轧机液压升降台设计开题报告 (44).doc
6页开题报告开题报告题目:轧机液压升降台设计题目:轧机液压升降台设计1 1 毕业设计(论文)综述(题目背景、研究意义及国内外相关研究情况)毕业设计(论文)综述(题目背景、研究意义及国内外相关研究情况)1.11.1 题目背景题目背景大型轧机升降台,目前多采用传统的“垂锤平衡,曲柄连杆机构驱动”的结构型式此类升降台因其重锤惯性大,相应的机械传动、紧固装置容易受损,故设备故障多、维修费用高、管理工作量大、年停机时间长研究新型的液压升降台取代传统的结构型式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1.21.2 研究意义研究意义该选题以轧机液压升降台液压系统为设计对象,紧密结合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的相关基础技术和专业技术,对于锻炼学生综合应用液压传动、机械制造工程、机械设计、机械CAD等基本专业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独立工作的能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1.31.3 国内外相关研究情况国内外相关研究情况最早的轧机出现在14世纪的欧洲,1480年意大利人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曾设计出轧机的草图1553年法国人布律利埃(Brulier)轧制出金和银的板材,用以制造钱币此后,西班牙、比利时和英国相继出现了轧机。
1766年英国有了顺列式的小型轧机,至19世纪中叶,第一台可逆式轧机在英国投产,并轧出了船用板材1838年建成了带活套(见活套轧制)的二列式线材轧机(见横列式轧机)1848年德国发明了万能轧机,1853年美国开始应用三辊式型材轧机,并用蒸汽机传动升降台,实现了升降动作的机械化接着美国又出现了三辊式劳特轧机(见厚板轧机),1859年建造了第一台连续式轧机,1862年英国人贝德森(G.Bedson)取得了平辊立辊交替配置的连续式线材轧机(见平立交替精轧机组)的专利轧制型材的带立辊的万能轧机是1872年问世的,20世纪初期建造了半连续式带钢轧机20世纪60年代以来各类轧机在设计、研究和制造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并朝着连续化、自动化、高速化和专业化的方向发展,相继出现了轧制速度高达每秒钟130m的各种类型的线材轧机、全连续式的冷、热带钢轧机、宽度为5500mm的厚板轧机和连续式H型钢轧机(见H型钢)以及连续轧管机组等一系列先进设备,并在液压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和各种测试仪表的应用以及轧制产品的实物质量和内部性能的控制等方面都有许多突破,使得轧机所用原料单重不断增大,产品的质量和产量不断提高,轧制的品种与规格日益增多。
中国于1871年在福州船政局所属拉铁厂首先应用轧机,用以轧制厚度为15mm以下的钢板,6~120mm的方、圆钢1890年湖北汉冶萍公司汉阳铁厂装有宽为2450mm的用蒸汽机拖动的二辊中板轧机、横列式三机架二辊轨梁轧机以及350mm/300mm的小型轧机随着钢铁工业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中国已有用来生产钢板、钢管、型钢和线材的多种类型的现代化轧机2 2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拟采用的研究方案、研究方法或措施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拟采用的研究方案、研究方法或措施2.12.1 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的主要内容冶金工业中,三锟轧机前后没有升降台,用来升降和输送轧件,升降台的升降机构多采用曲柄连杆式或者偏心轮式机械驱动机构,这类机构安置在轧机前后的地坑中,工作条件恶劣,使用、维护、修理困难,装机机构庞大,耗能,工作中存在冲击,平稳性及可靠性差,故障处理时间长液压升降台具有重量轻,结构合理,使用方便等特点完成轧机液压升降台的齿轮齿条液压缸、升降台、轧机轧辊等关键功能装置的设计 主要技术参数:压力7MPa;流量150L/Min;所需驱动电机功率30kW;升降重量18t;升降高度488mm,升降一次时间1.96s。
2.22.2具体任务说明具体任务说明 2.2.1完成轧机液压升降台液压系统工作原理图的设计,以及工作原理的分析说明 2.2.2 选择 AutoCAD 为设计开发工具,完成轧机液压升降台液压系统的总体设计 2.2.3 完成轧机液压升降台的齿轮齿条液压缸、升降台、轧机轧辊等关键功能装置的设计 2.32.3 研究的方案研究的方案2.3.1 轧机升降台结构设计:阅读有关文献,根据现有的升降台尺寸进行类比设计 2.3.2 轧机升降台液压系统设计:收集资料阅读熟悉轧机液压升降台的原理结构,根 据设计参数和技术要求拟定设计方案,确定液压泵的类型及调速方式,通过使用相 关设计手册来计算液压系统各项参数和选择执行元件与液压元件,通过对常用液压 基本回路的比较分析后确定液压系统原理图 3 3 轧机液压升降台设计的重点及难点轧机液压升降台设计的重点及难点3.13.1 研究重点及难点研究重点及难点闰土机械外文翻译成品某宝 dian本课题研究的重点是:轧机液压升降台液压系统工作原理图的设计和轧机液压升降台液压系统的总体设计本课题研究的难点是:使用环境恶劣,对液压系统的要求比较高,可靠性要求高。
轧机液压系统的计算3.23.2 前期进行的工作前期进行的工作前期除已查阅各类资料对轧机升降台及其其液压系统有了初步的认知和了解,结合各个参考资料的基础上完成开题报告还加强了对机械制图和 AUTO-CAD 的训练,即便后期制图的顺利进行4 4 完成本课题的工作方案及进度计划(按周次填写)完成本课题的工作方案及进度计划(按周次填写)1 周:熟悉课题,完成关于轧机液压升降台文献综述,翻译外文资料; 2~3 周: 熟悉升降台液压系统原理图,准备开题答辩; 4~5 周:进行液压传动系统的设计计算; 6 周: 制定液压系统的基本方案; 7~8 周:确定液压系统的主要参数;9 周:确定液压缸主要零件结构,材料及技术要求,准备中期答辩; 10~11 周:完善整个轧机液压升降台设计;12~13 周:完成装配图的绘制;14~15 周:完成零件图的绘制; 16~17 周:对所有图纸进行校核;18 周: 编写设计说明书,所有资料提请指导教师检查, 准备毕业答辩。
指导教师意见(对课题的深度、广度及工作量的意见)指导教师: 年 月 日 所在系审查意见系主管领导: 年 月 日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 王裕清,韩成石.液压传动与控制技术[M].煤炭工业出版社.1997.[2] 张利平.现代液压技术应用 200 例[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8.[3] 韩桂华.液压系统设计技巧与禁忌[M].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2.[4] 李硕卫,张国贤.现代液压技术的发展现状[J]. 机械工程师.2009.[5] 郭丽颖.液压自动换向回路及其应用[J]. 煤矿机械.2005.[6] 董传军,杨延水,刘艳霞.一种液压增压缸的应用[J]. 制造技术与基础.2009.[7] 王建军.一种液压增压缸的介绍[J]. 液压与气动.1992.[8] 周晓君,袁辉.单井增注液压增压系统设计[J]. 液压与气动.2003.[9] 隋文臣.自控式双作用增压器的研究[J]. 煤矿机械.2004.[10] 许福玲,陈尧明.液压与气压传动(第 3 版)[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11] 李振军,刘建英.液压传动与控制[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101[12] 张四聪, 许睦旬.工程制图[M].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13]王文斌.液压传动与控制[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14]陈启松.液压传动与控制手册[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15]周世昌.液压系统设计图集[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8-52.[16]Hydraulic Domestic Heating by Throttling Al-Balqa Applied University,Faculty ofEngineering Technolog, Al-Salt, Jordan Mohammad A. K. Alia, Tariq Younes, HusseinSarhan .[17] Tarawneh S. Muafag Thermal Equilibrium of a Hydraulic Driving System Faisal M.M.Al-Gathian Journal of Applied Sciences 2004-1[18] P. Dreansfield, Hydraulic Control Systems. Design and Analysis of their Dynamics,Springer-Verlag, 1981.[19] Optimization of PID Parameters of Hydraulic System of Elevating Wheelchair Basedon AMESim Hui Cao;;Hui GuoProcedia Engineering20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