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教出版2018年度二年级科学第一单元我们的地球家园教案教育教案.pdf
32页科教版二年级科学全册教学计划科教版二年级科学全册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本册教学内容包括两大块:我们的地球家园:1 地球家园中有什么 2 土壤动植物的乐园 3 太阳的位置和方向 4 观察月相 5 各种各样不同的天气 6 不同的季节 7 做大自然的孩子材料:1 我们生活的世界 2 不同材料的餐具 3 书的历史4 神奇的纸 5 椅子不简单 6 做一顶帽子教材分析:教材分析:“我们的地球家园”单元,统整“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的三个主要概念组织教学内容,从整体的地球家园中有什么到局部的寻访土壤居民,从遥远的太阳、月球与生活的联系到触手可及的天气、季节与生命的联结,整个单元以“关爱家园、关注生命”为线索,串联起一系列活动,并将整个活动落脚到“做大自然的孩子”,在落实单元教学内容的同时,对教学目标进行升华材料”单元的学习对学生形成“世界是物质的”这一认识非常重要在一年级下册“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里,学生已对物体的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他们将在 34 年级开展物质状态的学习,而对材料概念的理解是从物体到物质概念发展必不可少的进阶这一单元的编写,强调和突出了对“材料”这一概念更全面和深入的理解,并根据目前材料科学的快速发展和人类对材料的认识不断丰富和提高现状,设计和组织了“材料”单元的内容结构,以期让学生以辩证和-!发展的观点看待材料,不固化对某种材料的认识。
学生情况分析:学生情况分析:通过一年级一学年的学习,可以看出孩子们对全新的课程充满了好奇和渴望,对于科学这门功课有强烈的学习欲望,能积极主动的学习,这也为上好科学课带来了契机加上本册教材安排的内容贴近学生生活,相信他们会倾注更多的热情来学好这门课程但通过上学年的学习,发现同学们缺乏良好的科学学习习惯,动手能力差,科学的学习思维还没形成,缺乏相应的学习方法,课堂主动参与思考性也会不足,今后要在这几方面多多强化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一、“我们的地球家园”单元教学目标(一)科学概念目标描述太阳每天在天空中东升西落的位置变化描述怎样利用太阳的位置辨认方向描述一年中季节变化现象,举例说出季节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描述月相的变化现象知道太阳能够发光发热描述太阳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有着重要影响知道有阴、晴、雨、雪、风等天气现象描述天气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观察并描述周围的土壤上生长着的植物和生活着的动物二、“材料”单元教学目标(二)科学概念目标我们周围的世界可分为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人工世界是由人设计并制造出来的物品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做成的,我们身-!边存在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材料物品可以根据构成它的材料的性能来描述,也可以根据这些性能来区分物品或材料。
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性能,材料的性能决定材料的用途通过科学技术可以将自然界的各种材料利用起来,材料经过加工可能改变原有的性能某些材料可以反复使用,一些废弃的物品可以用来制造新的产品教学重点: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知道土壤对于我们人类和动植物的重要重要性:知道如何简单用太阳来辨别方向;认识不同的天气和季节2.引导学生明白我们周围的世界可分为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人工世界是由人设计并制造出来的3、引导学生知道物品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做成的,我们身边存在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材料教学难点: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周围的土壤上生长着的植物和生活着的动物2.引导学生认识物品可以根据构成它的材料的性能来描述,也可以根据这些性能来区分物品或材料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性能,材料的性能决定材料的用途2.培养学生在科学实践活动中能通过对身边自然事物的观察,发现和提出问题3.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以及和同学合作交流的习惯教学建议策略1、培养学生科学学习的兴趣和良好习惯2、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科学3、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与同伴合作交流4、培养学生初步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创造性地使用科学教材,及时反思教学课时:教学课时:13 课时-!二年级科学教学进度二年级科学教学进度(2018-20192018-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学年度第一学期)周次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教学内容行为习惯训练周1-1地球家园中有什么1-2土壤-动植物的乐园1-3太阳的位置与方向国庆节放假1-5各种各样的天气1-4观察月相1-6不同的季节1-7做大自然的孩子2-1我们生活的世界2-2不同材料的餐具2-3书的历史2-4神奇的纸2-5椅子不简单2-6做一顶帽子复习测试课时1111111111111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我们的地球家园我们的地球家园1.地球家园中有什么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目标: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人类赖以生存的地方。
2.科学探究目标:能根据自己的观察说一说地球上有山川、河流、土地、森林、阳光、动植物、人类、空气等3.科学态度目标:愿意倾听和分享,乐于表达对于地球的了解要珍惜和爱护我们的地球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意识到仔细观察思考可以更好的了解地球自己动手画一画自己所了解的地球意识到保护地球家园的重要性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大概了解地球(其实是地表)是由植物、土壤(大地)、海洋、空气、动物等很多方面组成的2.教学难点:学生自己通过观察说出地球上的东西教学准备教学准备:1.小组活动:每人一支彩笔2.教师准备:班级记录单,地球家园图,相关的图片与视频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视频或图片导入:(预设3 分钟)播放一些地球在宇宙中的视频,让学生简单了解一下地球是一个球体,是宇宙中的一颗行星二、深入了解地球上有什么(预设10 分钟)在浩瀚的宇宙中,我们赖以生存的的地球是其中的一颗行星,大家谁可以说一说你知道的地球都有什么呀?学生回答想不想多了解一些我们的地球呢?播放地球简介的视频或者地形地貌植物动物海洋的图片观看后再提问学生“地球上都有什么呀?”学生回答三、动手画一画预设20 分钟)1、老师:我想画一张地球家园图,但是我不知道上面要画什么?同学们知道么?学生回答可以画什么?2、小组交流老师:你们想不想画一张属于自己的地球家园图?现在每位同学拿出自己的彩笔,将本组的地球家园图描绘出你心中的样子吧!组长领取绘画材料。
各组开始绘制自己的地球家园图,教师巡视指导四、交流和总结(预设 5 分钟)各组完成后,进行交流观看,最后每组一名代表展示作品并说一说自己的地球家园图上都有什么?那我们的地球家园缺少一样可不可以呢?大家讨论一下学生交流发言教师小结: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地方,我们要珍惜和爱护她,不能让他缺少任何一部分,努力保护地球的完整最后大家将我们的班级记录表填写完整五、拓展(2 分钟)大家可以走出去看一看,观察一下我们的树林、田野、绿地、山坡上,看看我们美丽的地球家园里还能找到什么?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地球家园中有什么陆地:山川 动植物 人类地球上有水:海洋 河流空气 阳光2 2土壤动植物的乐园土壤动植物的乐园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目标:土壤是地球家园的重要资源;许多动植物依赖土壤生存或生活2.教学探究目标:学会搜集证据,并能够进行简单的信息处理;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清楚的表达自己的观点3.科学态度目标:能对事物产生一定的好奇心,对土壤中的动植物产生兴趣;能够如实的描述土壤中的动植物,尊重事实,养成实事求是的意识;学会倾听,愿意分享,乐于表达,小组间做到团结合作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能够意识到人与自然是和谐的整体,密不可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和认识,让学生意识到许多动植物依赖土壤生存或生活教学难点:教学难点:通过观察理解让学生意识到人与自然是和谐的整体,密不可分教学准备:教学准备:土壤、水槽(放土壤的容器)、放大镜、镊子、铲子、记录表等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谈话引入出示土壤的图片土壤是一种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事物,熟悉的是每天我们都能看见,在路上、在院里、在校园的角落而陌生在于即便我们经常看到,但很少有人蹲下身来仔细的观察过土壤所以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观察土壤以及土壤中的动植物出示课题)(设计意图:让学生真正意识到土壤随然在我们身边,但大多没有仔细观察过土壤的世界,调动学生观察土壤的兴趣)(二)观察土壤1.每组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土壤土壤中都有什么?如何进行观察?如何运用这些工具?在观察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什么问题?(设计意图:带着问题去观察,有针对性的做实验,能够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生 1:土壤中可能会有小生物和一些枯叶子 生 2:观察要仔细认真,有顺序,细致到每一个角落 生 3:放大镜是放大一些小东西的,镊子用来夹物体,铲子用来铲土,观察土壤里的动植物 生 4:在观察中要认真仔细,不漏掉每一个角落,要按一定的顺序,不要伤害土壤里的小生物 (设计意图:让学生猜测土壤中有什么,从而激发去挖掘的欲望,并让学生能够再说的过程中,组织好自己的语言,能够清楚的表达自己的观点,说明自己的的想法)出示注意事项做补充。
2.观察土壤并做好记录设计意图:边观察边记录让学生及时留下观察后的证据,做汇报时有据可依)3.汇报自己的观察结果三)研讨活动1.我们发现了多少种依靠土壤生长和生活的植物和动物?(设计意图:在相同的时间内,小组之间发现的种数可能会有所不同,认真仔细有序全面的小组会发现的比一般小组多一些,可以形成组间竞争,激发学生观察的热情)2.描述周围的土壤上生长着的植物和生活着的动物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到动植物和土壤的“关联”的认识,即帮助学生进一步强化认识,很多动植物都需要依赖土壤而生存)(四)拓展用防水胶、木条、有机玻璃做一个扁的透明观察盒,往观察盒里倒满土并注意保持土的湿润把蚯蚓或是蚂蚁放到土上,再铺一些嫩草和树叶,观察蚯蚓或蚂蚁的活动设计意图:拓展活动有效弥补了学生不易观察到的土壤下的动物生活情况不同地区可以考虑“蚂蚁工坊”这一材料替换,但观察蚯蚓从观察环境的真实性和观察成本来看都更为适宜3 3太阳的位置和方向太阳的位置和方向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目标学会根据太阳的位置辨别方向体会一天中,早、午、晚天气冷热变化2.科学探究目标:能利用太阳的位置辨别方向及冷热变化3.科学态度目标:开展小组活动,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勇于发言,积极动手,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将学生置于现实情境中,鼓励学生亲近自然、关注自然、发现自然规律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利用太阳位置辨别方向2.教学难点:利用太阳位置辨别东、南、西、北教学准备教学准备:1.小组活动:每组东、南、西、北、太阳、早、午、晚8 张图片2.教师准备:课件、班级记录单等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预设 8 分)1.太阳从哪里升起?(引入课题,引发学生思考太阳位置和方向的关系)2.你知道如何根据太阳的位置辨别方向吗?(教师播放课件中的动画)3.当我们来到大自然如何辨认方向呢?让我们一起去操场来验证我们的猜想二、探究利用太阳位置辨别方向(预设22 分)1.老师把学生带到操场,选出一组示范老师根据太阳位置确定方向:早晨,面对太阳,太阳在东、右为南、后为西、左为北2.找 4 名同学举着图片分别站在东、南、西、北4 个方向一名同学举“早”站在东,一名同学举“午”站在南,一名同学举“晚”站在西方3.老师手举“太阳”图片边走边说,早晨在东、中午在南、晚上在西4.小组活动各小组分别确定方向,观察兵与同伴说一说操场东、南、西、北各有什么东西?学生在记录单上记下各方向的东西。
交流记录结果,体会规定方向的必要性三、带回学生讨论:(预设5 分)清晨、中午和傍晚,面对太阳我们如何判断前、后、左、右的方向讨论一天中什么时间最热,记录我们的冷热感觉四、交流总结:(预设 5 分)一天中,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是怎样变化的?我们怎样利用太阳辨别方向?早、午、晚,什么时候最热?我们是怎样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