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村婆媳关系的原因及现状.docx
12页浅谈农村婆媳关系的变化原因及现状摘要:在家庭关系中,婆媳关系是一种最复杂、最微妙、 最难处的家庭成员关系从古至今,无论是中外,婆媳冲突 一直是困扰许多家庭的难题日本的渡边淳一曾尖锐地提出: “年轻人有缘终成眷属后,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婆媳关系 的问题因此,可以认识到的是,婆媳关系难以协调是很 正常的现象另一方面,婆媳关系在家庭成员关系中又占很 重要的地位,俗话说:“婆媳亲,全家和婆媳关系的融洽 与否有影响着家庭中其他成员之间的关系,如夫妻关系、亲 子关系、隔代关系等一个家庭中若婆媳不和,则家无宁日 本文主要讨论的是农村家庭中的婆媳关系的变化及原因关键词:婆媳关系家庭和谐家庭地位婆媳矛盾正文:一、婆媳关系的特点1. 婆媳关系的含义婆媳关系是指一家中婆婆和媳妇的关系,是建立在母子 关系和夫妻关系的基础上形成的非血缘的家庭关系,婆媳关 系是所有家庭关系的连接点社会学认为,家庭是婚姻和血 缘基础上亲密合作和共同生活的初级社会群体,家庭内部 关系有两种,一种是夫妻关系,一种是亲子关系,两者构成 了家庭结构的基础其它关系,如兄弟姐妹、姑嫂关系、妯 娌关系以及婆媳关系、祖孙关系都是在此基础上派生出来的。
婆媳关系在家庭人际关系中有其特殊性因此,这种人际关 系一无亲子关系所具有的稳定性,二无婚姻关系所具有的密 切性,它是由亲子关系和夫妻关系的延伸而形成的如果处 理得好,婆婆和媳妇各自“爱屋及乌”一一婆婆因爱儿子 而爱媳妇,媳妇因爱丈夫而爱婆婆,各得其所,关系就会融 洽但是如果处理不好则婆媳之间会出现裂痕,难以弥补 进而会影响整个家庭的和谐2. 婆媳关系的特点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指出,“我们家是个延绵性的事 业社群,它的主轴是父子之间、婆媳之间,是纵向的,不是 横向的,夫妻成了配轴从他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在传 统的家庭关系下亲子关系是最重要的,而夫妻关系只是起到 辅助作用,在大多数情况下夫妻关系处于顺从的角色建国 后,国家虽然提出了许多消除封建制度下男女不平等的政策, 并越来越呼吁女性地位的提升,但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仍然 没有完全改变,还是处于低等地位,夫妻关系中,掌权者依 然是男性,夫妻间的不平等仍然存在3. 婆媳关系不和谐的原因传统观念的影响许多农村家庭的老人还遵循着过去的理念,认为媳妇嫁到自己家里,就应该对公婆言听计从,无怨无悔因为 她们年轻的时候受过自己婆婆的各种不好的待遇,多年 媳妇熬成婆,当她们自己成为了婆婆,她们也会用当初 她们受过的待遇来对待自己的媳妇,这也是家庭环境的 影响。
•缺乏信任和沟通婆媳因为没有血缘关系,她们有是在儿子成婚后生活在 一起的,本来就对彼此的习惯脾气不了解,加上中国人 遇事不善于沟通,可能一点小矛盾说出来就解决了,但 是婆媳之间碍于某些原因,刚开始发生小矛盾时总会忍 住,直到矛盾越积越多才爆发出来,特别是媳妇心理 学告诉我们,消极而强烈的情绪容易使人失去理性,导 致冲突升级,争吵还具有“惯性”,婆媳之间一旦因一 点小事“开战”,日后往往有事便吵,久而久之,成见 会越来越大•婆媳本身素质不高有调查统计发现,在婆媳关系融洽的家庭中,无论是婆 婆一方还是媳妇一方,其文化程度整体要高于婆媳关系 不和谐的婆婆和媳妇这个结论也不难解释,说话说: 知书达理,文化修养比较高的人更容易讲道理,也更容 易一块处事,如果婆媳中有一方懂得处理婆媳关系的技 巧,那么婆媳关系破裂的可能性就不大•社会舆论的影响近年来各种家庭伦理剧盛行,大大小小的这类影视作品 中都有婆媳关系的内容,为了吸引观众眼球,提高收视 率,影视剧里的婆媳关系总是非常紧张微妙,让人在观 看时唏嘘不已,同时给观众产生一种错觉,婆媳关系一 定处不好,这样的心理暗示更以利于婆媳关系的和谐婆媳关系的变化1.建国到改革开放前农村的婆媳关系的特点•媳妇的地位有所提高建国后,国家完善婚姻立法,强调男女平等,同时女权 主义呼吁女性地位的提升,这个时期虽然婆婆还存在着 封建思想,但整体来说有所改变,媳妇的地位有所提高。
•婆媳分工不明显,媳妇还要承担大部分家务进入五十年代,为反对剥削而均田地,为提高效率而组 建互助组再到公社化的管理过去生产队里,粮食是按 照人口分的,叫口粮,口粮是多劳多得,媳妇每天既要 去干农活分口粮,又要照顾公婆丈夫孩子,负担很大, 婆婆却可以只去干农活,很少帮忙照顾家务,我奶奶她 们那一代的媳妇就是这么过来的•婆婆%偏袒”引发婆媳矛盾在鼓励计划生育的政策环境、多子多福的观念以及重男 轻女的传统观念下,一个家庭自然有好几个兄弟姐妹, 只要婆婆对某一家帮助较多,或经常与那一家走的过近, 都会引起婆媳间的矛盾虽然婆婆在多个媳妇之间很难 保持平衡,但是也存在着一些婆婆本身就会对某个儿子 偏爱,比如大儿子或小儿子,同时做婆婆的在多个儿媳 妇中还有比较在这种复杂的情况下,婆媳矛盾容易生 成,一旦遇到导火索就会一触即发,在这时如果儿子也 感觉母亲偏爱其他兄弟,但碍于母子关系不好挑明,正 好可借媳妇之口来“公开”理论,媳妇杖着丈夫撑腰, 这样矛盾就会更加激化可能就会导致分家等后果•媳妇妥协下的平衡在时候的媳妇在家庭中地位虽然有一定的提高,但是碍 于丈夫的脸面,她们大多数还是不敢与婆婆公开争吵, 自己受的委屈只能在心里承受,家庭中会形成一种媳妇 妥协下的平衡。
2.改革开放到20世纪末的农村婆媳关系的特点•婆媳地位相对平等随着改革开放的进展,国家经济逐步步入正轨,家庭联 产承包责任制大大激发了农民的热情,农民们把家庭主 要重心放在发家致富上,夫妻均为构建更加富足和谐的 小家庭而努力,夫妻关系也呈现着由“夫唱妇随”到“夫 妻平等”的模式转变,同时原来由男性所掌握是事物也 渐渐由媳妇来处理,这是媳妇在家庭中地位提高的一方面原因,另一方面,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每人都 有属于自己的一份田地,媳妇在嫁入夫家的时候还带了 属于自己的那份田地,同时,随着婚丧嫁娶更加强调彩 礼的价值,媳妇的娘家会给她备一份“丰厚”的大礼, 这就使得媳妇在家庭经济方面有了很大的依靠•婆媳相互依赖分工合作“发家致富”成为农民的主要目标,女性深入经济生产 活动领域,媳妇凭借其健壮的身体、充沛的精力、先进 的思想观念,在经济活动中更占优势婆婆随着年龄的 增加,劳作能力下降,对新鲜事物以及先进农业可以的 接受能力较低,以及分家后包产到户的土地多数分到了 字辈手中,婆婆逐渐退出劳作前线,主要在家庭中帮忙 处理家务3.21世纪新型婆媳关系的特点•媳妇的地位进一步提高新时期,女性独立的思想已经深入人心,即使在农村也 有许多女性出门从事自己的职业,她们每月会给家庭带 来不少的经济收入,而家庭中的土地有一些是老人在耕 种,也都一些是租给别的人家去耕种,自己每年收一些 租金,媳妇在家庭中的地位进一步提升。
•婆媳减少接触,矛盾也相对减少随着经济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农业技术和化肥 的使用等一系列的变化促使农业生产活动需要的人手越来越少,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许多年轻人外出打工, 留下午幼的孩子在家由爷爷奶奶照顾,这样婆媳一年很 少见面,矛盾也就会减少很多•婆媳关系相对平衡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许多80后都是独生子女, 即使在农村,每个家庭的子女数也是较之以前减少了许 多一个家庭的媳妇也少了许多,大多数只有两三个媳 妇,而且大都不跟公婆住在一起,或者公婆跟哪家住, 哪家就要负担老人的主要养老任务,同时在老人过世后 也会多分到老人的财产所以这样情形下的婆媳关系也 就相对平衡三、婆媳关系变化的原因1、家庭视角•丈夫,婆媳关系的协调者如前所说,婆媳关系本来就是亲子关系与夫妻关系各自 的延伸而形成的一种新的家庭人际关系,丈夫在婆婆关 系中扮演着“中介”角色,丈夫作为婆媳关系的中介点, 对婆媳双方的性格特点最为了解因此,在处理婆媳关 系中丈夫起着十分重要的中介作用当婆媳关系出现紧 张的时候,聪明的丈夫就是其中的协调者•孙辈,婆媳关系的平衡杆随着孩子的出生,三世同堂的一家就完整了,对待孙辈, 老人们都是非常疼爱和爱护的,而且在农村个别地方如 果媳妇生的是小孙子的话,老人会更加高兴,就会淡化 与儿媳以前的矛盾,全家人都围子着小孩子转,婆婆和 媳妇的目标也达成了一致,一定程度上会缓解矛盾,达 成在孙辈的基础上的平衡。
2、政策视角•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家庭承包责任制让农村的家庭把中心放在了农业生产 上,儿媳可以从繁杂的家务活中暂时解放出来,投入家 庭农业生产中,成为家庭重要劳动力之一,使她们在家 庭中的地位提升,另一方面,也就是上文提到的,儿媳 在嫁入夫家的时候会带上土地做嫁妆,这就是她们在夫 家的资本,有了资本就有了说话的权利,婆婆就不能像 过去一样对媳妇呼东唤西的了,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婆媳 矛盾•计划生育政策国家在七八十年代实行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让家庭中 男孩子数量减少了许多,婆媳因为婆婆偏心某个媳妇而 产生的矛盾就相对减少,如果家庭只能生一个孩子,儿 媳的地位就会进一步上升,特别是生完孩子做月子的时 候,婆婆会照顾媳妇一个月,但是这种情况在过去的家 庭是不可能的,一个大家庭那么多的媳妇,婆婆不可能 照顾过来,而且在农业合作队是时候,女人在生完孩子 后就要马上投入农业活动,来赚的自己的口粮•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过去一个家庭孩子比较多,一般就是男孩子才有接受教 育的权利,而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让很多农村的孩子 能够接受教育,特别是女性,女性不再只是在家里做家 庭主妇了,她们会出去寻找自己的工作,每月给家庭贡 献通过自己努力赚的的工资,改变了过去只是依赖家庭 男性的状态,也进一步提升了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
四、社工介入促进家庭婆媳关系和谐•家庭社会工作的介入家庭社会工作并非只是单一的帮助家庭中个别的成员, 或解决个别成员的困难,而是因个别成员问题的发现介 入到家庭,而问题的解决是以整体家庭为对象,即家庭 中的所有成员都是社会工作者服务的对象当家庭因为 婆媳关系出现矛盾时,家庭社会工作者会运用专业的视 角和方法帮助家庭寻找问题的原因,改善家庭的环境 一,社工从系统理论出发,将婆媳矛盾放在整个家庭体 系中来看二,婆媳换位思考,将彼此眼中的不合理的 行为合理化,三,社工可以应用个案、社区等工作方法, 发掘和整合家庭、社区的资源,来帮助家庭解决由婆媳 引发矛盾•丢弃传统的对婆媳关系的偏见没有人天生会当婆婆和媳妇,没个人成为着两个角色都 是和迷茫的,再加上社会传统价值认为婆媳关系一定不 好处理这种“理论”的影响,她们心中就形成了一种偏 见,在发生一点矛盾的时候就不会去想办法处理而是放 任矛盾激化,其实只要把婆媳关系就当成一种普通的人 际关系就可以,无论哪种人际关系都不可避免的会发生 矛盾,比如朋友之间,上司和下属之间,师生之间,而 且也不是当某种人际关系出现问题的时候我们就要放 弃这种人际关系,而是要想办法去缓和关系。
•用好儿子和孙辈在婆媳关系中的作用婆婆和媳妇因为儿子和孙辈的原因成为一家人,虽然没 有母子和夫妻之间那么亲密,但也是家庭重要的关系, 儿子可以帮助婆媳更好进行沟通,孩子可以帮助婆媳为 了一个目标更好地相处•沟通很重要,放下心理戒备媳妇虽然嫁到夫家要交婆婆“妈妈”,但是她们很少会 真正把自己丈夫的母亲当自己亲生母亲来对待,很多婆 媳之间是缺少沟通和交流的,本来她们之间就没有什么 了解,包括生活习惯、说话方式、待人处事方面等,如 果还不能放下心理戒备,就容易因为一些小事产生矛盾 婆婆也同样是这样,所以也不用完全就把对方当成自己 的妈妈和女儿,但是拿出对待自己妈妈和女儿态度和关 爱的一半来对待彼此,可能关系就会好很多像我的舅 妈对我姥姥一样,就是完全像对待自己的母亲一样照顾, 每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