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广东佛山市2022届上学期高三一模历史试题Word版.doc

12页
  • 卖家[上传人]:刚**
  • 文档编号:288884980
  • 上传时间:2022-05-0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49MB
  • / 1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22年佛山市普通高中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一)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要求的1.对于战争的看法,孟子提出“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墨子认为“春则废民耕稼数艺,秋则废民获敛”由此可知两者A.对战争持反对的态度 B.维护百姓的根本利益C.具有一定的民本思想 D.继承和发展仁的思想2.汉初,大盐铁商独占山海之利成为“富至巨万”的地方豪强汉武帝推行盐铁官营、酒类专卖这A.解决了地方豪强问题 B.有利于维护国家大一统C.有利民间手工业发展 D.说明政府垄断商业贸易3.表1为关于武则天的若干记载则天大圣皇帝,内辅外临,将五十载,在朕躬则为慈母,于士庶即是明君唐中宗《答敬晖请削武氏王爵表敕》僭位二十一年,寿八十一年乘唐中衰,攘窃神器,任用酷吏,屠害宗支,毒流缙绅,其祸惨矣宋)朱熹《通鉴纲目》武氏见王后已去,急忙来至龙床,狠了狠心肠,将公主登时扼死,把被盖好,自己仍旧往侧室去了。

      清小说)如莲居士《反唐演义全传》表1用以上材料研究武则天,下列推论正确的是A.由于唐中宗为当朝人,因此其评论比朱熹有较高可信度B.朱熹言论有感情色彩,所以不能作为研究武则天的材料C.《反唐演义全传》较多细节描写,全面还原了历史真实D.历史文献的记载中,都带有叙事者的主观历史价值判断4.宋代科举相较于唐代的“兼采誉望,不专辞章”,变为“糊名考校,一决文字而已”,这反映了宋代A.社会阶层流动加强 B.选官完全公平公正C.录取人数大大增加 D.科举制度日趋僵化5.元朝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推行土司制度,封赠各族首领官职,并承担管理地方、朝贡纳赋这说明元朝A.对少数民族地区直接管理 B.恢复分封制度以巩固统治C.扩大地方官员的职权范围 D.推动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6.1880年,直隶提督刘铭传力请修建铁路,但朝野议论多指斥他“直欲破坏列祖列宗之成法以乱天下也”这反映了A.洋务派与顽固派矛盾不可调和 B.实业救国思潮受抑制C.修建铁路危害了清政府的统治 D.中国近代化步履维艰7.表2为开创于1908年的京师女子师范学堂的课程设置。

      学科教育裁缝手艺算学国文修身格致家事体育图画历史地理音乐课时241515131288887666表2这反映了A.女性地位的迅速提升 B.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发展C.“中体西用”的主张 D.传统价值观尚未被突破8.1922年,中国共产党二大指出:各种事实证明,加给中国人民最大的痛苦的是资本帝国主义和军阀官僚的封建势力,因此反对那两种势力的民主主义的革命运动是极其有意义的这说明中国共产党A.意识到民族矛盾是主要矛盾 B.确立国共合作进行民主革命C.实事求是进行革命策略调整 D.总结出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9.图1是版画《村选大会》,该作品图1 版画《村选大会》A.推动土地革命时期政权建设 B.描述农业合作社成立的场景C.宣传抗日根据的政权建设 D.反映基层群众民主自治制度10.1985年,中国政府派出大型参观团参加日本世博会,希望增进与各国的科技交流和合作,以提高中国的科学技术能力这说明A.中国坚持求同存异方针 B.中国实行科教兴国战略C.中日两国经贸联系加强 D.中国主动加强对外交流11.《十二铜表法》规定,如果借贷双方当事人和解失败,债务人又寻求不到担保人为他担保,债权人可以任意处置甚至肢解债务人。

      这说明A.审判程序缺乏公正 B.法律具有时代烙印C.担保人拥有解释权 D.债权人垄断了法律12.表3是1761—1831年英国粮食进口数量的变化年份粮食总产量(指数)粮食净进口(指数)1761124-41781136018011595183122612表3根据表格可知英国A.农业生产逐渐萎缩 B.工业生产逐步扩大C.轻工业占主导地位 D.世界工厂地位丧失13.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所有德国人都有一个共同的公民身份,不得受到其所在邦当局或另一邦当局的限制,各邦之间现行条例应继续有效这说明宪法A.尊重历史传统 B.明确公民权利 C.维护君主权力 D.扩大各邦权力14.1920年,苏维埃政府颁布了租让法令,外国资本家可通过独资、合资及提供技术援助等方式获得矿产、森林等经营权,产品实行分成美国哈里曼公司是较大的租让企业之一这反映了A.美苏利益的趋同 B.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C.战时政策的完善 D.经济政策的适时调整15.1956年,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要求将西柏林建设成繁荣的橱窗,向居民输送大量的牛排、猪肉和大米。

      这反映了A.美国极力推动欧洲联合 B.杜鲁门主义的影响C.冷战思维渗透经济领域 D.柏林出现经济危机16.表4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生的国际事件时间事件1993年美俄签订《第二阶段削减战略核武器条约》1994年北美自由贸易区成立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成立1997年联合国关于限制排放使气候变暖气体《京东协议书》签订表4由此表可知A合作与发展成为世界共识 B.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 C. 全球化下价值取向同质化 D.全球化取代集团化的趋势D. 二、非选择题:共52分第17~19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20~22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3小题,共40分17.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民主因素民主也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始终不渝坚持的重要理念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中国古代关于民主思想的论述,最早见于《吕氏春秋·贵公》:“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天下人之天下也”孟子提出了“民贵君轻”、“得民心者得天下”的名论,荀子有“君舟民水”的生动比喻,明末清初诸大儒更为激越地表达了“天下为天下人之天下”理念。

      先哲们的这些思想,为梁启超等近代民权与民主先驱者们提供了思想资源,“天下为公”观念更成为孙中山终身奉行的理念——摘编自胡发贵《天下为天下人之天下:中国古代民主观念的滥觞》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人民坚定不移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使民主发展的政治制度保障和社会物质基础更加坚实中国愿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本着相互尊重、求同存异的精神,共同丰富发展人类政治文明——摘编自国务院《中国的民主》白皮书(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明末清初“天下为天下人之天下”思想产生的背景及其意义8分)(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述新中国成立以后实现人民民主的制度保障及其实践意义6分)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从1763至1914年的一个半世纪,是欧洲获得对世界大部分地区霸权的时期1763年时,欧洲诸强国仅在非洲和亚洲有一些沿海据点,到1914时,已并吞整个非洲,并有效地建立了对亚洲的控制它们之所以能进行这种前所未有的扩张,是因为三大革命:科学革命、工业革命和政治革命,给了它们以不可阻挡的推动力和力量。

      材料二19世纪和20世纪初,全世界的人已习惯于整块整块的大陆为欧洲列强所瓜分,并开始认为这几乎就是事物正常秩序的一部分但20世纪中期,发生的情况却恰恰相反:欧洲本身正在被外来的两个大国划分成两大势力范围;同时,欧洲的殖民地不管帝国同意与否,全都在摆脱欧洲的控制——以上均摘编自(美)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殖民扩张不可阻挡的原因及对世界格局产生的影响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殖民扩张的认识6分)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表4为历届世博会(部分)举办国家、主题等相关信息表4年份国家举办地主题1933年美国芝加哥一个世纪的进步1937年法国巴黎现代世界的艺术和技术1962年美国西雅图太空时代的人类1970年日本大阪人类的进步与和谐1984年美国新奥尔良河流的世界——水乃生命之源1990年日本大阪人类与自然1999年中国云南人与自然——迈向21世纪2000年德国汉诺威人类——自然——科技——发展2010年中国上海城市,让生活更美好2015年意大利米兰给养地球:生命的能源依据表格,提取两个或以上相关主题信息,提炼观点,并结合近现代史加以阐释。

      要求:提取信息,提炼观点,阐释史论结合、表述清晰)(二)选考题:共12分请考生从三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20.(12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928年8月底,鄂豫边特委召开松树岗会议,提出没收豪强地主的土地财产,按人口分给贫农、雇农,自耕农的土地不动富农的好土地没收,不反动的小地主分给坏土地1929年,鄂豫边召开联席会议,宣布“要使党的土地革命纲领深入到人民中去,以提高群众斗争情绪与决心”到1930年底,豫东南桑城有103个乡12万多人,新县19万多人分得了土地在土改实践中,各级政府发动和组织人民群众与地主作斗争,使他们成为土改运动的主动的生力军——摘编自《豫东南土地革命战争史稿》(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鄂豫边土地改革的背景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鄂豫边土地改革的影响6分)21.(12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944年6月15日8时30分,激烈的马里亚纳群岛登陆战打响了马里亚纳群岛位于台湾岛和菲律宾群岛以东,正扼中太平洋航道的咽喉由于之前几次太平洋战争的失利,日军企图在马里亚那群岛挑起大决战,以打败盟军主力舰队来扭转劣势。

      美军对于岛上日军的设防情况一无所知,但为夺得太平洋战场主动权,美国太平洋舰队总司令切斯特·尼米兹海军上将令航母编队和潜艇部队积极出击,使用新型防空炮弹,重创日本海军主力,仅付出76人阵亡、损失123架飞机、4艘军舰轻伤的极小代价,给予敌人3艘航空母舰、3艘油轮及600架飞机的巨大伤害经过这场海战,日本舰队遭受了巨大的损失,短时间内根本无法恢复成一支现代化的舰队中太平洋上的制空权、制海权彻底落到了美军的手里——摘编自田树珍《马里亚纳海战》(1)根据。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