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财险业盈利周期的实证研究.doc
7页我国财险业盈利周期的实证研究周炯王倩刘焕曾冉」一、 引言自我国加入WTO以来,财险业作为金融业对外开放的首个窗口,其发展不仅 受保险业内生增长的推动,还受国际保险市场的冲击在这种形势下,财险业不 仅面临经营主体迅速扩张和金融机构混业经营的挑战,同时面临监管政策不断调 整的挑战在挑战面前,财险业在保费规模快速增长的同时,经营效益却呈现“盈 利-亏损-治理-微利-再亏损-再治理”的周期性特征,整体盈利能力较弱针对 这一现状,本文提出并力图回答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我国财险业运行中是否存在 盈利周期性的特征?二是如果存在盈利周期,周期有多长?影响因素有哪些?三 是如何应对盈利周期?二、 国内外相关研究国内外保险文献中,一般将承保利润率的往复波动定义为盈利周期或承保周 期需要说明的是,保险周期不等同于盈利周期保险周期研究的是保险公司整 体经营情况,其盈利不仅包含承保利润,还包含投资利润;本文研究的盈利周期 仅包含承保利润—)国外相关研究对于盈利周期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1979年,理性预期学代表性人物Cummins 和Outrev订le (1987)提出保险市场内制度性因素影响模型,通过追踪1957— 1979年22年间数据,发现美国及其他国家都存在盈利周期,其中监管滞后、数 据收集滞后、保单更新滞后是影响周期的主要因素。
另外,非理性预期学派代表 人物Venezian (1985)认为,周期是外推预测定价技术非理性预期下的误差效 应,因为保险市场使用外推预测机制和现金流承保技术,造成损失率和收入估计 误差,从而使保险价格变化异常而在近期的研究中,盈利周期成因理论出现多 元化,以Grace和Hotchkiss (1995)为代表的"外部冲击"理论认为,会计制 度、利率、市场环境变化和巨灾事件等外部影响因素是周期形成的主要原因,并 且承保周期有逐渐变长的趋势作者简介:周炯,管理学博士,现供职于中国人保财险深圳市分公司;王倩,经济学硕士,现供职于中 国人保财险深圳市分公司;刘焕,管理学硕士,现供职丁中国人保财险深圳市分公司:曾冉,金融学博士, 现就读丁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二)国内相关研究我国台湾地区较早对财险业盈利周期进行研究吴佩茹(1998)首先运用二 阶自相关回归模型,验证台湾产险业存在6.06年的盈利周期王美婷(2008) 认为,利率、人均GDP、失业率、医疗费用等因素可以部分解释盈利周期现象大陆地区对盈利周期的研究相对较少李谦(1996)首先从保险供求角度, 对国内产险市场盈利周期概念进行界定,并说明其存在性;王波、史安娜(2006) 运用二阶自相关模型,得出我国机动车辆保险存在盈利周期,但其他险种盈利周 期性不明显;冀玉娜、郑海涛(2009)采用综合赔付率指标,发现我国财产险市 场存在12. 5—16. 7年的长承保周期和5. 6年左右的中周期;李心愉、李杰(2010) 通过对简单损失率数据的分析,得出我国财产险市场存在4-5年的承保周期; 王丽珍、李秀芳与郭思文(2010)通过对真实GDP、HHI及重大法规等变量的分 析,认为我国财险业盈利周期主要受经济周期影响,其次受财险业寡头垄断竞争 模式、市场结构的变化与监管制度等影响。
综上所述,一是在盈利周期存在性方面,国内外理论界基本保持一致认可, 但对周期的长短存在不一致的意见二是在盈利周期影响因素方面,普遍认为盈 利周期受到费率、资本约束、市场主体竞争行为、宏观经济环境、利率、保险产 品的供给与需求、再保险、巨灾和保险产品多样化的影响三是在盈利周期研究 方法方面,多数采用直接观察法、滤波分析法、二阶自回归分析法由于滤波分 析法能剔除时间序列数据中的长期趋势,提取周期成分,所以在盈利周期研究中 较多采用,并通过二阶自回归分析方法测算出周期的时长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 的基础上,从财险业整体角度(即不区分车险与其他险种),进一步开展对盈利 周期的实证研究三、我国财险业盈利周期性的实证分析(一)我国财险业盈利周期的特征鉴于利润率具有较强直观性,本文采用承保利润率作为考察盈利周期的关键 指标从1999-2013年的历史数据看(见图1),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征:一是 盈利与亏损的年份基本对半在15个年份中,8个年份盈利、7个年份亏损,其 中2001—2003年连续3年盈利,而2006—2009年连续4年亏损二是盈利周期 特征明显15年中,至少出现了 4个明显的盈亏“拐点”(分别为2000年、2002 年、2007年、2011年),呈现“亏损-治理-微利-再亏损”的周期性特征。
三是 盈利能力较弱15个年份的算术平均利润率为-1.39%,其中2006—2008年连续 3年出现10%左右的亏损,尤其是2007年的亏损高达15. 54%,即使在盈利的年 份,利润率基本在5%以内图1: 1999—2013年我国财险市场承保利润率趋势图数据来源:历年《中国保险年鉴》二)对我国财险业盈利周期的检验1、HP滤波下的周期检验本文采用HP滤波方法来提取承保利润率指标的周期成分,数据取自《中国 保险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时间跨度为1999—2012年首先,对承保 利润率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检验结果如下:在ADF检验方法下,其统计检验值 为-2. 45,在5%的显著水平下显著,拒绝承保利润率存在单位根的零假设本文 采用EVIEWS 6软件对数据进行HP滤波处理,得到承保利润率分解图(图2) 从图中,可以看出财险业盈利周期的统计特征如下:一是盈利周期波动呈现U型趋势以2007年为“拐点”或低谷,在此之前 的几年中,财险业盈利能力逐步下降;在此之后,尤其是在经历2008年金融危 机和保监会开展市场整顿之后,财险业盈利能力呈现逐步回升的趋势二是经历3个4—5年的盈利周期,但周期的波动幅度差异较大。
第一个周 期为2000—2004年、时长4年,波动幅度较小;第二个周期为2004—2007年、 时长3年,周期波动较大;第三个周期为2007—2012年、时长5年,周期波动 最大三是盈利周期的峰值分别出现在2002年、2007年和2011年其中,2007 年恰好是我国财产保险市场因扩容导致非理性竞争最为严重的年份,这与市场运 行实际情况一致图2:承保利润率分解图为了探究我国财险业盈利周期的时间长度问题,本文采用ARIMA模型(差分 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该模型能从长期数据中获得较为精确的周期估计,并通 过在方差协方差矩阵中检测出周期差异的显著性具体的模型公式说明如下:IIt = aQ+ ajlt Y + a2II一2+© (1)其中口,为t时期的承保利润率,©为随机误差项若內〉0,色〈0且 山+4&2〈0,将会有承保周期现象产生,周期长度为:P = 2^-/arccos(«1 /2』划)在前文单位根检验的基础上,对公式(1)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表1:二阶自回归模型法的结果变量系数值七-检验值例1)1.0365533. 853062曲⑵-Q 616414-2.183975C-1. 508742-0.662015R20.62显然,卬〉0,色〈0,且满足«f+4«2(0o将数据代入承保周期长度公式,得 到周期长度P=4. 91年。
这一结论与前面HP滤波方法得到的结果(3-5年)基 本一致因此,通过以上两个模型相互印证:我国财险业盈利周期长度为4.91 年四、我国财险业盈利周期性的成因分析(一)影响我国财险业盈利周期性的外生因素分析保险业是我国金融体系的一个重要领域,宏观经济政策和金融政策变动必然 对其产生一定影响在选取外部影响因素的指标上,本文将目前理论界普遍公认 的因素纳入进来,并根据数据的可获取性,确定R (利率)、BF (保费收入增长 率)、CI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率)和NUM (保险公司主体数量增长率)作 为解释变量;同时,考虑到2008年保监会在全国开展市场秩序整顿,发布重要 的“70号文件”,对财险业产生较大影响因此,本文通过设置虚拟变量Z将监 管政策因素纳入进来:其中,虚拟变量取“1”表示已执行70号文件、取“0” 则表示未执行70号文件通过查找和整理《中国统计年鉴》相关数据,运用模 型,得出如下实证分析结果:坷=C + 0R + fi2BFt + /3.C1, + 仇 NUM’ + 屁乙 + 6表2:影响我国财险业盈利周期性的外生因素实证分析变量系数七检验值C0.2525662.681528**R-0. 107433-1. 983046*BF-0. 099404-0. 422569CI-0. 113428-0. 140018NUM0.0931600. 437805Z0.0932782. 170054*R 严厉的监管政策有助于提升财险业整体盈利水平。
由于我国保险市场仍处于初级阶段,财险公司在经营和管理上雷同现象较为 突出,没有形成各具特色的差异化经营模式,在费率市场化改革和非车险业务竞 标背景下,财险公司之间的非理性竞争和“价格战”难以避免,最终导致费率和 保费充足度不断下降,盈利能力不断减弱通过实证检验可以看出,“70号文件” 对遏制市场非理性竞争发挥重要作用,较好地扭转全行业严重亏损的局面,促进 2008年-2011年连续4年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利率对于承保利润率具有较显著的负相关性一般来讲,企业和居民把财险业看作是一种分散风险的途径利率提高将抑 制社会总投资和居民净收入的增加,因此他们面临的风险就会减少,从而降低对 企财险、建工险、汽车保险等财产保险产品的需求,导致财险业增长率和利润率 下降反之,则会上升 保费收入增长率对承保利润率的影响不显著保费收入增长率受两方面的因素影响,一方面在宏观经济形势向好的情况 下,保费需求增加,从而保费收入规模扩大,有助于承保利润率的提高;另一方0. 55F1.98*从表2实证分析的结果,可以得到以下几个结论:面,多年来由于绝大多数财险公司采取进取型的竞争策略,主动降低或变相降低 费率,不断加大销售费用投入,甚至不计成本地扩大保费规模,必然削弱盈利能 力。
综合以上正反两方面因素,保费收入增长率对承保利润率的影响并不显著4、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率对承保利润率影响不显著目前,我国财产保险仍处在初级阶段,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与发达国家的差 距较大,居民对风险的认识较低,保险尚未成为居民的必需品,如盈利能力很强 的家财险基本没有市场需求5、 保险公司主体增长率对承保利润率影响不显著这主要是由于我国财产险市场仍处于寡头垄断阶段,2012年人保财险、平 安财险和太平洋财险三大主体的市场份额占到65. 34%,中小保险公司及新成立 的保险公司未能对市场产生较大影响二)影响我国财险业盈利周期的内生因素分析我国财险业盈利能力不仅受宏观经济、监管政策等外部因素影响,同时还受 到保险公司经营管理的内生因素影响鉴于现有文献着重从赔付率的角度来研究 承保周期,本文则将增加费用率指标,从赔付和费用两个角度来分析本文通过 整理历年《中国保险年鉴》综合赔付率(PF)和综合费用率(Fy)的数据,运用 模型,得出如下实证分析结果:Kt=C + fixPFt+^FYt+st表3:影响我国财险业盈利周期的内生因素实证分析变量系数t检验值C0. 95875626. 69478*PF-0.905786-20.26512*FY-1.05227-22.92155R20. 984907F391. 5333从表3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