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买文具》优秀教案教学设计.docx
13页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买文买文 具具》》优秀教案教学设计优秀教案教学设计第一单元混合运算2 买文具上课解决方案教案设计设计说明本节课主要学习除加、除减两步混合运算,突出现实情境的作用,进一步体会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除加、除减运算顺序的合理性在教学本节课时,先让学生了解情境图的内容,收集情境图中的数学信息,然后根据这些信息解决相应的问题在解决问题时,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创意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明确除加、除减的运算顺序,最后对运算顺序进行总结,加深学生的印象通过这样的设计,学生掌握了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发展了收集信息、整理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前准备教师准备 PPT 课件 学情检测卡教学过程第 1 课时 买文具(一)⊙解决问题,复习旧知1.课件出示问题:小华和小英一起到商店买文具,小华想买一个日记本,小英想买一支钢笔,售货员阿姨想考考她们,告诉她们日记本 3 个 12 元,钢笔 5 支 20 元,你知道小华和小英各应付多少钱吗?2.引导学生读题,解决问题3.导入新课:这是我们学过的用除法解决的问题,今天我们将尝试把除法和其他运算结合起来解决问题。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温故而知新,在教学新课之前,复习用除法解决的问题,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已学知识,为新课的学习扫除障碍⊙自主探索,学习新知1.问题呈现师(课件出示教材 5 页情境图):大家仔细观察这幅情境图,从中你能知道些什么?(学生仔细观察情境图并汇报自己收集到的数学信息)2.根据这些数学信息试着提出数学问题3.解决问题一:笑笑一共需要多少元?(1)筛选有用的信息请学生将解决这个问题所需的信息找出来,与问题连起来说一说)(2)独立解决问题请学生独立思考,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问题,并将解决问题的过程在练习本上呈现出来)(3)集体交流,展示解决问题的方法预设方法一:直接画图解决问题,如下图所示:师:你能说说这幅图表示什么意思吗?能把你的想法用算式表示出来吗?(请学生根据自己所画的直观图列出算式)方法二:画图并分步列式解决问题,如下所示:18÷3=6(元)6+4=10(元)师:18÷3 求的是什么?哪部分图可以用 18÷3 表示?6+4 求的是什么?哪部分图可以用算式 6+4表示?(学生对照直观图说出算式每一步的实际含义)方法三: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如 18÷3+4师(板书算式 18÷3+4):你是怎样想的?能结合情境图说说这个算式的意思吗?这个算式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师:如果把这个算式改成 4+18÷3 可以吗?应该怎样算?(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刚才我们列出的两个综合算式中既有除法,又有加法,计算时要先算除法,再算加法)4.解决问题二:每本算术本现价比原价便宜多少元?(1)课件出示问题,理解题意。
师:我们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知道哪些信息?应该先求什么?(2)独立试做,集体交流方法一:分步计算10÷5=2(元) 3-2=1(元)方法二:列综合算式3-10÷5=3-2=1(元)师:为什么先算 10÷5?为什么“3-”写在 10÷5的前面?第一单元混合运算2 买文具上课解决方案教案设计设计说明本节课主要学习除加、除减两步混合运算,突出现实情境的作用,进一步体会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除加、除减运算顺序的合理性在教学本节课时,先让学生了解情境图的内容,收集情境图中的数学信息,然后根据这些信息解决相应的问题在解决问题时,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创意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明确除加、除减的运算顺序,最后对运算顺序进行总结,加深学生的印象通过这样的设计,学生掌握了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发展了收集信息、整理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前准备教师准备 PPT 课件 学情检测卡教学过程第 1 课时 买文具(一)⊙解决问题,复习旧知1.课件出示问题:小华和小英一起到商店买文具,小华想买一个日记本,小英想买一支钢笔,售货员阿姨想考考她们,告诉她们日记本 3 个 12 元,钢笔 5 支 20 元,你知道小华和小英各应付多少钱吗?2.引导学生读题,解决问题。
3.导入新课:这是我们学过的用除法解决的问题,今天我们将尝试把除法和其他运算结合起来解决问题板书课题)设计意图:温故而知新,在教学新课之前,复习用除法解决的问题,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已学知识,为新课的学习扫除障碍⊙自主探索,学习新知1.问题呈现师(课件出示教材 5 页情境图):大家仔细观察这幅情境图,从中你能知道些什么?(学生仔细观察情境图并汇报自己收集到的数学信息)2.根据这些数学信息试着提出数学问题3.解决问题一:笑笑一共需要多少元?(1)筛选有用的信息请学生将解决这个问题所需的信息找出来,与问题连起来说一说)(2)独立解决问题请学生独立思考,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问题,并将解决问题的过程在练习本上呈现出来)(3)集体交流,展示解决问题的方法预设方法一:直接画图解决问题,如下图所示:师:你能说说这幅图表示什么意思吗?能把你的想法用算式表示出来吗?(请学生根据自己所画的直观图列出算式)方法二:画图并分步列式解决问题,如下所示:18÷3=6(元)6+4=10(元)师:18÷3 求的是什么?哪部分图可以用 18÷3 表示?6+4 求的是什么?哪部分图可以用算式 6+4表示?(学生对照直观图说出算式每一步的实际含义)方法三: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如 18÷3+4。
师(板书算式 18÷3+4):你是怎样想的?能结合情境图说说这个算式的意思吗?这个算式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师:如果把这个算式改成 4+18÷3 可以吗?应该怎样算?(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刚才我们列出的两个综合算式中既有除法,又有加法,计算时要先算除法,再算加法)4.解决问题二:每本算术本现价比原价便宜多少元?(1)课件出示问题,理解题意师:我们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知道哪些信息?应该先求什么?(2)独立试做,集体交流方法一:分步计算10÷5=2(元) 3-2=1(元)方法二:列综合算式3-10÷5=3-2=1(元)师:为什么先算 10÷5?为什么“3-”写在 10÷5的前面?第一单元混合运算2 买文具上课解决方案教案设计设计说明本节课主要学习除加、除减两步混合运算,突出现实情境的作用,进一步体会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除加、除减运算顺序的合理性在教学本节课时,先让学生了解情境图的内容,收集情境图中的数学信息,然后根据这些信息解决相应的问题在解决问题时,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创意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明确除加、除减的运算顺序,最后对运算顺序进行总结,加深学生的印象。
通过这样的设计,学生掌握了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发展了收集信息、整理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前准备教师准备 PPT 课件 学情检测卡教学过程第 1 课时 买文具(一)⊙解决问题,复习旧知1.课件出示问题:小华和小英一起到商店买文具,小华想买一个日记本,小英想买一支钢笔,售货员阿姨想考考她们,告诉她们日记本 3 个 12 元,钢笔 5 支 20 元,你知道小华和小英各应付多少钱吗?2.引导学生读题,解决问题3.导入新课:这是我们学过的用除法解决的问题,今天我们将尝试把除法和其他运算结合起来解决问题板书课题)设计意图:温故而知新,在教学新课之前,复习用除法解决的问题,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已学知识,为新课的学习扫除障碍⊙自主探索,学习新知1.问题呈现师(课件出示教材 5 页情境图):大家仔细观察这幅情境图,从中你能知道些什么?(学生仔细观察情境图并汇报自己收集到的数学信息)2.根据这些数学信息试着提出数学问题3.解决问题一:笑笑一共需要多少元?(1)筛选有用的信息请学生将解决这个问题所需的信息找出来,与问题连起来说一说)(2)独立解决问题请学生独立思考,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问题,并将解决问题的过程在练习本上呈现出来)(3)集体交流,展示解决问题的方法。
预设方法一:直接画图解决问题,如下图所示:师:你能说说这幅图表示什么意思吗?能把你的想法用算式表示出来吗?(请学生根据自己所画的直观图列出算式)方法二:画图并分步列式解决问题,如下所示:18÷3=6(元)6+4=10(元)师:18÷3 求的是什么?哪部分图可以用 18÷3 表示?6+4 求的是什么?哪部分图可以用算式 6+4表示?(学生对照直观图说出算式每一步的实际含义)方法三: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如 18÷3+4师(板书算式 18÷3+4):你是怎样想的?能结合情境图说说这个算式的意思吗?这个算式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师:如果把这个算式改成 4+18÷3 可以吗?应该怎样算?(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刚才我们列出的两个综合算式中既有除法,又有加法,计算时要先算除法,再算加法)4.解决问题二:每本算术本现价比原价便宜多少元?(1)课件出示问题,理解题意师:我们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知道哪些信息?应该先求什么?(2)独立试做,集体交流方法一:分步计算10÷5=2(元) 3-2=1(元)方法二:列综合算式3-10÷5=3-2=1(元)师:为什么先算 10÷5?为什么“3-”写在 10÷5的前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