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音乐剧介绍.docx
3页寺細(離 Musicals)音乐剧又称为歌舞剧,是 20世纪出现的一门新兴的综合舞台艺术,集歌、舞、 剧为一体,是音乐、歌曲、舞蹈和对白结合的一种戏剧表演,剧中一系列的表演作 为动人的组成部分,与剧情本身通过演员的语言,音乐和动作以及固定的演绎传达 给观众音乐剧熔戏剧、音乐、歌舞等于一炉,它的音乐通俗易懂,因此很受大众 的欢迎音乐剧广泛地采用了高科技的舞美技术,不断追求视觉效果和听觉效果的完美 结合同时,西方音乐剧在百年多的商业表演经验中总结出了一套成功的市场运作 手段,并且创作出一系列老少皆宜的优秀剧目,使这一艺术形式突破年龄、阶层等 客观因素的局限,广受观众的喜爱一些著名的音乐剧包括:音乐之声、悲惨世界 猫以及歌剧魅影等二 noun20 世纪 60 年代,甲壳虫和摇滚乐由英国冲向世界,各国音乐剧作曲家对这股不 可抗拒的力量由抵制逐渐转向吸收,英国的韦伯率先在《耶稣基督万世巨星》(Jesus Christ Superstar)这部以古老的圣经故事改编的内容沉痛、主题严肃的音乐剧中采 用了轻音乐及摇滚乐,使之具有了现代感,歌曲变得活泼,通俗、易于演唱20 世 纪70—80年代,音乐剧的创作热潮转向伦敦,英国创造了与美国风格大不相同的“音 乐剧”,出现了一批英国“音乐剧”经典剧目,引起全世界的瞩目。
尤其是作曲家韦 伯的《耶稣基督万世巨星》(1971 年)、《艾维塔》(1976 年)《猫》(1981 年)《剧院 魅影》(The Phantom of the opera,1986 年)和《日落大道》(Sunset Boulevard,1993 年)以及根据雨果的名著《悲惨世界》创作音乐剧《悲惨世界》( 1980 年)、都成了 世界各竞相上演的保留剧目,它们在音乐和戏剧上都有了突破和飞跃音乐剧在配器上也打破了管弦乐的严格限制,将电声乐器引入音乐剧,从而加 强了它的时代感和表现力加之由于现代音响广播设备的更新和普及,许多音乐剧 中脍炙人口的歌曲通过现代传播媒介手段,很快就风靡世界,成为全球流行歌曲, 如《艾维塔》(Evita)中的《阿根廷,不要为我哭泣!》及《猫》(Cats)中的《回忆》 (Memory)在音乐会及平时街头广播中都常可听见,致使许多没有看过此剧的人也产 生了一睹为快的期待音乐剧在全世界各地都有上演,但演出最频密的地方是美国纽约市的百老汇和 英国的伦敦西区因此百老汇音乐剧这个称谓可以指在百老汇地区上演的音乐剧, 又往往可是泛指所有近似百老汇风格的音乐剧随着我国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文化娱乐的需求也出现了多元变化, 音乐剧这种新的艺术样式很快以其视听兼备、雅俗共赏的特质吸引了一批固定的并 且正在不断扩大的受众人群。
三、音乐剧黠音乐剧经常运用一些不同类型的流行音乐以及流行音乐的乐器编制 ;在音乐剧 里面可以容许出现没有音乐伴奏的对白;而音乐剧里面亦没有运用歌剧的一些传统 音乐剧普遍比歌剧有更多舞蹈的成份,擅于以音乐和舞蹈表达人物的情感、故事的 发展和戏剧的冲突,有时语言无法表达的强烈情感,可以利用音乐和舞蹈表达辭酗滤及纵邮音乐剧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有不同的分类音乐剧流派的开成和壮大总是 与杰出的作曲家和剧作家,尤其是他们的不朽的作品联系在一起的科恩、罗杰斯和小哈姆斯坦的古典音乐剧流派、勒纳和洛维的小歌剧流派、桑 德海姆和普林斯的“概念音乐剧”流派、韦伯和来斯的现代流派音乐剧、勋伯格和 鲍伯利的史诗流派、吕克•普拉蒙登和理查德•科钱特的浪漫主义流派和方兴未艾的 后现代流派音乐剧向世人打造了一个五彩缤纷的音乐剧舞台英国戏剧家安德鲁•洛依德•韦伯安德鲁•洛依德•韦伯1948年出生于英国伦敦他的第一部音乐剧已表现出了对流 行音乐的着迷,结合了迷幻、乡村与法国小调三种元素70 年代早期,韦伯与莱斯合写的作品是大胆的《耶稣基督万世巨星》,获得了格 莱美奖该剧于 1971 年在纽约上演时,获得了七项托尼奖,包括最佳原作曲和最佳 音乐剧奖,1973 年,该剧被拍成电影。
韦伯根据艾略特的《擅长装扮的老猫经》改 编的《猫》正开始成为迄今为止韦伯在商业上最成功的作品在美国和英国以及全世界,任何一个时候,都至少有他的十几个巡回演出团在 大城市演韦伯的音乐剧1995年,《猫》以史无前例的演出纪录庆祝它在百老汇上演 十周年,《猫》、《星光快车》及《耶稣基督万世巨星》三部韦伯的作品是伦敦戏剧史 上演出时间最长的三部音乐剧韦伯是改写音乐剧历史的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五、音乐剧演出时间大多数音乐剧的长度都介乎两小时至三小时之间通常分为两幕,间一中场休 息如果将歌曲的重复和背景音乐计算在内,一出完整的音乐剧通常包含二十至三 十首曲音乐剧《音乐之声》是根据自传《托普家族的歌手》改编的音乐剧 1959 年在美国纽约首演,并在1960年获得第十四届托尼奖最佳音乐剧、 女主角、女配角等五项奖,这是音乐剧大师理查德.罗杰斯(曲)和奥斯 卡•翰墨斯坦(词)的最后一次合作创 作的作品,它被认为是他们最杰出的 永恒佳品根据音乐剧改编的音乐电影《音 乐之声》,该片中天性自由,不受繁文 缛节约束的美丽修女玛利亚,奥地利 美丽的阿尔卑斯山的山坡、清澈的湖 泊、阳光明媚的气候,和雅致的别墅, 以及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以及反纳 粹,追求自由的勇气,打动了世界各 地人们的心。
其中,流传最广的几首经典音乐:表达玛利亚对大自然热爱的主题 曲《音乐之声》;轻松愉快的《孤独的牧羊人》;比托普演唱的深情无限 的著名《雪绒花》;欢乐大方的《哆来咪》;以及可爱的孩子们在比赛和 客厅里演唱的《晚安,再见!》等,都成为了我们记忆中最值得珍惜和细 细回味的艺术佳作无疑,这将是人类最珍贵的永恒佳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