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制作笛子的方法及工艺.docx
9页制作笛子的方法因笛子的昂贵或买不到好笛子而烦恼的朋友,请不要着急自制笛子可使您心想事成1) 制作工具:1能够切断竹子的小锯或刀子;2能够钻眼(孔)的钻子或锉(最好不要用粗铁 丝烧一一容易裂开);3修挖洞的小尖刀;4能够打穿竹子内节的长刀,或用粗钢筋把一头打 成半圆形弄得锋利一些即可;5笔和尺2)竹子的粗细和音孔、膜孔、吹孔距离的比例注:孔间的距离都是从孔的正中算起,不能从边算起;尺寸都以毫米计;所列数值只是自 己的经验总结,也许需要依实际情况而调整〕(3)制作过程:1选好竹子要选用老的、 坚实而干燥的竹子,其次要节小,表面圆而平整,两头粗细相差不大2打通内节,美化外 节3比量尺寸,决定调子4调音挖孔5美化外观以上是一个经验积累的过程通过 您的努力,一定会做出一支十分合意的笛子笛子制作(2005-01-11)在远离城市的山区和农村,有许多笛子爱好者,为买不到一支理想的笛子而苦恼但是, 就在当地可能生长着许多竹子,如果我们能自己制作笛子,那就再好不过了为此,给大家 介绍一种简单的制笛方法1.制作工具:(1) 能够切断竹子的小锯或刀子;(2) 能够钻眼(孔)的钻子或者粗铁丝(烧红)之后钻孔用;(3)修挖洞孔的小尖刀(普 通小尖刀也可以);(4) 能够打穿竹子内的长刀,或用粗钢丝把一头打成半圆形,磨得锋利一些即可;(5) 铅笔和小米达尺。
2.竹子的粗细和音孔、膜孔、吹孔距离的比例,可参阅下面的图表: 常用笛子尺寸比例表 调子的规格(以第三孔作“ 1”校对音准)内径(以直径计算,孔中点算起从吹孔至后出 音孔从吹孔至膜孔膜孔至第六孔第六孔至后出音孔第六孔至第五2014年执业医师考试指导临床执业医师 口腔执业医师中医执业医师医科大考 查课试题孔第五孔至第四孔第四孔至第三孔第三孔至第二孔第二孔至第一孔第一孔至后出音孔D调筒音=A 16毫米左右 341 80 75 186 22 28 31 20 34 51 bE 调筒音=bB 15毫米左右 314 74 70 170 20 27 28.5 18.5 30 46 E 调筒音=B 14.5毫米左右 300 74 68 158 18 25 27.5 17.5 28 42 F 调筒音=C 14毫米左右 280 69 61 150 17.5 23.5 25 17 25.5 41.5 G 调筒音=D 13毫米左右 251 58 58 135 16.5 21 22.5 15.5 23 36.5自制pvc管横笛的数据以及课堂教学实录 赵洪啸(2005-06-22)(全按为5的G调规格)一、 材料和工具材料首选:优质电线PVC管材,内径13mm,外径16mm,管壁厚度1.5mm,长度333mm。
价格约为1.2元米小孩用的海绵地垫一块(作活塞用)必备工具:电钻一只(钻头一套,教师用)小钢锯,尺子(量孔距、孔的排列线条等)铅 笔(作记号),小刀竹笛制作全套工艺过程一一笛友必看(转贴这是一个台湾的笛子专业的高材生所写的论文,我仔细阅读后认为很有价值其中对笛子 制作的全过程和影响笛子音色的各种因素都有详尽论述,对于笛子专业制作,业余制作,和 普通爱好怎么挑选到适合自己用的好笛子都很有用处由于原文是繁体字,我用了几个小时才全部改成简化体中文,只要能对笛友有所裨益,我的时间就没有白 费刖言竹笛制作一直是笔者极感兴趣的部分,我曾试验以塑胶管制做过竹笛,之后由于大陵竹材取 得不易,曾经砍过台湾的观音竹及台湾桂竹来试做笛子,而在于亲身制作的过程中,发现台 湾产的竹子因土壤气候问题,无法制出与大陆同等品质的笛子,桂竹作为大笛其音色尚可, 但桂竹易弯曲,内壁不平均对制笛也有影响;在自己的乐器制作实践下,发现即使制笛以不 若其他乐器复杂,但在每个不同的制作环节上,都能左右着乐器的品质,所以我 将我制作笛所的的知识及心得记下与大家分享二、 竹材之品种要论述竹笛之制作,我们必须先了解竹子;如果说竹笛的制作只是将竹子挖几个孔就完成了, 那能合于竹笛制作的竹子品种似乎就很多,但若是真的要能制作出音色及功能俱佳的笛子, 除了制作工艺的优劣外,适当而良好的竹材就很重要了,适当指的是它的密度、弯曲度。
竹 节间距离及内径及外径大小等,如台湾产的玉山箭竹及观音竹虽然说长的很直而且平均但是 密度不高即其纤维密度太低所以制作出来的声音音不易集中,麻竹普遍太粗,即使做为低音 笛的材料都太大根本无法成材,而竹节太近的竹子内径必然不平均,即使制作出来也必然产 生严重的音准问题,所以也是选择的重要条件,而这里所说的良好问题是指适当的制笛竹材 中也有好坏之分,如密度高者普遍较佳,而竹子内外弧度越能接近圆形越好,将有利于发音之灵敏度,是更好的材料中国大陆所产的竹子,能制笛的多在浙江,江西一带其中以杭州西面余杭铜岭桥的白竹为最 佳,白竹又称苦竹,主枝明显而少有分枝,叶略小,它质地坚硬,内径统一,与其它品种的 竹子所不同的是,苦竹的竹节通常是一整节的,因此自古以来便被认为是制作竹笛的上等材 料上海、苏州等江南的民族乐器厂以及国内的制笛人都慕名去铜岭桥采购竹材据说明清 时代,铜岭桥的苦竹制作的竹笛曾作为贡品被送进宫廷,可见此地竹材品质之佳,是制笛 之良材,而当地居指出,因当地产铜矿,所以竹子生长过程中吸收土良中金属离子,所以密 度才能比之其他地方所产之苦竹更高,近期竹材需求量越来越大,因供不应求当地2014年执业医师考试指导临床执业医师 口腔执业医师中医执业医师医科大考 查课试题制笛师便购买安徽所产的苦竹希望能不其不足之量,但经过比较发现其品质却远不如铜岭桥 当地所产之苦竹,在此居住约有五十余户人家,其中从事竹笛制作的就约有三十到四十户之 多,更说明了此处所产苦竹品质之优良,几乎全国使用的竹笛都是由此生产;除白竹外,闽 北,赣南、江西所产紫竹可^是苦竹之外第二大量用来制笛的品种,紫竹皮硬肉软,是靠坚 硬的皮发声,所以不像皮软肉硬的白竹要去竹青(即是指竹子的表皮),所以两者最大的差 异在于紫竹音色较白竹为薄而甜美,白竹音色则结实而饱满;除此外也有少数人使用原产于 安徽,江西一带的湘妃竹,另外名制笛师应明章尝试开发的豹斑竹音色甜美但竹子不生长规 则,易产生音准问题,这两年有人尝试一类新竹材称为花苦竹,效果不错,但是其管径较大, 无法制作梆笛实属可惜,不过普遍来说,多数人还是较能接收白竹跟紫竹的音色,到目前为止尚未能出现更加适用于制笛的新竹材。
三、制作过程(一)、竹子生长环境之影响演奏家俞逊发先生认为笛子的好坏,材料占了 60%,其实多数乐器都是如此,生长环境影 响材料的优劣尤其明显,在此加以介绍:1 .土壤:土壤中的养分含量及种类会明显影响竹子的生长品质,当然养分充足的状况下, 竹材生长易于扎实,养分不足者,所产竹料易于纤维较软而竹壁为薄,铜岭桥富当地的土壤 分三类如下,黄土地、沙地、石子地,其中黄土地的土质最好,养分充足,所产竹材不仅较 直而质地也是最密实的,沙地所产的竹子,因养分不若黄土地丰富,竹材较单薄制成竹笛之 后效果较差,而石子地所产的竹材养分介于黄土地跟沙地之间但是所长竹材容易弯曲,在制 作过程中,较不好处理,即使以烤火的方式将之扳直,仍然有可能产生内径不平均的问题而 严重影响音准,所以我们还是认为以黄土区所产竹材为制笛最优良之选择,然而此类土壤在铜岭桥所占面积并不多,可见良材之难得土 土壤种类黄土地沙地石子地 特性土壤养分高,生产竹材结实,占地面积最小土壤养分低,竹子质地松软,占地面积较大土壤养分中等,但生长竹材易弯曲,不平均2 .阳光:其实多数中国乐器制作上有其哲学或玄学之说法,其中对材质有阴材与阳材之分, 如古琴[4]制作中桐木面阳,受到太阳照射的部分为阳材,反之称为阴材,背板面板依不同 之搭配,能得不同之音色,对这些哲学性之解释我们无法详尽阐述,但以现代物理观点论之, 我们知道受阳面的植物受阳光照射后产生化学变化,质地、水分含量,生长速度皆有所不同, 自然与照光少者质地不同;竹材也受阳光影响甚多,以子竹为例是最明显的,制作京胡的老 师傅认为能拿来做琴杆的紫竹的标准是很严格而且难得的,除了因为竹子要直,粗细要平均、 竹节还要生长在把位的位谿上,除此之外他们认为好的紫竹,受阳光影响有四类是最好的, 分别是阴阳竹、黑观音、玉腰带、点金沙,因为紫竹受阳光照射部位会呈现紫黑色,未受光 照部位呈黄色,阴阳竹指的是竹身明显一半是黑色一半是黄色,黑观音是整枝竹子遍体成深 黑色,玉腰带是竹节轮廓明显而仅在此处呈现一环黑色,点金沙是指受细碎的阳光照射呈现 斑驳金点在竹身上,此四种情形我认为除了竹材状况会有所不同影响音色外,在美观上的意 义势必也是极重要的,不过就现代的观点而言,我们解释紫竹的好坏通常会选择黄色部分较 多之竹子,因为黄色部分多表示受阳光照射少,因阳光不够充足竹子将生长缓慢,因此竹材 质地将更为密实,以此为例,我们选择白竹的情况下也是以背阳光面山坡所产的竹子易找到 好材料,不过我觉得对阳光音色的解释到目前为止尚有许多不足之处,有待日后研究。
3 .病虫害:过度严重的虫害都是不利于竹材生长的,除了两种情形,其一是轻微的虫害, 意指并未严重破坏竹子生长形态,此时因受虫蛀的竹子会生长缓慢所以同样会比较结实,所 以适于制笛,另一特例是所谓铁心笛的状况,曾经访问乐器行将铁心笛夸大甚至误传其形成 状况等,其实铁心笛意指竹子受虫蛀了一个洞,被露水、雨水浸湿使的竹子内壁病变,内部 整段成黑色,而硬度极高,一般修笛刀不易挖动故称之铁心,通常只要笛子里有一段是铁心 音色就会比一般笛子音色再亮,所以当初不肖商人将竹子表皮刮伤,内部浸入特殊药水,使 其成黑色,之后以高价卖出以求取暴利,皆是由于多数人夸大铁心笛之功能4.施肥:随着乐器需求量大增,许多制笛师在土壤上施肥,让竹子生长快速,但是如此的 状况下却严重影响竹材品质,因为施肥后竹材快速生长,材质必定松散,制笛后音色往往 不佳,实是急功近利的行为二)、取竹 名制笛师董雪华[5 ]认为以生长四到五年竹龄的竹子为制笛材料是最为适宜的,因为竹龄钩 老,其密度较高,材料水分也较少,反之现在因笛子需求量大,生长未满两年的竹子就拿来 制笛因竹肉还幼嫩其效果较之老竹为差,但是过老的竹子也不适宜做笛子,毕竟竹子非木本 植物,当生长超过六年以上即走下坡,质地开始松散;取竹的时间也是很重要的,通常是在 冬天十二节气中的霜降时收竹子,因为此时竹子的含水量较低,制笛之后比起夏天 收的竹子不易发霉,所以取竹的时机也是相当重要的。
三)、干燥制笛的竹材一般应干燥两两年以上,自然风干,自然风干的竹子也有水分,赵松庭老师认为 竹子的水分至少必须保留五分之一,不然过度干燥后制成笛子时发音干涩,而且遇到湿度急 剧变化时通常会出现开裂的情况董雪华先生说:「在烤竹子时,火候必须掌握好,不能烤 得太干,又不可里面存留太多水分,这样的竹子制成竹笛后音色圆润」,足见含水量对于做 竹笛的重要性,一般自然风干时此取交叉叠放的方式,虽然比较占空间但是竹身与空气的接 触面较大,容易达到干燥的效果,紫竹类竹子一般风干时候竹节是不打通的,有人认为是否 打通后竹子内壁才能易于跟空气接触,但是我们认为留下竹节能钩保持内壁的平均度,避免 因风干时竹肉开始收缩的情况下无竹筋支撑而造成的变形;风干时候场地的空气也是很重要 的,铜岭桥位于山区,其实湿度是很重的,我们一般会希望是有南面的风吹拂,因为一般东 风跟西风所带的湿度约为80,太过潮湿,竹子不易干反而易于发霉,北风湿度约30,所带 湿气太少,易在风干过程中使竹子开裂,南风湿度约45,是最适宜的风,以前铜岭桥并未 发现此一差别,所以竹材都是放谿在四面开放的空间,湿度变化剧烈,不仅不易干燥,还容 易发生裂竹的现象,现在、已经开始知道针对不同气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