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税收政策与居民消费需求的关联探讨.docx

9页
  • 卖家[上传人]:凹**
  • 文档编号:163235955
  • 上传时间:2021-01-2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2.74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税收政策与居民消费需求的关联探讨一、引言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然而与之同时,居民消费需求增长率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却持续走低,这显然有悖发展经济、让民众共享改革成果的政策美好憧憬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将"构建扩大内需长效机制,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作为我国未来5年工作的基本要求之一,并进一步明确指出"把扩大居民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有效增加居民消费需求,切实提高人民生活福利水平,较大程度地改善民生状况,成为了我国政府和学术界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虽然我国居民消费需求不足以及增长缓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税制不完善以及改革滞后是一个重要方面近年来,我国税收收入快速增加、财政实力显著增强2010年,全国税收收入为77390亿元,增长30.02%,其中国内增值税、国内消费税、营业税和所得税分别增长14.8%,27.5%,23.8%和20.4%①笔者认为,政府一方面应将税收收入增收部分用于教育、医疗、卫生等与居民消费息息相关的民生领域;另一方面,政府还应通过税制的结构性调整最大限度地促进居民消费需求的扩张。

      税收政策作为国家宏观调控一项行之有效的常用工具,不同税种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机理实际上存在较大差异一般来说,商品税主要通过税收的替代效应对居民消费结构发挥作用,而所得税和财产税则通过收入效应影响居民消费能力与消费总量,因此,政府通过实施差别化的税收政策不仅可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升中低收入者的消费能力,还可以调节居民消费倾向,增强居民的消费意愿与购买力也就是说,税收一方面可以通过收入效应调节居民消费总量;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替代效应对居民消费结构发挥作用另外,税收政策还可以通过改变消费行为、消费环境等因素对居民消费产生显著影响笔者通过对已有文献的全面梳理发现,目前国内学者主要是从规范分析层面对已有税收政策在扩大居民消费需求方面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其对策展开研究,仅有少数学者从定量层面实证考察税收政策与居民消费需求之间关系一是从总量视角分析宏观税负水平对居民消费需求的影响李文利用我国19852008年的数据对我国税收负担与城镇居民消费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他发现,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是城镇居民收入,税收负担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有限1】二是分析单个税种改革或负担变动对居民消费的影响。

      吴玉霞和侯文英通过引入代表农业两税改革的税收政策虚拟变量发现,税收政策因素对城镇居民的人均消费支出影响为负,对农村居民的人均消费支出影响为正,但税收政策的影响作用微弱2】张振卿运用动态计量方法对个人所得税和城镇居民收入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在长期中个人所得税对城镇居民消费具有制约作用3】凯恩斯主义与新古典学派均认为,政府征税必将减少居民可支配收入,从而导致税收在没有特殊情况发生时与居民消费总是呈现负相关关系因此,国内外理论界针对"税收与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很少产生争议,也使得税收政策对居民消费的结构效应遭受忽视波尼斯(Bonis)认为,不同国家商品税制之间的差异会导致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不同,形成不同的消费模式4】利君维斯特和尤利格(Ljungqvist and Unlig)采用詹森(Joneses)效用函数实证考察了税收政策在需求管理中的作用,证明最优税收政策对经济增长和居民需求能够产生逆周期稳定效应,即繁荣时期通过提高税负抑制通胀,衰退时期用低税政策刺激经济,从而实现私人消费需求的相对稳定5】科恩等人(Keen et al)和卡普兰格鲁(Kaplanoglou)认为,税制结构的任何调整都会产生重要的再分配效应,进而对居民消费需求产生影响。

      6】【7】格罗斯利等人(Grossley et al)实证考察英国增值税税率变动的影响时发现,增值税税率变化对消费者产生的收入效应很小,但替代效应相对较大,在消费者跨期替代弹性为1的假设下,增值税税率从17.5%降到15%能使消费者支出平均大约增加1.2%,即增值税税率下降通过替代效应对消费者的支出水平及其结构产生了显著影响国内学者张斌认为,我国以流转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抑制了居民消费需求,以扩大内需为导向的税制结构调整应成为我国未来税制改革的重要战略任务笔者认为,探讨税收政策对居民消费需求的结构效应极具理论与现实指导意义,而且已有研究至少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完善:一是虽然税收在总量上与居民消费需求互为负相关,但是各税种因自身特点及其对居民消费作用机制的差异,税收政策对居民消费还应存在差异化的结构效应在既定宏观税负水平下,政府可依据税收政策对居民消费的结构效应,通过税制的结构性调整同时实现收入职能与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双重目标二是关于税收政策影响居民消费需求的作用机制缺乏系统阐释,特别是不同税种对居民消费结构效应的影响机理长期受到忽视三是未有人实证考察我国税收政策对居民消费需求的结构效应因此,本文随后部分的结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是利用税收经济效应原理分析税收政策影响居民消费需求的作用机制;第三部分是实际考察我国税制结构的整体概况及其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第四部分是构建考察税收政策对居民消费结构效应的实证模型;第五部分实证估计我国税收政策对居民消费需求的结构效应;最后是本文的结论与建议。

      二、税收政策对居民消费需求的作用机制虽然政府征税直接减少消费者的可支配收入,从而在总量上导致消费者减少其消费支出,但政府在征取既定税收收入的情况下,仍然是可以通过不同税种之间的结构效应对居民的消费行为起到激励作用,以便最大限度地扩张居民消费需求因为在理论上,政府征税一方面通过减少纳税人的可支配收入产生收入效应,另一方面,也会改变当前消费与未来消费(储蓄)之间的相对价格,从而产生替代效应,然而税收政策对居民消费需求产生的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的大小及正负要取决于政府是对所得、商品还是对财产征税,以及税制如何进行设计为此,本文首先利用税收经济效应原理全面阐述所得税、商品税与财产税对居民消费的作用机制,以期为政府有效利用税收政策促进居民消费提供理论依据一)所得税对居民消费需求的作用机制为了全面分析个人所得税对居民消费的作用机理,本文根据对存款利息是否征收所得税分为两种情形:一是没有开征或停征存款利息所得税时个人所得税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机理;二是在开征存款利息所得税时,个人所得税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机理综上所述,如果不对存款利息征税,个人所得税对居民消费仅产生收入负效应,此时无论是当前消费抑或未来消费都会减少。

      但是,如果征收包括利息所得在内的个人所得税,则对居民消费不仅产生收入负效应,而且还存在替代正效应其中,就当前消费而言,虽然收入负效应抑制了当前消费,但替代正效应却有利于当前消费的增加因此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当前消费最终是增加抑或减少无法判断如果存款利息所得税的替代正效应强于收入负效应,当前消费总体上就会增加二)商品税对居民消费需求的作用机制商品税对居民消费的影响一般通过替代效应实现,但对于替代效应的解释却分两种情形:一是政府如果征收选择性的商品税或差别税率的商品税,因商品税通常会利用涨价的方式将其转嫁给消费者,从而使课税或课以高税率的商品涨价或涨价幅度较大,理性的消费者就会减少课税或课以重税商品的购买,转而购买无税或轻税商品,此时商品税通过替代效应对居民的消费结构进行调节二是假定居民的既定收入总是在当前消费和储蓄(未来消费)之间进行分配,商品税只有在居民购买商品或劳务时才发挥调节作用,因而仅对居民消费产生影响,而对居民储蓄不产生任何作用,即商品税改变了当前消费和储蓄之间的价格对比关系,且当前消费变得更加昂贵了理性消费者就会减少当前消费,增加储蓄,这说明商品税虽然也是通过替代效应影响居民当前消费,但由于此时的替代效应为负,因而商品税挤出居民消费。

      三)财产税对居民消费需求的作用机制在各国的税收体系中,财产税一直是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虽然征收财产税减少财产所有者的净收益,但因存量财产需要变现才可以用于消费,所以一般认为财产税对居民当前消费不产生影响,只是使财产相对于当前消费变得更加昂贵,即仅在购买财产与当期消费之间产生替代效应理性消费者此时会增加当前消费,减少储蓄,这说明财产税有利于扩大居民消费,不利于居民储蓄即为财产税对居民消费的替代效应三、我国税制结构的整体概况及其对居民消费的影响(一)我国税制结构的整体概况按照课税对象性质进行分类是研究一国税制结构特征及其演变趋势的主要分类方法,然而各国税制千差万别,以及税种设计方式各异,所以采用这一分类方法也会得到不同的分类结果在我国按照课税对象的性质一般将税收体系分为所得税、商品税、财产税、资源税和行为税但是鉴于前述理论部分主要是分析了所得税、商品税和财产税对居民消费需求的作用机制,因此,本文按照课税对象的性质仅仅将我国税收体系划分为所得税、商品税、财产税和其他税四大类其中,所得税包括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和农业税;商品税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和关税;财产税包括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车船税、契税和土地增值税;将没有被纳入到商品税、所得税和财产税的税种统一归为其他税类。

      各种税之间的具体关系由表1和图4给出图4 20032010年我国税制结构概况说明:(1)商品税收入合计=国内增值税+国内消费税+进口环节"两税";(海关代征的增值税和消费税)+营业税+关税-出口退税2)2006年以前的所得税含农业税,2007年以后不再有农业税收入,这是因为我国于2007年在全国范围内取消了农业税资料来源:根据20042011年历年的《中国统计年鉴》计算得到从表1和图4可以看到,尽管商品税占税收总收入的比重一直呈下降趋势,从2003年的64.88%降为2010年的59.44%,年均下降0.68个百分点,但至今在我国税收体系中仍然占据着绝对的主体地位,这不仅说明我国政府对商品税有着极高的依赖性,而且也表明目前的我国税制结构与中长期构建商品税和所得税并重的双主体税制结构目标还存在较大差距与此同时,一方面,所得税占税收总收入的比重从2003年的23.79%上升到2008年27.57%,其间虽有升降反复,但总体上仍然保持着一种增加的趋势,这也充分显示了所得税的重要性随后由于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合并以及工资薪金所得税的费用扣除标准在2008年3月由原来的1600元/月再次提高到2000元/月,导致了2009年和2010年所得税在税收总收入中的比重略有下降,其中2010年更是降为24.15%。

      另一方面,尽管财产税占税收总收入的比重始终保持一种上升的态势,年均增加0.43个百分点,但这一比重在2010年也仅为8.04%另外,其他税尽管包含税收种类很多,但多数都属于零星分散的小税种,且各税种税额相对较小,所以2010年占税收总收入的比重仅为8.38%,属于辅助税种二)我国税制结构对居民消费需求的影响虽然我国以商品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具有筹集收入方面的优势,而且还有利于实现效率目标和促进经济的增长,但由于商品税与价格有关,多具有转嫁性,税负归宿最终会落在消费者身上,不利于居民消费需求的扩张正如本文前面所述,商品税主要是通过替代负效应抑制居民消费需求的增加,而且这种抑制效应可以通过三个方面进一步详细解释:一是商品税虽然多在生产环节征收,但一般都会发生税负转嫁,并最终在消费环节以价内税形式实现,这在很大程度上加重了消费环节的税负,不利于居民消费需求的扩张二是对商品课征的各种税收通过税负转嫁不仅会全部或部分由消费者承担,而且还会导致课税商品价格的上涨,从而使居民收入的实际购买力下降,同时还会使居民在消费抑或储蓄之间进行重新选择三是由于居民消费水平及消费结构的差异,商品税的转嫁会形成各不相同的税负归宿,对收入再分配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