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第19章低频电疗法.ppt
48页《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物理治疗学〔第物理治疗学〔第2版〕版〕第一节第一节 概述概述第二节第二节 感应电疗法感应电疗法第三节第三节 经皮电神经刺激疗法经皮电神经刺激疗法第四节第四节 功能性电刺激疗法功能性电刺激疗法低频电疗法第十九章 毛容秋内容内容概述概述第第一节一节 《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频率在1000Hz以下的脉冲电流称作低频电流或低频脉冲电流•应用低频脉冲电流作用于人体来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低频电疗法〔low frequency electrotherapy〕《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低频率、小电流,电解作用较直流电弱,有些电流无明显的电解作用•电流强度增减或电压升降的变化•对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有较强的刺激作用•无明显热作用《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按波型按波型:有三角波、方波、梯形波、正弦波、阶梯波、指数曲线波等•按有无调制按有无调制:分调制型和非调制型两种•按电流方向按电流方向:分单相和双相《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频率〔频率〔f〕:每秒钟内脉冲出现的次数,单位为赫兹〔〕:每秒钟内脉冲出现的次数,单位为赫兹〔Hz〕〕•周期〔周期〔T〕:一个脉冲波的起点到下一个脉冲波的起点相距〕:一个脉冲波的起点到下一个脉冲波的起点相距的时间,单位为的时间,单位为ms或或s《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波宽:每个脉冲出现的时间,包括上升时间、波宽:每个脉冲出现的时间,包括上升时间、下降时间等,单位为下降时间等,单位为ms或或s•波幅〔波幅〔wave amplitude〕:由一种状态变到另〕:由一种状态变到另一种状态的变化量,最大波幅〔峰值〕是从基一种状态的变化量,最大波幅〔峰值〕是从基线起到波的最高点之间的变化量线起到波的最高点之间的变化量《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脉冲间歇时间:即脉冲停止的时间,等于脉冲周脉冲间歇时间:即脉冲停止的时间,等于脉冲周期减去脉冲宽度的时间,单位为期减去脉冲宽度的时间,单位为ms或或s•通断比〔通断比〔ratio〕:是指脉冲电流的持续时间与脉〕:是指脉冲电流的持续时间与脉冲间歇时间的比例冲间歇时间的比例•占空因数〔占空因数〔duty cycle〕:是指脉冲电流的持续〕:是指脉冲电流的持续时间与脉冲周期的比值,通常用百分比来表示时间与脉冲周期的比值,通常用百分比来表示《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兴奋神经肌肉组织•镇痛–即时镇痛作用–累积性镇痛作用•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其它治疗作用感应电疗法感应电疗法第第二节二节 《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应用感应电流〔faradization〕作用于人体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感应电疗法《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通过应用电磁感应原理产生的一种双相、不对称的低频脉冲电流•周期在12.5~15.7ms之间•t有效波宽〔正向脉冲持续时间〕为1~2ms •峰值电压约40~60伏•频率一般设置在60~80Hz之间《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感应电流的波形感应电流的波形新感应电流的波形新感应电流的波形《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电解作用不明显•兴奋正常的神经和肌肉,对完全失神经支配的肌肉无明显刺激作用,对局部失神经支配的肌肉作用减弱《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防治肌萎缩•训练肌肉做新的动作•防治粘连和促进肢体血液和淋巴循环•镇静止痛•用于电兴奋治疗《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仪器设备•感应电疗法的仪器〔电流感应电疗机〕导线、金属电极板、衬垫以及电极固定用品均与直流电疗法相同•不同的是衬垫较薄〔两层衬布即可〕•手柄电极,滚动电极等《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治疗方法–固定法固定法:两个等大电极并置于病变两侧或两端或在治疗部位对置或主电极置神经肌肉运动点,副电极置有关肌肉节段区–移动法:移动法:手柄电极或滚动电极在运动点,穴位或病变区移动刺激;另一片状电极置相应部位固定–电兴奋法电兴奋法:两个电极在穴位、运动点或病变区来回移动或暂时固定某点作断续刺激《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感觉减退的患者应防止电流强度过大导致电灼伤•电极应防止放置于伤口及瘢痕•治疗时患者不可移动体位及接触金属物品•电极放置在颈部时,电刺激有时可引起咽喉肌、膈肌痉挛,引起呼吸、血压、心率的改变•治疗癔病时需采用肌肉明显收缩的电流强度为宜,并配合暗示治疗《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经皮电神经刺激疗法经皮电神经刺激疗法第第三节三节 《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TENS〕也称为周围神经粗纤维电刺激疗法•应用电池供电的袖珍仪器以治疗疼痛为主的无损伤性治疗方法《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主要是刺激感觉纤维,选择主要是兴奋A类纤维,激活粗纤维,关闭疼痛闸门和释放内源镇痛物质•波形 :持续的、不对称的平衡双相波型•频率 :1~150Hz可调•脉冲宽度:100~300ms可调《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设备–仪器:一般为袖珍型电池供电的仪器。
还有一种大型TENS仪器,供医院内使用–电极:大多数使用碳-硅材料电极,还有用Karaya胶和合成聚合物的自粘型电极还有一次性电极、棉电极等《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治疗方法–电极的放置:一般置于痛区、神经点或运动点、穴位、病灶同节段的脊柱旁,沿着周围神经走向、病灶上方节段、病灶对侧同节段上,2个电极或2组电极的放置方向可并置、对置、近端-远端并置、交叉等–参数的选择:将TENS分为三种治疗方式:常规方式、针刺样方式、短暂强刺激方式《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方方 式式强强 度度脉冲频率脉冲频率脉冲宽度脉冲宽度适适 应应 证证常规舒适的麻颤感75~100 Hz<0.2 ms急慢性疼痛;短期止痛针刺样运动阈上,一般为感觉阈的2~4倍1~4 Hz0.2~0.3 ms急、慢性疼痛;周围循环障碍;长期止痛短暂强刺激肌肉强直或痉挛样收缩150 Hz>0.3 ms用于小手术、致痛性操作过程中加强镇痛效果TENSTENS的参数的选择的参数的选择《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治疗方法–治疗前向患者解释治疗中出现的应有的感觉–选择部位,固定电极–选择治疗频率、脉宽、治疗时间,再调输出的电流强度–治疗结束,将输出旋钮复位,关闭电源,取下电极《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治疗本卷须知•电极应保持清洁,治疗时与皮肤充分接触,避开瘢痕、溃疡或皮疹处•儿童治疗需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电流•综合治疗时,先采用温热治疗法,再行TENS进行镇痛《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功能性电刺激疗法功能性电刺激疗法第第四节四节 《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使用低频电流刺激失去神经控制的肌肉,使其收缩,以替代或矫正器官及肢体已丧失的功能方法称为功能性电刺激(function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FES)•利用一定强度的低频脉冲电流,通过预先设定的程序来刺激一组或多组肌肉,诱发肌肉运动或模拟正常的自主运动,以到达改善或恢复被刺激肌肉或肌群功能的目的《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频率:常用的频率多在15~50Hz之间•脉冲波 :常在100~1000µs之间,多使用200~300µs•通电/断电比(on/off time) :1:1~1:3 •波升/波降(ramp ) :1~2秒 •电流强度 :使用外表电极时,其电流强度在0mA~100mA之间。
使用肌肉内电极时,其电流强度在0mA~20mA之间《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FES刺激神经细胞产生一个与自然激发所引起的动作电位完全一样的神经冲动,使其支配的肌肉纤维产生收缩,从而获得运动效果•要求所刺激的肌肉必须有完整的神经支配《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多用于上运动神经元引起的肢体功能障碍•兴奋经神经传至肌肉,引起肌肉收缩•电刺激的信号及肌肉功能收缩信号可沿传入神经传入脊髓及大脑,使运动功能的代偿性“恢复〞或功能重建•运动功能的重建,也有利于患者身心功能的恢复《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可以产生即刻的功能性活动–上肢瘫痪:产生即刻的抓握动作–下肢瘫痪:(截瘫,偏瘫)产生功能性行走–吞咽障碍:产生吞咽动作–尿失禁:膀胱收缩《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仪器–FES治疗仪有多种多样,家用及个人为还有一种便携式机–在医疗机构使用的一般是大型精密的多通道仪器《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仪器•电极分为•外表电极 到目前为止外表电极还是应用最广泛的电极•肌肉内电极:由多股不锈钢丝绕成线圈,线圈端部的绝缘材料被剥去,形成电极局部,并在端部做一个倒钩,以便电极能牢牢的固定在肌肉内•植入电极:它与刺激器一起埋在体内,与体外控制系统通过高频无线电感应进行通讯《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操作方法•偏瘫:将刺激器系在腰骶部,刺激电极置于腓神 肌处,触发开关设在鞋底足跟部•脊柱侧弯:使用外表电极置于竖脊肌外表或应用外表电极置于一侧胸、腰部侧弯部上、下方《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操作方法•呼吸功能障碍:将接收器植入皮下,环式电极经手术置于膈神经上,或将外表电极放在颈部膈神经的运动点上,进行功能性电刺激•肩关节半脱位:用双相方波刺激冈上肌和三角肌后部《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排尿功能障碍尿潴留 采用植入式电极刺激逼尿肌,使其收缩,并到达一定的强度,克服尿道括约肌的压力,使尿排出尿失禁 FES刺激尿道括约肌和盆底肌,增强其肌力《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适应证–上运动神经元瘫痪:脑血管意外、脑外伤、脊髓损伤、脑性瘫痪、多发性硬化等–呼吸功能障碍 –排尿功能障碍:尿潴留、尿失禁–特发性脊柱侧弯–肩关节半脱位《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禁忌证•带有心脏起搏器者、意识不清、肢体骨关节挛缩畸形、下运动神经元受损、局部对功能性电刺激无反响者《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准确掌握刺激点的解剖、生理等•与其它疗法,如运动训练、心理治疗相结合,才能取得很好地效果•低频电疗法使用1000Hz 以下的脉冲电流作用于人体来治疗疾病。
感应电、功能性电刺激、经皮神经电刺激同属于低频电疗法•不同频率的低频电可引起肌肉收缩、神经镇静、神经兴奋等作用,用于治疗肌肉萎缩、失神经支配、急慢性疼痛等疾病应根据不同的治疗需求选择不同频率的低频电治疗总结总结THANK YOU!THANK YOU!物理治疗学目录物理治疗学目录第一章第一章 概论概论…………………………………………………………燕铁斌燕铁斌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第二章第二章 关节活动技术关节活动技术……………………………………王俊王俊 广东省工伤康复医院广东省工伤康复医院第三章第三章 体位转移技术体位转移技术……………………………………汪琴汪琴 第三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第三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第四章第四章 肌肉牵伸技术肌肉牵伸技术……………………………………陈和木陈和木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第五章第五章 关节松动技术关节松动技术……………………………………燕铁斌燕铁斌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第六章第六章 肌力训练技术肌力训练技术……………………………………白跃宏白跃宏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第七章第七章 牵引疗法牵引疗法………………………………………………尚翠侠尚翠侠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第八章第八章 平衡与协调训练平衡与协调训练………………………………金冬梅金冬梅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第九章第九章 步行功能训练步行功能训练……………………………………王翔王翔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第十章第十章 神经发育疗法神经发育疗法……………………………………黄杰黄杰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本体神经肌肉促进技术本体神经肌肉促进技术………………邱小红邱小红 长治医学院长治医学院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运动再学习技术运动再学习技术………………………………范文双范文双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第十三章第十三章 强制性运动疗法强制性运动疗法………………………………杜平杜平 齐齐哈尔医学院医学技术学院齐齐哈尔医学院医学技术学院第十四章第十四章 心肺功能训练心肺功能训练……………………………………杜平杜平 齐齐哈尔医学院医学技术学院齐齐哈尔医学院医学技术学院第十五章第十五章 引导式教育引导式教育…………………………………………范艳萍范艳萍 佳木斯大学康复医学院佳木斯大学康复医学院第十六章第十六章 虚拟环境训练技术虚拟环境训练技术…………………………李红玲李红玲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第十七章第十七章 机器人辅助康复治疗机器人辅助康复治疗……………………李放李放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第十八章第十八章 直流电疗法直流电疗法…………………………………………毛容秋毛容秋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第十九章第十九章 低频电疗法低频电疗法…………………………………………毛容秋毛容秋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第二十章第二十章 中频电疗法中频电疗法…………………………………………姜贵云姜贵云 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第二十一章第二十一章 高频电疗法高频电疗法…………………………………………姜贵云姜贵云 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第二十二章第二十二章 光疗法光疗法……………………………………………………吴军吴军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第二十三章第二十三章 超声波疗法超声波疗法…………………………………………王艳王艳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第二十四章第二十四章 传导热疗法传导热疗法…………………………………………刘曦刘曦 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第二十五章第二十五章 压力疗法压力疗法………………………………………………张志强张志强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第二十六章第二十六章 磁疗法磁疗法……………………………………………………潘翠环潘翠环 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第二十七章第二十七章 水疗法水疗法……………………………………………………潘翠环潘翠环 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第二十八章第二十八章 冷疗法与冷冻疗法冷疗法与冷冻疗法…………………………王艳王艳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第二十九章第二十九章 生物反响疗法生物反响疗法……………………………………李红玲李红玲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第三十章第三十章 冲击波疗法冲击波疗法…………………………………………张志强张志强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第三十一章第三十一章 物理治疗文书物理治疗文书……………………………………张志强张志强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