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污水处理厂岗位风险告知卡.docx
6页焊工作业风险点告知卡风险点名称焊工作业风险点编号风险等级01三级风险(黄色)主要危险因素概述1. 一次线绝缘破损,二次线接头过多或搭接在可燃气体管道上, 导致人员触电和可燃气体爆炸2. 焊接过程产生电孤、金属熔渣,如果焊工焊接没有穿戴好专 用防护用具,可能造成皮肤灼伤、对眼睛刺激伤害3. 焊接过程易产生有害气体和烟尘安全标主要风险控制措施1. 一次线绝缘无破损,二次回路宜直接与被焊工件直接连接或 压接2. 焊机在有接地装置的焊件上进行操作,保持设备良好接地, 应避免焊机和工件的双重接地3. 禁止搭接或利用厂房金属结构、管道、轨道、设备可移动部 位,以及PE线作为焊接二次回路4. 按照规定要求配备并穿戴防护用具责任单位 主要事故类型触电、灼伤、其他爆炸责任人应急处置措施 联系1. 立即疏散厂房及周边人群,对事故现场实施隔离和警戒;2. 对受伤人员进行及时抢救,并拨打120、110求救;3. 现场发现事故人员立即根据企业制订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 救援预案》规定的流程向企业相关管理人员进行事故报告起重作业风险点告知卡风险点名称起重作业主要危险因素概述1. 超载吊装,吊挂方式不正确,钢丝绳从吊钩中滑出;2. 违反“十不吊”原则;3. 吊运时无人指挥,作业区域内无安全标志,有人逗留;4. 起重吊装相关操作人员未穿戴防护用具;5. 违章作业、无证操作。
风险点编号02风险等级三级风险(黄色)安全标志当心起重作业S< C-SMlUl llltihl tp^rAliCih ,主要风险控制措施1. 建立健全起重作业管理制度;2. 起重作业必须100%持证上岗;3. 加强起重作业现场管理,设置安全警示区,并专人监控;4. 起重作业必须对作业区域进行隔离,无关人员禁止进入;5. 起重作业必须现场确认满足起重条件责任单位主要事故类型起重伤害、机械伤害、物体打击责任人联系 应急处置措施维修(机修)作业风险点告知卡1. 立即疏散厂房及周边人群,对事故现场实施隔离和警戒;2. 对受伤人员进行及时抢救,并拨打120、110求救;3. 现场发现事故人员立即根据企业制订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 救援预案》规定的流程向企业相关管理人员进行事故报告风险点名称维修(机修)作业主要危险因素概述1. 设备未断电,维修过程中发生触电事故;2. 设备维修前未穿戴响应绝缘防护用具;3. 维修操作不当,导致机械伤害、触电等事故;4. 登高维修作业(高于2米)未进行响应的安全防护;风险点编号03风险等级四级风险(蓝色)5.冒险作业、违规作业安全标志△口黑湄% 当心机戚伤人,当心坠落主要风险控制措施1. 拆卸前进行检查,穿三防鞋;2. 设备停电,配电柜上锁,悬挂正在维修标示牌,戴防护手套;3. 制定完善的维修安全操作规程,并严格执行;4. 登高维修作业(高于2米)应佩戴响应的高处作业安全防护 设施,安全带、防滑鞋。
责任单位主要事故类型高处坠落、机械伤害、触电、物体打击责任人联系应急处置措施1. 立即疏散厂房及周边人群,对事故现场实施隔离和警戒;2. 对受伤人员进行及时抢救,并拨打120、110求救;3. 现场发现事故人员立即根据企业制订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 救援预案》规定的流程向企业相关管理人员进行事故报告电工作业风险点告知卡风险点名称电工作业主要危险因素概述1. 设备未断电,电工作业易造成触电事故;2. 未按照要求穿戴防护用具,造成机械伤害、触电、高处坠落 等事故;3. 工具携带未按照要求,被工具尖锐部分、带电部分灼伤;4. 高、低压检修操作时,操作员工与所携带工具与带电体之间 的距离不符合标准要求风险点编号04风险等级三级风险(黄色)安全标志1. 电工作业前,应首先检查所带工具是否齐全合格;2. 按照电工作业要求穿戴劳动防护用品;A当心触电Dwngv" Hi^ih voltd.g«3.检查设备是否按照停运、运转、备用、检修进行挂牌;主要风险控制措施4.测试设备是否带电,防止漏电现象出现;5.低压操作,人体及其所携带工具与带电体之间距离N0.1;5.合刀闸、空气开关应侧身,防止电孤光产生责任单位主要事故类型触电、高处坠落、机械伤害责任人联系应急处置措施1. 立即疏散厂房及周边人群,对事故现场实施隔离和警戒;2. 对受伤人员进行及时抢救,并拨打120、110求救;3. 现场发现事故人员立即根据企业制订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 救援预案》规定的流程向企业相关管理人员进行事故报告。
化验员风险点告知卡风险点名称化验作业主要危险因素概述1. 工作前未按照要求穿戴劳动防护工作服或穿戴不符合安全操作规范;2. 相互作用的两种试剂混放;3. 防潮等措施不到位,且不通风;4. 化验人员未按照安全操作规程作业;5. 误操作,未看清楚标签风险点编号05风险等级三级风险(黄色)安全标志当心机玻伤人主要风险控制措施1. 正确佩戴劳动防护用品;2. 加强试剂管理,严禁混放,定岗位责任人;3. 加强通风,电气设备采用防爆装置;4. 配备消防器材,现场人员必须熟练掌握使用方法;5. 作业完毕,物归原处,做好最后的点检责任单位主要事故类型火灾、触电、中毒、爆炸责任人联系应急处置措施1. 立即疏散厂房及周边人群,对事故现场实施隔离和警戒;2. 对受伤人员进行及时抢救,并拨打120、110求救;3. 现场发现事故人员立即根据企业制订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 救援预案》规定的流程向企业相关管理人员进行事故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