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程项目资源节约利用分析评价方法试题答案98分.docx
14页工程项目资源节约利用分析评价方法试题答案 98 分【试卷总题量: 38,总分: 100.00 分】 用户得分:98.0 分,用时 3701 秒,通过 字体: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 一、单选题 【本题型共 15 道题】 1.用资源净进口量与资源消费量之比,反映资源总需求中需要通过贸易方式从国外获取情况的评价指标,是对资源本身因素进行安全评价的( )指标A.资源储备率 B.资源进口集中度 C.资源进口份额 D.资源对外依存度 用户答案: [D] 得分:2.00 2.( )是指一定时期内灌区实际灌溉面积上有效利用的水量(不包括深层渗漏和田间流失)与渠首进水总量的比值A.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 B.灌溉水利用系数 C.单方水 GDP 产出量 D.单方水粮食产量 用户答案: [B] 得分:2.00 3.保持资源系统自身的自然补偿能力,如定期的封山、休渔、休牧、休耕等,是建立国家资源安全的( )机制A.自然补偿 B.行政补偿 C.市场补偿 D.经济补偿 用户答案:[A] 得分:2.00 4.资源的( )是指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社会资源的需求和供给达到平衡时形成的均衡价格,反映的是资源的最优使用效率。
A.垄断价格 B.市场价格 C.经济价格 D.社会价格 用户答案:[C] 得分:2.00 5.( )的问题源于允许每个人使用这种资源而又能排斥他人使用这种资源的权利 A.共享资源 B.资源稀缺性 C.资源竞争效应 D.资源排他性 用户答案: [A] 得分:2.00 6.( )应分析投资项目废污水退至地表水域后,对论证范围内水功能区的水资源使用功能、纳污能力、水质、水温和水生态的影响A.入河排污口设置 B.地表取水影响 C.地下取水影响 D.退水影响 用户答案:[D] 得分:2.00 7.对于那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资源,通常称为( )资源A.可更新资源 B.可耗竭资源 C.恒定性资源 D.可替代资源 用户答案: [C] 得分:2.00 8.水资源( )由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和地下水资源可开采量组成A.可利用量 B.可开采量 C.可储存量 D.可循环量 用户答案:[A] 得分:2.00 9.( )是指参照完全市场价格来确定那些无市场或市场发育不完全的资源价格的方法A.资源市场价值法 B.再生产补偿费用法 C.机会成本法 D.净价值法 用户答案:[C] 得分:0.00 10.根据资源的社会成本确定资源价格的方法就是资源的( )。
A.社会价值定价法 B.虚拟市场定价法 C.机会成本定价法 D.重置成本定价法 用户答案: [A] 得分:2.00 11.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要充分认识自然资源系统的( )特征,使系统结构稳定地朝着有利于人类生活和生产的方向发展A.整体性 B.地域性 C.动态性 D.科学性 用户答案:[A] 得分:2.00 12.空间资源( )A.属于可耗竭资源 B.属于恒定性资源 C.具有国家主权的强排他性 D.可无限使用 用户答案: [C] 得分:2.00 13.土地为劳动者提供立足处所,为整个劳动过程提供工作场所,是使一切劳动过程得以实现的基础和必要条件,这体现了土地的( )A.容载功能 B.生产功能 C.栽培植物功能 D.资源载体功能 用户答案: [A] 得分:2.00 14.人类为保护某一类资源以便将来需要时能够将其加以利用而愿意支付的价格,称为资源的( )A.使用价值 B.非使用价值 C.选择价值 D.存在价值 用户答案:[C] 得分:2.00 15.( )强调要在技术上先进可行、经济上合理以及符合环保要求的前提下,矿产资源开发项目应最大限度地综合回收资源。
A.矿产资源合理开发 B.矿产资源综合利用 C. “三废”综合节约 D.“三废”综合利用 用户答案: [B] 得分:2.00 二、多选题 【本题型共 15 道题】 1.资源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包括以下方面的含义:( )A.可再生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B.可枯竭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C.不可再生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 D.不可再生资源的有效替代 E.资源的层次性可持续利用 用户答案:[AC] 得分:2.00 2.资源运输的安全程度,与( )以及运输国对资源运输线保卫能力的强弱有关A.运输距离 B.运输线安全状况 C.运输方式 D.装卸能力 E.运输效率 用户答案:[ABC] 得分:2.00 3.采用费用效益分析方法进行自然资源价值核算,所考虑的费用包括( )等因素A.物质资本 B.人力资本 C.自然资本 D.环境资本 E.政治资本 用户答案:[ABCD] 得分:2.00 4.资源的经济价格应由( )构成,以保证资源开发利用的经济价值最大化A.边际生产成本 B.边际使用成本 C.总成本费用 D.边际环境成本 E.边际效用函数 用户答案:[ABD] 得分:2.00 5.资源最优定价理论认为,资源价格应为( )之和。
A.生产成本 B.消费者剩余 C.环境成本 D.时间价值 E.边际效用 用户答案:[ACD] 得分:2.00 6.各种自然资源在地域上分布上的极不平衡,体现了自然资源的( )特征A.地域性 B.分散性 C.空间性 D.地区性 E.动态性 用户答案:[ACD] 得分:2.00 7.土壤质量是农用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基础,可从( )及退化程度等角度进行评价A.土壤肥力 B.土壤结构 C.土壤污染程度 D.土壤侵蚀 E.土地面积 用户答案:[ABCD] 得分:2.00 8.按照资源的重要性进行分类,可将资源安全划分为( ) A.战略性资源安全 B.非战略性资源安全 C.常态性资源安全 D.非常态性资源安全 E.垄断性资源安全 用户答案:[AB] 得分:2.00 9.水资源节约利用重点关注( )A.农业节水 B.工业节水 C.城市生活节水 D.人工增雨 E.增加水资源储备 用户答案:[ABC] 得分:2.00 10.自然资源的多样性特征主要体现在( )等方面A.地域 B.种类 C.功能 D.用途 E.来源 用户答案:[BCD] 得分:2.00 11.下列属于可耗竭资源的是:( )A.煤 B.石油 C.森林 D.水 E.土壤 用户答案:[AB] 得分:2.00 12.生态用地的服务功能是否得到提高,可从( )等角度进行分析评价。
A.维持生物多样性 B.生产功能是否得到提高 C.降低生态用地的布局破碎程度 D.能否实现社会文化价值 E.用地节约效果 用户答案:[AC] 得分:2.00 13.资源安全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可以( )足量和经济地获取所需自然资源的状态或能力 A.全面 B.协调 C.持续 D.稳定 E.及时 用户答案:[CDE] 得分:2.00 14.有关资源承载力的研究,对()等均有一定的预警功能A.人口 B.资源 C.环境 D.增长 E.发展 用户答案:[ABCE] 得分:2.00 15.我国资源安全表现出( )进口渠道单一以及环境污染严重等特征A.资源储量大 B.人均资源量少 C.供需缺口大 D.资源利用效率低 E.对外依存度高 用户答案:[BCDE] 得分:2.00 三、判断题 【本题型共 8 道题 】 1.人类开发资源的生产活动,本身就是人文环境的建设活动Y.对 N.错 用户答案:[Y] 得分:5.00 2.资源产权界定的外部效果愈大,社会上“搭便车”的现象就愈轻微,资源配置效率也就会愈高Y.对 N.错 用户答案:[N] 得分:5.00 3.资源最优定价理论是重点关注可更新自然资源的最优利用速度和条件的理论。
Y.对 N.错 用户答案:[N] 得分:5.00 4.资源基础评价的对象是一个国家或特定区域由自然、经济、社会资源组成的复杂的地理系统Y.对 N.错 用户答案:[N] 得分:5.00 5.所有的生物资源都属于可再生资源或可更新资源Y.对 N.错 用户答案:[Y] 得分:5.00 6.应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纳入项目决策程序,加强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工作,实现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Y.对 N.错 用户答案:[Y] 得分:5.00 7.我国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水资源条件及承载能力差异较大,但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出发,必须在不同区域实行全国统一的节水重点和方法Y.对 N.错 用户答案:[N] 得分:5.00 8.理论上,资源价值是资源价格的货币表现,资源价值围绕资源价格上下波动Y.对 N.错 用户答案:[N] 得分:5.0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