巴结与血管接触的长观察血管有无受压,血管壁是否完整,淋巴结与血管接触的长度,包绕血管的度数,探头加压或吞咽试验来判断血管浸润的度,包绕血管的度数,探头加压或吞咽试验来判断血管浸润的程度n n肿大的淋巴结压迫血管时,可造成血管变形,(图肿大的淋巴结压迫血管时,可造成血管变形,(图4-4-104-4-10)动)动脉搏动减弱脉搏动减弱n n转移性淋巴结浸润到血管时的直接征象:血管受压变形,血管转移性淋巴结浸润到血管时的直接征象:血管受压变形,血管壁回声带被低回声所间隔,搏动减弱甚至消失壁回声带被低回声所间隔,搏动减弱甚至消失n n转移性淋巴结浸润到血管时的间接征象:淋巴结与血管接触的转移性淋巴结浸润到血管时的间接征象:淋巴结与血管接触的长度>长度>35mm35mm,或淋巴结包绕血管>,或淋巴结包绕血管>180°180°n n超声诊断静脉血管浸润难度大,但一旦颈内静脉内见到血栓形超声诊断静脉血管浸润难度大,但一旦颈内静脉内见到血栓形成时,无论淋巴结有无肿大,均应考虑转移性淋巴结,因为炎成时,无论淋巴结有无肿大,均应考虑转移性淋巴结,因为炎性淋巴结不会伴有血栓形成,除非颈内静脉内膜有炎症。
性淋巴结不会伴有血栓形成,除非颈内静脉内膜有炎症评估指标n n如如转转移移性性淋淋巴巴结结浸浸润润到到血血管管内内时时,,直直接接征征象象为为血血管管壁壁回回声声带带被被低低回回声声所所间间隔隔,,甚甚至至波动消失波动消失 观察血管有无受压,血管壁是否完整,淋巴结与血管接触的长度,包绕血管的度数评估指标n n如如转转移移性性淋淋巴巴结结浸浸润润到到血血管管内内时时,,间间接接征征象象为为淋淋巴巴结结与与血血管管接接触触的的长长度度>3.5cm>3.5cm或或淋淋巴巴 结结 包包 绕绕 血血 管管>180°>180° 观察血管有无受压,血管壁是否完整,淋巴结与血管接触的长度,包绕血管的度数⑩彩色血流显像及频谱多普勒n n淋巴门型:血流信号沿着高回声的淋巴门分布,或从淋淋巴门型:血流信号沿着高回声的淋巴门分布,或从淋巴门血管主干放射状发出就考虑是淋巴门血管型,也巴门血管主干放射状发出就考虑是淋巴门血管型,也不论该血流是位于淋巴结中央或边缘多见于良性淋巴不论该血流是位于淋巴结中央或边缘多见于良性淋巴结,淋巴瘤也较常见结,淋巴瘤也较常见n n中央型:血流信号位于淋巴结中央,经多切面扫查均显中央型:血流信号位于淋巴结中央,经多切面扫查均显示该血流信号不是来自淋巴门部,中央型血管,尤其是示该血流信号不是来自淋巴门部,中央型血管,尤其是紊乱的中央型血管见于恶性淋巴结。
紊乱的中央型血管见于恶性淋巴结n n边缘型:血流信号位于淋巴结边缘,经多切面扫查均显边缘型:血流信号位于淋巴结边缘,经多切面扫查均显示该血流信号不是来自淋巴门部,但可能证实血供来愿示该血流信号不是来自淋巴门部,但可能证实血供来愿于从淋巴结外周穿入包膜进入淋巴结的血管,或不能显于从淋巴结外周穿入包膜进入淋巴结的血管,或不能显示来源边缘型血管对恶性淋巴结的诊断最有价值,结示来源边缘型血管对恶性淋巴结的诊断最有价值,结核性淋巴结也可见到本型血管核性淋巴结也可见到本型血管n n混合型:同时显示上述三种类型中的至少两型以上可混合型:同时显示上述三种类型中的至少两型以上可见于恶性淋巴结与结核性淋巴结见于恶性淋巴结与结核性淋巴结⑩彩色血流显像及频谱多普勒n n以无血流型、淋巴门血流型作为良性病变的特征,以混以无血流型、淋巴门血流型作为良性病变的特征,以混合血流型、点状血流型,边缘血流型作为恶性病变的特合血流型、点状血流型,边缘血流型作为恶性病变的特征,将转移性淋巴结与良性反应性淋巴结区别开来的准征,将转移性淋巴结与良性反应性淋巴结区别开来的准确率约确率约88%88%,敏感性约,敏感性约89%89%,特异性约,特异性约87%87%。
n观察淋巴结内的血管分布是否位移,血管分布位移常常观察淋巴结内的血管分布是否位移,血管分布位移常常是由淋巴结内囊状坏死和肿瘤侵润引起的是由淋巴结内囊状坏死和肿瘤侵润引起的n n血管阻力血管阻力:: RI和和PI在鉴别良恶性淋巴结方面目前还存在鉴别良恶性淋巴结方面目前还存在争议 一般认为转移性淋巴结比反应性淋巴结的一般认为转移性淋巴结比反应性淋巴结的RIRI和和PIPI值高,但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值高,但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RIRI、、PIPI值与其它转移性淋巴结相比相对较低值与其它转移性淋巴结相比相对较低●●正常的和反应性的淋巴结表现为门样血流或没有血流正常的和反应性的淋巴结表现为门样血流或没有血流●●转移性淋巴结通常表现为周边血流或者混杂血流信号转移性淋巴结通常表现为周边血流或者混杂血流信号●●淋巴瘤样淋巴结主要表现为混杂血流信号淋巴瘤样淋巴结主要表现为混杂血流信号●●由由于于周周边边血血流流不不出出现现在在正正常常淋淋巴巴结结及及反反应应性性淋淋巴巴结结,,则它一旦出现,应高度怀疑为恶性则它一旦出现,应高度怀疑为恶性●●结结核核性性淋淋巴巴结结有有多多种种血血流流状状态态,,类类似似良良性性及及恶恶性性的的表表现。
现●●移移位位血血流流或或者者明明显显的的乏乏血血流流状状态态在在结结核核性性淋淋巴巴结结中中很很常见,这与结核性淋巴结囊性坏死发生率很高有关常见,这与结核性淋巴结囊性坏死发生率很高有关 淋巴结的血流特征与性质鉴别淋巴结的血流特征与性质鉴别 六、常见六、常见淋巴结疾病声像图淋巴结疾病声像图1.转移性淋巴结转移性淋巴结n n概述:颈部肿块的概述:颈部肿块的概述:颈部肿块的概述:颈部肿块的3/43/4是转移性淋巴结,发生率仅次于是转移性淋巴结,发生率仅次于是转移性淋巴结,发生率仅次于是转移性淋巴结,发生率仅次于慢性淋巴结炎、甲状腺疾病;原发病大多在头颈部,慢性淋巴结炎、甲状腺疾病;原发病大多在头颈部,慢性淋巴结炎、甲状腺疾病;原发病大多在头颈部,慢性淋巴结炎、甲状腺疾病;原发病大多在头颈部,尤以鼻咽癌、甲状腺癌多见;锁骨上窝淋巴结转移原尤以鼻咽癌、甲状腺癌多见;锁骨上窝淋巴结转移原尤以鼻咽癌、甲状腺癌多见;锁骨上窝淋巴结转移原尤以鼻咽癌、甲状腺癌多见;锁骨上窝淋巴结转移原发病多在胸腹部,发病多在胸腹部,发病多在胸腹部,发病多在胸腹部,其中其中其中其中胃肠道、胰腺肿瘤转移多发生胃肠道、胰腺肿瘤转移多发生胃肠道、胰腺肿瘤转移多发生胃肠道、胰腺肿瘤转移多发生在左锁骨上窝。
在左锁骨上窝在左锁骨上窝在左锁骨上窝n n临床表现:颈侧区或锁骨上窝发现坚硬如石的淋巴结,临床表现:颈侧区或锁骨上窝发现坚硬如石的淋巴结,临床表现:颈侧区或锁骨上窝发现坚硬如石的淋巴结,临床表现:颈侧区或锁骨上窝发现坚硬如石的淋巴结,早期单发、无痛、可推动,以后很快出现多个,结节早期单发、无痛、可推动,以后很快出现多个,结节早期单发、无痛、可推动,以后很快出现多个,结节早期单发、无痛、可推动,以后很快出现多个,结节状、固定、有局部或放射痛,晚期可破溃、感染、坏状、固定、有局部或放射痛,晚期可破溃、感染、坏状、固定、有局部或放射痛,晚期可破溃、感染、坏状、固定、有局部或放射痛,晚期可破溃、感染、坏死、出血等死、出血等死、出血等死、出血等 ①①①①淋巴结肿大淋巴结肿大淋巴结肿大淋巴结肿大 ,多为圆形、,多为圆形、,多为圆形、,多为圆形、 椭圆形椭圆形椭圆形椭圆形 、不规则(、不规则(、不规则(、不规则(L/T<2L/T<2)))) ②②②②边界边界边界边界较小淋巴结(较小淋巴结(较小淋巴结(较小淋巴结(<1cm<1cm)边界多清晰光滑:较大淋巴)边界多清晰光滑:较大淋巴)边界多清晰光滑:较大淋巴)边界多清晰光滑:较大淋巴结(结(结(结(>1cm>1cm)特别是融合淋巴结,边界多模糊不清)特别是融合淋巴结,边界多模糊不清)特别是融合淋巴结,边界多模糊不清)特别是融合淋巴结,边界多模糊不清 ③③③③ 内回声降低,内回声降低,内回声降低,内回声降低,主要为不均匀低回声,主要为不均匀低回声,主要为不均匀低回声,主要为不均匀低回声, 甲状腺乳头状甲状腺乳头状甲状腺乳头状甲状腺乳头状癌呈高回声的除外;癌呈高回声的除外;癌呈高回声的除外;癌呈高回声的除外;部分为液实性混合回声或无回声,部分为液实性混合回声或无回声,部分为液实性混合回声或无回声,部分为液实性混合回声或无回声, 坏死液化的提示鳞癌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细小或点状坏死液化的提示鳞癌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细小或点状坏死液化的提示鳞癌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细小或点状坏死液化的提示鳞癌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细小或点状钙化者提示甲状腺乳头状癌;钙化者提示甲状腺乳头状癌;钙化者提示甲状腺乳头状癌;钙化者提示甲状腺乳头状癌; ④④④④ 淋巴门偏心、狭窄、结构紊乱、形态不规则、消失淋巴门偏心、狭窄、结构紊乱、形态不规则、消失淋巴门偏心、狭窄、结构紊乱、形态不规则、消失淋巴门偏心、狭窄、结构紊乱、形态不规则、消失⑤⑤⑤⑤ 皮质向心性宽阔、偏心性宽阔。
皮质向心性宽阔、偏心性宽阔皮质向心性宽阔、偏心性宽阔皮质向心性宽阔、偏心性宽阔CDFI: CDFI: 淋巴结转移癌有多血供与少血供淋巴结转移癌有多血供与少血供淋巴结转移癌有多血供与少血供淋巴结转移癌有多血供与少血供 结内血管结构紊乱,也有周边型和无血流型结内血管结构紊乱,也有周边型和无血流型结内血管结构紊乱,也有周边型和无血流型结内血管结构紊乱,也有周边型和无血流型 多普勒多普勒多普勒多普勒::::淋巴结转移癌与一般恶性肿瘤相似,血流阻力淋巴结转移癌与一般恶性肿瘤相似,血流阻力淋巴结转移癌与一般恶性肿瘤相似,血流阻力淋巴结转移癌与一般恶性肿瘤相似,血流阻力指数较高指数较高指数较高指数较高 通常通常通常通常RI:>0.70RI:>0.70 二维超声二维超声n n淋淋淋淋巴巴巴巴结结结结增增增增大大大大,,,,形形形形态态态态趋趋趋趋向向向向于于于于圆圆圆圆形形形形或或或或不不不不规规规规则则则则型型型型,,,,边边边边界界界界大大大大多多多多清清清清晰晰晰晰较较较较大大大大(((( >1cm>1cm)))) 特特特特 别别别别是是是是融融融融合合合合淋淋淋淋巴巴巴巴结结结结,,,,边界多模糊不清边界多模糊不清边界多模糊不清边界多模糊不清 约占颈部肿块的3/4,在颈部肿块中, 发病率仅次于慢性淋巴结炎和甲状腺疾病。
原发灶绝大多数在头颈部,尤以鼻咽癌和甲状腺癌的转移最为多见 二维超声n n8585%%的的转转移移性性淋淋巴巴结结的的纵纵横横比比<<22,,4646%%的的淋淋巴巴结结门门呈呈狭狭窄窄型型,,而而有有4848%%的的淋淋巴巴结结门消失淋巴结超声诊断 锁骨上窝转移性肿瘤的原发灶多在胸腹部,在胃肠道、胰腺肿瘤的颈部淋巴结转移,经胸导管多发生在左锁骨上窝 二维超声n n甲甲状状腺腺乳乳头头状状癌癌或或髓髓样样癌癌转转移移的的淋淋巴巴结结肿肿大大,,皮皮质质回回声声较较正正常常强强,,内内部部可可出出现现微微小小钙化灶淋巴结超声诊断 初起常为单发、无痛,可被推动,以后很快出现多个淋巴结,并侵及周围组织此时,肿块呈结节状、固定,有局部或放射性疼痛图4-6-2:淋巴结边缘出现细小呈点状强回声,后方伴声影,是甲状腺乳头状癌转移的特征性表现图4-6-3:结内出现液化坏死,常提示鳞癌、甲状腺乳头状癌、鼻咽癌转移如果淋巴结有长轴,以长轴为参标,无长轴的以皮肤表面为参标,正常或反应性淋巴结,其夹角接近0°结内大的中央血管与皮肤表面夹角>30°(通常接近90°)才能描述为血管迷行。
边缘出现两根或两根以上血管,而且不是淋巴门或中央血管分支,才能定义为边缘血管转移性淋巴结血流显像特征有:淋巴门血流缺失、偏心变形淋巴门血流、中央变形放射状血流、中央迷行多灶血流、点状血流、混合性血流、中央血流缺失图4-6-10:散在分布的点状血流图4-6-9:混合性血流既有边缘血流又有中央杂乱血流 多普勒超声多普勒超声n n当当淋淋巴巴结结>>3cm3cm时时,,周周边边的的血血流流信信号号常常可可被被误误诊诊为中心型血流;为中心型血流;n n因因肿肿大大的的淋淋巴巴结结常多个融合;常多个融合;n n这这种种肿肿大大的的淋淋巴巴结结诊诊断断中中心心型型血血流不可靠流不可靠淋巴结超声诊断舌 癌 颏 下 转 移 淋 巴 结喉癌颈部转移淋巴结舌癌左颌下转移淋巴结彩色多普勒乳腺癌伴腋窝淋巴结转移甲状腺癌颈部转移淋巴结彩色多普勒从恶性淋巴结边缘发出向心血流(图4-6-11)转移性淋巴结血管阻力指数比良性淋巴结高,RI:0.7-0.8,PI:1.5-1.6左颌下淋巴结转移癌多普勒频谱2.恶性淋巴瘤恶性淋巴瘤n n概述:包括霍奇金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是原发淋巴结和淋概述:包括霍奇金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是原发淋巴结和淋巴结以外的淋巴组织以及单核巨嗜细胞系统的恶性肿瘤。
多见于巴结以外的淋巴组织以及单核巨嗜细胞系统的恶性肿瘤多见于男性青壮年,肿大的淋巴结常首先出现一侧或两侧颈侧区,散在,男性青壮年,肿大的淋巴结常首先出现一侧或两侧颈侧区,散在,稍硬、无压痛、可活动,以后肿大淋巴结相互连成团块,生长迅稍硬、无压痛、可活动,以后肿大淋巴结相互连成团块,生长迅速,腋下、腹股沟淋巴结及肝脾均肿大,伴有不规则高热国内速,腋下、腹股沟淋巴结及肝脾均肿大,伴有不规则高热国内最常见的是非霍奇金淋巴瘤,占全部的最常见的是非霍奇金淋巴瘤,占全部的70-80%70-80%n n二维超声:于颈后三角、上颈部、下颌下三角出现肿大淋巴结,二维超声:于颈后三角、上颈部、下颌下三角出现肿大淋巴结,平均约平均约30mm30mm,大者可达,大者可达50mm50mm,形态趋于圆形,,形态趋于圆形,86%L/T86%L/T<<2 2、、95%95%边界锐利、边界锐利、73%73%淋巴门消失、有淋巴门的表现不规则偏心性淋巴门消失、有淋巴门的表现不规则偏心性狭窄、淋巴结皮质不规则(偏心性或向心性)增厚、内部回声不狭窄、淋巴结皮质不规则(偏心性或向心性)增厚、内部回声不均如囊性无回声均如囊性无回声。
n n彩色血流显像:淋巴瘤血供特点是高灌注,至少具有以下一种:彩色血流显像:淋巴瘤血供特点是高灌注,至少具有以下一种:①①血管移位血管移位②②血管迷行血管迷行③③局灶性无灌注局灶性无灌注④④包膜下血管包膜下血管恶性淋巴瘤 l 声像图:– 淋巴结多呈圆形(L/S多<2),边界清楚,可单个或多个,并可融合成团,呈分叶状,边界欠清的团块– 髓质变窄或消失,偏向一侧皮质变宽,甚至整个淋巴结内呈不均匀性低回声,分不清髓质和皮质淋巴门显示不清– 化疗后淋巴结变小,回声增强– CDFI:淋巴结内丰富的血流信号恶性淋巴瘤恶性淋巴瘤 CDFI: CDFI: 在淋巴结周围在淋巴结周围 中心均可见到彩色血流中心均可见到彩色血流 信号信号 从淋巴结门主干出发从淋巴结门主干出发 分出较多分支伸向皮髓分出较多分支伸向皮髓质质 分布整个淋巴结分布整个淋巴结 血流信号为所有肿大淋巴结中血流信号为所有肿大淋巴结中最丰富最丰富 PWD: PWD: 为高速低阻频谱为高速低阻频谱 RI:RI:通常通常≤ ≤0.6 0.6 浅表淋巴结浅表淋巴结病理声像图病理声像图 二维超声二维超声n n淋淋巴巴结结肿肿大大,,其其肿肿大大的的程程度度为为最最大大的的,,平平均均约约为为33cmcm。
n n5151%%的的淋淋巴巴结结门门呈狭窄型呈狭窄型 包括何杰氏金病和非何杰金氏淋巴瘤,是原发于淋巴结和淋巴结以外的淋巴组织及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恶性肿瘤,多见于男性青状年 二维超声二维超声n n皮皮质质表表现现与与淋淋巴巴结结门门的的变变化化密密切切相相关关,,以以向向心心性性增增宽宽型型和和偏偏心心性性增增宽宽型为主n n其其中中偏偏心心性性增增宽宽型型为为恶恶性性巴巴结所特有结所特有 多普勒超声n n淋淋巴巴瘤瘤血血供供与与转转移移淋淋巴巴结结和和反反应应性性淋淋巴巴结结相相比比几几乎乎都都是是高高灌灌注注,,整整个个结结节节被被血血流流信信号号覆覆盖盖的的面面积积约约45.645.6% 多普勒超声n n低低度度非非何何杰杰金金氏氏病病中中血血流流信信号号呈呈根根技技状状分分布布,,中中央央有有一一大大血血管管,,向向内内有小的分枝有小的分枝 多普勒超声多普勒超声n n淋淋巴巴结结的的周周围围和和中中心心均可见到彩色血流;均可见到彩色血流; 淋巴瘤的血流信号是所有淋巴结中血流最为丰富 因淋巴瘤的中心不易发生坏死或角化。
多普勒超声多普勒超声n n高高度度非非何何杰杰金金氏氏病病中中有有短短而而小小弯弯曲曲的的血血管管,,呈不规则分布呈不规则分布 图4-6-13 淋巴瘤早期髓质淋巴窦还没有完全破坏,淋巴门可显示,多呈不规则偏心性狭窄,皮质向心性增宽或偏心性增宽图4-6-14 以往的高频探头显示淋巴结内部回声很弱,表现为类囊肿样,现代的新型探头这种显示很少图4-6-15 现代新型探头显示淋巴结内部微小结构淋巴瘤典型声像图为不均匀微小结节状回声图4-6-16 部分淋巴瘤显示为均匀低回声淋巴瘤早期,淋巴结声像图表现正常,此时彩色血流显像可避免误诊淋巴瘤血管模式至少具有以下一种①血管移位②血管迷行③局灶性无灌注④包膜下血管图4-6-18淋巴门血管型图4-6-19混合性血管型淋巴瘤高灌注彩色血流图一般淋巴瘤的RI、PI值,较转移淋巴结要低 患者男性,35岁,2005年患腋下淋巴肿大,经病理证实为硬结型淋巴瘤,进行手术,术后常规化疗,患者一般情况可,三个月前发现右侧腹股沟处有一肿物,行超声检查,请看超声图像:何杰金恶性淋巴癌图片: 非 霍 奇 金 淋 巴 瘤何杰金恶性淋巴癌图片:何杰金恶性淋巴癌图片: 中老年男性,左腹股沟区包块,病理诊断:淋巴中老年男性,左腹股沟区包块,病理诊断:淋巴瘤。
瘤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恶性淋巴瘤化疗前后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恶性淋巴瘤化疗前后评价 恶性淋巴瘤以化疗首选恶性淋巴瘤以化疗首选 在二维超声基础上可结合彩色多普勒加以观察在二维超声基础上可结合彩色多普勒加以观察 恶性淋巴瘤横径变化是化疗前后主要变化指标恶性淋巴瘤横径变化是化疗前后主要变化指标 化疗后横径缩小化疗后横径缩小 淋巴结恢复正常椭圆形淋巴结恢复正常椭圆形 恶性淋巴瘤是所有肿大淋巴结血供最丰富的一恶性淋巴瘤是所有肿大淋巴结血供最丰富的一 种种 化疗的有效标志是淋巴结内血流明显减少化疗的有效标志是淋巴结内血流明显减少 淋巴结内血供减少较淋巴结缩小在先淋巴结内血供减少较淋巴结缩小在先3.反应性淋巴结增生反应性淋巴结增生n n概述:急慢性感染均可引起淋巴结增生反应概述:急慢性感染均可引起淋巴结增生反应, ,如化脓如化脓性扁桃体炎、牙龈炎。
临床上发现淋巴结肿大的性扁桃体炎、牙龈炎临床上发现淋巴结肿大的50%50%为炎症引起,初期淋巴结质软、压痛、表面光、无粘为炎症引起,初期淋巴结质软、压痛、表面光、无粘连,肿大到一定程度即停止慢性增生的淋巴结质硬、连,肿大到一定程度即停止慢性增生的淋巴结质硬、能推动、最终缩小或消失在颈部,良性淋巴结主要能推动、最终缩小或消失在颈部,良性淋巴结主要分布于颏下、下颌下、腮腺区分布于颏下、下颌下、腮腺区n n二维超声:淋巴结呈长圆形或椭圆形均匀性增大,长二维超声:淋巴结呈长圆形或椭圆形均匀性增大,长径>径>5mm5mm,通常在,通常在10mm10mm左右,左右,85%85%的淋巴结的淋巴结L/TL/T>>2 2;宽阔型或狭窄型淋巴门均可见到,只有;宽阔型或狭窄型淋巴门均可见到,只有8%8%的淋巴的淋巴门消失;皮质大部分呈向心性增宽,部分呈狭窄型;门消失;皮质大部分呈向心性增宽,部分呈狭窄型;实质回声低于周边肌肉组织,部分有液化区,通常无实质回声低于周边肌肉组织,部分有液化区,通常无钙化;受累的同一区域内一般少于钙化;受累的同一区域内一般少于3 3个增生性淋巴结肿大 l 声像图:ØØ呈椭圆形(L/S>2 ),包膜完整,边缘清楚,很少融合。
ØØ皮髓质均匀扩大,或髓质扩大而皮质均匀变窄ØØCDFI:淋巴门处见点状或线状血流信号进入淋巴结内,血流信号较正常淋巴结更易显示 二维超声n n淋淋巴巴结结呈呈椭椭圆圆形形均均匀匀性性肿肿大大,,长长径径>>5mm5mm,,通通 常常 为为 10mm10mm左左右右,,8585%%的的淋淋巴巴结结纵纵横横比比>>2 2 由所属部位的某些急慢性炎症引起,如化脓性扁桃体炎、牙龈炎可引起颈部淋巴结肿大 二维超声n n淋淋巴巴结结门门有有5858%%呈呈宽宽阔阔型型,,3535%呈狭窄型%呈狭窄型 初期淋巴结柔软、有压痛、表面光滑、无粘连,肿大到一定程度即停止 二维超声二维超声n n淋淋巴巴结结皮皮质质大大多多呈呈向向心心性性增增宽宽型型,,也也有有部部分分呈呈狭狭窄窄型 初期淋巴结柔软、有压痛、表面光滑、无粘连,肿大到一定程度即停止 二维超声二维超声n n皮皮质质的的回回声声强强度度低低于于甲甲状状腺腺,,呈呈实实质质低低回回声声,,分分布布较较均均匀匀,,部部分分淋淋巴巴结结可可有有液液性性暗暗区区,,其其出出现现率率约为约为3131%。
% 慢性较硬、能推动,最终仍可缩小或消失慢 性 淋 巴 结 炎 多普勒超声多普勒超声n nCDFICDFI示示血血流流信信号号主主要要存存在在于于淋淋巴巴门门处处,,即即呈淋巴门型,呈淋巴门型,n n这这是是因因为为正正常常淋淋巴巴结结内内的的血血管管就就是是主主要要分分布在淋巴门处布在淋巴门处 急性反应性急性反应性n n血 流 速 度加 快 , 血管径增宽,超 声 显 示的 血 供 增加 急 性 淋 巴 结 炎 彩 色 多 普 勒 慢性淋巴结炎慢性淋巴结炎n n结结节节内内纤纤维维化化导导致致血血管管阻阻力力增增加加,,血血流流减减少少,,超超声声显显示示的的血血流流也也就就减减少少 慢 性 淋 巴 结 炎 彩 色 多 普 勒 多普勒超声多普勒超声n n反反应应性性淋淋巴巴结结低低阻阻力力高高血血供供的的血血管管改改变变,,是是由由于于水水肿肿和和血血管管舒舒张张导导致致毛毛细细血血管管网网的的血血流流明明显显地地增增加阑尾炎伴腹腔淋巴结肿大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腮腺炎伴腮腺旁淋巴结肿大肠套叠伴腹腔淋巴结肿大4.结核性淋巴结炎结核性淋巴结炎n n概述:多见于儿童与青年人;结核杆菌多经扁桃体及龋齿侵入,概述:多见于儿童与青年人;结核杆菌多经扁桃体及龋齿侵入,概述:多见于儿童与青年人;结核杆菌多经扁桃体及龋齿侵入,概述:多见于儿童与青年人;结核杆菌多经扁桃体及龋齿侵入,少数继发于肺结核;只有在人体抵抗力下降时才能引起发病;少数继发于肺结核;只有在人体抵抗力下降时才能引起发病;少数继发于肺结核;只有在人体抵抗力下降时才能引起发病;少数继发于肺结核;只有在人体抵抗力下降时才能引起发病;全身表现为低热、盗汗、食欲不振、消瘦等全身中毒症状;多全身表现为低热、盗汗、食欲不振、消瘦等全身中毒症状;多全身表现为低热、盗汗、食欲不振、消瘦等全身中毒症状;多全身表现为低热、盗汗、食欲不振、消瘦等全身中毒症状;多发生于颈后三角与锁骨上窝淋巴结,肿大的淋巴结较硬、无痛、发生于颈后三角与锁骨上窝淋巴结,肿大的淋巴结较硬、无痛、发生于颈后三角与锁骨上窝淋巴结,肿大的淋巴结较硬、无痛、发生于颈后三角与锁骨上窝淋巴结,肿大的淋巴结较硬、无痛、可推动,进一步发展可与皮肤及周围组织发生粘连,相互融合,可推动,进一步发展可与皮肤及周围组织发生粘连,相互融合,可推动,进一步发展可与皮肤及周围组织发生粘连,相互融合,可推动,进一步发展可与皮肤及周围组织发生粘连,相互融合,不易推动。
晚期出现坏死、液化、破溃、流出豆渣或米汤样浓不易推动晚期出现坏死、液化、破溃、流出豆渣或米汤样浓不易推动晚期出现坏死、液化、破溃、流出豆渣或米汤样浓不易推动晚期出现坏死、液化、破溃、流出豆渣或米汤样浓液n n二维超声:结核淋巴结受累较多,累及整个解剖区域及相邻区二维超声:结核淋巴结受累较多,累及整个解剖区域及相邻区二维超声:结核淋巴结受累较多,累及整个解剖区域及相邻区二维超声:结核淋巴结受累较多,累及整个解剖区域及相邻区域;淋巴结肿大较非特异炎性淋巴结重;外形通常圆形;由于域;淋巴结肿大较非特异炎性淋巴结重;外形通常圆形;由于域;淋巴结肿大较非特异炎性淋巴结重;外形通常圆形;由于域;淋巴结肿大较非特异炎性淋巴结重;外形通常圆形;由于淋巴结周围水肿和炎性反应,边缘不锐;结核性淋巴结发生囊淋巴结周围水肿和炎性反应,边缘不锐;结核性淋巴结发生囊淋巴结周围水肿和炎性反应,边缘不锐;结核性淋巴结发生囊淋巴结周围水肿和炎性反应,边缘不锐;结核性淋巴结发生囊性坏死的几率比其它淋巴结病变要高,内部一般呈低弱回声,性坏死的几率比其它淋巴结病变要高,内部一般呈低弱回声,性坏死的几率比其它淋巴结病变要高,内部一般呈低弱回声,性坏死的几率比其它淋巴结病变要高,内部一般呈低弱回声,当发性囊性坏死时可呈无回声,后方回声增强;晚期尤其是经当发性囊性坏死时可呈无回声,后方回声增强;晚期尤其是经当发性囊性坏死时可呈无回声,后方回声增强;晚期尤其是经当发性囊性坏死时可呈无回声,后方回声增强;晚期尤其是经抗痨治疗后淋巴结内可见钙化强回声光斑、后伴声影;抗痨治疗后淋巴结内可见钙化强回声光斑、后伴声影;抗痨治疗后淋巴结内可见钙化强回声光斑、后伴声影;抗痨治疗后淋巴结内可见钙化强回声光斑、后伴声影;76%76%淋淋淋淋巴门消失;毗邻软组织水肿和淋巴结融合是结核性淋巴炎的常巴门消失;毗邻软组织水肿和淋巴结融合是结核性淋巴炎的常巴门消失;毗邻软组织水肿和淋巴结融合是结核性淋巴炎的常巴门消失;毗邻软组织水肿和淋巴结融合是结核性淋巴炎的常见特征。
见特征n n彩色血流显示:和转移性淋巴结血流显示模式相同,主要有淋彩色血流显示:和转移性淋巴结血流显示模式相同,主要有淋彩色血流显示:和转移性淋巴结血流显示模式相同,主要有淋彩色血流显示:和转移性淋巴结血流显示模式相同,主要有淋巴门血管移位、混合性血管、局灶性无血供区、边缘血管淋巴门血管移位、混合性血管、局灶性无血供区、边缘血管淋巴门血管移位、混合性血管、局灶性无血供区、边缘血管淋巴门血管移位、混合性血管、局灶性无血供区、边缘血管淋巴门血管移位是鉴别结核性淋巴结炎与反应性增生淋巴结主要巴门血管移位是鉴别结核性淋巴结炎与反应性增生淋巴结主要巴门血管移位是鉴别结核性淋巴结炎与反应性增生淋巴结主要巴门血管移位是鉴别结核性淋巴结炎与反应性增生淋巴结主要特征淋巴结内囊性坏死无血供,有助于恶性淋巴结及反应增特征淋巴结内囊性坏死无血供,有助于恶性淋巴结及反应增特征淋巴结内囊性坏死无血供,有助于恶性淋巴结及反应增特征淋巴结内囊性坏死无血供,有助于恶性淋巴结及反应增生性淋巴结相鉴别生性淋巴结相鉴别生性淋巴结相鉴别生性淋巴结相鉴别n n彩色多普勒:彩色多普勒:彩色多普勒:彩色多普勒:RIRI、、、、PIPI值相对于恶性淋巴结要低,值相对于恶性淋巴结要低,值相对于恶性淋巴结要低,值相对于恶性淋巴结要低,RIRI:<:<:<:<0.80.8;;;;PIPI:<:<:<:<1.61.6。
浅表淋巴结浅表淋巴结病理声像图病理声像图淋巴结结核淋巴结结核 淋巴结明显肿大淋巴结明显肿大 多呈圆形多呈圆形 类圆形类圆形 或相互融合不规则状或呈串珠状排列或相互融合不规则状或呈串珠状排列 增殖期内部回声不均增殖期内部回声不均 可见不全的淋巴结门可见不全的淋巴结门 干酪坏死期见不规整无回声区干酪坏死期见不规整无回声区 淋巴结门大多消失淋巴结门大多消失 多伴斑片状多伴斑片状 蛋壳样钙化斑蛋壳样钙化斑 可多个融合可多个融合淋巴结结核淋巴结结核 CDFI: CDFI: 增殖期见血流信号增殖期见血流信号 干酪坏死干酪坏死 几乎无血流信号几乎无血流信号 结节周边可见绕血流信号结节周边可见绕血流信号 串珠状或融合淋巴结在结之间隔上有血流信号串珠状或融合淋巴结在结之间隔上有血流信号 伴有液化坏死伴有液化坏死 血流信号位于实质部分血流信号位于实质部分 PWDPWD:呈低速低阻血流频谱:呈低速低阻血流频谱浅表淋巴结浅表淋巴结病理声像图病理声像图 二维超声二维超声n n淋淋巴巴结结肿肿大大,,程程度度较较非非特特异异性淋巴结炎重。
性淋巴结炎重n n外外形形常常不不规规则则型型且且表表面面不不光光滑 多见于儿童和青年人结核杆菌大多经扁桃体、龉齿入侵,在人体抗病能力低下时发病 二维超声n n有有时时众众多多的的淋淋巴巴结结呈呈串串珠珠样样表表现现或或融融合合成成巨巨大大的的分分叶叶状状肿块 初期,肿大的淋巴结较硬,无痛,可推动病变发展可发生淋巴结周围炎,与皮肤和周围组织发生粘连;淋巴结间也可互相粘连,融合成团,形成不易推动的结节性肿块 二维超声n n晚晚期期可可出出现现集集聚聚或或散散在在的的液液化化区区以以及及伴伴声声影影的的强强光光团团或或光点 晚期,淋巴结发生干酪样坏死、液化,形成寒性脓肿脓肿破溃后,流出豆渣样或稀米汤样脓肿,最后形成一经久不愈的窦道或慢性溃疡 多普勒超声多普勒超声n n结结核核性性淋淋巴巴结结,,表表现现为为边边缘缘血血管管而而中中央央血血管管缺缺失失 尽管结核性淋巴结炎为良性病变,但其血管分布模式,如淋巴门血管移位、混合型血供、无血供区和边缘血供,和转移性淋巴结的特征相似 多普勒超声 结核性淋结核性淋巴结炎淋巴门血巴结炎淋巴门血管受结内液化坏管受结内液化坏死灶压迫明显向死灶压迫明显向边缘移位,注意边缘移位,注意不要与边缘型血不要与边缘型血流相混淆。
流相混淆 尽管结核性淋巴结炎为良性病变,但其血管分布模式,如淋巴门血管移位、混合型血供、无血供区和边缘血供,和转移性淋巴结的特征相似 多普勒超声多普勒超声n n当当淋淋巴巴结结坏坏死死液液化化时时,,血血流流信信号号则则会会减减少少或或消消失 尽管结核性淋巴结炎为良性病变,但其血管分布模式,如淋巴门血管移位、混合型血供、无血供区和边缘血供,和转移性淋巴结的特征相似 多普勒超声n n部部分分结结核核性性淋淋巴巴结结炎炎显显示示混混合合型型血血供供,,即即同同时时有有边边缘缘血血管管和和中中央央或或淋淋巴门血管巴门血管 尽管结核性淋巴结炎为良性病变,但其血管分布模式,如淋巴门血管移位、混合型血供、无血供区和边缘血供,和转移性淋巴结的特征相似 当发现淋巴结内囊性坏死时,应高度怀疑结核性淋巴结炎结核性淋巴结炎的边缘不锐,是由于淋巴结周围软组织水肿、腺周围炎所致结核性淋巴结炎晚期或经过抗痨治疗后的淋巴结内可见粗大钙化斑淋巴结周边软组织水肿、淋巴结相互融合是结核性淋巴结炎常见特征,转移性淋巴结与反应性增生则少见图4-6-32是中央血管缺失,表现为边缘血管。
图4-6-33是淋巴囊性坏死灶压迫使中央血管移向边缘76%结核性淋巴结炎显示中央血管呈变形放射状或迷行的多灶血管,要注意与恶性淋巴结鉴别19-76%结核性淋巴结炎显示混合型血管,即边缘血管和中央或淋巴门血管6-41%结核性淋巴结炎不显示血流信号结核破坏淋巴血门供系统从淋巴结边缘血管获得血供,有时可见从淋巴结边发出向心性迷行血流信号颈 部 结 核 性 淋 巴 结 炎颈 部 结 核 性 淋 巴 结 炎结核性淋巴结炎彩色多普勒结核性淋巴结炎彩色多普勒 淋巴结病变鉴别诊断淋巴结病变鉴别诊断 良良良良 性性性性 恶恶恶恶 性性性性 非特异性非特异性非特异性非特异性( ( ( (炎症性炎症性炎症性炎症性) ) ) ) 特异性特异性特异性特异性( ( ( (结核性结核性结核性结核性) ) ) ) 恶性淋巴瘤恶性淋巴瘤恶性淋巴瘤恶性淋巴瘤 淋巴结转移癌淋巴结转移癌淋巴结转移癌淋巴结转移癌大小大小大小大小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L/T L/T L/T L/T >>>>2 2 2 2 >>>>2 2 2 2 占多数占多数占多数占多数 <<<<2 2 2 2 占多数占多数占多数占多数 <<<<2 2 2 2 占多数占多数占多数占多数 形态形态形态形态 椭圆形椭圆形椭圆形椭圆形 串珠型或融合串珠型或融合串珠型或融合串珠型或融合 趋于圆形趋于圆形趋于圆形趋于圆形 圆形或不规则圆形或不规则圆形或不规则圆形或不规则边界边界边界边界 清清清清 规整规整规整规整 不规整不规整不规整不规整 较清晰较大较清晰较大较清晰较大较清晰较大 清或欠清清或欠清清或欠清清或欠清 或融合模糊或融合模糊或融合模糊或融合模糊 可融合可融合可融合可融合内部回声内部回声内部回声内部回声 髓质回声增宽髓质回声增宽髓质回声增宽髓质回声增宽 不均匀不均匀不均匀不均匀 晚期可液化晚期可液化晚期可液化晚期可液化 均匀低回声均匀低回声均匀低回声均匀低回声 不均低回声不均低回声不均低回声不均低回声 淋巴结门淋巴结门淋巴结门淋巴结门 增宽型为主增宽型为主增宽型为主增宽型为主 大多数消失大多数消失大多数消失大多数消失 狭窄或消失狭窄或消失狭窄或消失狭窄或消失 狭窄或消失狭窄或消失狭窄或消失狭窄或消失CDFICDFICDFICDFI或或或或CDE ⅠCDE ⅠCDE ⅠCDE Ⅰ型少数型少数型少数型少数ⅡⅡⅡⅡ型型型型 ⅠⅠⅠⅠ或或或或ⅤⅤⅤⅤ型型型型 ⅡⅡⅡⅡ或或或或ⅣⅣⅣⅣ型型型型 ⅢⅢⅢⅢ型为主型为主型为主型为主 超声造影n n良性反应性淋巴结增大:自内向外均匀高增强 n n转移性淋巴结:自周边向内开始的非均匀高增强n n淋巴瘤:实质弥漫性雪花点样增强,随即融合成高增强浅淋巴管瘤的超声诊断 病因、病理、临床表现l 先天性淋巴管发育不良或畸形,导致淋巴液潴留成瘤。
l 多见于儿童,无痛性包块,生长缓慢l 组织结构:可分为单纯性淋巴管瘤、海绵状淋巴管瘤、囊性淋巴管瘤 声像图特征l 单纯性淋巴管瘤l 海绵状淋巴管瘤l 囊性淋巴管瘤单纯性淋巴管瘤 l 肿块呈椭圆形或梭形,有完整包膜,边界清楚l 肿块内为透声好的无回声,常伴有一条或数条光带,形成分隔,但又相互贯通如合并感染或穿刺后,暗区内可见散在点状回声l CDFI:肿块内无血流信号,周边可见少许血流信号,或可见伴行的较大的血管海绵状淋巴瘤 l 肿块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缘光整,边界清楚l 肿块内以囊性暗区为主,并可见多条光带,形成蜂窝状改变l CDFI:肿块内见少许血流信号,周边有较多血流信号,邻近血管有受压现象囊状淋巴管瘤 l 肿块似梭形或椭圆形,有完整包膜光带,边界清楚l 肿块内为典型的液性暗区,后方有增强效应,部分暗区内有散在光点l CDFI:囊内无血流信号,邻近血管可能有受压现象鉴别诊断及临床价值 l 与血管鉴别:淋巴管走行常与血管伴行,采用彩色多普勒则不难鉴别l 海绵状淋巴管瘤应与海绵状血管瘤鉴别:后者实质成分为主,回声偏强,无回声暗区小前者以囊为主,为大蜂窝暗区l 与多房性囊肿鉴别:多房性囊肿常为圆形,分隔的暗区互不贯通,而淋巴管瘤的分隔带为瓣膜,故暗区可相互贯通。
l 临床价值:淋巴管瘤如能早诊断,手术效果好,复发率低超声能探及很小的肿块,用彩色多普勒能明确判断是否血管和与血管的关系,为手术治疗提供重要的信息 临床上难以确诊时,可在超声引导下穿刺抽液以明确诊断淋巴管瘤-囊性淋巴管瘤淋巴管瘤-囊性淋巴管瘤 肿块呈菱形肿块呈菱形 壁薄呈线装强回声壁薄呈线装强回声 后方回声增强后方回声增强 囊内呈无回声囊内呈无回声 如囊内见较厚分隔如囊内见较厚分隔 则为多房则为多房 多房者形态不规则多房者形态不规则 向周围浸润向周围浸润 合并炎症或出血时可见密集细点状回声合并炎症或出血时可见密集细点状回声 CDFI: CDFI: 内部多无血流信号内部多无血流信号 周边及个别分隔周边及个别分隔 暗带内有少许低速静脉血流信号暗带内有少许低速静脉血流信号浅表淋巴结浅表淋巴结病理声像图病理声像图淋巴管瘤-海绵状淋巴管瘤淋巴管瘤-海绵状淋巴管瘤 多椭圆形多椭圆形 形态相对规整形态相对规整 无包膜回声无包膜回声 边界多欠清边界多欠清 内部回声不均匀内部回声不均匀 蜂窝状或囊实混合结构蜂窝状或囊实混合结构 蜂窝间隔回声较强蜂窝间隔回声较强 蜂窝腔大小不一蜂窝腔大小不一 CDFI:CDFI:彩色血流信号减少彩色血流信号减少 多环绕在瘤体周围多环绕在瘤体周围 PWD:PWD:为低速小动脉频谱为低速小动脉频谱浅表淋巴结浅表淋巴结病理声像图病理声像图淋巴管瘤-单纯性淋巴管瘤淋巴管瘤-单纯性淋巴管瘤 椭圆形强回声肿块椭圆形强回声肿块 轮廓清轮廓清 内回声不均内回声不均 内见散在小片状低回声区内见散在小片状低回声区 CDFI: CDFI: 肿块内无明显血流信号肿块内无明显血流信号浅表淋巴结浅表淋巴结病理声像图病理声像图颈部单房囊性淋巴管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