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大经管院复试——杨文士管理学考研笔记.pdf
60页第一篇管理概论 管理 一、管理的含义 管理是指一定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带领人们既有效果又有效 率的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 1、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有效的实现组织的目标管理存在于组织之中,是为了实现组织目标而服务的 2、管理是“协调” ,是“带领”人们实现组织目标,而不是将人管住 3、管理既追求效果,又追求效率有效的管理就是要“正确地去做正确的事情” 4、管理是由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这样一系列相互关联、连续进行的活动所构成的这些活动称之为管理的职能 二、管理的职能【管理活动的内容】 管理的职能是指管理者在管理的过程中所从事的各种活动或发挥的各种作用从职能的角度出发,管理活动是由计划、 组织、领导和控制这四大职能所构成的一个过程 1、计划:计划活动就是要明确组织的目标,制定实现组织目标的途径或方案计划活动是管理的起点,确定目标和途 径是计划职能所要完成的两大任务目标反映了组织活动的未来终点,指出了我们将要到哪里去,而途径则是连接当前与未 来的桥梁 2、组织:为了实现计划活动所确定的目标,实现计划活动所制定的行动方案,管理者必须分析需要进行哪些必要的活 动,对这些活动如何分类组合,向谁汇报工作,决策权限如何分配,如何为各种不同的职位配备适当的人员等等,这些活动 构成了组织职能的内容。
3、领导:每个组织都是由人和其它各种资源有机结合而成的,人是组织活动中唯一具有能动性的因素为了最大限度 的发挥这种能动性的作用,管理者必须运用各种适当的方法,对组织的成员施加影响,努力使组织中的成员能够为实现组织 的目标而奋斗这便是领导职能所要完成的任务 4、控制:组织是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的,每时每刻都会遭遇各种意想不到的障碍和困难,必须应对各种各 样的新问题和新情况为确保组织目标的顺利实现,管理者必须自始至终的对组织的各项活动的进展情况进行检查,发现或 预见到偏差后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纠正,保证组织活动按计划进行这便是控制职能的任务 尽管在理论上各项管理职能之间存在着逻辑上的先后关系,但是现实中管理并不是严格地按照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这样顺序来进行的组织中的各项管理活动在时间上彼此重叠,在空间上相互交织 三、 管理的性质【管理的基本特征】 管理活动具有三个方面的特征:管理的二重性、普遍性、科学性和艺术性 1、管理的二重性: 管理的二重性是指管理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它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管理问题的基本观点一方面,管理是由于 许多人进行协作劳动而产生的,是由生产社会化引起的,是有效地组织共同劳动所必需的,因此它具有同生产力、社 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另一方面,管理又是在一定的生产关系条件下进行的,因此具有同生产关系、社会制 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
学习和掌握管理的二重性对我们学习和理解管理学、认识我国的管理问题,探索管理活动的规律,以及运用管理 原理来指导实践都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有利于我们遵循管理二重性的要求,认真总结我国历史上以及新中国建立60 多年来管理的经验教训,继承和发展 我国已有的科学的管理经验和管理理论;同时注意学习,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理论、技术和方法,采取有批判的吸收 的态度和方针,根据我国的国情,融汇提炼,为我所用,成为我国管理科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任何一种管理方法,管理技术和手段的出现总是有其时代背景的,也就是说,它是同生产力水平社会条件及其他一 切情况相适应的因此,在学习和运用某些管理理论、原理、技术和手段时,必须结合自己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情 况,因地制宜,这样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实践表明,不存在一个适用于古今中外的普遍模式 2、 管理的普遍性: 管理具有普遍性,就意味着在不同的层次、不同的机构、甚至不同的国家中,管理者所从事的活动存在着高度的 一致性管理的普遍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组织中不同层次上的管理活动在本质上是相同或者相似的无论是基层管理者还是高层管理者,都在履行着计划、 组织、领导和控制职能。
不同类型的组织中的管理活动也基本上是一致的不管是营利性组织还是非营利性组织,是大型组织还是小型组织 管理在不同国家和不同地区之间也是可以相互学习、相互参考的 3、 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具体分析如下: 管理的科学性表现在,管理经过长期以来的研究、探索和总结,已经逐渐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反映管理活动 过程客观规律的理论知识体系人们利用这些理论和方法来指导自己的管理实践,又以管理活动的结果来衡量管理过 程中所使用的理论和方法是否正确,是否行之有效,从而使管理的科学理论和方法在实践中得到不断的验证和丰富 管理的艺术性强调其实践性,没有实践则无所谓艺术这就是说,仅凭停留在书本上的管理理论,来进行管理活 动是不能保证其成功的管理者必须在管理实践中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地制宜地将管理知识与具体管理 活动相结合,才能进行有效的管理所以,管理的艺术性,就是强调管理活动除了要掌握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外,还要 有灵活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的技巧和诀窍 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是科学与艺术的有机结合体管理的这一特性,对于学习管理学和从事管理 工作的主管人员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它可以促使人们既注重管理基本理论的学习,又不忽视在实践中因地制宜地灵 活运用,这一点,可以说是管理成功的一项重要保证。
四、管理原理 管理原理是指对管理工作的实质内容进行科学分析而形成的基本原理,它是对现实管理现象的抽象,是对各项管理制度 和管理方法的高度综合及概括,具有一定的意义 管理原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系统原理,要求管理者必须认清管理系统的集合性、结构性、目的性等特征,任何社会组织都是由人、物、信息等 组成的系统,没有系统就没有管理 2、人本原理,强调管理活动中的一切都离不开人,人是管理系统中最具有能动性、创造性的要素,是其他要素的主宰 3、责任原理,管理是追求效益和效率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挖掘人的潜能,就必须在合理分工的基础上,确定这些 部门和人必须完成的工作任务和必须承担的责任 4、效益原理,管理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在于利用最小的投入,创造出更多更好的效益,为社会作出贡献 人本原理 该原理认为,管理活动中人的因素是第一,管理最重要的任务是提高人的素质,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它要求 管理者在一切管理活动中,要十分重视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管理对象明确组织的整体目标,自己所担负的责任,自觉 的为实现整体目标而努力 具体来讲,人本原理主要观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员工是组织的主体尊重人;2、员工参与是有效管理的关键 依靠人; 3、使人性得到最完美的发展是现代管理的核心发展人;4、管理是为了服务人。
企业在应用人本原理时要注意:1、关心员工的需要;2、让员工感到受重视;3、注意增强员工的荣誉感;4、做好对内 对外的员工服务工作 管理者类型 管理者是组织中那些指挥和引导别人活动的人换句话说, 管理者就是组织中有下级的那些人,管理者处于组织的不同 层次,其头衔也各式各样,但是他们具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都是通过协调他人的努力来使组织活动更加有效并实现组织的 目标 从纵向上来看,管理者有以下三类: 1、基层管理人员又称第一线管理者,他们处于作业人员之上的组织层次之中,负责管理作业人员及其工作 2、中层管理人员他们是直接负责或者协助管理基层管理人员及其工作的人这些人主要负责日常管理工作,在组织 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3、高层管理人员他们处于组织的最高层,主要负责组织的战略管理,并在对外交往中以代表组织的官方身份出面 从横向上来看, 管理者还可以分为综合管理人员和专业管理人员两大类综合管理人员指的是负责整个组织或组织中某 个分部的全部活动的管理者专业管理人员也就是仅仅负责组织中某一类活动或业务的管理者 管理者角色【人际关系角色】 亨利明茨伯格研究指出,管理者在企业中扮演着十种不同,但高度相关的角色,这十种角色又可以进一步归纳为三个 主要的类别: 1、人际关系角色,包含人际关系之间以及其它礼仪性和象征性的职责,分为挂名首脑、领导者和联络者三种角色。
管 理者在人际关系方面所扮演的三种角色,是其工作范围之内的工作这三种角色,在实践中有时并不是分离的,相反,可能 是合为一体的 2、信息传递者角色,包括接受、收集和传播信息方面的职责,分为监听者、传播者和发言人三个角色 3、决策制定角色,包括作出抉择的活动,分为企业家、混乱驾驭者、资源分配者和谈判者四种角色 组织规模不同, 其内部管理者角色的重要性也有所不同,小组织中的管理者最重要的角色是发言人,这是因为小组织的 管理者要花大量时间让他人认识本组织,筹措资源,以寻求新的机会促进发展而大组织的管理者已没有这些事务缠身,主 要处理内部资源的有效配臵以获得最佳的资源配臵效果与大组织的管理者相比,小组织的管理者更可能是一个多面手,工 作内容上至最高领导的必要工作,下至基层管理者的必要工作 管理者和普通作业人员的区别 1、 所需的技能不同 普通的技术人员只需必要的技术能力就能胜任自己的工作;而管理者不但需要技术能力还需要人 际关系能力、概念能力等,随着管理者在公司中权力等级的提高,需要的技术能力逐渐下降,而概念能力上升 2、 扮演的角色不同 普通操作人员一般都是具体工作的一线执行者,需要履行的角色相对单一;而管理者需要扮演很 多角色,如信息发布者、决策者等。
3、 在权力链上的地位不同普通作业人员一般处在命令链的最底层,几乎没有发布命令的权力,只有执行命令的义务; 而管理者处于发布命令的地位上,有向普通工作人员发布命令的权力 4、 获得的报酬不同一般来说,管理者的工资要高于普通作业人员的工资; 5、 需要履行的责任和义务不同普通作业人员的义务大多限制在所面对的具体工作上;而管理者不仅要完成自己的工 作,还要对下属的工作负责任 小企业老板和大公司总裁的工作区别 在小企业里, 小企业老板既是高层管理者又是基层管理者,而在大公司里的总裁则是高层管理者,他们在工作上存 在很大的差异管理者分类分析 作为每一个层次的管理者,其工作的性质和内容基本上是一样的,包括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几个方面不同层 次管理工作上的差别,主要是在于履行各项管理职能的程度和重点不同,而不是职能本身不同一般而言,高层管理人 员花在组织和控制工作上的时间比基层管理人员多,而基层管理人员花在领导工作上的时间比高层管理人员多对于小 企业的老板来说, 他不仅是企业的高层管理者也是企业的基层管理者,因而他不仅要考虑企业发展的战略问题,还要考 虑处理日常工作中的具体作业问题,显然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对于大企业的总裁来说,他只有担任企业高层管理者 的职责,主要考虑的是企业的长远规划问题,这样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
一个合格的管理者具备的素质 管理者就是指挥别人活动的人做一名合格的管理者,应具备如下的素质: 1、对管理者知识的要求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涉及多个方面的知识,这就要求管理者应具备宽广的知识面、较 好的知识结构和较高的学识水平具体的来说,合格的管理者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包括: 科学文化基础知识科学文化基础知识指作为管理者应具备的必要的语言、文学、历史、地理、数学、物理、化学、 生物、美学、社会科学、逻辑学等基础科学的知识 专业知识专业知识指与管理或组织的目标任务有关的科学和技术知识 管理科学知识指管理者通过学习管理学所掌握的专门的管理科学知识 2、对管理者的素质要求做一名合格的管理者,必须具备较高的素质,具体如下: 管理者应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从我国社会主义管理活动的要求来看,一名合格的管理者的思想政治素质要求体 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具有奉献精神; 具有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较强的责任心、 事业心,对工作认真负责;较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