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高中化学--第3节-化学平衡(第1课时)化学平衡状态习题-新人教版选修4.doc
7页第3节 化学平衡(第1学时)化学平衡状态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可逆反映的说法不对的的是( )A.可逆反映是指在同一条件下能同步向正逆两个方向进行的反映B.2HIH2+I2是可逆反映C.CaCO3CaO+CO2↑是可逆反映D.存在平衡的不一定是化学反映解析:存在平衡的不一定是化学反映,如溶解平衡,D对的;CaCO3分解与CaO与CO2反映的条件不同,两者不互为可逆反映答案:C2.把HI气体充入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映2HI(g)H2(g)+I2(g),在反映趋向平衡状态的过程中,下列说法对的的是( )A.HI的生成速率等于其分解速率B.HI的生成速率不不小于其分解速率C.HI的生成速率不小于其分解速率D.无法判断HI的生成速率和分解速率的相对大小解析:HI充入密闭容器中,反映开始瞬间,浓度最大,正反映速率最大,随着反映的进行,正反映速率逐渐减小,对于逆反映,开始的瞬间,逆反映速率为零,随着反映的进行,逐渐增大,最后两者相等,建立平衡,趋向于平衡的过程中,正反映速率不小于逆反映速率,即HI的生成速率不不小于其分解速率答案:B点评:对于一种由正反映开始的反映体系,随着反映的进行,反映物不断减少,生成物不断增多,v正越来越小,v逆越来越大,但始终v正>v逆,反映进行到某一时刻,v正=v逆,这时就达到了化学平衡。
3.(·浙江杭州中学月考)可逆反映N2+3H22NH2的正、逆反映速率可用各反映物和生成物浓度的变化来表达下列各关系中能阐明反映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3v正(N2)=v正(H2) B.v正(N2)=v逆(NH3)C.2v正(H2)=3v逆(NH3) D.v正(N2)=3v逆(H2)解析:如用N2、H2、NH3分别表达同一正反映速率时,应有如下关系,v正(N2)∶v正(H2)∶v正(NH3)=1∶3∶2达到平衡时:v正(H2)∶v逆(NH3)=3∶2,v正(N2)∶v逆(NH3)=1∶2,v正(N2)∶v逆(H2)=1∶3、选项A只表达一种方向,选项B、D不符合计量数关系,选项C符合规定答案:C4.在一定温度下的定容密闭容器中,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变化时,表白反映:A(s)+2B(g)C(g)+D(g)已达平衡的是( )A.混合气体的压强 B.混合气体的密度C.B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D.气体的总物质的量解析:反映A(s)+2B(g)C(g)+D(g)前后气体分子数目相等,反映过程中气体的总物质的量、压强始终不变;B的相对分子质量是一定值,与平衡无关,故A、C、D项均不能阐明反映达到平衡状态。
反映达到平衡的过程中,气体质量是一变量,由ρ=m/V可判断,混合气体的密度也是一变量,因此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表白反映已达平衡答案:B点评:能否阐明已达化学平衡状态,重要看这种状态是任何时候都具有的还是只有在化学平衡状态时才具有的只有化学平衡状态时才具有的特点才干用来作为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5.一定温度下,对于可逆反映N2(g)+3H2(g)2NH3(g)(正反映放热)的下列论述,不能阐明反映已达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A.恒容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B.NH3的生成速率与H2的生成速率之比为2∶3C.恒压容器内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再变化D.单位时间内断裂a mol N≡N键,同步断裂6a mol N—H键解析:反映物、生成物均为气体,在恒容容器中质量不变,体积不变,密度不变答案:A6.在一种密闭容器中发生反映:2SO2(g)+O2(g)2SO3(g),已知反映过程中某一时刻SO2、O2、SO3的浓度分别为0.2 mol·L-1、0.1 mol·L-1、0.2 mol·L-1,当反映达到平衡时,也许存在的数据是( )A.SO2为0.4 mol·L-1,O2为0.2 mol·L-1B.SO2为0.25 mol·L-1C.SO2、SO3均为0.15 mol·L-1D.SO3为0.4 mol·L-1解析:A项数据表白,题中0.2 mol·L-1的SO3完全转化成了SO2和O2,即平衡时,c(SO3)=0,这是不也许的;B项也许;C项数据表白SO2、SO3的浓度都在原浓度基本上减少了0.05 mol·L-1,这也是不也许的;D项数据表白SO2完全转化成了SO3,即平衡时,c(SO2)=0,c(O2)=0,这也是不也许的。
解答可逆反映的问题时要特别注意,即反映物不也许完全转化为产物,产物也不也许完全转化为反映物此外还要注意量的变化,元素原子不也许凭空增长或减少,总之,要注意“可逆”和“守恒”答案:B7.(·湖北五校联考)某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盛有适量的A和B的混合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映:A+3B2C若维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当达到平衡时容器的体积为V L,其中C气体的体积占10%下列推断对的的是( )①原混合气体的体积为1.2V L ②原混合气体的体积为1.1V L ③反映达到平衡时气体A消耗掉0.05V L④反映达到平衡时气体B消耗掉0.05V LA.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①④解析:设起始A和B的体积分别为a L、b L, A + 3B 2C起始的体积(L) a b 0转化的体积(L) 0.05V 0.15V 10%V平衡时体积(L) a-0.05V b-0.15V 10%Va-0.05V+b-0.15V+10%V=V,a+b=1.1V答案:A8.298K时,合成氨反映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 ΔH=-92.4 kJ/mol,在该温度下,取1 mol N2和3 mol H2放在密闭容器内反映。
下列说法对的的是( )A.在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反映放出的热量为92.4 kJB.有无催化剂该反映放出的热量都为92.4 kJC.反映放出的热量始终不不小于92.4 kJD.若再充入1 mol H2,达到平衡时放出的热量应为92.4 kJ解析:该反映为可逆反映,正向不也许进行究竟,因此1 mol N2和3 mol H2反映放出的热量始终不不小于92.4 kJ,C对的答案:C9.(·典型习题选萃)恒温下,将1.6 mol N2与2.4 mol H2的混合气体通入一种固定容积为4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映:N2(g)+3H2(g)2NH3(g),10 min后反映达平衡时,NH3的体积分数为25%,下列有关说法对的的是( )A.达到平衡时,N2和H2的转化率之比为1∶1B.达到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密度为12.4 g·L-1C.10 min内v(H2)=0.35 mol·(L·min)-1D.平衡混合气体中,n(N2)∶n(H2)∶n(NH3)=1∶3∶2解析:设参与反映的N2的物质的量为x,N2(g)+3H2(g)2NH3(g) n(始)/mol 1.6 2.4 0n(变)/mol x 3x 2xn(平)/mol 1.6-x 2.4-3x 2x由×100%=25%,解得x=0.4 mol。
A项,平衡转化率之比为∶=1∶2,错误B项,反映过程中,容器内混合气体密度始终不变,故ρ===12.4 g·L-1,对的C项,v(H2)=0.03 mol·(L·min)-1,错误D项,平衡时n(N2)∶n(H2)∶n(NH3)=3∶3∶2,错误答案:B10.向绝热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SO2和NO2,一定条件下使反映SO2(g)+NO2(g)SO3(g)+NO(g)达到平衡,正反映速率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如图所示由图可得出的对的结论是( )A.反映在c点达到平衡状态B.反映物浓度:a点不不小于b点C.反映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Δt1=Δt2时,SO2的转化率:a~b段不不小于b~c段解析:A项反映达到平衡时v(正)=v(逆),c点v(正)最大,但未达到平衡;B项随着反映的进行,反映物浓度逐渐减小,故a点反映物的浓度不小于b点的;C项反映初始阶段,随着反映的不断进行,反映速率逐渐加快,阐明该反映为放热反映,即反映物的总能量不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项随着反映的进行,SO2的转化率逐渐增大,故b~c段SO2的转化率不小于a~b段答案:D11.在一定条件下,容器内某一反映发生时M、N的物质的量随反映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表述中对的的是 ( )A.反映的化学方程式为2MNB.t2时,正、逆反映速率相等,达到平衡C.t3时,正反映速率不小于逆反映速率D.t1时,N的浓度是M的浓度的2倍解析:由图像知,0~t2时间内N的浓度的变化量是M的浓度的变化量的2倍,可得反映的方程式为2NM;t2时刻体系并未达到平衡,故正反映速率与逆反映速率不相等;t3时刻反映已达到平衡,此时v(正)=v(逆),因此选项A、B、C的说法都是错误的。
答案:D12.在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2 mol N2和8 mol 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映,达到平衡时,H2的转化率为25%,则平衡时氮气的体积分数接近于( )A.5% B.10% C.15% D.20%解析: N2 + 3H22NH3起始物质的量/mol 2 8 0转化物质的量/mol 2/3 2 4/3平衡物质的量/mol 4/3 6 4/3平衡时氮气的体积分数为×100%=15%答案:C二、非选择题13.某研究性小组决定用实验探究的措施证明化学反映具有一定的限度,在一定条件下会达到“平衡状态”取5 mL 0.1 mol/L KI溶液于试管中,滴加0.1 mol/L FeCl3溶液2 mL,发生如下反映:2Fe3++2I-===2Fe2++I2为证明该反映具有可逆性且具有限度,她们设计了如下实验:①取少量反映液,滴加AgNO3溶液,发既有少量黄色沉淀(AgI),证明反映物没有反映完全;②再取少量反映液,加入少量CCl4振荡,发现CCl4层显浅紫色,证明萃取到I2,即有I2生成综合①②的结论,她们得出该反映具有一定的可逆性,在一定条件下会达到反映限度。
1)教师指出她们上述实验中①不合理,你觉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善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有人觉得环节②适合检查生成I2较多的状况,尚有一种简便措施可以敏捷地检查与否生成了I2,这种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为证明化学反映2Fe3++2I-===2Fe2++I2具有可逆性,可以考虑检查反映后的溶液中还存在着这四种粒子从反映物的量考虑,I-是相对过量的,故不能由于检测到I-存在,即觉得反映具有可逆性,为使检查以便、典型,只需检查最后溶液中还存在着Fe3+和I2即可,分别可采用KSCN溶液、淀粉溶液(或CCl4萃取)等合理措施答案:(1)该反映中KI过量,故不能直接检查与否存在I- 取少量溶液滴加KSCN溶液,若浮现红色,则证明尚有Fe3+未完全反映(2)取少量反映液,滴加淀粉溶液,若溶液变蓝,则阐明生成了I214.在2 L密闭容器内,800 ℃时反映2NO(g)+O2(g)2NO2(g)体系中,n(NO)随时间的变化如下表:时间(s)012345n(NO)(mo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