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县刘集中心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化学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
11页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县刘集中心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化学期末试卷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 在标准状况下,三个干燥的烧瓶内分别装入:干燥纯净的NH3、含有部分空气的HCl气体、体积比为4:1的NO2与O2的混合气体分别做喷泉实验,最终三个烧瓶中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假设溶液不外渗)之比为A.2:1:2 B.5:5:4 C.1:1:1 D.4:4:5参考答案:B略2. 室温时,两个容积相同的烧瓶中分别盛有M和N两种气体(同温同压),取下弹簧夹A,使两烧瓶内的气体接触(如图),容器内的压强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编号①②③④气体MH2SH2NH3NO气体NSO2Cl2HClO2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②④①③ D.④①②③参考答案:C解析:取下弹簧夹A,使两烧瓶内的气体接触,反应后剩余的气体越少,则压强越小①发生2H2S+SO2=3S↓+H2O;②发生H2+Cl2==2HCl;③发生NH3+HCl=NH4Cl;④发生2NO+O2=2NO2。
设体积均为2L,由反应可知,①中反应后只有1L气体,②中有4L气体,③中不含气体,④中含3L左右的气体,则容器内的压强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②④①③,故选C3. 离子检验的常用方法有三种:检验方法沉淀法显色法气体法含义反应中有沉淀产生或溶解反应中有颜色变化反应中有气体产生下列离子检验的方法不合理的是()A.NH-气体法 B.I--沉淀法 C.Fe3+-显色法 D.Ca2+-气体法参考答案:答案:D4. 下列是某学生自己总结的一些规律,其中正确的是A.一种元素可能有多种氧化物,但是同种化合价只对应一种氧化物B.阳离子只能得到电子被还原,只能做氧化剂www.ks5uC.含有最高价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有强的氧化性D.氧化物不可能是还原产物,只可能是氧化产物参考答案:C5. 下列溶液暴露于空气中,开始一段时间其pH变小的是(不考虑溶质挥发)( ) ①H2S ②H2SO3 ③Na2S ④Ca(OH)2 ⑤氯水 ⑥Na2SO3A. ①③④ B. ②④⑤⑥ C. ①②④⑤ D. ②③④⑤⑥参考答案:B略6. 下列各组物质中,满足下图物质一步转化关系的选项是( ) 参考答案:C略7. 化学已经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日本福岛核电站泄露的放射性物质131I和127I互为同位素,化学性质几乎相同B.“光化学烟雾”、 “硝酸酸雨”的形成都与氮氧化合物有关C.高纯度的硅单质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光导纤维遇强碱会“断路”D.低碳生活注重节能减排,尽量使用太阳能等代替化石燃料,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参考答案:C8. 下列实验操作合理或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用激光笔检验某KI溶液中是否溶有淀粉B.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容量瓶用蒸馏水洗涤后再用待装溶液润洗C.向AgCl沉淀中滴加少量KI溶液,可说明Ksp(AgCl)<Ksp(AgI)D.配制硫酸亚铁溶液,是将绿矾晶体溶于蒸馏水再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参考答案:A考点:物质的检验和鉴别的基本方法选择及应用;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沉淀转化的本质;溶液的配制.专题:实验评价题.分析:A.淀粉溶液具有丁达尔效应;B.容量瓶不能润洗;C.AgCl溶度积较大;D.配制硫酸亚铁溶液,应防止亚铁离子的水解和氧化.解答:解:A.淀粉溶液为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可用激光笔检验,故A正确;B.容量瓶不能润洗,防止浓度偏大,故B错误;C.向AgCl沉淀中滴加少量KI溶液,可生成AgI沉淀,说明AgCl溶度积较大,故C错误;D.配制硫酸亚铁溶液,应防止亚铁离子的水解和氧化,应先在蒸馏水中加入硫酸酸化,抑制亚铁离子的水解,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较为综合,涉及物质的检验、溶液的配制等知识,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实验的严密性和可行性的评价,难度不大.9. 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PM2.5)会造成空气污染,应加强监测和治理 B.明矾和氯气均可用于水的消毒、杀菌 C.硬铝属于合金材料,餐桌上的瓷盘属于硅酸盐制品 D.不需要通过化学反应就能从海水中获得食盐和淡水 参考答案:B略10. 下列推断合理的是A.明矾[KAl(SO4)2·12H2O]在水中能形成Al(OH)3胶体,可用作净水剂B.金刚石是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质,不可能与氧气发生反应C.浓H2SO4有强氧化性,不能与Cu发生剧烈反应D.将SO2通入品红溶液,溶液褪色后加热恢复原色;将SO2通入溴水,溴水褪色后加热也能恢复原色参考答案:A【解析】 KAl(SO4)2·12H2O电离出的Al3+能水解,生成Al(OH)3胶体,可用作净水剂,A正确;金刚石能够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B错误;浓H2SO4有强氧化性,在加热条件下与Cu可剧烈反应,C错误;SO2使品红溶液褪色,加热颜色能复原;SO2和溴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加热不能恢复原来颜色,D错误 11. 已知甲苯的一氯代物有4种,则甲苯与氢气完全加成后产物的一氯代物的种类数是( )A.2种 B.4种 C.5种 D.7种参考答案:C苯苯与氢气加成之后生成的物质就是甲基环己烷,甲基上有三个氢算是一种,与甲基相连的那个环上的碳原子上有一个氢,算是一种,另外邻位,对位,间位上的氢各1种,所以一氯代物是总共有五种12. 下列各组分子均属于非极性分子的是① H2O ② CO2 ③ HCl ④CCl4 ⑤ NH3 ⑥ CO ⑦ CH4 ⑧HClOA. ① ④ ⑧ B. ② ③ ⑥ C. ② ④ ⑦ D. ④ ⑤ ⑧参考答案:C13. aAn+、bB(n+1)+、cCn-、dD(n+1)-电子层结构相同。
关于A、B、C、D四种元素叙述正确的是( ) A.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D > C B. 一定都是短周期元素 C. 单质的还原性:B > A D. 原子序数:B > A > C > D参考答案:D14.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c(NH+4)相等的(NH4)2SO4溶液、NH4HSO4溶液和NH4Cl溶液中,溶质浓度大小关系是: c[(NH4)2SO4]< c[(NH4HSO4] < c(NH4Cl) B.欲除去CuCl2中混有少量的FeCl3,可加入CuOC.0.2mol/L HCl溶液与等体积0.05mol/L Ba(OH)2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1D.0.2mol/L的NaHCO3溶液中c(H+)+c(H2CO3)=c(CO32-)+c(OH)-参考答案:C15. 由某一元醇a和一元羧酸b形成的酯相对分子质量为212,分子内碳原子数是氢和氧原子数之和,该酯不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又知a可氧化得b,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a的分子量比b大14 B、该酯中一定不存在双键C、b的分子量比a大14 D、酯a,b三种分子中都含有一种相同的,式量大于45的原子团参考答案:CD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 含苯酚的工业废水处理的流程图如下: (1)上述流程里,设备Ⅰ中进行的是 操作(填写操作名称)。
实验室里这一步操作可以用 进行(填写仪器名称)2)由设备Ⅱ进入设备Ⅲ的物质A是 由设备Ⅲ进入设备Ⅳ的物质B是 3)在设备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在设备Ⅳ中,物质B的水溶液和CaO反应后,产物是NaOH、H2O和 通过 操作(填写操作名称),可以使产物相互分离5)上图中,能循环使用的物质是C6H6、CaO、 、 参考答案:(1)萃取(或萃取、分液) 分液漏斗(2)C6H5ONa 、 NaHCO3(3)C6H5ONa+CO2+H2O→C6H5OH+NaHCO3(4)CaCO3 过滤(5)NaOH水溶液、CO2略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17. 碘在科研与生活中有重要作用,某兴趣小组用0.50 mol·L-1KI、0.2%淀粉溶液、0.20 mol·L-1K2S2O8、0.10 mol·L-1Na2S2O3等试剂,探究反应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已知:S2O82-+ 2I-= 2SO42- + I2(慢) I2 + 2S2O32- = 2I- + S4O62- (快)(1)向KI、Na2S2O3与淀粉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K2S2O8溶液,当溶液中的 耗尽后,(填化学式)溶液颜色将由无色变为蓝色,为确保能观察到蓝色,S2O32-与S2O82-初始的物质的量需满足的关系为:n(S2O32-)∶n(S2O82-) 。
2)为探究反应物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表:实验序号体积V/mlK2S2O8溶液水KI溶液Na2S2O3溶液淀粉溶液①10.00.04.04.02.0②9.01.04.04.02.0③8.0Vx4.04.02.0表中Vx = mL,理由是 3)已知某条件下,浓度c(S2O82-)~反应时间t的变化曲线如图,若保持其它条件不变,请在答题卡坐标图中,分别画出降低反应温度和加入催化剂时c(S2O82-)~反应时间t的变化曲线示意图(进行相应的标注)4)碘也可用作心脏起搏器电源锂~碘电池的材料,该电池反应为:2 Li(s) + I2 (s) = 2 LiI(s) △H已知:4 Li(s) + O2 (g) = 2 Li2O(s) △H1 4 LiI(s) + O2 (g) = 2 I2 (s) + 2 Li2O(s) △H2则电池反应的△H = ;碘电极作为该电池的 极。
参考答案:(1)S2O32-, <2(2)2.0;保证溶液总体积不变,即其他条件不变,只改变反应物K2S2O8浓度,从而才达到对照实验目的3) (4) (△H1-△H2)/2; 正 略18. [物质结构与性质]原子序数小于36的X、Y、Z、W、J五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X元素原子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