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药用植物学菊科.ppt课件
47页药用植物学 菊科.1 10级药学二班 王培芳 学号:202141235古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雨荒深院菊,霜倒半池莲<宿赞公房>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菊花>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长安晚秋>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不第后赋菊>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题菊花>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赠刘景文>东篱把酒傍晚后,有暗香盈袖<醉花阴>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寒菊>菊科compositae (asteraceae)•掌握: 菊科植物花程式、菊科植物的主要特征、花冠类型、以及管状花亚科与舌状花亚科的区别以及重要植物的形状特征•熟习:菊科主要化学成分、菊科常见的植物种类菊科compositae (asteraceae) 简介 被子植物第一大科,约1000属,25000-30000种,我国227属,2323种除南极外,全球分布其中异裂菊属、复芒菊属、太行菊属、画笔菊属、重羽菊属、黄缨菊属、川木香属、球菊属、葶菊属、等15属为中国特有。
常见的有野菊、菊花、青蒿、雪莲花、红花、水飞蓟、蒲公英、向日葵、红花、木茼蒿、金盏花、雏菊、翠菊、万寿菊、孔雀草、百日菊、飞机草和紫茎泽兰、茼蒿等等 菊科药用植物的效果是多方面:止咳、祛痰、平喘作用,主要分布在紫苑属、旋覆花属中等等;清热解毒 形状特征 : *↑K(0-∞ )C(3~5) A(4~5) G(2:1:1) 1. 直立或匍匐草本,稀木本,有些种类有乳汁管或树脂道,常有特殊香气 2. 叶互生,少对生或轮生,单叶或复叶,全缘或有锯齿或分裂,无托叶,或有时叶柄基部扩展成托叶状 3. 花小,两性,稀单性或无性,呈头状花序,外有一层或数层总苞片所组成的总苞围绕花序柄扩展的顶部呈平坦或隆起称为花序托,有些花具小苞片称为托片; _ 苍耳•头状花序是无限花序的一种其特点是花轴极度缩短、膨大成扁形;花轴基部的苞叶密集成总苞,如向日葵、蒲公英等开花顺序由外向内赤胫散花无梗,多数集生于一花托上,构成状如头的花 头状花序中的小花有异型〔外围舌状假舌状或漏斗状花;中央为管状花,称盘花〕或同型〔全为管状花或舌状花〕头状花序4.花萼退化成冠毛状或鳞片状、刺状或缺如;4.菊科的花冠形状极为复杂,通常可分为5种不同的类型: (1) 管状花,是辐射对称的两性花,花冠5裂,裂片 等大; (2) 舌状花,是两侧对称的两性花,5个花冠裂片 结成1个舌片,如蒲公英; (3) 假舌状花,是两侧对称的雌花或中性花,舌片仅具 3齿,如向日葵的边缘花; 管状花舌状花 l漏斗状 (4) 二唇花,是两二唇花,是两侧对称的两性花,上唇称的两性花,上唇2裂,下唇裂,下唇3 裂;裂; (5) 漏斗状花,无性,花冠呈漏斗状,漏斗状花,无性,花冠呈漏斗状,5—7裂,裂片大裂,裂片大 小不等,如矢小不等,如矢车菊的菊的边缘花。
花 6.雄蕊5,稀4,花丝分别, 贴生于花冠管上,连成花 药聚合成聚药雄蕊,连成 管状包在花柱外面,花药 基部钝或有尾状物; 子房下位,由2心皮组成1 室,1枚胚珠,基底着生;花 柱单 一,柱头2裂 5.果为瘦果,顶端常有 刺状、羽状冠毛和鳞片花小,多两花小,多两性,有辐射性,有辐射对称的管状对称的管状花和两侧花和两侧对称的舌状对称的舌状花花 头状花序头状花序花花序序基基部部有有多多枚枚总总苞苞片片 雄蕊雄蕊5 5个个为聚药雄为聚药雄蕊蕊 管管状状花花柱头柱头2 2子房下位,子房下位,二心皮二心皮1 1室室 瘦果瘦果舌舌状状花花花萼退化成冠毛状、花萼退化成冠毛状、鳞片状、刺状或缺如鳞片状、刺状或缺如 管状花管状花舌舌状状花花• •菊科植物的亚科分类•本科根据头状花序花冠类型的不同、乳状汁的有无,通常可分成两个亚科•1、头状花序仅有管状花或兼有舌状花;植物体无乳汁-----------------------管状花亚科:如向日葵、菊芋、雪莲、艾蒿、苍耳;•2、头状花序仅有舌状花;植物体有乳汁-----------------------------------------舌状花亚科:如蒲公英、莴苣、生菜等。
• 菊科植物的化学成分: 倍半萜内酯、黄酮类、生物碱、挥发类、香豆素、三萜皂苷、倍半萜、菊糖等 倍半萜内酯和菊糖:为本科最突出的成分目前已发现500余种,并多具生理活性,如佩兰内酯(eupatorin)、地胆草内酯〔elephantopin)、蛇鞭菊内酯均有抑制癌细胞作用青蒿素可以杀灭疟疾原虫,用于治恶性疟疾 黄酮类:如水飞蓟素(silymarin)可治肝炎 生物碱:如野千里光碱(campestrine),蓝刺头碱(echinopsine),左旋水苏碱(betonicine) 三萜皂苷:如紫苑皂苷 而管状花亚科还常含有挥发油和聚炔类成分如佩兰挥发油有抗病毒作用,艾叶油能祛痰,云木香油有抗菌、降压作用聚炔类:如茵陈二炔〔capillene〕、茵陈素〔capillarin〕、苍术炔〔atractylodin〕香豆素类:如蒿属香豆素〔scoparone〕有利胆、降压和镇静作用重要的要用植物 菊属〔Dendranthema〕 • •菊花Dendranthema morifolium: --花中四君子之一 • 在古神话传说中,菊花被赋予了桔祥、长寿的含义。
有清净、高洁、我爱他、真情、令人怀恋、品格高尚的意思 • 菊花,别名寿客、金英、•黄华、秋菊、陶菊等,是菊•目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的一•个属• 不同地域产的菊称号不同• 多年生宿根草本,高• 30一80厘米,其花瓣舌状或筒状叶互生,卵形,具深裂或浅裂,叶缘有粗大锯齿或羽裂顶生头状花序,总苞片多列,边缘常干膜质,缘花舌状,雌性,白色或黄色; 盘花管状,两性,黄色,具托片•瘦果无冠毛功能 : 花序(菊花)皆可入药,味甘苦,微寒,散风,清热解毒,这就是药菊 花序(野菊花):清热、解毒、抗菌、降血压作用春菊大波斯菊万寿菊•【菊花酒】:由菊花加糯米、酒曲酿制而成,古称“长寿酒〞,其味清凉甜美,有养肝、明目、健脑、延缓衰老等效果•【菊花粥】:将菊花与粳米同煮制粥,濡糯清新,能清心、除烦、顺眼、去燥•【菊花茶】:用菊花泡茶,气味芳香,可消暑、生津、祛风、润喉、养目、解酒•【菊花糕】:把菊花拌在米浆里,蒸制成糕,或用绿豆粉与菊花制糕,具有清凉去火的食疗效果•【菊花肴】:由菊花与猪肉、蛇肉炒或与鱼肉、鸡肉煮食的“菊花肉片〞,荤中有素,补而不腻,清心爽口,可用于头晕目眩、风热上扰之症的治疗。
•【菊花羹】:将菊花与银耳或莲子煮或蒸成羹食,参与少许冰糖,可去烦热、利五脏、•菊花的图片(20张)治头晕目眩等症•【菊花膏】:以鲜菊花加水煎熬,滤取药汁并浓缩,兑入炼好的蜂蜜,制成膏剂,具有疏风清热、明目之成效•【菊花枕】:将菊花瓣阴干,收入枕中,对高血压、头晕、失眠、目赤有较好疗效•【菊花护膝】:将菊花、陈艾叶捣碎为粗末,装入纱布袋中,做成护膝,可祛风除湿、消肿止痛,治疗鹤膝风等关节炎•【菊花香气】:有疏风、平肝之功,嗅之,对感冒、头痛有辅助治疗作用 一年生草本,叶长椭圆形,叶互生,一年生草本,叶长椭圆形,叶互生,无柄,基部抱茎,齿端有尖刺上部无柄,基部抱茎,齿端有尖刺上部叶较小,成苞片状围绕头状花序头叶较小,成苞片状围绕头状花序头状花序顶生,全部为管状花状花序顶生,全部为管状花 头状花头状花序序[ [植物形状植物形状] ]红花CarthamustinctoriusL 具特异香气,味微苦 以花片长、色鲜红、质柔软者为佳• 主产河南、浙江、四川等地 效果:活血通经,去瘀止痛活血 通经药 白术 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别名】山蓟、杨枹蓟、术、山芥、天蓟、山姜、山连、山精、乞力伽、冬白术•白术〔A.macrocephala• Koidz.〕,多年生草本,根•茎粗大,略呈拳状;头状花•序顶生,总苞钟形,外围有•一轮直立羽毛状深裂,裂片•呈针刺状的苞叶,最外还有•数片线状披针形平展的苞叶。
• 白术多年生草本,喜凉爽气候,以根茎入药,具有多项药用功能•效果: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苍术 Atractylodes lanceal 为菊科苍术属的植物多年生直立草本,分布在华中、华东地域l 根状茎肥大呈结节状茎高l 30~50厘米,不分枝或上部稍l 分枝l 叶革质,无柄,倒卵形或长卵l 形 头状花序顶生,基部的叶状苞片披针形,与头状花序几等长,羽状裂片刺状 瘦果密生雪白色柔毛;冠毛长6~7毫米 根茎均作中药“苍术〞入药,健胃、燥湿、祛风、发汗茅苍术茅苍术头状花序头状花序茵陈 Artemisia capillaris Thunb•定义:菊科植物滨蒿 Artemisia scoparia Waldst. et Kit. 或茵陈蒿 Artemisia capillaries Thunb. 的枯燥地上部分•植物形状:• 多年生草本或半•灌木状,少分枝茎直立,高•0.5~1m,基部木质化,外表•黄棕色,具纵条纹• 幼时被白色柔毛,生长后近无毛。
叶1~3回羽头深裂,裂片线形 瘦果长圆形,长约0.8mm,无毛 效果 茵陈清热利湿;退黄主治:黄疸、小便不利、湿疮瘙痒、传染性黄疸型肝炎等药理学研讨有利胆,保护肝功能,解热,抗炎,降血脂,降压,扩冠等作用•分布 • 全国各地均有分布主产于陕西、河北、山西等省本属我国180种,有74种在各地作药用如滨蒿A.scaparia Waldst.et Kir. 在北方作茵陈用;黄花蒿A.annua L. 枯燥地上部分称青蒿,能清暑泻热,茎叶中提取的青蒿素用于治疗疟疾 •民间传说• 传说华佗给一黄痨病人治病,苦无良药,无法治愈过了一段时间,华佗发现病人忽然好了,急忙问他吃了什么药?他说吃了一种绿茵茵的野草华佗一看是青蒿,便到地里采集了一些,给其他黄痨病人试服,但试了几次,均无效果华佗又去问已痊愈的病人吃的是几月的蒿子,他说三月里的华佗醒悟到,春三月阳气上升,百草发芽,也许三月蒿子有药力第二年春天,华佗又采集了许多三月间的青蒿,给黄痨病人们服用,果然吃一个好一个,但过了三月青蒿却又没有效果了为摸清青蒿的药性,第三年,华佗又把根、茎、叶进展分类实验。
临床实际证明,只需幼嫩的茎叶可以入药治病,并取名“茵陈〞这就是“华佗三试青蒿草“的传说他还编歌供后人自创:“三月茵陈四月蒿,传于后人切记牢三月茵陈治黄痨,四月青蒿当柴烧〞小结本科重点特征 •常为草本常为草本•有些种类有乳汁管或树脂道有些种类有乳汁管或树脂道•叶互生,叶互生, •头状花序,有总苞,头状花序,有总苞,•合瓣花冠,花冠复杂有舌状、管状、二唇状、假合瓣花冠,花冠复杂有舌状、管状、二唇状、假舌状和漏斗状舌状和漏斗状•花萼退化成冠毛状或鳞片状、刺状或缺如花萼退化成冠毛状或鳞片状、刺状或缺如•聚药雄蕊,聚药雄蕊,•子房下位,子房下位,1 1室,室,1 1胚珠,胚珠,•连萼瘦果,屡有冠毛连萼瘦果,屡有冠毛管状花与舌状花的区别•管状花:• 头状花序全为筒状花,或边缘花假舌状、漏斗状,而盘花为筒状花,植物体不含乳汁者•舌状花: 整个花序全为舌状花,植物体含乳汁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