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备考高考化学150天全方案之纠错补缺专题14氮及其化合物课件0402164.ppt

25页
  • 卖家[上传人]:壹****1
  • 文档编号:567558494
  • 上传时间:2024-07-21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905KB
  • / 2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专题14 氮及其化合物 一、一、氮的氧化物转化中的易错点氮的氧化物转化中的易错点NO在常温下很容易与空气中的O2化合生成NO2,无色的NO在空气中迅速被氧化成红棕色的NO2,利用此性质可检验NO的存在;NO2溶于水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工业上利用这一原理制取硝酸;实验室收集NO只能用排水法,收集NO2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 【易错典例1】把少量NO2气体通入过量小苏打溶液中,再使逸出的气体通过装有足量的过氧化钠颗粒的干燥管,最后收集到的气体是(  )A.氧气  B.二氧化氮C.二氧化氮和氧气   D.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答案】C【解析】少量NO2气体通入过量小苏打溶液中,逸出的气体为NO、CO2,二者物质的量比为1∶2,同时还有少量水蒸气逸出,再使逸出的气体通过装有足量的过氧化钠颗粒的干燥管,CO2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的O2与NO反应生成NO2,O2有剩余,同时逸出的少量水蒸气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O2,所以最后收集到的气体是NO2和O2 二、二、NH3性质认识误区性质认识误区1.氨气与酸反应因为氨易跟酸反应生成盐,所以不能用浓硫酸作氨气的干燥剂同理,氨气与氯化氢气体不能共存;在中学化学中NH3是唯一能与酸反应生成盐的气体;气态氢化物与最高价氧化物所对应的水化物发生化合反应,这是氮元素有别于其他元素的特征;在实验中,只有浓硝酸、浓盐酸等挥发性酸遇NH3才会产生白烟,硫酸、磷酸等难挥发性酸遇NH3不产生白烟现象。

      2.NH3是中学化学中唯一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常用此性质检验NH3的存在 【易错典例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滴加氨水鉴别NaCl、AlCl3、MgCl2、Na2SO4四种溶液B.将NH4Cl溶液蒸干制备NH4Cl固体C.因为NH3能使酚酞溶液变红,NH3可用于设计喷泉实验D.浓氨水可检验氯气管道漏气【答案】D【解析】AlCl3、MgCl2均能与氨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而NaCl、Na2SO4与氨水均不反应,A项错误;NH4Cl受热会分解,得不到NH4Cl固体,B项错误;NH3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是因为NH3溶于后生成的NH3·H2O电离产生OH-,NH3用于喷泉实验利用了NH3极易溶于水的特性,二者无因果关系,C项错误;氯气和浓氨水反应产生白烟,D项正确 三、三、氨气制备认识误区氨气制备认识误区1.实验室制备NH3,除了用Ca(OH)2和NH4Cl反应外,还可用浓氨水的分解(加NaOH或CaO)制取,而检验NH须用浓NaOH溶液并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生成的气体,以确定NH的存在2.铵盐:制取NH3时,一般选用NH4Cl而不用NH4NO3、(NH4)2SO4或(NH4)2CO3。

      原因如下:铵盐不选用的理由NH4NO3受热分解,易发生爆炸,不安全(NH4)2SO4与Ca(OH)2反应时生成CaSO4,反应物呈块状,不利于NH3逸出,且反应后试管难以清洗(NH4)2CO3受热分解产生CO2,导致收集到的NH3不纯3.收集NH3时,把一团干燥的棉花放在试管口,以防止与空气对流;收集完毕,尾气处理时,应放一团用稀硫酸浸湿的棉花放在试管口,以吸收NH3 【易错典例3】某研究小组要快速制取干燥的氨气,提供的药品有:浓氨水、氯化铵固体、氢氧化钠固体、蒸馏水、碱石灰,提供的仪器如下所示(必要的塞子、玻璃导管、橡胶管、固定装置和尾气处理装置略去)1)需选择的药品是    ,该小组选择的药品混合后快速放出氨气的原因_______________,选择的仪器是       (填序号) 2) 若 用 下 图 甲 装 置 收 集 NH3, 如 何 判 断 烧 瓶 中 已 收 集 满 NH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乙中胶头滴管中的水挤入烧瓶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 四、四、硝酸性质中认识误区硝酸性质中认识误区1.浓HNO3显黄色是因为溶有NO2,而工业上制备的盐酸显黄色,是因为溶有Fe3+。

      2.硝酸、浓H2SO4、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属于氧化性酸,其中HNO3、HClO见光或受热易分解3.铜与浓HNO3反应在试管内就能看到红棕色的NO2,而与稀HNO3反应时需在试管口才能看到红棕色气体4.HNO3与金属反应的实质是NO3-在酸性条件下显示强氧化性;在中性或碱性环境中NO3- 则无氧化性浓HNO3的氧化性强于稀HNO3 【易错典例4】硝酸铜是制备Cu-Zn-Al系催化剂的重要原料,制取硝酸铜现有三种设计方案可供选用:①Cu与稀硝酸反应制取: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②Cu与浓硝酸反应制取:Cu+4HNO3(浓)===Cu(NO3)2+2NO2↑+2H2O③通氧气于铜屑与稀硝酸的体系中制取:2Cu+4HNO3+O2===2Cu(NO3)2+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制取相同量的硝酸铜需硝酸的量③最多B.制取相同量的硝酸铜①产生的有毒气体比②多C.三种方案中硝酸的利用率③>①>②D.三种方案的反应都可以在铁制容器中进行【答案】C【解析】制取相同量的硝酸铜需硝酸的量:②>①>③,所以A错误,C正确 1.属于人工固氮的是A.工业合成氨                         B.闪电时,氮气转化为 NOC.用 NH3和 CO2 合成尿素    D.用硫酸吸收氨气得到硫酸铵【答案】A【解析】氮元素从游离态变为化合态是氮的固定;工业合成氨是通过人类生产活动把氮气转化为氨气,故A正确;闪电时,氮气转化为NO,属于自然固氮,故B错误; NH3和CO2 合成尿素,氮元素不是从游离态变为化合态,不属于氮的固定,故C错误;用硫酸吸收氨气得到硫酸铵,氮元素不是从游离态变为化合态,不属于氮的固定,故D错误。

      3.将NO、O2、NO2的混合气体通入水中被完全吸收,当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时,NO、O2、NO2的体积之比为A.4:9:24    B.8:9:12    C.1:2:5    D.3:2:3【答案】C【 解 析 】 混 合 气 体 通 入 水 中 发 生 反 应 : 2NO+O2=2NO2、3NO2+H2O=2HNO3+NO,混合气体被水完全吸收,发生的总反应为:4NO+3O2+2H2O=4HNO3、4NO2+O2+2H2O=4HNO3,氧化剂为O2,还原剂为NO和NO2,则n(O2):[n(NO)+n(NO2)]=1:3,根据得失电子守恒,3n(NO)+n(NO2)=4n(O2),解得n(NO):n(O2):n(NO2)=1:2:5,则NO、O2、NO2的体积比为1:2:5,答案选C 4.下述实验中均有红棕色气体产生,对比分析所得结论错误的是 A.红棕色气体不能表明②中木炭与浓硝酸产生了反应B.由①中的红棕色气体,推断产生的气体一定是混合气体C.由③说明浓硝酸具有挥发性,生成的红棕色气体为还原产物D.③的气体产物中检测出CO2,由此说明木炭一定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 【答案】D【解析】根据①中的红棕色气体,说明浓硝酸在高温下能发生分解反应生成NO2,所以不能表明②中木炭与浓硝酸产生了反应,故A正确;浓硝酸在高温下发生分解反应生成NO2,根据氧化还原反应规律,硝酸分解除生成NO2,还生成氧气,故B正确;实验③生成红棕色气体,说明浓硝酸具有挥发性,浓硝酸与碳反应生成的红棕色气体为还原产物,故C正确;③的气体产物中检测出CO2,由此说明木炭一定与硝酸发生了反应,不一定是浓硝酸,故D错误。

      5.某学习小组设计实验探究NO与铜粉的反应并检验NO,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夹持装置略)实验开始前,向装置中通入一段时间的N2,排尽装置内的空气已知:在溶液中.FeSO4+NO            [Fe(NO)]SO4(棕色),该反应可用于检验N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装置F、I中的试剂依次为水、硫酸亚铁溶液B.若观察到装置H中红色粉末变黑色,则NO与Cu发生了反应C.实验结束后,先熄灭酒精灯,再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D.装置J收集的气体中一定不含NO 【答案】D【解析】稀硝酸与铜反应生成一氧化氮,能够被氧气氧化,因此实验前需要通入氮气,排除装置中的空气,硝酸具有挥发性,生成的一氧化氮中混有少量硝酸蒸气,可以通过水吸收后再干燥,在探究干燥的一氧化氮在加热时与铜的反应,未反应的NO可以利用硫酸亚铁溶液检验A.根据上述分析,装置F、I中的试剂依次为水、硫酸亚铁溶液,故A正确;B.若观察到装置H中红色粉末变黑色,数目NO与Cu发生了反应,故B正确;C.实验结束后,为了防止倒吸,需要先熄灭酒精灯,再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停止通入NO,故C正确;D.由于FeSO4+NO         [Fe(NO)]SO4(棕色)为可逆反应,装置J收集的气体中可能含有NO,故D错误;故选D。

      6.依据图中氮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是N2O5B.可用排水法收集NO、NO2气体C.工业上以NH3、空气、水为原料生产硝酸D.由NH3→N2,从原理上看,NH3可与NO2反应实现【答案】B【解析】A.图中氮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可知,X为+5价对应的氮的氧化物是N2O5,故A正确;B.一氧化氮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气体,不可用排水法收集NO2气体,故B错误;C.氨气催化氧化生成一氧化氮和水,一氧化氮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溶于水生成硝酸,工业上以NH3、空气、水为原料 生 产 硝 酸 , 故 C正 确 ; D. NH3可 与 NO2反 应 生 成 氮 气 ,8NH3+6NO2=7N2+12H2O,故D正确;故选B 7.利用如图装置进行“氨的催化氧化”实验(固定装置略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装置A中盛放的药品可以是碳酸氢铵B.装置C的右端可看到红棕色气体C.若装置B中药品足量,则装置D生成的溶液可溶解铜粉D.该装置可能引起倒吸,但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答案】D【解析】A、NH4HCO3           NH3↑+H2O+CO2↑,生成的气体通过Na2O2后,CO2和H2O被吸收,转换成O2,故A正确;B、NO与O2反应生成红棕色NO2,故B正确;C、NO2溶于水生成硝酸,能与铜反应,故C正确;D、反应生成的混合物中,NO、NO2均会造成环境污染,故D错误;故选D。

      8.氮及其化合物与生产生活关系密切请完成下列填空:(1)肼由N、H 两种元素组成,它常用作火箭推进剂肼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分子中N、H原子的个数比为1∶2,肼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16g 肼分子中所含的氮原子数与标准状况下_______L N2中所含的氮原子数相等2)实验室常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并收集氨气 ①实验室制取氨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图中方框内收集氨气的装置可选用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③尾气处理装置中使用倒扣漏斗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盛有一定量浓硝酸的试管中加入6.4g的铜片发生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①开始阶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该反应共产生标准状况下气体2.24L,则反应过程中被还原的HNO3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②反应结束后铜片有剩余,再加入少量20%的稀硫酸,这时铜片上又有气泡产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