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龙虾稻田养殖技术.doc
4页小龙虾稻田养殖技术唐玉华 1 稻田的选择用于养殖小龙虾的稻田应选择不受旱灾、洪灾影响,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没有污染、土壤肥沃、保水性能好、进排水方便周边环境安静、阳光充足的早熟稻田面积通常为10~30亩,选择的面积大,便于统筹规划、统一投放、统一投饵、统一管理2 田间工程建设2.1田埂加固小龙虾具有冬夏两季穴居的习性,所以要求养殖稻田的田埂结实坚固,不漏不垮,遇到大雨不容易淹没和冲塌因此,对原有的田埂要进行改造,要求边埂达到高0.8~1.0米,宽度0.6~0.8米,田埂基部应加宽到1.2~1.5米,田埂应夯实(要能关注40~60厘米的水深),内坡要平整2.2养虾沟建设在田块四周距田埂1米左右的内沿开挖3~5米宽、深1米左右的环形养虾沟,田块较大的中间还需开挖“十”字形 和“井”字形的田间沟,沟宽0.5~1.0米,深0.5米左右若稻田面积较小,可开成“十”字形;若面积较大且呈长方形的田块,可开成 “井”形环形养虾沟和田间沟的面积占稻田面积的10%左右另外,有条件的地方,可建虾潭,虾潭可开挖在虾沟的交叉处或稻田的四角,与虾沟相通虾潭一般呈正方形,1米见方,深0.8~1.0米开挖环形沟和田间沟的泥土可用作加固、加宽、加高田埂,平整田面。
2.3防逃设施用塑料网布在沿田埂四周建防逃墙,下部埋入土下20㎝,上部高出田埂50厘米,每隔1.5米用木桩或竹竿支撑固定,网布上部内侧缝上宽度为30厘米左右的钙塑板形成倒挂,以防小龙虾逃逸2.4进排水系统稻田养虾必须做到从进水沟单独进水,向排水沟单独排水,使小龙虾在相对稳定的水体中生长进排水口的地点应选择在稻田相对两角的土埂上,进排水口应用钢丝网或铁栅栏围住,防止敌害生物进入和小龙虾向外逃逸3 放苗前准备3.1清沟消毒放苗前15天清沟消毒,将环形沟和田间沟中的浮土清除,对垮塌的沟壁进行修整然后用生石灰75~90公斤∕亩对养虾沟和田间沟进行消毒方可注水3.2 注水施肥待消毒药物毒性消失后,向田沟中注水(0.6~0.8米)、施肥培育饵料生物,通常施复合肥50公斤∕亩;碳铵50公斤∕亩;有条件的施农家肥,用量为1000~2000公斤∕亩,一次施足(农家肥肥效慢,肥效长,对小龙虾的生长无影响)3.3植草投螺在环形养虾沟和田间沟内移伊乐藻、植轮叶黑藻等水草,为小龙虾提供大量植物性饵料水草面积占沟渠面积的1∕3~1∕2种草时间:伊乐藻在清沟后的冬季或早春,轮叶黑藻在3月份另外,可于清明前后投放部分螺蛳,让其在沟渠内自然繁殖,为小龙虾提供大量动物性饵料。
4 苗种放养4.1 亲虾放养在本地幼虾供应量不足的情况下,选择投放抱卵亲虾,亲虾直接投放在稻田的环形沟内,让其自行繁殖,繁殖出来的幼虾留着第二年在稻田内养殖,幼虾能直接摄食稻田水体中的浮游生物,可有效提高幼虾的成活率通常投放亲虾规格为20~30只∕公斤,投放密度为30~35公斤∕亩,投放时间在 9月份前后4.2幼苗放养在本地幼虾资源丰富的情况下,选用本地池塘自繁自育的幼虾或从市场上收购经挑选合格的幼虾进行投放,通常投放幼虾规格为250~600只∕公斤,投放密度为15000~20000只∕亩,投放时间在5月份插秧后4.3放养方法苗种投放前应进行试水,待确认试水安全后,方可投放在苗种投放时,要注意苗种质量,同一田块内应投放规格相同的苗种,投放时一次放足苗种在放养前要用浓度为3%左右的食盐水浸洗消毒,消毒时间一般控制在3~5分钟5 水稻栽插5.1稻苗选择由于养虾的稻田,土壤的肥力较好,因而宜选择耐肥力强、茎秆坚韧、不易倒伏、抗病害、产量较高、且稻谷的成熟期与小龙虾的捕获期相一致的稻苗5.2稻苗栽插水稻田通常要求在5月底翻耕,6月10日前栽插稻苗稻苗先在秧畦中育成大苗后再移栽到大田中稻苗栽插前2~3天使用1次高效农药,以防水稻病虫害传播。
通常采用浅水、宽行、密株的栽插方法,并适当增加田埂内侧养蟹沟两旁的栽插密度,以发挥边际优势6 日常管理6.1饲料投喂小龙虾属杂食性,尤其喜食动物性饲料,且贪食因此,在稻田里养殖小龙虾也要做到定时、定位、定量、定质投饵同时应坚持“荤素搭配,精粗结合”的原则,以达到科学投喂,吃饱吃好,快速生长之目的稻田内的浮游生物、底栖动物、各类昆虫、杂草嫩芽等,都是小龙虾的优质天然饵料;杂鱼、螺肉、蚌肉、蚯蚓、蚕蛹、动物内脏、玉米、小麦、糠饼等都是小龙虾喜食的人工饵料;还有小龙虾专用配合饵料日投饵量为虾体重的3%~5%平时要勤检查虾的吃食情况,当天投喂的饵料在2小时内被吃完,则说明投饵量不足,应适当增加投饵量,如在第二天还有剩余,则要适当减少投饵量6.2水位调控养虾的稻田水位管理十分重要,既要满足小龙虾生长的需求,又要服从水稻生长的需要最低水位时,虾沟水深不得小于30厘米高温季节每天应排去部分老水,并及时补充新鲜水若发现小龙虾抱住稻秧,侧卧于水面,则说明田水已呈缺氧状态;若发现小龙虾大批上岸,则说明田水已严重缺氧,应立即加注新鲜水,保持水质清新主要有以下三种措施:6.2.1根据季节变化调整水位4~6月苗种放养初期,为提高水温,虾沟内保持在浅水位;7月水稻反青前期,田面水深保持在3~5厘米,以利让小龙虾进入稻田觅食;8月水稻拨节后期,可将水位调至最大;水稻收割前期再将水位逐步降浅直到田面露出为止,以利水稻收割。
6.2.2根据天气、水质变化调整水位小龙虾生长要求池水的溶氧充足,水质清新为满足这一要求,应坚持定期换水一般每5~6月每7~10天换水1次,每次换水10厘米;7~9月高温季节,每周换水1~2次,每次换水15厘米;10月后每15~20天换1次,每次换水10厘米平时要注意观测,水位过浅要及时补充;水质过浓要及时换水,并应保持水位相对稳定6.2.3根据晒田、治虫要求调控水位水稻生长中期,为使空气进入土壤,田面得到阳光照射,增加水稻根系活力,同时为增温杀菌,应进行烤田通常采用轻烤的方法是:将水位降至田面露出为宜可适当缩短烤田时间,烤田结束后即将水位恢复水稻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喷药治虫,喷洒农药后也要根据需要更换新鲜水,以利而为水稻、小龙虾的生长提供必要的生态环境6.3田沟管理苗种投放之后,田沟管理也十分重要苗种投放之初,田水宜浅,一般保持在12~15厘米,以确保稻、虾两者的需水量同时,还应注意观察田沟水质变化,一般每3~5天添加新鲜水1次;盛夏季节,为保持田水清新,可适当增加新鲜水的添加次数另外,要坚持巡田,观察小龙虾在田中活动和摄食情况,如发现有不正常现象,应及时采取措施平时还要做好排涝、防洪、防逃措施的落实工作,随时掌握天气变化情况,一旦遇有暴雨天气,要及时检查进排水口及防逃设施是否完好,以防虾外逃,确保安全。
6.4病害防治病害防治应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在稻田里养殖的小龙虾病害主要有甲壳病、肠胃炎以及寄生虫病等,应通过以药物预防与治疗的措施加以控制一般每隔15~20天,用10~15公斤/亩生石灰加水溶解后全池泼洒1次,既起到消毒防病的作用,又能补充小龙虾生长所需的钙质定期在饲料中添加光合细菌、免疫多糖、多种维生素等药物,制成药饵投喂,以增强小龙虾体质,减少病害的发生6.5敌害防治小龙虾敌害对象主要有:水老鼠、水蛇、青蛙、水鸟及一些凶猛肉食性鱼类这些动物均能捕食小龙虾为防止这些敌害进入稻田的主要措施有:对于肉食性鱼类,可以在进水过程中,通过密网拦滤,将其拒之于稻田之外;对鼠类可用鼠夹、鼠笼捕猎猎杀;对于鸟类可在田边设置一些彩条和稻草人进行恐吓驱赶对于蛙类最有效的办法是在夜间进行人工捕捉7 起捞在稻田里养殖小龙虾,只要1次放足虾种虾苗,幼虾经过两个月左右的饲养,就有一部分小龙虾达到商品规格将达到商品规格的小龙虾捕捞上市销售,把未达到规格的继续留在稻田里养殖,降低稻田内小龙虾的密度,促进小规格小龙虾的快速生长,是降低成本、增加规格、产量和提高养殖效益的一项重要措施10月前后,当气温下降至18℃时,应及时起捕小龙虾。
通常种植单季稻的,此时水稻已进入收割期,捕捞成虾比较方便如果水稻还没有成熟,可以采用放水、冲水的方法起捕,通常选择白天的上午张好网具,然后放水,待绝大部分小龙虾随水自然进入网内,水干后再冲水几次,将小龙虾及鱼类“一网打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