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文言文有白水书付过的答案及翻译.pdf
7页文言文有白水书付过的答案及翻译【篇一:文言文有白水书付过的答案及翻译】文言文选自,其原文如下:【原文】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与幼子过游白水佛迹院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殆可熟物循山而东,少北,有悬水百仞山八九折,折处辄为潭,深者缒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溅雷怒,可喜可畏水崖有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暮归倒行,观山烧,火甚俯仰度数谷,至江,山月出,击汰中流,掬弄珠璧到家,二鼓,复与过饮酒,食余甘煮采顾影颓然,不复甚寐书以付过注释】1 白水:山名,在今广东博罗县东北舆地纪胜说:山有瀑布泉二十丈,下有石坛,佛迹甚异可与本文所记参看2 绍圣元年:即1094 年绍圣,北宋哲宗的年号3 幼子过:的第三子苏过4 汤池:即汤泉据宋人记载,佛迹院中有相距很近的二泉,东为汤泉,水热,西为雪如泉,水凉5 殆:大概,恐怕6 少北:稍向北7 悬水:瀑布百仞:这是夸张的说法;苏轼答陈季常书说此山 布水三十仞,则是据实估量仞:古时以八尺或七尺为一仞8 折:这里是弯转的意思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7 页9 深者 二句:谓潭水深的地方,用绳子系石坠入五丈,还到不了底。
磓(zhu ) :当作 缒 ,音同字误缒,用绳子拴住人或物放下去10 雪溅雷怒:形容瀑布坠入深潭,溅起雪白的水花,发出轰鸣的声音11 水际:水边12 倒(d o) 行:顺来路往回去13 甚:厉害俛仰:即俯仰,指弯身抬头,形容一上一下时的样子16 二鼓:二更;古代击鼓报时17 馀甘:即橄榄翻译】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我与小儿子苏过游白水佛迹院,在汤泉中沐浴,水很热,其源头估计能把东西煮熟沿着山向东走,有稍稍偏北的地方,又一百丈瀑布山上有八九个弯道,每个弯道就有谭潭水深的地方,用绳子系石坠入五丈,还到不了底潭水像雪花般飞溅,声音如雷鸣般轰响,令人既喜又惊水边有几十个巨大的脚印,大概就是所谓佛的痕迹吧黄昏时我们顺来路返回,在夕阳映照下山仿佛在燃烧,十分的壮观或弯腰或抬头看这些山谷到了江边,此时月亮出来,江水击打着,用双手捧着象碧玉般的水回到家已是二股时分,我与苏过再次饮酒吃着橄榄菜,有种萧索感,再也睡不着了写下这些文字交给过儿,东坡记篇二:文言文有白水书付过的答案及翻译】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与幼子过游白水佛迹院,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殆可熟物到家二鼓,复与过饮酒,食馀甘煮菜,顾影颓然,不复甚寐,书以付过。
东坡翁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7 页注释】 此文是作者远谪惠州上所作白水:山名过苏轼第三子,名过,题目的意思是作者与儿子苏过同游白水山后写成此文交给苏过 佛迹院:寺庙名 汤池:温泉 悬水:瀑布 折:弯转 缒zhu 石:用绳子系着石头向下倒行:顺来路回去 山烧:一说夕照景象,一说山火度:越过 击汰:击水,汰:水波掬:用双手捧取珠璧:喻星月在水中的倒影二鼓:二更以下句中加点的词语2 分食余甘煮菜顾影颓然2.以下各句中加点的为 和 折处辄为潭 中的 为 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 分a.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b.公输盘曰: 夫子何命焉为?公输c.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童趣d.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3 分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殆可熟物4.作者在这篇游记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 分参考答案1.2 分吃回头看2.2 分aa.动词,是; b.语气词,表疑问;c.介词,被; d.介词,跟,同3.3 分我们在温泉中沐浴,水很热,它的源头的水大概能把东西煮熟每以小句1 分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7 页4.3 分表达了山水之乐和身世之悲的复杂感情。
意思相近即可假设只答出其中的一点得2 分二:以下加点的词语1殆:大概 2循:顺 ,沿 3度:越过 4顾:回头看1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水崖有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悬崖边有几十个巨大的脚印,大概就是所谓佛的痕迹吧11.上文中 雪溅雷怒,可喜可畏这八个字写瀑布的奇观你觉得这样写好在哪里?答写瀑布的奇观只用了雪溅雷怒,可喜可畏八个字,就把瀑布的形态,色彩,声势以及自己的感受写到了12.上文写于苏轼被贬惠州后作者通过描写奇山异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答:作者身处逆境,却不戚戚于怀,把深浓情致灌注于奇山异水中,表达了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译文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我与小儿子苏过游白水佛迹院,在温泉中沐浴,水很热,它的源头大概能把东西煮熟沿着山向东走,在稍稍偏北的地方,有一道瀑布高一百丈山上有八九个弯道,每个弯道处都是潭水潭水深的地方,用绳子拴住石头从上往下送入五丈,还到不了底潭水像雪花般飞溅,声音如雷鸣般轰响,令人既欢喜又畏惧水边的悬崖上有几十处巨大的脚印,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佛迹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7 页黄昏时我们顺来路返回,在夕阳映照下山仿佛在燃烧,十分的壮观。
或弯腰或抬头看过这些山谷到了江边,此时月亮从山后面出来,我用船桨击打着江心,用双手捧着像碧玉般的水倒映着的月亮回到家已是二更时分,我与苏过再次饮酒,吃着橄榄菜回头看自己的影子 ,有种萧索感,就再也睡不着了写下这些文字交给过儿苏东坡记赏析游白水书付过是苏轼描述自己和小儿子苏过泡温泉和游览佛迹院的一天,表达了东坡清素的闲情逸致,以及随遇而安、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本文结构上以时间为线索,写法上以表达为主,兼有状景抒情文章取材详略得当,选语简练隽永开头两句即点题,并交代了出游的日期、地点、人物白水山以白水而得名,所以作者着力描绘百仞悬瀑只用了雪溅雷怒 ,可喜可畏 八个字,就把瀑布的形态、色彩、声势以及自己的感受都写到了雪溅雷怒譬喻形象生动,写出它势壮、声宏、色鲜的特点下山过程仅用俯仰度数谷一笔带过掬弄珠璧 的动作描摹,有景有情,月白水清之景以及作者的激赏喜悦之情俱蕴其中顾影颓然,不复甚寐的情状刻画,蕴含丰富,作者的山水之乐,身世之悲交织其间相关阅读:【篇三:文言文有白水书付过的答案及翻译】游白水书付过原文、注释、翻译与赏析【原文】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7 页游白水 1 书付过宋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2 ,与幼子过游白水佛迹院3 ,浴于汤池 4 ,热甚,其源殆可熟物5 。
循山而东,少北 6 ,有悬水百仞 7 ,山八九折 8 ,折处辄为潭,深者磓石五丈9 ,不得其所止;雪溅雷怒10 ,可喜可畏水际有巨人迹数十11 ,所谓佛迹也暮归倒行 12 ,观山烧火,甚俛仰13 ,度数谷至江上月出,击汰中流 14 ,掬弄珠璧 15 到家二鼓 16 ,复与过饮酒,食馀甘煮菜17 ,顾影颓然,不复甚寐,书以付过注释】1 白水:山名,在今广东博罗县东北舆地纪胜说:“ 山有瀑布泉二十丈,下有石坛,佛迹甚异 可与本文所记参看2 绍圣元年:即1094 年绍圣,北宋哲宗的年号3 幼子过:的第三子苏过4 汤池:即汤泉据宋人记载,佛迹院中有相距很近的二泉,东为汤泉,水热,西为雪如泉,水凉5 殆:大概,恐怕6 少北:稍向北7 悬水:瀑布百仞:这是夸张的说法;答陈季常书说此山“ 布水三十仞 ” ,则是据实估量仞:古时以八尺或七尺为一仞8 折:这里是弯转的意思翻译】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我与小儿子苏过游白水佛迹院,在汤泉中沐浴,水很热,其源头估计能把东西煮熟沿着山向东走,有稍稍偏北的地方,又一百丈瀑布山上有八九个弯道,每个弯道就有谭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7 页潭水深的地方,用绳子系石坠入五丈,还到不了底。
潭水像雪花般飞溅,声音如雷鸣般轰响,令人既喜又惊水边有几十个巨大的脚印,大概就是所谓佛的痕迹吧黄昏时我们顺来路返回,在夕阳映照下山仿佛在燃烧,十分的壮观或弯腰或抬头看这些山谷到了江边,此时月亮出来,江水击打着,用双手捧着象碧玉般的水回到家已是二鼓时分,我与苏过再次饮酒吃着橄榄菜,有种萧索感,再也睡不着了写下这些文字交给过儿,东坡记写作背景】作者于绍圣元年六月接到安置之命,遣家还阳羡今江苏宜兴,独与幼子苏过同行十月到惠州本文是与幼子过游览白水后,写给他的一篇游记小品文中记述了温泉、瀑布、佛迹及百姓烧山的景观,文末流露出孤独颓唐的情绪赏析】本文结构上以时间为线索,写法上以表达为主,兼有状景抒情文章取村详略得当,选语简练隽永开头两句即点题,并交1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7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