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工艺设计开题报告.docx

11页
  • 卖家[上传人]:ni****g
  • 文档编号:555143584
  • 上传时间:2022-11-0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16.36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吻璟M殳球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年产350吨甲磺酸培氟沙星车间工艺设计课题类别: 设计学生姓名: 吕玮学 号: 200933090219班 级: 化工 0902班专业(全称): 化学工程与工艺指导教师: 罗晓明2013年3月11关于产品的介绍甲磺酸培氟沙星(pelfoxaeinmesylate),化学式:C17H20FN303 ・CH4O3S・2H2O 化学命名为1—乙基-6—氟-1、4—二氢-7—(4-甲基一1-哌嗪)一4-氧-3-喹啉羧•甲 磺酸盐,甲磺酸培氟沙星为白色或微黄色晶体,无臭,味苦,在水中极易溶解,在乙 醇、氯仿或乙醚中几乎不溶2本课题设计(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培氟沙星为第三代喹诺酮类抗菌新药,具广谱抗菌作用,对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 性菌均有很强的抗菌活性,对绿脓杆菌、肠杆菌科的大部分细菌,包括大肠埃希菌、 克雷伯菌属、变形杆菌属、志贺菌属、伤寒及沙门菌属等以及流感嗜血杆菌、奈瑟菌 属等均具有高度抗菌活性对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也有一定的抗菌作用, 敏感菌最低抑菌浓度(MIC)WLUG/ML对肺炎球菌、各组链球菌和肠球菌仅具轻度作 用此外对麻风杆菌也有抗菌活性.甲磺酸培氟沙星为杀菌剂,药物通过促旋酶活性, 抑制DNA的合成和复制而导致细菌死亡.甲磺酸培氟沙星是喹诺酮类抗菌药,为医保 类处方药,可治疗由培氟沙星敏感菌所致的各种感染:尿路感染;呼吸道感染;耳、鼻、 喉感染;妇科、生殖系统感染;腹部和肝、胆系统感染;骨和关节感染;皮肤感染; 败血症和心内膜炎;脑膜炎。

      该药主要在肝脏转化,约有百分之五十的药物原形经肾脏排出.尿液中的有效药 物浓度可维持24小时以上该药经临床研究表明,治疗呼吸道感染明显优于头袍氛 爷,治疗伤寒明显优于诺氛沙星,并且临来毒副反应观察上述两药比较,无显著差 异,说明该药安全有效培氟沙星作为一种新药,1985年首先由法国一家药厂开发 上市,后相继在东南亚上市国内有内蒙古通辽制药总厂生产,目前已投放市场 可见本课题对于以后工业生产具有和重要的意义,也就是说,不仅提高了甲磺酸培氟 沙星的研究和工艺上的改进和深化,而且还能为其将来的开发利用提供更高更坚实的 基础•从以上这两点来看,做好这次课题,不仅有长远意义,而且更能磨练我的理论与 实际结合的能力,从而加深对精细化工的了解和行业标准的认知2.1理化性质化学式:C17H20FN3O3^C H3SO3H^ 2电0结构式:H3SO3H • 2H2O产品的质量标准品名:甲磺酸培氟沙星 规格:20Kg/桶检验依据:WS—375 (X—322)—95批准文号:(95)卫药准字X—277号产品质量的各项具体标准如下表表1.1产品的质量标准序号项目名称优等品标准法定标准厂控标准检验依据1性状白色或类白 色结晶粉末白色或微黄 色结晶粉末白色或微黄 色结晶粉末WS-375 (X-322)—952鉴别应呈正反应应呈正反应应呈正反应WS-375 (X—322)—953酸度Ph3。

      5-4 53.5-4.53.5-45中国药典2000版二部 附录VIH P384氯%三4.0 (干)3 5-4 5-4 1中国药典2000版二部 VD P58 (附)5有关物质%W05<1.0<1.0中国药典2000版二部 附录VD P256干燥失重%<8.2<8.5<82中国药典2000版二部 附录哪L P587炽灼残渣%W0.1<01<0.1中国药典2000版二部 附录哪N P598重金属%<0.0010<0.0020<00020中国药典2000版二部 附录哪H9含量测定%三99.2三99.0三99.0WS—375(X—322)—9510溶液澄清度 与颜色黄绿色4号 标准,溶液澄清黄绿色4号 标准,溶液 澄清黄绿色4号 标准,溶液澄清中国药典2000版二部附录 IXA2X8 P3811铁盐%<0.003<0.003<0003中国药典2000版二部 附录哪G P542.2合成工艺及改进甲磺酸培氟沙星【1】,化学名1-乙基-6—氟一7—(4 —甲基一1-哌嗪基)-1, 4—二氢-4-氧代喹啉一3-羧酸单甲磺酸盐二水合物【1】,是法国Rogeo Bollon公 司创制的一种广谱、高效的氟喹诺酮类抗菌剂.目前多经由诺氟沙星甲基化成盐制得 [2] •此路线合成工艺经不断改进已较成熟,由诺氟沙星中间体硼螯合物【2】与N - 甲基哌嗪反应制备培氟沙星•该法具有如下特点:(1)不必制成诺氟沙星,但需另 行制备N-甲基哌嗪;(2)割除了甲醛、甲酸对设备有腐蚀的甲基化反应;(3)所 得粗品不需精制,直接进行下步反应;(4)成盐在水中进行,一次性加入甲磺酸。

      总收率因“串联”反应改成“并联”,以氟氯苯胺计提高约7%(与螯合法比较)采 用该工艺生产成本高,设备腐蚀较严重HsCCOO OCOCHj\ /3(J ^CH;SOj H, 1W (2)85%EtOHCHsSOsH ' 2HZO3. 工艺流程设计甲磺酸培氟沙星原料药的生产流程在本设计中分为三个工段:甲基化、成盐、精制甲基化工段工艺流程框图晶离心成盐 反应甲基物甲磺酸82.5%乙醇活性炭95%乙醇氨水甲氟粗品废液纯化水精制工段工艺流程框图弃去回收 乙醇回收 甲基物1f脱色1f压滤 ►滤渣 ►结蒸馏1r中和1离心粗母液f本设计中的工艺流程的依据是宜昌天仁药业的年产20吨的甲磺酸培氟沙星车间 的工艺流程,由于吨位放大,使许多操作不能照搬原厂的方案;如原厂的过滤过程是 用真空抽滤,而放大生产后每批次的处理量比较大,故采用压滤为过滤的手段;又如原 厂的粗品是在冰柜里进行结晶,在年产300吨的车间里,采用冰库的方法是最经济的, 等等4. 总结甲磺酸培氟沙星作为在临床普遍使用抗菌类杀菌药,对于治疗内心膜炎等具有 很好的效果,通过改进工艺是提高产率和减少成本的在如何提高甲磺酸培氟沙星的 收率及降低成本是现今甲磺酸培氟沙星生产的一个重点解决的问题。

      对一个新的艺是 需要经过不断的实验和摸索,本次设计我所提供的三套改进的方案,经过了实验的验 证,都具有其一定的可行性而最后选择的第一套方案,在减少成本以及提高产率上, 与传统的生产工艺相比,有明显的优势现在甲磺酸培氟沙星生产的工艺技术还在不 断的探索中,今后还要通过小试,查阅文献等不断改进,将生产推向更高水平•在提 高安定生产效率的同时,对生产过程中的“三废〃的综合利用及处理也是如今环保型 社会的主要研究课题,因此,本次设计方案在环保这一方面也是做了充分的考虑的设计(研究)的重点与难点,拟釆用的途径(研究手段)本次设计内容以对甲磺酸培氟沙星的成产工艺进行设计和改进,经过甲基化、成 盐,精制三个工段得到甲磺酸培氟沙星•由此工艺可知,甲磺酸培氟沙星的工艺很复 杂,因此设计的任务非常庞大•这不仅要求我们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更要有灵敏的 理解感悟的实验能力,同时要熟练掌握计算机,熟练运用CAD等画图工具目前,我已修满了大学所有理论课程学分,基本掌握了公共基础课程以及专业课 程的内容,并且认真完成了化工原理认识实习、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化工专业认识实 习、化工专业生产实习以及毕业实习本课题我已熟悉了甲磺酸培氟沙星的生产工艺, 并通过相关文献的搜集研究,已基本了解甲磺酸培氟沙星的现代生产技术及发展动 态。

      本次设计的指导老师罗晓明副教援具有多年的化工教学实践经验,从事过多年的 化工厂的设计工作,不仅有非常渊博的知识理论和其生产实践的经验也是非常丰富 的.这些都为我们本课题有序开展的保证因此在坚实的理论知识、严格的工程训练和雄厚的指导力量的基础上,我已具 备了进行本次毕业设计的能力,本次毕业设计能在规定时间内按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完 成设计(研究)进度计划:第1—4周:资料收集、实习;第4—6周:资料总结,撰写开题报告;第7-11周:完成设计所明书、翻译文献;第12—15周:绘制图纸;第16周:答辩参考文献:[1] 蒋作良,殷斌烈,缪志康药厂反应设备及车间工艺设计[M].北京:中国医药 科技出版社,19941[2] 时钧,汪家鼎,余国综,陈敏恒化学工程手册(1.2.3卷)[M] •北京:化学 工 业出版社,1989,10[3] 国家医药管理局上海医药设计院•化工工艺设计手册[第三版](上)[M]北 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8912[4] 国家医药管理局上海医药设计院化工工艺设计手册[第三版](下)[M]北 京: 化工工业出版社,1986, 12[5]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6] 丁浩,王育琪,王维聪•化工工艺设计[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7] 化工设备设计基础编写组•化工设备设计基础[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6[8] 顾芳珍,陈国桓化工设备设计基础[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4,8[9] 魏崇光,郑晓梅主化工工程制图[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4,3[10] 王静康化工设计[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5, 6[11] 马庆方,方荣生,项立成等•实用热物理性手册[M]北京:中国农业机械出版 社,1986[12] 计志忠主•化学制药工艺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3[13] 马瑞兰,金玲化工制图[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14] 陈敏恒•化工原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9。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