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20页湖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8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时量90分钟,满分110分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其中1~8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9~12由多个选项正确,选不全得2分,错选或不选得0分1.前不久,中印边界发生了一次双方军队互相斗殴的接触事件,其中有一个我军边防战士跳起来,一脚踹翻印军士兵的精彩视频广泛传播,如果其起跳的最大高度堪比运动员,请根据体育和生活常识估算该英勇战士起跳瞬间消耗的能量是最接近于A. 10J B. 1000J C. 10000J D. 1J【答案】B【解析】战士的质量约75kg,其受到的重力G=mg=7510N=750N,跳起的高度h=1m,水平位移x=2m,则在竖直方向上,运动时间,水平方向上:,合速度,动能,故,与1000J最接近,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2.如图所示,一倾角为的斜面体置于固定在光滑水平地面上的物体A、B之间,斜面体恰好与物体A、B接触,一质量为m的物体C恰能沿斜面匀速下滑,此时斜面体与A、B均无作用力若用平行于斜面体的力F沿斜面向下推物体C,使其加速下滑,则下列关于斜面体的与物体A、B间的作用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 对物体A、B均无作用力B. 对物体A有向左的压力,大小为C. 对物体B有向右的压力,大小为D. 对物体A有向左的压力,大小为【答案】A【解析】【详解】开始质量为m的物体C恰能沿斜面匀速下滑,,所以物体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与斜面对其摩擦力等大反向。
即f=mgsin其中m为物体质量,为斜面与地面夹角,g为重力加速度压力N=mgcos 摩擦力f=mgsin将摩擦力f进行水平方向的投影,为fcos=mgcossin将正压力N进行水平方向的投影,为Ncos( -)=mgcossin两者反向且相等,所以斜面不受水平方向外力;若用平行于斜面体的力F沿斜面向下推物体C,使其加速下滑,物体C对斜面体的压力不变,故有摩擦力不变,斜面体受力不变,则有斜面体与A、B均无作用力,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3.如图所示,质量为的物块B放置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其上放置质量的物块A,A通过跨过定滑轮的细线与质量为M的物块C连接,释放C,A和B一起以加速度a从静止开始运动,已知A、B间动摩擦因数为,则细线中的拉力大小为A. Mg B. Mg+Ma C. D. 【答案】C【解析】对AB的整体,根据牛顿第二定律,C正确;对C:,解得,AB错误;对物体A:,则,因f为静摩擦力,故不一定等于,D错误;故选C4.如图所示,一个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依次经过a、b、c、d四点,已知经过ab、bc和cd三段所用时间之比为3:2:1,通过ab和cd段的位移分别为x1和x2,则bc段的位移为A. B. C. D. 【答案】B【解析】设质点经过ab、bc和cd三段所用时间分别为、和,设各段时间内的位移分别为:和,由题可得:;…①设bc段的位移为x,则:…②根据公式:,则:…③同时,由于:,所以得:…④结合①④可得:…⑤而: ,即:…⑥联立③⑥可得:,故选项B正确。
点睛:本题是多种解法,也可以设出初速度及加速度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求解,但过程较为复杂,应注意此种解法的灵活应用5.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有一固定的半圆槽,半圆直径AG水平,B、C、D、E、F点将半圆周六等分现将5个质量不同的小球1、2、3、4、5(均可视为质点)分别从A点开始向右做平抛运动,分别落到B、C、D、E、F点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球5到达F点时,速度的反方向延长线必过圆心B 球3做平抛运动全过程速度变化最大C. 球5做平抛运动的时间最长D. 各球到达圆周时球3的重力功率最大【答案】B【解析】物体做平抛运动,任意一点速度的反向延长线交水平位移于中点,故球5到达F点时,速度的反方向延长线一定不过圆心,故A错误;小球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速度的变化量只在竖直方向,故竖直位移越大速度变化量越大,故B正确;根据h=gt2可知,球3运动时间最长,故C错误;球的重力功率P=mgv,由于球的质量不确定,故无法判断功率的大小,故D错误;故选B.6.一宇航员到达半径为R、密度均匀的某星球表面,做如下实验:用不可伸长的轻绳拴一质量为m的小球,上端固定在O点,如图甲所示,在最低点给小球某一初速度,使其绕O点的竖直面内做圆周运动,测得绳的拉力F大小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F1=7F2,设R、m、引力常量G以及F1为已知量,忽略各种阻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该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 B. 卫星绕该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 C. 星球的密度为 D. 小球过最高点的最小速度为0【答案】C【解析】设砝码在最低点时细线的拉力为F1,速度为v1,则 ①设砝码在最高点细线的拉力为F2,速度为v2,则 ②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③由①、②、③解得 ④F1=7F2,所以该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 .故A错误.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 卫星绕该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 ,故B错误.在星球表面,万有引力近似等于重力 ⑤由④、⑤解得 ,星球的密度: ,选项C正确;小球在最高点受重力和绳子拉力,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得: 所以小球在最高点的最小速.故D错误.故选C.点睛:根据砝码做圆周运动时在最高点和最低点的运动规律,找出向心力的大小,可以求得重力加速度;知道在星球表面时,万有引力和重力近似相等,而贴着星球的表面做圆周运动时,物体的重力就作为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7.如图叠放在水平转台上的物体A、B、C正随转台一起以角速度w匀速转动,A、B、C的质量分别为3m、2m、m,B与转台、C与转台间的动摩擦因数都为μ,A与B 间的动摩擦因数也为μ,B、C离转台中心的距离分别为r、1.5r.设本题中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B对A的摩擦力有可能为3μmgB. C与转台间的摩擦力大于A与B间的摩擦力C. 转台的角速度有可能恰好等于D. 若角速度再在题干所述原基础上缓慢增大,A与B间将最先发生相对滑动【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对AB整体,有:(3m+2m)ω2r≤μ(3m+2m)g…①对物体C,有:mω2(1.5r)≤μmg…②对物体A,有:3mω2r≤μ(3m)g…③联立①②③解得:,即满足不发生相对滑动,转台的角速度,可知A与B间的静摩擦力最大值,故A错误,故C正确.由于A与C转动的角速度相同,由摩擦力提供向心力有m1.5rω2<3mrω2,即C与转台间的摩擦力小于A与B间的摩擦力,故B错误;由A选项分析可知,最先发生相对滑动的是物块C,故D错误.故选C.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向心力【名师点睛】本题关键是对A、AB整体、C受力分析,根据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以及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列式分析是关键。
8.如图所示,P点固定一个带正电荷的小球,光滑杆上套有一个带负电的质量为m的小环(可视为点电荷),A、P在同一水平面上,且相互为L,当环从A位置静止开始下滑到C位置时速度恰好为零,B点是AC的中点,已知AC间的距离为h,则A. 在C位置时小环受到的库仑力为B. 从A到C,小环的机械能先增大后减少C. 从A到B和从B到C,小环克服库仑力做的功,后者较大D. 从A到C,小环克服库仑力做功的功率一直增大【答案】C【解析】A、在C位置时小环受到的库仑力F,则有,,故A错误;B、带正电荷的小球对带负电的质量为m的小环做负功,小环的机械能减少,故B错误;C、由点电荷周围的电势分布可知,距离点电荷越远,电势减小的越慢,所以AB之间的电势小于BC之间的电势,小环克服库仑力做的功在BC多,故C正确;D、在A点,小环克服库仑力做功的功率为0,在C点,小环克服库仑力做功的功率为0,小环克服库仑力做功的功率先增大后减小,故D错误;故选C9.甲乙两辆汽车都从同一地点由静止出发做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方向一直不变,在第一段时间间隔T内,两辆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不变,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是甲的三倍,接下来,汽车甲的加速度大小增加为原来的三倍,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减小为原来的,则A. 在2T末时,甲、乙两车速度相等B. 甲、乙两车从静止到速度相等时,所经历的位移大小之比为3:5C. 在4T末,两车第一次相遇,且只能相遇一次D. 在运动过程中,两车能够相遇两次【答案】AB【解析】设汽车甲在第一段时间间隔末(时刻T)的速度为,第二段时间间隔末(时刻2T)的速度为,第一段时间间隔内行驶的路程为,加速度为,在第二段时间间隔内行驶的路程为,由运动学公式有,,,;;设汽车乙在时刻T的速度为,第二段时间间隔末(时刻2T)的速度为,在第一、二段时间间隔内行驶的路程分别为、,同理有,,,,;在2T末时,甲、乙两车的速度相等,故A正确;甲、乙两车从静止到速度相等时,所经历的位移大小之比为3:5,故B正确;在4T末,,,甲车在前,乙车在后,故D错误;故选AB;10.如图所示,在外力作用下某质点运动的图象为正弦曲线。
从图中可以判断A. 在时间内,外力做正功B. 在时间内,外力功率逐渐增大C. 在时刻,外力的功率最大D. 在时间内,外力做的总功为零【答案】AD【解析】在时间内,由图象可知,物体的速度增大,动能增大,由动能定理知外力做正功,故A正确;速度的图象斜率表示加速度,在时间内,加速度逐渐减小,说明外力逐渐减小.由图象可知t=0时刻物体的速度为零,由可知外力的功率为0.在时刻速度最大,但外力为0,由可知时刻外力功率也为零,可知外力的功率先增大后减小,故B错误;时刻物体的速度为零,由可知外力的功率为零,故C错误;在时间内物体的动能变化量为零,由动能定理可知外力做的总功为零,故D正确.11.已知一足够长的传送带与水平面的倾角为θ,以一定的速度匀速运动.某时刻在传送带适中的位置冲上一定初速度的物块(如图a),以此时为t=0时刻记录了小物块之后在传送带上运动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b所示(图中取沿斜面向上的运动方向为正方向,其中两坐标大小v1>v2).已知传送带的速度保持不变,物块与传送带间的μ>tanθ(g取10m/s2),则( ) A. 0~t1内,物块对传送带做正功B. t1~t2内,物块的机械能不断减少C. 0~t2内,传送带对物块做功为D. 系统产生的内能一定大于物块动能的变化量大小【答案】D【解析】由图知,物块先向下运动后向上运动,则知传送带的运动方向应向上.0~t1内,物块对传送带的摩擦力方向沿传送带向下,则物块对传送带做负功.故A错误.t1~t2内,物块向上做匀加速运动,动能和重力势能均增加,机械能等于动能和重力势能之和,故机械能不断增加,故B错误.0~t2内,由图“面积”等于位移可知,物块的总位移沿斜面向下,高度下降,重力对物块做正功,设为WG,根据动能定理得: ,则传送带对物块做功 .故C错误.物块的重力势能减小、动能也减小都转化为系统产生的内能,则由能量守恒得知,系统产生的热量大小一定大于物块动能的变化量大小.故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由速度图象要能分析物块的运动情况,再判断其受力情况,得到动摩擦因数的范围,根据动能定理求解功是常用的方法.12.如图所示,水平转台上有一个质量为m的物块,用长为L的细绳将物块连接在转轴上,细线与竖直转轴的夹角为θ角,此时绳中张力为零,物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