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电站水资源论证(新导则).docx
26页1总论1.1 项目来源XX河是口口第三大河流,发源于**市**风门岭,雨量充足,水力资源丰富,水能资源理论储 藏量为199.2 MW,水能资源可开发量为1975 MW,可开发年发电量为643亿度目前已开发装机 容量10902 MW,尚有88. 48 MW的水能资源有待开发,特别是XX河干流**河段,水力资源非常 丰富,开发潜力大为了充分利用其丰富的水力资源,大力发展水电事业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加速当地人民群众脱贫致富,口 口县决定开发XX河干流**段水力资源,建设**梯级水电站.电站 建成投产后,直接向口口等地供电,可缓解口口县电网中电力电量不足的矛盾,减轻省电网的供电压 力;同时,**河段水电站工程位于??水电站上游,坝址地质条件优越,交通方便,施工方便,施工 期短,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建设**河段水电站工程符合**省水电资源开发规划,建设 该项目是必要的.为了加快XX河**河段水力资源的合理开发,口口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受口口县水务局委托 于2005年7月编制了《*大省XX河口口 **河段水电规划报告》全面分析原规划**水电站高坝 水库方案无法实施的缘由,并对原规划进行调整,提出了梯级开发方案,以减少淹没和移民.2005年 8月24日,**省水务局以琼水建管[2005]209号《大*省水务局关于XX河**河段水电梯级开发规 划报告的审查意见》基本同意该规划报告。
根据《建设项目水资源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口口**电站开发有限公司委托我局编制《** 省XX河口口**河段水电站工程水资源论证报告书》.12 水资源论证的目的和任务通过对本项目涉及的XX河及口口县境内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开发利用现状进行分析,调 查所在区域的水资源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该项目的取水地点、取水量、取水方式、用水工艺 及退水方式进行研究,分析其取水和退水对周边环境和其他用户的影响程度,论证建设该项目取水 的合理性和可靠程度,并提出水资源保护措施,从而促进该地区水资源的保护与管理,实现水资源 的合理开发、高效利用、优化配置,保障建设项目的合理用水要求,确保新建工程能正常运行和发挥 效益,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13 编制依据(内容略)14 取水规模、取水水源与取水地点该项目多年平均发电取水量为116400万m3 (其中:**I级水电站:26080万m3,**II级水电站: 31100万m3,**V级水电站:59230万m3),设计保证率90%时的发电取水量为84210万m3 (其中: **I级水电站:18860万m3,**II级水电站:22440万m3,**III级水电站:42910万m3)。
该项目直 接引用XX河* *河段地表水,取水地点位于口口县**镇*大河段.取水点位置见附图一.附图一 XX河口口**河段梯级水电站工程位置图15 工作等级该项目多年平均发电取水量为116400万m3 (其中57180万m3为重复利用水量),占XX河多 年平均径流量216%,工程总装机容量11600kw (其中:**I级水电站:1600KW,**II级水电站: 6400KW,**III级水电站:3600KW),小于5万kw,根据《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分类分级 指标,确定取水水源论证的等级为三级6 分析范围与论证范围11 分析范围根据该项目取水水源所在区域的水资源条件和取水合理性分析以及取退水影响论证的需要,结 合水资源综合规划的分区与行政分区划,确定XX河流域及口口县为分析范围16.2 论证范围根据口口县和XX河水资源时空分布特点和开发利用现状,结合现状工程和供水情况考虑到取 退水对其他用水户的影响,确定水电站坝址以上流域及其相关地区为本次水资源论证的范围.17设计水平年1、 水资源论证现状水平年:2004 年.2、 设计水平年: 2005~2010 年1.8论证委托书、委托单位与承担单位1.8。
1 委托单位委托单位:口口 **电站开发有限公司2 承担单位1、 承担单位:**省水文局2、 承担单位概况:3、 资质证书编号:水论证甲字第**号.1.9评审意见2005年12月23日,省水务局在**市主持召开了《**省XX河口口 **河段水电站工程水资源 论证报告书》(以下称《报告书》)评审会参加会议的有**省水利学会、口口县水务局及项目业主 口口**电站开发有限公司等单位的代表和专家组成员与会专家与代表听取了报告书承担单位对《报 告书》主要内容的介绍,并进行了认真评议,同意通过《报告书》审批意见见附图2.附图2水*省水务局关于《**省XX河口口 **河段水电站工程水资源论证报告书》的审批意见2 建设项目概况21建设项目名称及项目性质项目名称:XX河口口* *河段水电站工程.开发方案为:**【▽ 160m+**II^ 150m+**III^ 115.8m 三级开发方案项目性质:该项目为新建的小(1)型引水式梯级水力发电工程2.2 建设地点、占地面积和土地利用情况2.2.1 建设地点*大河段梯级水电站工程位于口口县**镇XX河上游**河段,各梯级坝址均分布于**大桥至牙 来河电站的范围以内.** I电站坝址布置在南长溪上,什介村附近上距牙来河电站7。
38km;**I电 站坝址布置在长安河上,上距** I电站坝址382km;**III电站坝址布置在**河上,大*农场四队附 近,下距??水库坝址 29 5km.22.2 占地面积**河段梯级水电站建筑物包括首部枢纽(拦河坝、底孔、放水设施等),引水系统及其厂区枢纽 等.根据工程建筑物布置, **河梯级电站水库淹没占地为农田10亩、林地226亩.其具体指标见表2-1.表2—1 **河梯级水电站库区淹没实物指标表序号梯级电站淹没指标人口农田林地1**1010852* * II00673**11100744合计01022622.3 土地利用情况该工程所在地自然环境优美,流域内森林覆盖率高,植被较好,水土流失不严重,来水含沙量不大 库区周边地区主要为少数民族聚居地,经济较为落后土地使用具体构成主要是以农业耕地为主,其 他用地有工业用地、林业用地、旅游产业用地等*河段水电站占用的土地主要是农田和林地2.3 建设规模与实施意见23.1 建设规模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的规定,建设项目的各梯级水库均为 小(一)型水库,工程等别为W等,拦河坝均为4级建筑物,设计洪水标准为30年一遇,校核洪水 标准为200年一遇;各梯级电站的发电厂房均为5级建筑物,设计洪水标准为20年一遇,校核洪水 标准为 50 年一遇。
此外水电站按照河道多年平均流量及所可能获得的水头进行装机容量选择该工程总装机容量 11600kw,工程总投资为759382万元大*河段梯级水电站工程建设规模见下表2—2:表2—2 **河梯级水电站建设规模参数表2.3.2 实施意见**河段的开发任务主要为发电, **水电站位于??水电站上游,坝址地质条件优越,交通方便, 不存在制约水电站建设环境问题,前期条件工作较为充分,因此, **水电站已具备开发条件, **电站 建设符合**省水电资源开发规划口口县人民政府以口口府办函〔2004〕22号文同意XX河**河 段水电站工程项目立项按照《大*省XX河口口 **河段水电开发规划报告》中拟定该工程开发顺 序为:**II—**III—**I建设期限18个月2.4 建设项目业主提出的取用水方案该项目中的各电站均为径流式引水电站,电站用水靠天然径流,以XX河上游**河段地表水作 为取水水源,属河道内取用水电站取水水源为南长溪;**11电站取水水源为长安河电站取水水源为**河.2.4.1 设计保证率和用水工艺1、 设计保证率该项目的设计保证率为90%2、 用水工艺**1电站直接引用南长溪地表水,其工艺流程如下:汇水一拦水坝(拦水)一引水明渠一水轮发电机组一尾水渠一原河道。
11电站直接引用长安河地表水,其工艺流程如下:汇水一拦水坝(拦水)一引水隧洞一压力管道一水轮发电机组一尾水渠一原河道111电站直接引用**河地表水,其工艺流程如下:汇水f拦水坝(拦水)f引水明渠f水轮发电机组f尾水渠f原河道2.42 取用水水量要求**1电站发电设计引水流量为208m3/s,多年平均发电用水量26080万m3°**II电站发电 设计引水流量为25.0m3/s,多年平均发电用水量31100万电站发电设计引水流量为46 9m3/s,多年平均发电用水量59230万m33 取用水水质要求**省水环境监测中心于2005年9月8日在**河段水电站拦河坝址处进行采样检测,分析项目 共26项分析结果表明,其电站河道用水水质为《地表水环境标准》(GB3838-2002)II类水,水质 良好,因此该项目所在地水质可满足电站取水要求5 建设项目业主提出的退水方案 该项目废污水主要来自两个部分,一是工程施工期产生的生产、生活废污水,一是水厂运行期产生 的生产、生活废污水.2.51 施工期产生的生产、生活废污水施工期的废污水主要产生于砂石料系统、混凝土拌和系统、施工机械维修停放场地处由于施工 机械的漏油及清洗;施工期的生活污水主要来自施工期进场的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
施工期的生活区 集中布置在厂区内施工期的生产、生活废污水处理方式为安装小型地埋式污水处理装置.2.5.2 运行期产生的尾水、生活废污水各电站排污口均设在坝址下游,其引水发电后尾水均归入原河道,生活废污水由小型地埋式污 水处理装置处理;生活垃圾定点集中、定期外运处理.工程在施工期会产生一定数量的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但数量少,是短期性的,排入河道,对 河道水体环境有一定影响但从长远看,项目建设不存在影响环境恶化的制约因素3 建设项目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31 基本概况31 口口县基本概况1、 地理位置口口地处口口中部,**北麓.北纬18° 14’〜19° 25‘,东经109° 31,~110° 09,全境东西长 79.22km,南北宽76.69km,面积26931km2o县政府驻**镇,北距*大市136km,南至口口市165km, 东抵**镇90km,西离那大镇84km.**中线横贯全境,公路网成辐射状向四周展开,是口口公路南 北、东西走向的交通枢纽2、 地形地貌 口口县地形西南高、东北低,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地貌呈穹窿形,由高山、低山、丘陵、台地、阶地等构成层圈关地貌境内山峦重叠,海拔1000m以上的山峰有52座。
西南部与**市交 界处的**峰海拨1867m,是全**的最高峰西部的**岭海拔1811m,南部的**山海拔1290m,北部 的**岭海拔1412m•境内最低点为东北部的**岭采伐场旧址,海拔为25mo3、 河流水系口口县境内有大小河溪共241条.口口两大河流**江、XX河发源于该县境内,其主要河流有腰 子河、大边河、**河和什运河,分别发源于**岭、**山、**和**山河网密度系数为1o 32km / km2总集雨面积26931 km24、气候特征口口县四周群山环抱,形成昼热夜凉的山区气候特征平均气温22°C, 1月份平均气温16°C •绝 对最低气温为零下6C;7月份平均气温26C,绝对最高温度38C•年平均日照时间1600 — 2000小时 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0%〜85%全年以东南风向为最多,年平均风速为1.2m/s•口口县多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