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三国演义.docx

7页
  • 卖家[上传人]:sj****5
  • 文档编号:101667678
  • 上传时间:2019-09-2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1.93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经典之作小说描写了公元3世纪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在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上,展示出那个时代尖锐复杂又极具特色的政治军事冲突,在政治、军事谋略方面,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书语言生动、场面宏大、个性鲜明,塑造出曹操、刘备、关羽、张飞等许多不朽的历史人物形象,其出色的文学成就,使它的影响事实上已深入到中国文学、艺术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三国演义》全书出现以前,中国各类小说一般都篇幅短小,有些甚至只有几十个字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长篇小说,中国小说如何由短篇发展至长篇,这点我们要注意原来宋代讲故事的风气盛行,说书成为一种职业,说书人喜欢拿古代人物的故事作为题材来敷演,而陈寿《三国志》里面的人物众多,事件纷繁,正是敷演故事的最好素材三国故事某些零星片段原来在民间也已流传,加上说书人长期取材,内容越来越丰富,人物形象越来越饱满,最后由许多独立的故事逐渐组合而成长篇巨著这些各自孤立的故事在社会上经过漫长时间口耳相传,最后得到辗转加工,集合成书,成为中国第一部长篇小说,这是一种了不起的集体创造。

      与由单一作者撰写完成的小说在形态上有所不同,很值得我们注意这种源出众手的小说,后来还有神魔小说《西游记》和另一讲史小说《水浒传》三国演义对后来的小说相信有一定的启导作用讲史文学的源流,这部巨著本身的文学价值,以及它对后世的影响,都值得我们深入讨论   一、三国演义的思想倾向:拥刘反曹   1、 拥刘反曹思想在作品中的表现;   2、 拥刘反曹思想的形成:四在长期流传过程中形成的,罗贯中继承并将它熔铸到了作品中,毛宗冈在修改时又加强了它;   3、 拥刘反曹的内涵:反映了人们对德治仁政的理想和反对暴政的意愿;是民族思想的反映;是正统思想的反映   二、刘备、曹操形象   1、 曹操:奸诈、残忍、虚伪;雄才大略、远见卓识;——这是一个复杂的形象,罗贯中即写其短,也写其长,又不影响他的倾向性   2、 刘备:即理想化的人君形象,同时又有统治阶级代表人物所特有的虚伪一面   三、战争描写   三大战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彝陵之战   相似处:都是以弱对强、都用了火功、结局都是弱者胜   不同的特点:斗争双方的特点不同、面临的情况不同等,使之写来绝不雷同   学习内容   一、讲史文学之源流   宋代说话技艺十分发达。

      说话的演出地点不限于勾栏瓦肆,一般村野寺庙也有演出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北宋首都汴京著名艺人霍四究以“说三分”著名,说三分即讲三国故事,而尹常卖以说五代史见称,二人都是讲史好手   说话人无论是否高手,都需要讲稿当时有专门编写讲稿的“书会”书会中人既要编写故事,就不能不具备较为深厚的文艺修养和广博的历史知识说话人的稿本经过不断润色增删,就有可能演变成为篇幅越来越长的小说   宋代耐得翁《都城纪胜·瓦舍众伎》录说话四家:   说话有四家:一者小说,谓之银字儿,如烟粉、灵怪、传奇说公案,皆是扑刀杆棒,及发迹变泰之事说铁骑儿,谓士马金鼓之事说经,谓演说佛书说参请,谓宾主参禅悟道等事讲史书,讲说前代书史文传、兴废争战之事最畏小说人,盖小说者能以一朝一代故事,顷刻间提破   其中第四家为“讲史书,讲说前代书史文传、兴废战争之事说三国故事应属于这一类   长篇小说《三国演义》可以说是直接或间接汇集了唐宋流传的三国故事,特别是小说者所讲“一朝一代故事”之讲稿材料,是经过无数次增饰修改而成的作品下面提到的《全相平话三国志》虽是元代产物,但它的祖本可能源自宋代说话人的手稿   说话材料如何成为话本小说?大概说话人起初靠口耳相传,不靠文本,但口耳相传,容易忘记,故事越增饰,则内容越繁复,越不易记忆,唯有利用文字记录下来,以免讲说时遗漏。

      文字记录不断整理,则篇幅越来越大这里有两个小问题值得思考:一是最初稿本可能会较为简单粗糙,后来的整理增订本可能较为繁富复杂,但删节本却相反;二是初稿一旦钞写流传出去,因为由不同的艺人或文人各自润色演绎,同一故事稍后可能出现众多不同的版本这里举一两个例子说明现存《至治新刊全相平话三国志》三卷,是元朝英宗至治年间(1321年一1323年)建安(在今福建北部)虞氏刊本,每卷卷首都刻“至治新刊全相平话三国志”,一般简称《三国志平话》,原作者姓名已佚,学术界认为是元代讲史艺人说话的底本这个本子现藏日本东京内阁文库,有一百三十八页,每页上下两栏,左右两页合起来,上面为一图,下面为文字说话人拿着这个本子,看图览字,可以口沫横飞,随机敷衍这不一定是说话人的初稿,却是一个较早版本的稿子,可以看出它较为简单粗糙的特点另外一个例子是《三分事略》,又题为《三国志故事》,上图下文,三卷,不题撰人,也属建安书坊刻本虽然上、中卷首行题刻“至元新刊全相三分事略上”、“至元新刊全相三分事略中”,又封面有“甲午新刻”四字,学术界大多认为并非元世祖至元三十一年甲午(1294年)之刻本;乃书商故弄玄虚,实是元至正十四年或元明易代期间之产物。

      因为上、中、下三卷,每卷最后一页或二页之前,均故意漏刻二至三页故事,但页码却连接而无中断,明显是书商偷工减料,为欺骗顾客而做的手脚删节本通常都是为了减省成本而印制的   鲁迅称宋之说话人多高手,而不闻有著作;现存讲史平话多为元人作品(1982,127页)其中《至治新刊全相平话三国志》和《至元新刊全相三分事略》,均具备《三国演义》的主要情节,是其雏形   总括这一小节内容:中国讲故事的源流很早,宋代说书人尤其喜欢讲史北宋时已有霍三究以说三分著名但三国故事的零星片段流传甚早,于唐代已有记载宋人致力增饰铺张,因而内容更丰富,情节更精彩现存《全相平话三国志》是元人作品,应该是《三国志演义》的胚胎   二、《三国演义》的作者、成书年代和版本   这一节“作者、版本和成书年代”提供的资料,其中涉及争论的问题甚多,建议不要死记材料,知其梗概便可   作者   在漫长的专制帝王统治时代,很奇怪的是,中国小说和戏剧一直遭受正统文士的忽略和歧视,以致这类作品多半是遮遮掩掩、偷偷摸摸的出现其作者或用化名,或不留名,总是难得清清楚楚知其生平,使人遗憾我们这个课程选讲的几部巨著,其作者无一不有类似的情况   《三国演义》的作者,一般说是罗贯中。

      有关其籍贯、生平事迹的记载很是分歧,材料也都很简略   关于罗贯中的籍贯主要有四说:一是太原人,二是杭州人,三是东原(山东东平)人,四是庐陵人数十年来,以前两种说法为多,但迄无定论今人刘知渐、王利器、沈伯俊、周楞伽等人均持东原说从现有资料看,以东原说较为可信   —、太原说   明佚名《录鬼簿续编》云:“罗贯中,太原人,号湖海散人与人寡合乐府、隐语极为清新   二、杭州说   明郎瑛《七修类稿》卷二十三云:“《三国》、《宋江》二书,乃杭人罗本贯中所编予意旧必有本,故曰编   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卷二十五“委巷丛谈”云:“钱塘罗贯中本者,南宋时人,编撰小说数十种   明王圻《续文献通考》卷一百七十七“经籍考·传记”类云:“《水浒传》罗贯著贯字本中,杭州人   三、东原(东平)说   明庸愚子(蒋大器)《三国志通俗演义·序》云:“若东原罗贯中,以平阳陈寿传,考诸国史,自汉灵帝中平元年,终于晋太康元年之事,留心损益,目之曰《三国志通俗演义》,文不甚深,言不甚俗,事纪其实,亦庶几乎史   王利器《罗贯中与〈三国志通俗演义〉》(1983,240-265页)从元代赵偕(字子永,慈溪人)《 赵宝峰 先生集》卷首所附《门人祭宝峰先生文》所列三十一门人中找到罗本和高克柔二人,认为罗本即罗贯中。

      这涉及《水浒传》的作者,《水浒传》中唯一的好官是东平太守陈文昭,何以如此?原来慈溪县令陈文昭向邑人赵宝峰执经请业,行弟子礼,宝峰以治民事告之因此清人编《宋元学案》就将陈文昭也列为宝峰先生门人,于是不难解释《水浒传》唯一好官是陈文昭之谜《水浒传》作者“施耐庵撰、罗贯中纂修”,罗贯中分明是罗本,东平是其父母之邦把这个好官说成是东平太守,王利器认为是“罗贯中精心安排的”   周楞伽《关于罗贯中生平的新史料》(谭洛非编,1992,119-130页)也从《 赵宝峰 先生集》和《宋元学案》找寻资料,认为罗贯中原来名本,字彦直,东平人元亡后投奔居于浙江慈溪的兄长罗拱字彦威,罗拱为宋宗室后裔赵宝峰的门人,所以罗本也师事赵宝峰贯中恐是别号   至于罗贯中的生平,有以为是南宋人有以为是元未明初人,《漫稿》以为元未明初人这说法较合理,理由是元末明初动乱的经历和作家的政治抱负对《三国演义》的创作有实质的影响以下引述周邨、冯其庸、章培恒、周楞伽等人的说法:   —、南宋人(周邨)   周邨《书元人所见罗贯中〈水浒传〉和王实甫〈西厢记〉》(1985,76-82页)一文,认为“罗贯中可能是南宋人或宋元间人其说可约略参考前面“讲史文学之源流”一节我们所引周邨的意见。

        二、约生于 1295年前后(冯其庸、章培恒)   冯其庸《论罗贯中的时代》(1991,80-93页),认为既然罗贯中与葛可久并提,葛是元人,罗当然也是元人从《录鬼簿续编》的记载推算,罗贯中大约生于元贞元年(1295年)前后,死于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前后,大约活了八十五岁   章培恒《关于罗贯中的生卒年》(1982,第三期,120-126页)坚持以书中今地名来考证一本书的成书年代,并藉以追查作者在生时间,他认为《三国演义》约成书于1329年前后,其时罗贯中当在三十岁以上   三、约生于1330年(鲁迅、周楞伽)   鲁迅《史略》(129页)认为是“元明间人”(约1330-1400年)   周楞伽《小说札记》(1981,第四期,76-82页)同意鲁迅的说法,认为罗贯中“是由元入明的元末明初人”,且可能是慈溪人   结合各家意见,大致是这样:罗贯中东平人,原名罗本,字彦直,别号贯中,又号湖海散人大约为元末明初时人,曾入张士诚幕府,后来隐居浙江慈溪,从事创作,明初去世著有杂剧三种,今存《宋太祖龙虎风云会》;又著小说六种《三国演义》、《小秦王词话》、《隋唐志话》、《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粉妆楼》。

      一般相信,《水浒传》这部小说也包含了罗贯中的心血   成书年代   《三国演义》的成书年代主要有四说:一是宋或以前,二是元代中期,三是明初,四是明中叶无论如何,因为不能否定罗贯中为《三国演义》的编撰者,则写作年代就无法跳出罗贯中生活的时代,成书年代必须结合罗贯中的生卒岁月来看   一、宋以前说   周邨主张《三国演义》成书于宋或北宋以前,我们前面已引述他的说法(见本单元,第3页)   二、元代中期说   袁世硕《明嘉靖刊本〈三国志通俗演义〉乃元人罗贯中原作》(1991,94-108页)一文认为该书用三百三十多首诗来品评人物,收束情节,与宋元间的平话很近似且引用时或言唐贤,或言宋贤,不言“元贤”,实是元人口吻;书中小字注中所提及的今地名,除了个别几个笔误外,几乎全与元代行政区名称相符因为其中江陵、建康、潭州均为元天历二年(1329年)以前的旧地名,因此将作注的时间断在此年,再往后延伸十几年,基本上可以确定书成于元中期,大约是十四世纪二十至四十年代他并认为罗贯中生卒年约为1300年至1370年,而嘉靖刊本可视为罗贯中原作   三、明初说   欧阳健《试论〈三国志通俗演义〉的成书年代》(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1983,280-295页)一文认为《三国演义》成书于明初。

      他不同意袁世硕断书中小注年代于天历二年(1329年)以前,认为地名情况复杂他认为罗贯中在明初开笔,第十二卷写作不早于洪武三年(1370年),全书初稿完成于1371年以后他还认为根据《门人祭宝峰先生文》以齿序排名,罗本处于第八位乌斯道(1314年生)和第十三位王桓(1314年生)之间,生年约在1315年至1。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教学课件(2025秋).pptx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16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课件(2025秋).pptx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2 树之歌教学课件(2025秋).pptx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15 朱德的扁担教学课件(2025秋).pptx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三教学课件(2025秋).pptx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21 大自然的声音教学课件(2025秋).pptx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6 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课件(2025秋).pptx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20 雪孩子教学课件(2025秋).pptx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0 小狗学叫教学课件(2025秋).pptx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语文园地六教学课件(2025秋).pptx 大象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第2课《铁锈还是铁吗(含练习)》参考课件.pptx 大象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第4课《可再生与不可再生资源(含练习)》参考课件.pptx 大象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第1课《地球人类的宝藏(含练习)》参考课件.pptx 大象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金丝猴的家(含练习)》参考课件.pptx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7 听听秋的声音教学课件(2025秋).pptx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与例文教学课件(2025秋).pptx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14 八角楼上教学课件(2025秋).pptx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口语交际:名字里的故事教学课件(2025秋).pptx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20 古诗三首教学课件(2025秋).pptx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19 雾在哪里教学课件(2025秋).ppt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