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心理学因果研究的实验设计(多变量).ppt

48页
  • 卖家[上传人]:命****币
  • 文档编号:122003942
  • 上传时间:2020-02-29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274.01KB
  • / 4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心理学研究方法 谭旭运曲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研究生E mail tanxuyun2294 多变量 多因素 因果关系研究设计与统计分析 多自变量 多因素 因果关系的统计检验方法 表1两个以上变量的相关关系的统计检验方法 多因素实验设计 多因素实验设计 研究中有两个以上自变量的实验设计称为多因素实验设计 A B C三因素设计2 2 3设计例 1 研究大学生对红绿黄三种灯光的反应时是否与灯光强度有关 并考察性别差异 自变量是类型变量与连续变量 因变量为连续变量 2 不同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习不同教学内容的迁移效果的研究 自变量与因变量同为类型变量 类型IV与连续DV的多因素实验设计 基本类型 多因素完全随机设计 多因素随机区组设计 多因素被试内设计 多因素混合设计优势 既可以探讨多个因素对因变量的影响作用 也可以对多个自变量之间的交互作用进行估计 类型IV与连续DV的多因素实验设计 基本步骤 1 确定各自变量水平 得出实验处理 2 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各实验处理中被试的人数 3 确定被试的组数 总人数与选取方法 选出实验被试 4 根据实验设计方式 对被试进行分组安排 随机分配 拉丁方设计 5 实施实验处理 获得因变量数据 得出原始数据表 进行统计分析 多因素完全随机设计 统计方式 非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特例 半完全随机设计 自变量为存在变量 如性别 年龄 年级等 研究实例1 正常阅读和快速阅读条件下文章标记对文章主题通达的影响 IV1 阅读速度 正常 快速IV2 文章标记 有标记 无标记DV 文章主题通达成绩 多因素完全随机设计 表2两种阅读速度下文章标记对主题通达影响的实验设计 多因素完全随机设计 表3两种阅读速度下文章标记对主题通达的成绩比较表4两种阅读速度下文章标记对主题通达影响的方差分析 注 表示P 0 05 表示P 0 01 表示P 0 001 多因素完全随机设计 研究实例2 图形提示对不同年龄幼儿汉字读音学习影响研究IV1 幼儿年龄 3 5岁 3 4 5岁三组 IV2 图形提示 有 无提示DV 读音学习 正确读音数设计 2 3 半 完全随机设计 多因素完全随机设计 表5不同年龄幼儿汉字读音学习时图形提示影响学习结果比较表6图形提示对不同年龄幼儿汉字读音学习影响的方差分析 注 表示P 0 05 表示P 0 01 表示P 0 001 多因素随机区组设计 统计方式 非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研究实例3 主题组织方式和文章标记对文章信息保持的影响 被试选择 按照原阅读成绩从某高中高一学生中抽取6各区组 每个区组4名被试 各区组内学生阅读成绩相同IV1 主题组织方式 有组织 无组织IV2 文章标记 有标记 无标记DV 文章信息保持成绩 多因素随机区组设计 表7主题组织方式和文章标记对文章信息保持影响的实验设计 多因素随机区组设计 表8不同文章主题组织方式和文章标记对文章信息保持成绩的比较表9文章主题组织方式和文章标记对文章信息保持影响的方差分析 注 表示P 0 05 表示P 0 01 表示P 0 001 多因素随机区组设计 统计方式 非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研究实例4 学习方式及图片类型对幼儿再认图片的影响 被试选择 对某幼儿园儿童进行智力测验 根据测验成绩选出5各区组的被试 每组4人IV1 学习方式 内隐学习 外显学习IV2 图片类型 具体图片 抽象图片DV 图片再认成绩 多因素完全随机设计 表10学习方式对幼儿不同类型图片再认的影响研究的成绩比较表11学习方式对幼儿不同类型图片再认的影响研究的方差分析 注 表示P 0 05 表示P 0 01 表示P 0 001 多因素被试内设计 统计方式 多因素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注意事项 实验处理拉丁方排列研究实例 文章生字密度和主题熟悉性对学生阅读理解的影响 被试选择 随机选取20名被试 每人均接受四种实验处理IV1 生字密度 有组织 无组织IV2 主题熟悉性 熟悉 不熟悉DV 文章阅读理解的成绩 多因素被试内设计 表12文章生字密度和主题熟悉性对学生阅读理解影响的实验处理安排 注 1 4表示处理的顺序 多因素被试内设计 表13文章生字密度和主题熟悉性对学生阅读理解影响的成绩比较表14文章生字密度和主题熟悉性对学生阅读理解影响的方差分析 注 表示P 0 05 表示P 0 01 表示P 0 001 多因素被试内设计 拓展练习 请计算在这个不完全重复测量设计中自变量的每一水平的平均数 表中显示了在一个实验中实施给6个被试三种剂量的药 0 50 100 圆括号内的值代表每个被试在每个条件下完成问题解决任务所犯错误的数量 多因素混合设计 多因素混合设计 一般指自变量中既有被试内因素也有被试间因素的设计 也称组间因素与组内因素的混合设计类型 wV和引发bV wV和存在bV 统计分析 多因素非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合重复测量设计方差分析研究实例 学生对文章内容的不同预期对快速阅读理解和正常阅读速度理解的影响V1 内容预期 正确标题提示 中性标题提示 误导标题提示 V2 阅读速度 快速阅读 正常阅读DV 文章理解程度测试成绩 多因素混合设计 表15三种标题提示下学生快速阅读与正常速度阅读测试成绩比较表16标题提示类型与阅读速度两因素混合设计的方差分析 注 表示P 0 05 表示P 0 01 表示P 0 001 多因素混合设计 研究实例 组间变量为存在变量 不同学段小学生对不同字频汉字命名的影响设计 2 3混合实验设计被试 3个学段分别随机抽取20名被试IV1 学龄阶段 低年级 中年级 高年级IV2 字频 高频字 低频字DV 汉字命名成绩 多因素混合设计 表17三学段小学生对不同字频汉字快速命名测试成绩比较表18三学段小学生与不同字频两因素混合设计方差分析 注 表示P 0 05 表示P 0 01 表示P 0 001 IV DV均为类别变量的多因素实验设计 统计方法 2检验研究实例 不同提示类型与反馈对迁移的影响研究被试 随机选取160人 并随机分为四组IV1 提示类型 原理提示 动作提示IV2 反馈 有反馈 无反馈DV 迁移水平 完全迁移 部分迁移 无迁移 人数 IV DV均为类别变量的多因素实验设计 表19不同提示类型与反馈对迁移的影响的实验设计表20不同提示类型与反馈对迁移的影响列连表 人数 IV DV均为类别变量的多因素实验设计 表21不同提示类型对迁移的影响列连表 人数 表22有无反馈对迁移的影响列连表 人数 真实验设计与准实验设计 29 真实验设计 真实验设计 即通常所说的实验设计 本质特征 内部效度高 对影响内部效度的无关变量采取了严格的控制并有效地操纵研究变量 实验设计中综合采取了随机取样 前测和控制组等手段 30 真实验设计 一 实验组控制组 等组 后测设计形式 实验组RG1 后测 1控制组RG2 后测 2优点 采用了随机取样的方法 有效地控制了选择 选择与成熟交互作用等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在实验处理之前没有前测 可避免练习效应的影响 控制组的设置控制了历史 成熟 测验和统计回归等无关变量的影响 局限性 因为没有前测 因而不能进行实验处理前后差异的比较 统计思路 应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 1和 2做差异检验 31 真实验设计 二 实验组控制组 等组 前后测设计形式 实验组RG1前测 1 后测 2控制组RG2前测 3 后测 4优点 可以对实验组前后测的差异 2 1 和控制组前后测的差异 4 3 进行比较 同时还具有后测设计的其他优点 局限性 前测可能导致练习效应 对结果产生影响 统计思路 可以先比较实验组与控制组的前测 1 3 如果二者基本相等 就可以比较后测 2 4 这时应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 反之 就要比较实验组和控制组各自前后测的变化的幅度 即 2 1 与 4 3 的比较 这时应使用配对 相关 样本t检验 如果有多个实验处理组 可以用方差分析 32 真实验设计 33 真实验设计 四 匹配组 区组 设计实验组RG1 后测 1形式 按区组变量做前测 匹配 控制组RG2 后测 2过程 对所有被试按匹配 区组 变量做前测 然后将被试随机分配到实验组与控制组 对实验组施加实验处理 而控制组不施加 只需比较两个后测的结果即可考察实验处理的效果 优点 控制了一个无关变量 即匹配 区组 变量 使得实验组与控制组更加同质 所以匹配 区组 变量的选择应该是与因变量有关的无关变量 局限性 在实验研究中 关键是要找到这种匹配变量 这是比较困难的 如果找的是与因变量无关的匹配变量那么采用这种设计就是不适当的 统计思路 对后测 1 2之间应做配对 相关 样本t检验 34 以真实验设计为主的实验室实验局限性逐渐显露 研究者越来越重视外部效度较高的现场实验 但其难以采用真实验设计 在这种情况下 准实验设计日益受到重视并完善起来 准实验设计 是介于前实验设计和真实验设计之间的实验设计 它对无关变量的控制比前实验设计要更严格一些 能对一部分无关变量进行控制 但却不如真实验设计对无关变量控制的充分和广泛 准实验设计运用原始群体 比如一个班级 一个部门 一个小组 作为被试 而不是随机安排被试进行处理 一般无法对被试进行随机取样 这样虽然可以设立控制组 但却都是静态的或不相等的 尽管如此 但准实验设计力图通过程序的改变尤其是测量的调整来提高它对无关变量的控制能力 35 一 不相等 非随机 实验组控制组前后测设计 形式 实验组G1前测 1 后测 2控制组G2前测 3 后测 4优点 由于设置了控制组和前后测的结合 就控制了历史 成熟 测验等因素 无关变量的控制 由于实验组与控制组不是随机选取 所以可能存在取样偏差 要解决这个问题只能通过用前测来保证在因变量上静态组之间是相等的 研究者通过前测分数 1 3 比较和一些对实验处理有潜在影响的变量 智商 性别 年龄等 来比较两个静态组 如果两个组是相等的 或偏差不至于影响实验结果 则可以开始实验 局限性 如果通过比较发现两个组的前测是不相等的 则必须寻找另外的设计 统计思路 对前测的 1 3和后测的 2 4 都分别是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 36 二 单组 单被试 小样本 相等时间样本设计 ABAB设计 形式 A测 1 B测 2 A测 3 B测 4注 A是测量基线阶段 获得基线水平 B是实验处理阶段 是指对一组被试抽取两个相等的时间样本 前一个时间样本里不出现实验变量 而在另一个时间样本里出现实验变量 优点 通过比较多次测量的差异 检验实验处理的效果 也可以对实验安排的顺序效应进行分析 有效地控制了历史因素的影响 其内部效度较高 局限性 其外部效度可能受到实验安排的霍桑效应 重复测量的练习效应与疲劳效应以及选择偏差与实验变量的交互作用的影响 37 二 单组 单被试 小样本 相等时间样本设计 ABAB设计 适用情况 一般适用于一次实验处理对被试心理 行为只有暂时影响的研究 某些研究为了检查行为矫正或心理治疗的效果时常用这种设计 这种研究也通常应用于小样本研究中 注意 在进行相等时间样本设计实验研究时同样要注意基线的确定 即在A阶段的测量 在每次实施实验处理前都要保证被试行为反应的稳定性 方能确定被试的行为变化源于实验处理 38 三 实验组控制组前后测时间系列设计 形式 实验组G1前测 1 后测 3 前测 5 后测 7控制组G2前测 2 后测 4 前测 6 后测 8优点 由于设置了控制组和前后测的结合 就控制了历史 成熟 测验等因素 可以在时间序列上增加处理次数 两组同步前后测 便于比较 注意事项 需要注意各处理之间不应互相干扰 以免分析结果时造成困难 需根据研究目的 行为对象的稳定性 确定前后测次数 统计思路 1 组间前测后侧比较 如对前测的 1 2和后测的 3 4进行比较 都分别是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 2 组内前测后测比较 分别将实验组 控制组的后测平均数与各自的前测平均值相比 根据本组的前测后测平均分数的增量 经过相关样本t检验 确定差异的显著性水平 四 修补法准实验设计 使用情景 在有些情况下 研究者不能及时找到两个证组的被试同时进行试验 只能在未作前测的情况下先对某些经过处理的被试获得后侧结果。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统编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第七课7.2《践行平等》教学课件.pptx Unit 2 School life Integration 课件-2025-2026学年译林版(2024)八年级英语上册.pptx Unit 2 School life Welcome to the Unit 课件-2025-2026学年译林版(2024)八年级英语上册.pptx Unit 1 Friendship (Reading) 课件(一)2025-2026学年译林版(2024)英语八年级上册.pptx 河北大学版(2024)初中信息科技七年级全一册第三单元《第11课 构成网络的基本要素》精品教案.doc 统编版2024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9课《天上有颗“南仁东星”》精品课件5.pptx 统编版2024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8课《回忆鲁迅先生(节选)》带你认识一个不一样的鲁迅.pptx 湖南文艺版(2024)新教材小学三年级音乐上册第四课《雪花》精品课件.pptx 冀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四章《实数运算中常见的数学思想》专题课件.pptx 苏科版(2024)新教材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四章精品课件:二、 变阻器.pptx 苏科版2024新教材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三章精品课件:四、电压和电压表.pptx 人教版(2024)新教材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六章精品课件:第5节 跨学科实践:制作简易调光台灯.pptx 冀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四章14.3.3 实数的大小比较 能力提升精练.pptx 人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音乐上册第二单元学习项目一《1 原位和弦的构成与变体》精品课件.pptx Unit 2 School life W power) 课件2025-2026学年译林版(2024)八年级英语上册.pptx Unit 1 Friendship (Welcome to the unit)课件(二)2025-2026学年译林版(2024)八年级英语上册.pptx 河北大学版(2024)初中信息科技七年级全一册第四单元《第16课 教育中的“互联网+”》精品课件.pptx 统编版2024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9课《天上有颗“南仁东星”》精品课件2.pptx Unit 2 School life (Grammar) 课件 2025-2026学年译林版(2024)英语八年级上册.pptx 人教版(2024)新教材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八章精品课件:第1节 电能 电功.ppt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