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方文化(经典导读)讲义》.doc
157页西方文化(经典导读)讲义主讲教师:汪学武(广州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 E-mail:wxw2503@课程介绍概述西方历史与文化演变的基本线索及其特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阐述《理想国》、|《圣经》、《社会契约论》与《正义论》等西方文化重要经典的主要内容与精神实质 参考书目庄锡昌著《西方文化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教材)徐新编著《西方文化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古代、近代、现代编6卷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上下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8裔昭印主编《世界文化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罗素著《西方哲学史》,商务印书馆赵敦华著《西方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赵敦华著《西方西方哲学新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章士嵘编《西方思想史》,东方出版中心,2002柏拉图著《理想国》,郭斌和等译,商务印书馆,1986《圣经》中文和合本卢梭著《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2003罗尔斯著《正义论》,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课程教学的目的和要求使学生掌握西方历史与文化的基本线索与基础知识,加深学生对古今西方社会及其历史文化的理解,了解《理想国》、《圣经》、《社会契约论》与《正义论》等西方文化重要经典的主要内容与精神实质,提高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西方历史文化问题的能力考查形式:同学们在13周提交一篇2500字左右有关西方历史文化并以小见大,以微观见长的小论文学习方法悟性与理性并重悟性指同情之理解理性指客观理性的分析与批判课程的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绪论:西方文化的地域、发展过程、特点及其意义第一章 西方文化的起源一、古代西亚文化二、古代埃及文化三、希伯来文化重点:古代埃及文化对西方文化的影响难点:犹太教信仰及其对基督教的影响第二章 希腊古典文化一、古希腊历史线索二、古希腊文化概况三、《理想国》导读重点:希腊城邦制度、苏格拉底与亚里士多德的思想难点:柏拉图理念论与政治思想第三章 罗马古典文化一、罗马历史线索二、罗马文化概况三、《圣经》导读重点:罗马的政治制度、军事与法律难点:奥古斯丁与耶稣基督的思想第四章 中世纪欧洲基督教文化一、西方中世纪历史线索二、西方中世纪文化概况重点:西欧封建制的产生与发展难点:基督教教义、神学与托马斯•阿奎那的思想第五章 文艺复兴时期的西方文化一、文艺复兴时期西方历史线索二、文艺复兴时期西方文化概况三、宗教改革运动重点:人文主义精神与马基雅维里《君主论》的政治思想难点:马丁路德与加尔文的新教改革思想第六章 启蒙运动时期的西方文化一、17、18世纪西方历史线索二、启蒙运动时期西方文化概况三、《社会契约论》导读重点: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的分权理论难点:卢梭的政治思想第七章 工业化时代的西方文化一、19世纪西方历史线索二、19世纪西方文化概况重点:亚当•斯密《国富论》的经济思想难点:康德与黑格尔的哲学思想第八章 20世纪的西方文化一、20世纪西方历史线索二、20世纪西方文化思潮三、《正义论》导读重点:当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改革难点:罗尔斯的政治思想绪论:西方文化的地域、发展过程、特点及其意义文化的涵义与特性:中文“文化”一词,是近代通过日文转译从西方引进的。
而西方的“文化”原从拉丁文“cultuta”转化而来本义是耕种、居住、练习、留心、拜神等我国古代的“文化”指的是“文制教化”是“文”和“化”的复合文”指圣人所创制的礼、乐、典章制度化”,教化,以文教化天下之民文化的广义与狭义:广义的文化就是人化,指人类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指人类所创造的精神产品的总和,主要包括人类所创造的制度文化和思想文化或者说文化是以意识形态为主要内容并包括风俗习惯、行为规范在内的复合体前者即大文化,后者为小文化文化的特性:1,文化是一个系统,具有复合性2,文化的多样性与民族性3,文化有共享性,它是超生理性和超个人性的4,文化的象征性5,文化的传递性6,文化的变迁性历史的涵义与功用1,客体历史2,主体化历史(历史著述)历史的功用历史智慧的启迪功能,鉴古知今西方文化的地域与发展过程西方文化,从地域上讲,主要指欧洲,18世纪以来开始包括北美的美国和加拿大它发端于古代希腊与古代罗马,在欧洲地区得到充分发展与演变,近代以来又传播到其它洲,其影响遍及世界各地区它至今仍然是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一种文化从内容上讲,其源头主要由希腊的理性和艺术、希伯来的宗教、罗马的法律组成,其流则是由中世纪文化、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学革命、启蒙运动、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工业革命、现代文化思潮等共同汇合而成的。
而这一切构成了西方文化的流和源西方文化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与东方民族或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希腊人通过吸收东方古国先进的科学和文化知识而走向了创造“希腊奇迹”之路,在吸收阿拉伯和古典希腊罗马文化的基础上,中世纪的西方人走出了“黑暗时代”而实现了科学和文化的复兴美国著名的人类学家博厄斯指出:“一个社会集团,其文化的进步往往取决于它是否有机会吸取邻近社会集团的经验一个社会集团所获得的种种发现可以传给其它社会集团;彼此之间的交流愈多样化,相互学习的机会也就愈多大体上,文化最原始的部落也就是长期与世隔绝的部落,因而,它们不能从邻近部落所取得的文化成就中获得好处转引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前的世界》,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换句话说,人类取得进步的关键就在于各民族之间的可接近性西方文化的特点概括起来,西方文化有如下主要特点:1, 天人相分与征服自然2,理性精神3,个人本位4,罪感传统中国传统文化则有以下几个特点:1,天人合一与顺天应物2,家族与伦理本位3,贵和尚中西方文化(文明)的优点与缺点西方文明最大的优点,莫过于其法制精神,以及在法律的规范下使个人意志得到充分表达、个人能动性得到最大程度发挥的种种有效机制。
西方人的公德心和敬业精神西方人敢于进取、敢于尝试、敢于冒险、敢于创新的品质西方文明的缺点,二战前最突出的莫过于道义的缺失从文化传统上看,现代世界大体可分为四大文化圈:即印度文化圈、中国文化圈、西方文化圈和伊斯兰文化圈这四大文化圈都形成于古代同一文化圈具有大体相同的价值体系或意识形态,其核心标志是宗教(意识形态)或起着类似宗教作用的思想体系人文精神的层次和系统(由人道精神、理性精神和信仰精神构成)人道精神:以人为本,把人当人看理性(科学)精神:不计利害,只求是非(头脑的认真)信仰(宗教)精神:信念与终极关怀(灵魂的认真)古代文明是近现代文明的渊源,鉴古知今古希腊、罗马文化是现代西方文化的发源地或“基始”全部现代欧美的文化都是在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基础上成长起来的古希腊雅典奴隶主公民民主政治的某些制度成为今日西方政治体制的渊源;古希腊哲学中蕴涵了后来西方各种哲学的基本观点;古希腊人的理性思维方式开启了近现代科学精神之先河;古罗马法是反映私有制和商品生产的最完善、最典型的法律,它对世界各国的立法有很大的影响,19世纪拿破仑制定的《法国民法典》,即以此为主要依据以后各国制订法律时又常常参照拿破仑制定的《法国民法典》;受到古希腊字母影响而形成的罗马字母即拉丁字母成为世界上最广泛使用的字母文字体系。
第一章 西方文化的起源一、古代西亚的文化以两河流域为中心的古代西亚史分期及其特点可大致分为五个阶段:1, 苏美尔城邦与阿卡德王国(c.36C.—21C.B.C.)2, 古巴比伦王国(19C.—17C.B.C.)3, 亚述帝国与新巴比伦王国(9C.—6C.B.C.)4, 波斯帝国(6C.—4C.B.C.)5, 帕提亚与萨珊波斯(3C.B.C.—A.D.7C.)此外,在古巴比伦与新巴比伦王国之间的10多个世纪,小亚、叙利亚、巴勒斯坦还现众多国家,著名者如赫梯、腓尼基、以色列等,都有较大影响,而在波斯帝国以后,叙利亚、小亚又先后为希腊、罗马统治,属于塞琉古王国和罗马帝国的版图虽然动乱较多,社会发展时有起伏,西亚古代文明持续的时间都较埃及更长,并经萨珊波斯连接于中世纪的阿拉伯文明在四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可明显看出古代国家由城邦小国到大国(王国)再到帝国的规律,即苏美尔属于城邦小国分立时期,古巴比伦是大国一统时期,亚述及波斯则是帝国和奴隶制繁荣时期西亚地理环境、古代居民,西亚地理环境对上古西亚史的影响西亚地理范围、自然环境的特点西亚古代居民:可分为三种类型1,塞姆(闪)—哈姆(含)语族:发源于阿拉伯半岛。
包括阿卡德人、古巴比伦人(阿摩利人)、亚述人、新巴比伦人(迦勒底人)、腓尼基人、迦南人、以色列(犹太人)等2,印欧语族,可能发源于东欧包括赫梯人、米底人、波斯人等3,可能和上述两大语族皆无关系的民族,包括苏美尔人(其语言与汉语相似,原籍可能是东方某地)、埃兰人、加喜特人、库提人、胡里特人等西亚地理环境对上古西亚史的影响:两河流域是西亚的一条走廊,两河流域地理环境不同于埃及没有沙漠或地形的阻隔,与外界的陆上联系比较方便,而且从世界的全局看,西亚正处在亚、非、欧三洲的联接处,自新石器时代以来即是民族迁徙和信息交换的热点地区,进入文明时代,这种作用加强了,因此,在两河流域和古代西亚各国的历史上,王朝兴替与民族变易的情况远较埃及为甚古代农耕世界与游牧世界接触较频繁,相互影响较突出的中心地带,也正是西亚地区,它经伊朗北接中亚草原,经小亚联络高加索至黑海一带,因而和古代游牧世界的中、西两片皆有牵涉,农牧交互作用不断激起的冲突浪潮也加剧了西亚历史格局的动荡相比于埃及古文明的历史,西亚的持续发展又有其变动频繁的特点,民族、语言及文化传统在各阶段自为一系,因而持续之中又有较多断层,非如埃及一脉相传、民族传统始终未变那样有直接的连续性。
古代西亚文化对西方文化的影响古代西亚文化对西方文化的两大精神祖先——希腊人和希伯来人,均产生了很大影响据希罗多德记载,希腊人采用了巴比伦人发明的水钟、日晷和把一天分为12部分的方法巴比伦庙塔建筑中出现的拱门和圆顶结构为后来罗马人所继承古巴比伦首创的以七天为一星期的制度,也为罗马历法所采用古代西亚的神话传说和宗教思想,对希伯来人影响很大,成为其宗教思想的一部分例如古代西亚人关于宇宙起源和神用泥土造人的神话,成为《旧约圣经》中上帝创造世界和用泥土创造亚当这一思想的来源《旧约圣经》中的“伊甸园”也可以在苏美尔神话中找到它的源流二、古代埃及的文化古代埃及史分期及其特点国家形成期(c.3500——c.3100B.C.)早王朝时期(c.3100——2686 B.C.)古王国时期(2686——2186 B.C.)第一中间期(2181——2040 B.C.)中王国时期(2040——1786 B.C.)第二中间期(1786——1567B.C.)新王国时期(1567——1085B.C.)后期埃及(1085 B.C——7世纪中叶)古代埃及的地理环境及其对上古埃及史的影响 地理环境的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