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福师秋《体育测量与评价》辅导课件知识点和例题整理模板.docx
22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学问点大全福师 12 秋《课程名称》课件学问点和例题整理文本资源学问点 1 绪言人体测量与评判的讨论对象与任务 人体测量学是一门通过对人体整体测量和局部测量来探讨人体的类型,特点、变异和进展规律的科学;人体测量进展概况 人类学测定时期 〔1760—1880 年〕 肌力测定时期 〔1880—1915 年〕 循环机能测定时期 〔1900—1925 年〕 进入 20 世纪以来,体育界人体测量的重点转向身体素养与运动才能的测定 今后的讨论方向,不是体格的测量,而是 “ 运动人体测量 ”;这预示着今后的人体测量内容将有新的进展,而且在体育科学领域,将发挥愈来愈重要的作用;测量 :以某种标准化的尺度客观地计量事物属性的过程; 第一节 测量的期望 体育科学,主要以复杂的人体运动做为讨论对象;为了说明这些复杂的人体运动,经常需要以各种方法来测 量与此有关的人体自身的各种属性;测量,包括直接测量与间接测量两大类;在各种间接测量中,我们以某种尺度直接能够测量的,并不总是我们期望把握的特定的机能,而只是这些机能 才能在某种运动中的综合表现一运动成果;无论多么精确的测量,其结果总是以真实成果与误差之和的形式存在,这就是测量的一般数学模型 ;我们所期望的测量,应具有牢靠性、有效性及客观性;一、牢靠性 牢靠性的概念 牢靠性,系指在受试者的机能才能没有发生变化的情形下,由同一个测试者对同一个对象重复进行相同内容的 测量时,能够取得一样结果的程度;一般认为个体测量的牢靠性,系数达 0.95 以上较为抱负, 至少应达到0.80 以上, 而群体测量的牢靠性系数,就应达到 0.70 以上;影响牢靠性的因素 1.受试者的才能水平;2.测定间隔时间;3.受试者才能发挥的水平;4. 测试条件的规范化程度,测试人员的业务才能,评分标准的相宜程度 ; 有效性 二 有效性的概念测量的有效性,系指测量的结果〔成果 〕真实反映测量目的的程度;有效性包含两层意思,即测量结果与测量目的的一样性及测量结果的牢靠性;牢靠性是有效性的必要条件,但牢靠的测量不肯定都有效;〔二〕有效性的检验方法 检验测量结果同已被证明是有效的另一客观指标之间的相关程度,相关程度愈高,说明测量愈有效;例: 6 个篮球队的技术测验、身体素养测验成果〔全队的平均成果,以10 分制运算 〕以及在对抗赛中的名次如表;试以竞赛中的名次为客观标准,检验这一套测验的有效性;〔三〕影响有效性的因素 1 测量的牢靠性;2 受试者的性别与年龄特点;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11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学问点大全3 受试者的才能水平;4 测量指标的数量;三、客观性〔一〕客观性的概念 系指不同的测试者对同一测试对象进行相同内容的测量时,能够取得一样结果的程度;〔二〕检验客观性的方法 一样性系数( W 系数 〕 其中 m:测试者人数n:受试者人数 s: 受试者成果的秩和 〔名次之和 〕的离均差平方和;例如〔三) 影响客观性的因素 〔1〕 事先严格规定测量的条件、方法与要求 〔2〕 事先严格训练测试人员,使他们娴熟 地把握测试方法;〔3〕 在测量过程中,详细操作要特别仔细,细致,并通过复测准时发觉问题,加以订正;其次节 身体发育的评判与猜测 评判的概念与评判标准 一〔一〕评判的概念 评判就是评定 〔判定 〕事物的价值,目的在于正确地说明事物现状的基础上,为改善现状和实现抱负的目标而制 定的决策供应判定依据;评判一种事物,即意味着依据肯定的价值标准,给予该事物以某种意义;所谓身体发育的评判,就是用人体测量资料,依据肯定的价值标准,判定青少年身体发育的现状与变化程度的过程,即判定距离“抱负的发育水平” 尚有多大差距,进而阐明造成这些差距的缘由并实行补救措施的过程;在训练领域,就应判定接近训练目标的程度,明确抱负的训练成效应具备的条件,如教学大纲、教材,老师、教学方法、教学设备及其他环境因素;事物的价值标准不是唯独的,而是多层次的;如评定青少年健康水平的标准,自最抱负状态至病态,是连续的 状态序列,因而可以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划分如干不同的标准;即便从同一个目的动身评判同样的事物,对于不同的对象来说,给予该事物的意义也可能很不相同;评判以测量为前提,没有测量就没有评判,然而没有评判的测量就毫无意义;〔二〕身体发育的评判标准 1.评判标准的分类 1)具有抱负值 〔标准值 〕性质的评判标准,即肯定评判标准 〔参照标准 〕;应客观地反映人体特定领域的正常 以身体发育为例,所谓具有抱负值与反常或抱负水平,并经实践检验而得到社会公认;性质的标准,是指假定在没有任何身心障碍的情形下,人体应当发育的抱负水平或标准的发育水平,以及能够满意社会需要的抱负的各种机能才能水平;2)具有现状平均值〔中位数 〕性质的评判标准,即相对评判标准〔常模标准 〕;为了确定个体或群体在所属总体中的位置,依据统计学原理抽取的标准样本实测值的代表值;听从正态分布的资料以平均值做为样本的代表值,否就以中位数做为样本的代表值;相对评判标准本身并不具有肯定的价值意义;3)动态评判标准(进步度评判或个体内差异评判)既不参照肯定评判标准,亦不参照所属群体的成果,而同自己的原成果相比较而判定进步程度的方法, ;2.制定或选用评判表应留意的问题(1)用以制定评判标准的样本含量应足够大,而且要保证使用评判标准的范畴同抽样范畴相一样;(2)样本必需代表评判对象;(3)应按地区、性别,年龄,民族及其他类别,分别制定相应的评判标准;〔4〕 评判标准应明确说明抽样范畴与规模,以及制定标准的方法,即用的是平均值与标准差,仍是百分位数;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11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学问点大全二 外形发育的评判 评判外形发育的目的 评定个体或群体的发育水平 鉴别发育正常者与反常者 分析影响身体发育的各种因素,如养分,保健、运动、训练以及其他环境条件 改善体质,使之更接近抱负的目标; 离差法 以平均值为基准,以标准差为离散距划分评判等级的方法,称离差法;一般以 X± 2.5S 或 X 土 3S 的值做为判定身高发育是否有可能反常的标准;离差法划分五个评判等级的方法 离差法只适合于听从正态分布的资料1〕 不等距划分. 中等级别所包括的范畴,为两个标准差距离,其余均为一个标准差距离2〕 等距离划分 把 5 个标准差的分布范畴,以 1 个标准差为单位,成五个等级;动态评判表 动态评判或进步度评判:依据某种才能提高幅度的大小来评定成果的方法;动态评判的最大特点是照料到个体的才能差异,不论其基础水平如何,只要经过努力,提高了成果,就可得较 〕的锤炼积极性,更适合于学校的体育工作者运用;高的分数,这有助于激发绝大多数同学 〔不论其体质强弱 进步幅度为:甲 =0.60 米,乙 =0.40 米 进步率正向反:甲 =34.09,乙 =65. 57 说明:用这一公式运算进步率,基本上能够表达进步幅度的难易度,即基础成果好的,即便进步幅度不大,但 仍可取得较好成果,而基础成果低的,虽进步幅度较大,但进步率小,因而成果也较低;体力年龄 体力年龄: 指同受试者的体力水平相当的一般正常人的年龄;如某 50 岁人的运动才能相当子一般正常人的 40 岁年龄组的水平,就称此人的体力年龄为 40 岁,反之,如某 40 岁人的运动才能,仅相当于 50 岁一般正常人的水平,就称此人的体力年龄为 50 岁;体力年龄比实际年龄愈年轻,体力愈佳;第三节 测试工作方案的制定及项目分析 群体的测试工作包括 预备 现场测试 数据处理 总结 预备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制定工作方案;测试工作方案的制定 〔一〕测试目的 第一应明确提出欲取得的结果 〔二〕测试对象 学校的训练测量应以全体同学为对象 科学讨论性的测试工作,以抽取的样本做为对象,所以应严格规定抽样方法及范畴,并对抽样工作提出详细 要求 o 〔三〕测试内容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11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学问点大全是否同测试目的相一样 是否具有中意的牢靠性及有效性 是否符合受试者的年龄与性别特点 是否有条件实施 有无评判标准 有无说明的可能性 〔对结果 〕 如系新设计的成套测验,应事先对这些指标的难易度、区分度及组内相关做必要的检验;测试内容,一要适量,二要简洁易行,否就会降低测量的牢靠性及客观性;〔四〕测试方法 尽可能挑选国际或国内通用而己成常规的测试方法,以便使测试指标具有可比性;测试方法应简洁明白,易被受试者所懂得和把握,以保证测量的牢靠性与客观性;测试方法一经确定,就不应轻易转变,以保证测试工作的连续性,便于追踪观测分析;〔五〕测试时间 时间过短,易造成工作忙乱;时间过长,就不易掌握外界环境因素对测试结果的影响;〔六〕场地与器材 有利于流水作业 有利于防止损害事故 有利于受试者发挥最大才能 器材应尽可能统一和标准化 同一规格的器材不足时,应规定代用器材的详细校准方法;<七〕测试人员 测试人员的业务水平及工作态度 在方案中除规定测试人员的来源、应具备的条件及人数之外,必要时仍应提出详细的培训要求;为了保证测量的客观性,应尽可能削减一项指标的测试人员;〔八〕表格 ①编号 ②单位 ③姓名 ④性别 ⑤民族 ⑥父母民族 ⑦诞生年月日 ⑧年龄 ⑨主要病史 ⑩测试日期;⑾测试内容及成果 ⑿备注 女生仍应设 “月经 ”一栏,⒀对健康检查及现场急救应提出明确的要求 2. 学问点 2 其次章 人体外形测量 人体外形系指人体的概观性特点;包括器官的外形结构、体格,体型和姿态; 外形测量,包括观看与计量两个过程 量;第一节 外形测量的基本学问 一、外形发育特点,属于前者的有姿态的观测,属于后者的有身高,体重和胸围等指标的测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11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学问点大全从身高,体重,肩宽、骨盆宽等发育曲线可以看出:各项指标的均值不仅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步增大,而且各项指标的男、女均值曲线都有两次交叉; 第一次交叉在 9—10 岁,交叉后女性各项指标的发育水平都超过同年龄的男性,说明女性已进入青春发育期 的突增阶段; 其次次交叉在 14—16 岁,交叉后男性各项指标的发育水平超过同年龄的女性,说明男性青春期发育突增阶 段已经开头,而女性就进入相对缓慢阶段;以后男女差距连续增大,致使男性在 18 岁时身高,体重,肩宽的 肯定值均超过女性,身高与肩宽更为明显,最终分别形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