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北京市海淀区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16页
  • 卖家[上传人]:ligh****329
  • 文档编号:252023911
  • 上传时间:2022-02-0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5.50KB
  • / 1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海淀区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练习高三语文 2022.01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5题材料一在人类思想发展史上,有无数思想如繁星点缀夜空,而马克思主义无疑最为闪亮,“这一理论犹如壮丽的日出,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创立并发展了170多年的马克思主义,深刻改变了人类历史进程社会主义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到多国实践的发展阶段,经历了从高潮到低谷再到孕育新潮的发展历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与不同时代、不同民族国家的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实现了理论形态的发展跃迁它与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产生了列宁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理论飞跃马克思主义是开放的、发展的理论,在不断捕捉时代问题、回应时代挑战的过程中永葆生机活力恩格斯曾说,我们的理论“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与时代同行,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正是在与时代特征、民族国家具体实际的结合中,马克思主义实现了以坚持为前提的发展、以继承为基础的创新,彰显了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不赞成把马克思主义划分为原生形态、次生形态、再生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即划分成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当代马克思主义这种划分方式不仅不利于阐明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和发展历程,反而容易引起混乱按照这种标准划分,马克思主义不再是一个整体,似乎原生形态、次生形态的马克思主义都有各自不同的基本原理;似乎它们不再属于当代,不再具有当代价值,而变成书斋中的一种学问和理论;似乎只有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形态才有价值、有意义这种观点的实质是一种变相的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时代在变化,社会在发展,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依然是科学真理实际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虽然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但是这些基本原理既属于马克思恩格斯那个时代,也属于列宁那个时代,亦属于当代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占领真理和道义制高点的科学学说,始终面向当代、回应当代问题不与时代同频共振、不具有当代价值的马克思主义,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从这个意义上讲,一切真正的马克思主义都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取材于任洁《当代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芒》)材料二马克思主义虽然产生于西欧,但它是世界历史的产物,是对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经验和人类文明成果的总结和概括,深刻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的最一般发展规律。

      反映客观规律的真理不分中西,放之四海而皆准中国需要马克思主义,中国人民欢迎马克思主义正如率先在中国举起马克思主义大旗的李大钊宣称的:“马克思的学说真是拯救中国的导星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始终把坚持马克思主义作为立党立国之本,强调马列“老祖宗”不能丢,丢了就会亡党亡国这也是我们今天观察和讨论中国一切重要问题包括文化发展问题的基本原则,否则就会迷失方向在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明确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不是宗教教条,不是包医百病的灵丹妙药,而是最为先进的科学世界观、方法论和价值观,是教条主义的敌人,其生命力在于与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并为人民群众所掌握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中国的现实实际和历史实际,总结经验,修正错误,逐步形成了符合中国国情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胜利,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百年来,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最基本的历史事实是:党领导人民取得的光辉成就,中国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伟大胜利,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伟大胜利。

      取材于许全兴《百年来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历史经验》)材料三马克思主义具有民族具体性,必须扎根所在民族、国家的土壤马克思主义继承和发展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揭示世界发展的基本规律,具有世界普遍性,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但是马克思主义并不是抽象的公式,“决不能主观地公式地应用它”马克思主义一旦进入其他民族地域,必须同其他民族的具体实际结合正如恩格斯指出的,每个国家运用马克思主义,都必须穿起本民族的服装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必须与中国实际、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只有从内容到形式都真正转变为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才能够更好地被中国人民接受、更好地发挥指导作用马克思主义本身是动态发展的,需要不断吸取人类文明最新成果,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需要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靠中国传统思想救不了中国,这是历史早已证明了的但这绝不是说,儒家学说只有历史价值而无现实意义,是历史博物馆里的陈列品;更不是说,可以抛弃中国传统文化,抛弃孔夫子,全盘反传统恰恰相反,马克思主义要在中国生根、开花、结果,就不仅要与中国的现实实际相结合,而且要与中国的历史文化相结合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理念上存在融通与契合。

      荀子的“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张载的“两不立则一不可见,一不可见则两之用息”,朱熹的“一中有二”以及对“大同”理想的阐释,分别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观、辩证观及共产主义学说有着明显的契合之处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在于认识、分析人与社会的关系,改造和发展社会而以儒学为主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在思考人自身成长、发展的问题,致力于认识和改善人生在此意义上,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存在一定互补性,可以互鉴互学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已产生丰硕成果,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取得了突出成就实事求是”源自《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整风运动中所撰写的《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对“实事求是”做出全新的辨析与诠释:“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实事求是”概念的提出是毛泽东基于中国传统文化,通过“借言赋意”对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作出的经典概括,是非常鲜活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矛盾论》《实践论》等著作都蕴含着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基于中国传统文化中“以和为贵”“天下大同”的“和合”思想,创造性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凝聚传统与现代中国智慧的中国方案,在新的高度上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取材于陈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逻辑》)1.下列对材料一内容的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马克思主义在自身发展与传播过程中,对人类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B.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都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C.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以及当代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三种不同形态D.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科学真理,其价值不会因时代变化、社会发展而丧失2.下列对材料二、材料三内容的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的历程中始终把坚持马克思主义作为立党立国之本B.中国的伟大飞跃证明马克思主义是最先进的科学世界观、方法论和价值观C.只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才能指导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断取得胜利D.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与马克思主义结合的过程中,失去了原有的历史价值3.根据以上三则材料,下列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始终面向当代、回应当代问题,与时代同频共振B.不断地汲取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实现自身的发展C.一旦进入他民族或地域,便具有了民族的具体性D.基本原理反映世界的客观规律,放之四海而皆准4.下列说法,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原理的一项是(3分)A.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B.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C.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D.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5.根据以上三则材料,参考你的阅读积累,举例(材料中的除外)说明马克思主义是如何实现中国化的6分)参考:《论语》《孟子》《荀子》《老子》《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改造我们的学习》《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长征胜利万岁》《大战中的插曲》等二、本大题共5小题,共17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论荣王符所谓贤人君子者,非必高位厚禄、富贵荣华之谓也,此则君子之所宜有,而非其所以为君子者也所谓小人者,非必贫贱冻馁、辱恶厄穷之谓也,此则小人之所宜处,而非其所以为小人者也奚以明之哉?夫桀、纣者,夏、殷之君王也,崇侯、恶来,天子之三公也,而犹不免于小人者,以其心行恶也伯夷、叔齐,饿夫也,傅说胥靡①,而井伯虞虏也,然世犹以为君子者,以为志节美也故论士苟定于志行,勿以遭命,则虽有天下不足以为重,无所用不足以为轻,处隶圉不足以为耻,抚四海不足以为荣况乎其未能相县若此者哉?故曰:宠位不足以尊我,而卑贱不足以卑己夫令誉从我兴,而二命②自天降之。

      《诗》云:“天实为之,谓之何哉!”故君子未必富贵,小人未必贫贱,或潜龙未用,或亢龙在天,从古以然今观俗士之论也,以族举德,以位命贤,兹可谓得论之一体矣,而未获至论之淑真也尧,圣父也,而丹凶傲;舜,圣子也,而叟顽恶;叔向,贤兄也,而鲋贪暴;季友,贤弟也,而庆父淫乱论若必以族,是丹宜禅而舜宜诛,鲋宜赏而友宜夷也论之不可必以族也若是昔祁奚有言:“鲧殛而禹兴,管、蔡为戮,周公佑王故《书》称“父子兄弟不相及”也 ,幽、厉之贵,天子也,而又富有四海颜、原之贱,匹庶也,而又冻馁屡空论若必以位,则是两王是为世士,而二处为愚鄙也论之不可必以位也,又若是焉故曰:仁重而势轻,位蔑而义荣今之论者,多此之反,而又以九族,或以所来,则亦远于获真贤矣昔自周公不求备于一人,况乎其德义既举,乃可以它故而弗之采乎?由余生于五狄,越蒙产于八蛮,而功施齐、秦,德立诸夏,令名美誉,载于图书,至今不灭张仪,中国之人也,卫鞅,康叔之孙也,而皆谗佞反覆,交乱四海由斯观之,人之善恶,不必世族;性之贤鄙,不必世俗中堂生负苞,山野生兰芷夫和氏之璧,出于璞石;隋氏之珠,产于蜃蛤故苟有大美,可尚于世,则虽细行小瑕,曷足以为累乎?是以用士不患其非国士,而患其非忠;世非患无臣,而患其非贤。

      陈平、韩信,楚俘也,而高祖以为藩辅,实平四海,安汉室;卫青、霍去病,平阳之私人也,而武帝以为司马,实攘北狄,郡河西惟其任也,何卑远之有?然则所难于非此土之人,非将相之世者,为其无是能而处是位,无是德而居是贵,无以我尚而不秉我势也有改动)【注释】①胥靡,一种罪刑的名称②二命,指处于宠位和卑位6.下列对各组语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A.昔自周公不求备于一人 备:完备求全责备(《论语·子路》) 备:完备B.令名美誉,载于图书 令:美好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 令:美好C.故苟有大美,可尚于世 尚:尊崇好仁者,无以尚之(《论语·里仁》) 尚:超过D.是以用士不患其非国士,而患其非忠 患:祸患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论语·阳货》) 患:忧虑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此则君子之所宜有 然则所难于非此土之人B.以为志节美也 而高祖以为藩辅C.而未获至论之淑真也 惟其任也,何卑远之有D.越蒙产于八蛮,而功施齐、秦 无是德而居是贵8.下列对语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奚以。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