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内循环格局下方言多样性与专业分工研究.docx

17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210330102
  • 上传时间:2021-11-1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7.50KB
  • / 1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内循环格局下方言多样性与专业分工研究 丁从明 毛健 王聪摘要: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需要打通经济内循环的梗阻,形成有效的内部分工体系本文基于中国264个地级市的方言多样性与城市分工数据,从文化视角研究了方言多样性对专业分工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方言多样性是抑制城市专业化分工的重要因素平均而言,方言种类每增加1种,城市分工水平会降低3.11%,这意味着方言种类数量前5%的地区比方言种类数量后5%的地区专业化分工水平低21.77%左右打通内循环的梗阻,需要鼓励要素流动,推进以城市圈建设为主体的城市化进程,进而打破方言背后的身份认同机制本文同时从交通、人口流动、城市化等角度,为打破文化壁垒、打通国内循环提供了政策意见关键词:内循环;方言多样性;专业化分工;城市化;市场规模:A:100228482021(04)010415一、问题提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到极大发展实施出口导向战略,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体系,大大提升了国民经济整体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但由于国内各地区卷入国际分工体系的时间与程度不同,地区发展出现严重不平衡现象城乡发展差距、沿海与内地的发展差距逐步成为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重要表现。

      20世纪末提出的“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国际大循环发展思路,成为沿海地区乃至部分内陆省份在实践中普遍遵循的发展模式长期原材料和销售市场放在国外的出口导向发展战略,带来经济增长奇迹的同时也造成对外部市场的过度依赖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对外贸易额占GDP的比重)一度高达65%同时,外向型经济格局还导致国内市场的分割加剧[1]过度依赖国际循环不仅制约我国超级市场规模潜力的发挥,还制约国内劳动分工向广度与深度拓展,从而进一步加剧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充分在此背景下,2020年中央政府做出“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大决策,努力实现最终产品的供求均衡主要通过国内市场来实现畅通的内外经济循环,需要打通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各环节的梗阻,而完整的产业链和分工体系,对资源的配置、整合、传输、利用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打通内循环梗阻的基础打通内循环梗阻需要完善的分工体系,那么制约有效分工的因素是什么呢?学术界对此并未形成一致的结论省级层面的数据测算显示,地理区位因素可能对分工产生影响,东部及沿海城市更有条件开展对外贸易和国际专业化分工,所以嵌套于全球价值链的国内价值链分工水平相对较高;中西部地区开展国际物资交流的成本相对较高,因而更多地依托国内资源及本土市场进行分工合作,基于内生能力的国内价值链分工水平较高[2]。

      在城市层面的研究表明,地区间相对专业化水平与城市规模之间表现出U形关系,绝对专业化与城市规模之间表现出正相关关系[3]其他研究主要从生产要素、交通、制度、产业结构等视角探究专业分工的影响因素整体而言,现有研究鲜有从文化差异和语言多样性的角度考虑文化壁垒对专业分工的影响无疑,文化差异是地区间经济发展差异的深层次原因地区间多样的文化类型是否会对地区专业分工水平产生影响?如果存在,多样性文化通过什么机制影响地区专业化分工呢?如图1所示,就东、中、西部地区而言,方言多样性呈现出比较明显的自东向西递增的分布格局(折线表示地区的方言多样性)相反,专业化分工水平自东向西递减方言多样性与分工专业化水平之间呈反向变化关系实证研究中,为了探究方言多样性对专业分工的影响,本文将语言层次划分为“方言大类→方言小类→方言大片→方言小片”四类,再按照人口权重相对指标方法,构造264个地级市及以上城市的方言多样性指数;专业分工的指标度量采取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Herfindahl-Hirschman Index,HHI)以及首位部门集中度(ZI)指数本文边际贡献主要体现在:从文化多元的视角研究方言多样性对分工的影响,这是对现有国内文化经济学研究的较好补充。

      虽然国内关于地区专业分工的研究已经非常丰富,但是对于影响专业分工更深层的文化因素的探索还相对薄弱,本文是对上述文献的直接补充;同时,本文为理解打通内循环的梗阻提供了新的政策思路打通内部经济循环,既需要打通包括交通基础设施等因素的硬连接,也需要疏通文化壁垒导致的软阻塞二、理论假说分工的思想萌芽最早起源于公元前380年柏拉图的《国家篇》柏拉图认为国家是社会分工的产物,分工是城邦正义和智慧的基础[4]分工理论的正式形成标志是亚当斯密1776年的《国富论》,书中最早系统全面地提出分工理论,并提出著名的“斯密定理”,即专业分工的深度取决于市场规模[5]其后,马克思提出分工造成了劳动的异化,在劳动过程中,工人生产活动的异化也就是技术的异化导致了劳动者失去创造性[6]阿林杨格等[7]认为分工是规模报酬递增的真正原因,生产力的提高、市场一体化的形成以及国民财富的增加都是分工演进的过程就专业化和分工的关系而言,盛洪[8]指出,专业化是指一个人或组织减少生产活动中不同职能操作的种类,即将生产活动集中于较少的不同职能的操作上所有个体专业化形成的有机整体形成了社会分工专业化倾向于对个体,而分工则是对整个社会的考虑。

      分工导致专业化,专业化又促进了分工,两者互为因果关系毫无疑问,畅通的经济内部循环要求完善的社会分工体系,而社会分工能否深化又取决于交易成本的高低文化异质性形成的文化壁垒在其中表现出重要的作用中国地域广袤,不同区域有着不同的自然和地理条件、社会发展轨迹和历史传统,形成了丰富而多样的地理文化近些年来,地理文化对区域经济影响的研究方兴未艾,传统地理文化的研究主要强调方言地理和宗教地理考虑宗教因素并非国内经济文化的主要表现,而方言则是地区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是地区文化差异的直接体现,所以国内研究主要强调方言多样性对经济绩效的影响在方言研究中,徐现祥等[9]发现方言多样性对经济增长存在负面效應李秦等[10]强调方言多样性会阻碍劳动力的流动阮建青等[11]进一步指出语言差异越大的区域,市场制度差异越大李光勤等[12]指出,语言多样性抑制了对外开放黄玖立等[13]考察了方言对社会信任的影响,发现方言多样性对社会信任会产生负面影响同时,方言多样性还阻碍市场一体化,加剧国内市场分割此外,语言多样性还会影响劳动和技术的跨区域流动、增加沟通成本、降低社会信任水平、抑制城市规模的扩张具体到产业层面,文化和语言的多样性可以影响沟通、协调,影响生产要素的跨文化区域组织合作,进而影响地区间的专业化水平。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流工具之一,是人们进行沟通的主要方式相似的个体沟通起来更容易,从而更易产生互动方言是身份识别的重要机制,是划分族群和身份识别的重要维度方言多样性导致沟通与交流成本的增加文化冲突会增加交易成本,进而阻碍专业化水平的深化作为一种特定区域内人们交流的工具,方言使得人们在交往中形成身份识别的甄别机制这种识别机制,会给予不同个体异质性的信任水平,从而降低一般性社会信任水平使用相同方言的群体因为感受到相似性而更加亲切,从而拉近距离,提高信任水平,减少互动活动的不确定性黄玖立等[13]发现,在陌生人之间,使用同一种方言有利于建立信任关系作为社会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信任影响着经济增长和人均收入水平Blau[14]提出人与人的信任是合作和社会协调互动的基础,信任可以使团队合作更具效率当社会处于高度信赖的环境时,人们更愿意进行交易,从而进一步降低交易成本,促进合作的稳定性总而言之,方言多样性带来交易成本的提高和社会信任水平的下降,对分工有阻碍作用具体而言,方言多样性可能通过以下机制阻碍分工1)阻碍市场规模,降低专业分工深度唐东波[15]测算的数据显示,市场规模与经济发展水平高度相关,专业化程度最高的是浙江、江苏等东部沿海省份,最低的全部位于经济发展落后的西部地区。

      进一步的实证研究也表明,市场规模越大,企业的垂直专业化程度越高Luis等[16]研究发现,伴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企业的精细化程度会深化,专业化水平将不断提高正如斯密定理所强调的,分工受制于市场规模,狭小的市场扼制了销量,也遏制了分工的精细水平方言的存在提高了市场分割水平丁从明等[17]指出,方言多样性抑制了市场一体化的形成,方言是形成国内市场分割的重要文化因素蒋为等[18]进一步指出,方言形成的壁垒限制了中国企业的本地市场发挥其所引发的共同方言市场大大缩小了中国企业的本地市场规模,形成了无形的市场分割,进而抑制中国规模报酬递增部门的出口与发展市场分割会造成企业进入异地市场的成本高昂,使得交易成本进一步提高2)阻碍城市化水平,从而阻碍专业分工城市化、分工和经济发展之间是互相促进、共同演化发展的过程[19]城市化带动资本聚集,而资本聚集推动分工演进商晨[20]研究发现,地区资本深化水平每提高1%,分工深化将提高1.02%同时,城市化通过把人口和产业聚集在一起,扩大市场规模,提高了生产和服务的专业化程度,使得分工更加精细化城市是分工演化的产物,分工的深化也带动城市化进程城市化过程中,产业和人口集聚可以极大程度提高交易效率,促进分工的深化和市场规模的扩展[20]。

      现有研究发现,方言的多样性对城市化和城市规模具有负面影响李光勤等[12]从方言的视角考察文化多样性对城镇化的影响结果发现,方言多样性对城镇化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丁从明等[21]进一步指出,方言多样性对以灯光指数度量的城市规模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城市化水平越高,城市规模越大,生产和服务的专业化水平也就越高,从而使得专业化的活动向大城市集中3)方言多样性不利于人力资本和技术积累信任是社会资本累积的先决条件,方言多样性带来信任水平的降低会对社会资本的相对积累产生负面影响[22],進而对分工产生不利影响徐现祥等[9]研究发现,方言多样性通过阻碍人力资本积累与技术扩散来抑制经济增长,如果消除方言多样性,那么城市的人均人力资本最多可提高约4%,技术水平最多可以提高约23%李光勤等[12]研究发现:方言多样性对一个地区文盲率表现出显著的正向效应,同时对平均受教育年限有显著负面影响;方言多样性降低一个地区人口对其他语言的学习能力和掌握程度,从而阻碍人力资本的积累,导致该地区人力资本降低林建浩等[23]利用方言数据测度文化差异,发现文化差异通过阻碍制度传播阻碍技术从前沿地区向其他地区扩散综上,本文提出如下假说:由于身份认同与文化壁垒效应的存在,方言的异质性造成不同方言使用群体的信任分割,阻碍了市场规模的扩张、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以及技术和人力资本水平的积累,进而阻碍地区专业化水平。

      三、研究设计(一)方法说明为了检验方言多样性对城市专业分工的影响,本文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进行回归,回归方程如下:yi=α+βdiai+δXi+εi(1)其中,yi表示第i个城市的专业化分工水平;关键解释变量diai表示第i个城市的方言种类;Xi表示其他控制变量,包括资本投入、对外开放程度、GDP第三产业增加比重、人均GDP以及是否沿海、城市经纬度等;εi为误差项;β度量方言多样性对分工的影响程度在考虑数据的完整性后,本文筛选出2017年中国264个地级市的数据,检验方言多样性与地区专业分工水平之间的关系二)指标选择1.专业分工指标目前对专业化分工度量的指标较多,并没有统一规范Duranton[24]用首位部门集中度(即一个地区最大的或前几大部门所占的份额)来衡量地区专业化相比较其他指数,这是目前最简单直接的方法衡量地区的专业化和多样化只是程度问题,专业化程度深就意味着多样化程度浅比如Duranton[24]用区位基尼系数的倒数以及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的倒数来衡量各个地区的多样化水平和专业化水平衡量专业化分工还需要考虑绝对专业化分工和相对专业化分工,。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深度解读课件.pptx 《法律援助条例》深度解读课件.pptx 《广播电视设施保护条例》深度解读课件.pptx 社区关于2025年夏季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工作的经验总结报告材料.docx 2025关于转型实践中汲取发展思考的学习心得体会.docx 2025关于“学论述、谈体会、抓落实”活动的学习心得体会.docx 2025教育系统党徽党旗及其制品使用管理情况自查自纠报告.docx 熔铸忠诚之魂夯实平安之基 锻造政法铁军在县委政法委员会2025年第三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讲话发言.docx 县委2025年新兴领域“两个覆盖”集中攻坚工作进展情况汇报材料.docx 在2025年市关于建强基层组织体系专题会议上的讲话发言.docx 在共青团县委2025年全体团员干部会议上的党课讲稿:用团结奋斗开辟美好未来.docx 在2025年片区农业产业发展专题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发言材料.docx 在市保险领域民事检察协同监督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发言材料.docx 县自然资源局人才工作情况汇报材料.docx 在2025年县委办公室“病灶”清除行动警示教育暨作风建设深化推进会上的讲话发言.docx 在市防汛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发言材料2篇.docx 在区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调度会上的讲话发言.docx 在2025年全区年轻干部座谈会上的发言材料.docx 在全区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会议上的讲话发言材料.docx 在烟草专卖局(公司)系统2025年半年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发言.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