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补阳中的珍品.docx
3页补阳中的珍品―鹿茸•:•鹿茸,为鹿朴动物梅花鹿或马鹿的雄性未骨化密生茸毛的幼角•前者称为“花鹿茸”.后者称 为“马鹿茸”鹿之幼角不称“角”而称“茸”者,是因为鹿角初生之时角内含血而尚未骨化,如初 春之草萌发的嫩芽,表面有细小茸毛鹿茸属于贵重中药材之一,具有较好的补肾壮 阳的作用《本草纲目》称鹿茸能生精补髓,养血益阳,强筋健骨治一切虚损耳聋,目暗.眩 晕”等我国的历代医家均十分推崇鹿茸的补益作用将其与人参、三七、冬虫夏草等列为名贵 补益中药材,是适合于中老年人的滋补佳品•:•现代所用的鹿茸均为人工饲养的梅花鹿或马鹿的鹿茸分为梅花鹿茸和马鹿茸两大类,马鹿 茸又以产地分为东马鹿茸和西马鹿茸在我国不少地区均有饲养的鹿群以供采茸之用,但主产 于东北、西北、内蒙、新疆等其中以东北长白山地区和大、小兴安岭地区所产的鹿茸较佳 雄鹿于第三年开始锯茸,每年可采茸1-2次每年采2次者,第1 次在清明节后采收,称“头 茬茸”第2次在立秋前后采收称“二茬茸”每年采1 次者,在7月下旬左右采收采收鹿茸 分为锯茸和砍茸两种,锯茸主要用于青年或成年的雄鹿,将鹿茸锯下后,包扎伤口放回鹿圈; 而砍茸主要用于老年雄鹿,将鹿头砍掉,把鹿茸与头盖骨一起锯下,鹿尸进行其它处理。
•:•梅花鹿的鹿茸仅有一个分枝如“Y”形者,称“二杠”,其主枝称为“大挺”,离锯口最近的分枝, 较主枝略细者称为“门桩”梅花鹿茸有两个分枝者,称“三岔”,三个侧枝者称“四岔”如果分 枝更多,并且骨化质地坚硬而重者那就不是鹿茸而是鹿角了♦:♦马鹿的鹿茸仅有一个分枝者称“单门”,二个分枝称“莲花”,三个侧枝称“三岔”,四个侧枝称“四 岔”,四个以上者称“捻头”梅花鹿与马鹿的鹿茸称呼有所不同•:•传统中医药学认为梅花鹿的鹿茸质量优于马鹿鹿茸,头茬茸优于二茬茸鹿茸品种以'大挺”、 “二杠”、“门桩”、“单门”的质量最优, “三岔”、“四岔”、“莲花”次之, “捻头”的质量最差心梅花鹿的鹿茸鉴别:鹿茸呈圆柱形,有分岔,大挺、门桩相称,短粗嫩壮,顶头钝圆皮毛 红棕或棕黄色,多光润,表面密生红黄色或棕黄色的细茸毛,上端较密下端较疏分岔间有1 条黑色筋脉,皮茸紧贴锯口黄白色,内部密布蜂窝状细孔,无骨化圈,质轻气味微腥咸心马鹿茸的鉴别:鹿茸类圆柱形,有分岔,枝于粗壮,顶端圆扁不一,大挺下部有棱筋及疙瘩 皮毛灰黑或灰褐色及灰黄色,三岔、四岔者皮毛颜色较深,茸毛粗而稀疏锯口面外皮较厚, 呈灰黑色,中部密市蜂窝状细孔,但较花鹿茸孔稍大。
气味腥臭咸•人造假鹿茸有多种,手段各有不同,用骨胶、松香、塑料、羊骨及锯木为原料,外面用动物 皮毛包裹伪制而成假鹿茸的主要特征为外皮灰褐或灰白色,粗糙而灰暗,表面有灰白或淡土 褐色稀疏被剪成参差不齐的短毛,其间或杂行黑褐的成撮毛 “锯口”面呈红褐色或棕褐色胶状, 质地紧密,无蜂窝状小孔,有的有少数大小不等的圆形小孔,火烧溶化,吱吱作响并冒浓烟.气 特异,较臭,令人恶心心梅花鹿的鹿茸片鉴别:外皮红棕色或棕褐色,布有红黄色或棕黄色细茸毛,外围无骨质,中 部米黄色,有致密的海绵样孔隙,质较轻,气微腥,味微咸心马鹿茸的鹿茸片鉴别:外皮灰黑色,有细茸毛,外围呈灰黑色,中央米黄色,有细蜂窝状小 孔,质略重,气略腥臭,味咸心豚鹿、水鹿、白鹿、驼鹿等的伪品鹿茸片的特征是骨密度占横切面半径的二分之一以上,质 坚体重,厚薄不均,质量较差杂品原料伪造的假鹿茸片多呈类圆形,厚薄不均,边缘灰褐色, 有短毛,较稀疏或较厚,断面棕紫色,无蜂窝状细孔,偶有凹点,不规则外皮可剥离,体重, 质坚韧,不易切断,气微,味淡,能溶于水,溶液呈混浊状•:•鹿角,为雄性梅花鹿或马鹿已骨化的老角,也是中药材之一鹿角味咸性温,归肝、肾经, 有补肾助阳(药力较弱),活血散淤,水肿上痛的功效,适用于疮疡肿毒,淤血作疼,虚劳内伤, 腰膝疼痛等症。
•:•鹿角胶,为鹿角熬制成的胶块鹿角胶味甘咸,性温,归肝、肾经,有补肝肾,益精血,又 善止血,适用于肾阳不足,精血亏虚,虚劳羸瘦,虚寒性出血证等•:•鹿角霜,为鹿角熬制鹿角皎后的剩余骨渣,有益肾助阳的功效,补益力量虽弱,但不滋腻, 兼有收敛作用,适用于肾阳不足而兼有脾胃虚寒,呕吐、食少、便溏者,或妇女子宫虚冷,崩 漏、带下等证外用对创伤出血,疮疡久不愈合者有效•:•鹿胎,为雌性梅花鹿或马鹿的胎鹿及胎盘,味甘咸,性温,入心、肝、肾经,有益肾壮阳, 补虚生精的功效,适用于老年人肾虚精亏所致的体脆虚弱,头晕目眩,畏寒肢冷,腰膝酸软及 妇女崩漏带下等症鹿茸的性味归经、功效与主治•:•鹿茸昧甘咸温,归肾、肝经.有补肾阳,益精血,强筋健骨,调冲任,托疮毒等功效肾为“先 天之本”,如果肾阳不足,精血亏虚可致体质虚弱,畏寒怕冷.四肢发凉,倦怠乏力,腰膝酸痛, 面色萎黄,头晕眼花,耳聋耳呜,性功能减退,尿多、尿频或遗尿等鹿茸为血肉有情之品, 善补肾阳,益精血,充脑髓,壮精神等方面功效卓著,特别适合老年人的肾阳不足,精血虚损 证♦:♦中医认为“精血同源”,精可以化生为血,血也可以化生为精,精与血之间可以相互化生。
血 亏日而不复,必然损从肾精;肾精匮乏,不能化生阳气,必致阳气虚弱鹿茸补肾阳,益精血 力效还可以促进血液的增长而治疗血虚证(贫血病)♦ 肾主藏精而主骨,肝主藏血而主筋,肝肾精血不足,则腰膝酸软,筋骨无力,骨质疏松鹿 茸补肝肾,益精血,有强筋健骨的功效,对改善中老年人的骨质疏松症和促进骨折的愈合有较 好效果♦现代医学研究证实,鹿茸含有氨基酸、总磷脂、脂肪酸、糖脂、碳水化合物、固醇类激素样 物质、前列腺素、脑素、核糖核酸、去氧核糖核酸、三磷酸腺苷、硫酸软骨素、多胺、肽类、 脂蛋白、酶类、多种维生素及矿物质等鹿茸中所含的氨基酸,约占干重的50%,对补充人体 必需氨基酸非常有益鹿茸中的磷脂和脂肪酸也十分丰富,如磷脂酰胆碱、神经鞘磷脂等可增 强人体的学习记忆功能鹿茸中还含有多肽、多糖、性激素及维生素与微量元素,这些成分对 促进身体健康大有益处临床观察均证明,鹿茸所含的多种氨基酸和活性物质对机体有明显的 强壮作用,能提高机体的工作效率,减轻疲劳,改善睡眠,增加食欲,特别是对营养不良和蛋 白质代谢障碍有明显改善作用鹿茸具有改善微循环,增强心脏功能,保护缺血的心细胞,提 高学习记忆水平等作用实验研究证实,鹿茸具有抗脂质过氧化,提高 SOD 活性,清除自由基, 提高核酸和蛋白质代谢水平的作用,对老年动物作用比青年动物更为明显。
鹿茸还有明显的增 强性功能,提高免疫力,抗肿瘤等作用鹿茸的应用及服用方法♦鹿茸治疗用量为每日为1—2克,养生保健用量每日为0.3〜0.5克介绍几种鹿茸的服用方法: ♦——中老年人肾阳不足,精血亏虚所致的体质虚弱,神疲乏力.头晕眼花,畏寒肢冷,腰膝 酸软,性功能减退者,可用鹿茸粉0.3〜0.5克,温开水或温黄酒送服,每日 2次,早晚服或 用鹿茸50克,枸杞子100克,白酒1000毫升,将鹿茸,枸杞子放入白酒中浸泡15天后饮用, 每次20—30毫升,每日1—2次酒饮完后用所剩鹿茸、枸杞子炖牛羊)肉,吃肉喝汤,有补 肾益精,强筋壮骨的功效♦——因工作或学习过度紧张所致的倦怠乏力,食欲不振,头晕目眩,失眠多梦等亚健康状态 用鹿茸片1克,生晒参或西洋参3克,五味子5克,有益气补肾,强志安神的功效服用方法: 将三味中药煎煮2-3 次,每次40分钟以上,合并约液,加糖少许调味,代茶饮♦——中老年人冠心病及心律不齐,每日服用鹿茸粉0.5—1克,30天为一疗程,有改善胸闷、 心悸及心律不齐症状,并能增加食欲,改善睡眠等♦——植物性神经功能失调,有全身倦怠,食欲不振,心悸头痛,失眠健忘等症,用鹿茸粉).5 克,灵芝10克,有安神益智,调节神经的功效。
服用方法:将灵芝煎煮2次,每次30分钟, 鹿茸粉分为 3 份,早中晚用灵芝药液冲服鹿汁粉♦——血虚证(各种原因引起的贫血),有面色苍白,心悸气短,体倦无力者,用鹿茸粉0.5〜1 克,制首乌10克,龙眼肉20克,大枣10枚,红糖少许,有益精补血的功效服用方法:将首 乌、龙眼肉及大枣同煎2次,鹿茸粉分为 3 份,用药液分早中晚冲服或用鹿茸1 克,当归5 克,大枣10枚,加水适量煎煮,另红糖少许调味,代茶饮♦——原发性低血压证,有头痛眩晕,倦怠乏力,失眠多梦者,用鹿茸粉0.6克,枳壳10克, 有益精补血,升高血压的功效服用方法:将枳壳煎煮1 小时,取药液分早中晚每次冲服鹿茸 粉 0.2 克•——上消化道溃疡,胃脘部疼痛不适,暧气吞酸,食欲不振等,用鹿茸粉1克,茯苓5克, 乌贼骨 5 克,有健胃补虚,制酸止痛的功效服用方法:将茯苓及乌贼骨研为细粉与鹿茸粉混 合均匀,分早中晚饭前半小时用温开水送服•——中老年人各种虚损证,男子虚劳精衰,腰膝酸软,头晕目眩,性功能减退,女子腰酸腿 软,全身无力,崩漏带下,性欲减退等,用鹿茸片1 克,红参或生晒参3克,有益气补肾,强 身健体的功效服用方法:将两味药煎煮2—3次,合并药液代茶饮。
•——中老年入骨质疏松症所引起的骨折的辅助治疗,在进行骨折常规处理后,适当增加钙的 摄入量(如服用钙剂或谷饮用牛扔等),每日鹿茸粉1克,分早中晚服用♦ 中老年人营养不良,身体虚弱,食欲不振等,鹿茸1克,人参3克.童子鸡1只,有益 气壮阳,补虚强身的功效服用方法:将鸡去毛及内脏洗净,切为小块,放入鹿茸、人参及调 料少许,加水适量,炖煮1一2小时,吃肉喝汤注意事项保存知识♦ ——鹿茸为峻补之品,服用时宜从小剂量0.3—0.5克)开始,逐渐增加,不可骤然大量使用 以免出观不适反应♦ ——高血压患者及巾医认为是阴虚阳亢、肾虚有火者不官服用♦ ——外感有热或其他热证者不宜服♦ ——对鹿茸过敏者不可服用♦ ——将鹿茸片放于干燥的瓶中,密封.放置阴凉干燥处,要防潮防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