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考地理总复习七年级上册复习资料.docx
33页中考地理总复习七年级上册复习资料第一部分地球和地图地球和地图考点一 地球和地球仪基础梳理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 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2)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天圆地方→根据太阳和月亮的形状来推测地球形状→麦哲伦环球航行→地球卫星照片(3) 麦哲伦环球航行第一次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4) 地球的大小2、 地球仪(1) 地球仪的形状:正球体,因为地球缩小以后半径差距肉眼无法分辨3、经线和纬线经线纬线定义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线,叫做经线也叫子午线在地球仪上与南北两极距离相等的大圆圈叫做赤道,所有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叫纬线形状半圆圆圈(南北极为一个点)指示方向南北方向东西方向长度所有经线长度相等,等于2万千米①赤道最长(4万千米)极点最短,由赤道向两极递减②纬度相同长度相等4、经度和纬度经度纬度起始线0°经线(本初子午线)0°纬线(赤道)度数划分以0°经线为起始线,向东和向西各分180°,分别称为东经和西经以0°纬线为起始线,向南和向北各90°,分别称为南纬和北纬符号东经:E 西经:W南纬:S 北纬:N变化规律东经:向东越来越大西经:向西越来越大南纬:向南越来越大北纬:向北越来越大5、 半球的划分(1) 南北半球的划分:赤道以南为南半球,赤道以北为北半球,既北纬北半球,南纬南半球(2) 东西半球的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W和160°E东半球:20°W→0°→160°E;西半球:160°E→180°→20°W6、 纬度的划分和特殊的纬线(1) 低纬度:0°—30°,中纬度:30°—60°,高纬度:60°-90°。
2) 特殊的纬线: 回归线23.3°:北回归线:23.5°N,南回归线:23.5°S极圈66.5°:北极圈:66.5°N,南极圈:66.5°S3) 回归线的度数+极圈的度数=90°4) 经线圈:经度相加等于180°,东西经相反7、 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8、 利用经纬网定位地球表面某一个点的位置可以利用经纬网来确定它的位置,平时我们所说的三维坐标就是由:经度、纬度、海拔高度三者组成重难点拨 经纬网图的应用1、 定“对称点”(1) 关于地心对称:经度为相加等于180°且东西经相反,纬度为南北纬相反例如A(20°W,40°N) 与D(160°E,40°S)(2) 关于地轴对称:经度为相加等于180°且东西经相反,纬度不变例如A(20°W,40°N)与C(160°E,40°N)(3) 关于赤道对称:经度不变,纬度南北纬相反例如A(20°W,40°N)与B(20°W,40°S)2、 定方向(1) 井字格经纬网①确定南北方: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北半球纬度读书大的在北方,南半球纬度读书大的在南方②确定东西方向:面对地图左西右东,0°经线以东为东经、180°经线以西为东经;0°经线以西为西经,180°经线以东为西经。
③若两地之间经度差大于180°,东经在西方,西经在东方(2) 弧线经纬网图①根据地球的自转方向来判断东西方向,地球自西向东选择,北半球为逆时针,南半球为顺时针②靠近北极点的在北方,远离北极点的在南方,反之,靠近南极点的为南方,远离南极点的为北方③例如:A在B的西方,C在B的南方,A在C的西南方 3、 定距离(1) 根据经纬度来确定距离:在赤道上经度相差1°,距离大约是111千米,在同一条经线上,纬度相差1°,相差111千米2) 纬度度数越大,长度越短(3) 若一个人在赤道上,从A点出发,向正北方开车行使100千米,然后向正东方行使100千米,然后向正南方行使100千米,最后向正西方行使100千米,他能不能回到原点?如果不能应该在哪里?答:这样是不能回到原点的,应该在原点以东如下图所示:图中实线为经纬线,从A点出发,向正北100千米到B点,向正东100千米到C点,向正南100千米到D点,向正西100千米到E点,因此无法回到原点,只能到达原点的正东方注意:经纬线是相互垂直的,图为平面图形,因此看起来不是相互垂直)(4) 判断面积如图所示:C、D两地阴影部分实际面积从大到小排列为:C>D理由:纬度越小,长度越长,因此同样的经度跨度,纬度小的纬线长度长,所以面积大。
考点二 地球的运动基础梳理1、 地球的自转 (1) 自转的周期:24小时(一天)(2) 自转中心:地轴(3) 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北半球逆时针,南半球顺时针(4)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①昼夜交替现象②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③不同经度的地区地方时间不同(经度每相差15°时间相差一个小时,经度每相差1°时间相差4分钟)2、地球的公转(1) 公转周期:一年(365天)(2) 公转中心:太阳(3) 公转方向:自西向东(4)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地球公转的二分二至:春分:3月21日,夏至:6月22日,秋分:9月23日,冬至:12月22日地球公转产生了: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五带等现象①昼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与昼夜长短的变化日期直射点的位置昼夜长短情况春分3月21日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夏至6月22日北回归线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北极圈内有极昼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纬度越高夜越长,南极圈内有极夜秋分9月23日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冬至12月22日南回归线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北极圈内有极夜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纬度越高昼越短,南极圈内有极昼②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图③太阳直射点移动与昼夜长短的变化④太阳直射北半球的时间:春分→夏至→秋分太阳直射南半球的时间:秋分→冬至→第二年春分太阳直射点向北方移动的时间:冬至→春分→夏至太阳直射点向南方移动的时间:夏至→秋分→冬至⑤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太阳直射南半球时,北半球昼短夜长,南半球昼长夜短赤道上全年昼夜平分⑥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北半球昼变长,夜变短,南半球昼变短,夜变长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北半球昼变短,夜变长,南半球昼变长,夜变短⑦四季:春季3、4、5月;夏季6、7、8月;秋季9、10、11月;冬季12、1、2月⑧五带:划分依据: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⑨二分二至太阳光照图重难点拨一、 二分二至光照图判读(以北半球夏至日为例)1、 侧面光照图判断的关键是看极圈是否出现极昼极夜现象,上图北极圈内为极昼,因此说明为夏至日光照图,如果北极圈内出现极夜,则为冬至日太阳光照图,如果全球昼夜平分(晨昏线与经线重合)则为春秋分。
2、 俯视光照图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判断南北半球(北半球逆时针,南半球顺时针),如果北极圈以内出现极昼则为夏至,南极圈以内出现极昼则为冬至,昼夜平分则为春秋分二、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与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1、太阳高度角越大,物体影子越短,太阳高度角越小,物体影子越长2、随纬度的变化:夏至日从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冬至日从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春秋分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3、随季节的变化:(1)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冬至日最小2)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小,冬至日最大3)南北回归线之间:有太阳直射的时候最大考点三 地图基础梳理一、 地图的阅读1、 学会阅读地图(1) 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2) 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的缩小程度①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②表示形式:数字式:如1:500000000文字式:如图上距离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500千米线段式:如③比例尺大小的判断:比例尺的分子都为1,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④比例尺单位的转换:1千米=100000厘米,1米=100厘米;⑤比例尺大小与内容、范围的关系图幅大小相同的地图比例尺表示的实际范围内容的详略越大越小越详细越小越大越简略⑥利用比例尺计算两地之间的距离,如已知两地的比例尺为1:400000,两地之间的图上距离为2厘米,则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为8千米。
3) 方向①方向的判断:一般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为北方有经纬网的地图: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4) 图例(5) 选择合适的地图不同的地图所反映的地理事物不同,根据使用的目的,选择合适的地图;外出旅游,确定行程选择交通图;寻找景点选择导游图;了解国际时事,找国家选择世界政区图二、 地形图的判读1、 等高线地形图(1) 海拔和相对高度①海拔:地面上的某一个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如甲地海拔1500米②相对高度:地面上的一个点高出另一个点的垂直距离,如甲乙相对高度1000米2) 等高线①在地图上把海拔相等的各个点连成线,就是等高线②在登高线地形图上,可以判断坡度的陡缓程度,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度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度缓和,适合登山③等高距:相邻两条高线的差,在同一副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距相等3) 山体部位注意:山脊会形成分水岭,山谷形成河流2、 分层设色地形图(1) 陆地地形类型: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五种类型2) 地形的划分地形类型海拔高度地面状况平原200米以下宽广平坦高原500米以上内部较为缓和,边缘陡峭山地500米以上地势起伏大,具有耸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山坡丘陵200-500之间地势起伏较大,坡度较为缓和盆地无具体搞多要求四周高,中间低(3) 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用颜色来表示海拔的高低,一般而言颜色越深海拔越高,一般用绿色表示平原,黄色、褐色表示山地、高原、丘陵。
3、 地形剖面图地形剖面图可以更加直观的表示地面上沿着某一方向地势起伏和坡度的陡缓重难点拨1、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山脊和山谷)2、 等高线地形图中的选址问题交通线尽量与等高线平行,避免跨越太多的等高线,避开陡崖和容易滑坡的地方,尽可能减少通过河流原因:工程量小、施工难度小、安全修水库大坝一般选在峡谷处,蓄水区应该选在河谷、山谷地区“口袋型”洼地处,便于根据地形蓄水,建坝原因:工程量小、施工难度小、蓄水量大自来水厂修建在城市河流的上游地区,并且要远离居民区从高处向低处水能自流原因:污染少、水质好、可以自流土地资源的利用一般平原为耕地区,山区发展林业、畜牧业建筑用地在平原,交通便利的地区因地制宜发展居民区建在地势平坦开阔,靠近水源、交通便利、远离污染的地区户外运动选址攀岩选择等高线重叠的陡崖,漂流选择等高线密集的山谷,登山选择等高线稀疏的缓坡第一部分 世界地理陆地和海洋考点一 海陆分布基础梳理1、 地球、水球(1) 海陆比例:地球上海洋面积占71%,陆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