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步入化学殿堂知识点归纳.doc
6页第1单元 步入化学殿堂1、化学是在分子、原子的水平上研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2、化学给人类带来了衣料,食物,生活用品,改善了居住环境,交通化学与人类社会发展相关的重要领域①信息科学,②研制功能新材料,③能源开发利用④环境保护⑤生命过程的探索3、木材,棉花石料是天然材料;塑料,玻璃、不锈钢是人工制造的材料(即化学制品)4、化学变化是指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如:葡萄酿成酒;铁矿石炼成铁、火力发电,火药爆炸、铁矿石炼成铁、造纸、制火药、烧瓷器、水的电解,食物消化,光合作用物理变化是指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如:水结成冰;碘的升华、酒精挥发,风力发电海水晒盐、车胎爆炸、指南针制作5、化学变化中还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常表现为热能、光能和电能的放出和吸收镁带燃烧:化学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 光合作用:光能转化为化学能蓄电池放电: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蓄电池充电、水电解: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煤气燃烧: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石灰石高温分解:热能转化为化能6、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7、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 (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 (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
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 (3)检验产物 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或内壁涂有石灰水的烧杯) (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凝固产生的固体小颗粒),点燃白烟,蜡烛复燃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⑸ 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 ⑹ 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 (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8、镁带燃烧的现象: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有少量白烟无色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 呈红色锌料放入稀盐酸中,有气体冒出,锌粒逐渐溶解蓝色的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无色的氢氧化钠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以上变化全为化学变化9、影响蜡烛燃烧时间的因素:蜡烛的质地、烛心的粗细、蜡烛的长短、烧杯容积的大小等10、学习化学的重要而有效的方式——科学探究;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收集证据(包括:设计实验→进行实验)→获得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 如:(提出问题);这是什么金属?(猜想与假设);这可能是铁。
设计实验);小明说可以拿磁铁去吸引一下 (进行实验);小明找到一块磁铁,并它去吸引那块金属 (获得结论);这块金属是铁 (反思与评价);除了铁以外,有没有其它的金属也会被磁铁吸引 (表达与交流);用磁铁可以区别铁与其它金属例.郝颖同学在化学课上提出,可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人呼出的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气体,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C)A.建立假设 B.猜想与假设 C.设计实验 D.做出结论9、物质是由分子、原子和离子三种基本粒子构成的(如:水,二氧化碳、氢气、氧气、酒精、糖等是由分子构成的) 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如:金属铜、铁、氦气,氖气氩气、硅、金刚石是由原子构成的) 金刚石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如氯化钠,氧化镁、氯化钾是由离子构成的) 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10、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如: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水是由氯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11、记住下列物质或微粒的化学符号(即化学式) 水-H2O 氢气-H2 氧气-O2 二氧化碳-CO2 水分子-H2O 氢分子-H2 氧分子-O2 氢原子-H 氧原子-O 碳原子-C 描述: 一个水分子是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的;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一个氧分子是由两个氧原子构成的; 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的10、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一)能被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燃烧匙、石棉网、坩埚、 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坩埚(不要垫石棉网) 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 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坩埚、燃烧匙 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 既可加热液体,又可加热固体的仪器:试管、蒸发皿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反应容器:试管、烧杯、烧瓶、锥形瓶、蒸发皿、燃烧匙、坩埚、(二)测容器--量筒量筒的精确度为0.1mL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先倾倒液体至接近所需刻度线,再使用胶头滴管滴加至刻度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所用仪器:量筒(最大量程要接近所要量取的体积)、胶头滴管例.要准确量取45ml液体适宜的仪器是 ( D )A.100ml量筒 B.50ml量筒 C.50ml烧杯和胶头滴管 D.50ml量筒和胶头滴管读数时: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仰视读取读数时,读数偏低;俯视读取读数时,读数偏高 用仰视的读数方法去量取一定量液体;量出实际体积偏大; 用俯视的读数方法去量取一定量液体;量出的实际体积偏小;例.量取8克水,应选用的量筒规格为 ( C )A、5毫升 B、25毫升 C、10毫升 D、50毫升13.向量筒中注入水,仰视读数为MmL,倒出一部分水后,俯视读数NmL,则倒出来的水的体积为(B )A、(M—N)mL B、大于(M—N)mL C、小于(M—N)mL D、不确定(三)称量器--托盘天平 (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注意点:(1)先调整零点 (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3)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一般药品称量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在纸上称量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放在加盖的玻璃器皿(如小烧杯、)或表面皿中称量4)砝码用镊子夹取添加砝码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后加质量小的砝码(先大后小)(5)称量结束后,应使游码归零。
砝码放回砝码盒若砝码与药品互相放错位置,纠错公式:实际质量=砝码读数-游码读数例.用托盘天平称量一个小烧杯的质量,下列记录正确的是 ( B )A、15克 B、15.1克 C、15.12克 D 、15.125克例.使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若在未调平(空载时指针偏右)时就进行称量,则称量的结果与实际质量相比 (B ) A、偏大 B、偏小 C、相等 D、无法确定例.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右盘放固体W,左盘上加5g砝码,再把游码移至0.4g处达到平衡,则固体W的实际质量是 ( B ) A、5.4g B、4.6g C、5.6g D、4.4g例.小明要称量10克氯化钠的过程,放好氯化钠后发现天平的指针向左偏,则应该 ( B ) A.增加砝码 B.减少砝码 C.增加药品 D.减少药品例.用天平称量5.2克食盐,其步骤有:a调节天平平衡;b、加砝码;c、游码移回零刻度处;d、砝码放入盒中;e、移动游码f、加入食盐正确的操作步骤为 ( A )A、cabefdc B、cafbedc C、caebfdc D、abcefdc(四)加热器皿--酒精灯(1)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三不”:①不可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②用火柴从侧面点燃酒精灯,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接点燃另一盏酒精灯;③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熄,不可吹熄。
使用时注意两查:①检查灯的酒精②检查灯芯,若灯芯不平或烧焦,要用剪刀剪去火焰的大小可调节灯芯的长短2)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可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也不应少于1/3(3)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物体外焰温度最高;焰心温度最低(4)如果酒精灯在燃烧时不慎翻倒,酒精在实验台上燃烧时,应及时用沙子盖灭或用湿抹布扑灭火焰,不能用水冲熄灭酒精灯后,不可立即添加酒精,要等到冷却后再添加五)夹持器--铁夹、试管夹铁夹夹持试管的位置应在试管口近1/3处 试管夹夹持试管时,应将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持部位在距试管口近1/3处;用手拿住试管夹的长柄,不要把拇指按在短柄上六)分离物质及加液的仪器--漏斗、长颈漏斗、分液漏斗 向细口容器中添加液体可用漏斗过滤时,应使漏斗下端管口与承接烧杯内壁紧靠,以免滤液飞溅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要插入液面以下,以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口逸出长颈漏斗与分液漏斗的区别是分液漏斗有开关,而长颈漏斗没有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一)药品的取用1、药品的存放:一般固体药品放在广口瓶中,液体药品放在细口瓶中(少量的液体药品可放在滴瓶中),金属钠存放在煤油中,白磷存放在水中,见光易分解的药品存放在棕色(茶色)的瓶中。
2、药品取用的总原则(一平,二放,三慢竖)①取用量:按实验所需取用药品如没有说明用量,应取最少量,固体以盖满试管底部为宜,液体以1~2mL为宜②“三不”: 不能用手接触任何药品;不能品尝药品;不能直接用鼻闻药品气味(如需嗅闻气体的气味,应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仅使极少量的气体进入鼻孔)③剩余药品处理原则:剩余药品不可放回原瓶,也不可乱丢,更不能带出实验室,应放在指定的容器内3、固体药品的取用①粉末状及小粒状药品:用药匙或V形纸槽 (一平,二放,三竖直) ②块状及颗粒状药品:用镊子夹取(一平,二放,三慢竖),防止击坏试管底部4、液体药品的取用①液体试剂的倾倒法: 取下瓶盖,倒放在桌上,(以免药品被污染)标签应向着手心,(以免残留液流下而腐蚀标签)将瓶口紧靠试管口边缘,缓缓地注入试剂,(防止液体外流)倾注完毕,盖上瓶盖,标签向外,放回原处防止药品变质和取用方便)②液体试剂的滴加法:滴管的使用:a、先赶出滴管中的空气,后伸入液体中吸取试剂b、滴入试剂时,滴管要保持垂直悬于容器口上方滴加(防止试剂污染)c、使用过程中,始终保持橡胶乳头在上,以免被试剂腐蚀d、滴管用毕,立即用水洗涤干净(滴瓶上的滴管除外,使用后不能用水冲洗)e、胶头滴管使用后清洗干净,直立放置,保持胶帽在上,不能平放。
例.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用剩的药品,一定要及时放回原瓶 B.如果没有说明药品的用量,液体只需10~20mLC.滴瓶上的滴管使用后,一定要洗净后再插回原滴瓶内D.胶头滴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