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宝安区文化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doc
58页宝安区文化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宝安区文化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课题组2016年11月- I -目 录前言 1一、基础分析与形势判断 4(一)发展基础 4(二)存在问题 7(三)面临形势 8二、指导思想和规划原则 13(一)指导思想 13(二)规划原则 13三、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 14(一)发展目标 14(二)发展战略 17四、主要任务 18(一)实施重大文化设施标志化、重要城市空间文化化工程 18(二)实施基本公共文化设施与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工程 21(三)实施文化产品特色化、品牌化工程 24(四)实施历史文化系统化、活态化工程 26(五)实施公共文化服务信息化、便利化工程 29(六)实施公共文化服务适度社会化、市场化工程 33(七)实施市民文化福利与文化素养提升工程 34(八)实施文化体制机制创新与文化治理能力提升工程 35(九)实施城区文化内涵和城市文化形象提升工程 37(十)实施跨部门、跨行业合作统筹与融合发展工程 39五、保障措施与组织实施 41(一)人力资源保障 41(二)财力资源保障 42(三)土地空间保障 43(四)公共政策保障 44(五)组织实施与评估督导 45附件 471、宝安区“十三五”时期重大文化项目(含建议)一览表 472、宝安区“十三五”时期重点文化工作一览表 493、宝安区“十三五”期间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考核指标一览表 55前言宝安是有1600多年历史的深港起源地,地处珠三角湾区“阳光海岸带”的核心区域,是深圳唯一坐拥海、陆、空港的国土大区、经济大区、产业大区、人口大区,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实现“五位一体”协调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关键时期面向未来,深圳提出了要勇当“四个全面”排头兵,深化改革,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的发展目标根据中央和省市的相关部署,结合宝安实际,区委区政府提出了“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勇当‘四个全面’先行区,加快建成滨海宝安、产业名城、活力之区”的目标新的发展形势和特有区位优势,正推动宝安在“十三五”时期迎来大转型、大发展,成为深圳新一轮创新发展的先锋区域和重要增长极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是国家和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吸引人才、集聚资源的重要条件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在新一轮的国家和城市竞争中,文化的战略地位愈发凸显,其作用和影响更加广泛而深刻《宝安区文化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将围绕中央、省、市相关部署和自身定位,对我区“十三五”期间文化事业发展作出战略性、综合性顶层设计,规划未来五年我区文化事业发展蓝图,充分发挥文化作用,促进现代化国际化滨海宝安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本规划依据:1、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2、中央两办:《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3、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2015年12月);4、《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2015年—2020年)》;5、中共广东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6、中共广东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7、广东省文化厅:《广东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标准(2015年—2020年)》;8、《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深圳市推进国际化城市建设行动纲要的通知》(深府〔2011〕68号);9、《中共深圳市委、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一流国际化城市环境建设的决定》(深发〔2014〕11号);10、《中共深圳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深发〔2016〕1号);11、《中共深圳市委、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12、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文化创新发展2020(实施方案)》;13、深圳市文体旅游局:《深圳市基层公共文体设施规划和建设标准指导意见》及《深圳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指标及2015年发展目标参考值》;14、深圳市文体旅游局:《深圳市“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15、宝安区委、区政府:《美丽宝安综合规划(2013-2020)》;16、宝安区委、区政府:《关于印发深圳市宝安区国际化城区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深宝发【2014】6号)。
参考:(1)联合国人居署《城市与区域规划国际导则》(International Guidelines on Urban and Territorial Planning)(2015年4月);(2)《上海市贯彻<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的实施意见》;(3)《宝安西部活力海岸带概念城市设计成果整合》;(4)《深圳市宝安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6-2020)》;(5)《深圳文化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征求意见稿)等文件规划期限:2016-2020年规划范围:立足文化事业范畴及宝安区文体旅游局文化管理职能,结合城区长远发展目标,促进文化艺术发展及与城市总体发展、精神文明建设、人文素质培育、文化创意产业、旅游、体育、生态环保等的衔接融合、统筹发展一、基础分析与形势判断(一)发展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区先后经历工业化、城市化、特区一体化,发展日新月异,社会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增长同时,我区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不断加大文化建设力度,在文化发展各领域取得了长足进步十二五”期间,我区确立了“文化强区”战略,文化建设取得新突破,为“十三五”时期文化事业新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1、全面落实“五个一”与“四有”工程,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基本建成至“十二五”期末,区、街道、社区三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基本形成,基本满足群众文化需求。
建成宝安图书馆(老馆)、宝安中心区图书馆、宝安区群众文化艺术馆、新安影剧院等区级大型设施;在全市率先实施街道级文化设施的“五个一”工程,即每个街道至少有一个文化艺术中心、一个体育中心、一个公共图书馆、一个文化广场、一个影剧院,全区6个街道文化站均被评为省特级文化站;全面落实社区“四有”工程,即每个社区至少有一个文化活动室、一个图书馆、一个文化长廊和一个大家乐舞台,全区现有各类社区文化设施404处,数量位居全市各区前列总体看,我区公共文化设施结构相对合理、运行有效、覆盖面广,公共文化服务硬件网络基本建成,但与“现代化国际化滨海城区”的发展定位和不断增长的群众文化需求仍有差距2、 公共文化服务内容丰富多彩,文艺精品创作“宝安模式”初步形成多年来,我区积极开展各类公共文化服务,不断丰富文化服务内容,部分特色服务实现了品牌化发展一是充分发挥图书馆(室)、文化馆(站)、剧场、画院等主阵地作用,常年免费开放,不断拓展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方式二是针对宝安实际,创设主题鲜明的各类群众文化活动,如“群艺杯”摄影艺术展、邻里文化节等,形成了“天天有活动,周周有演出,月月有比赛”的浓郁文化氛围三是针对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开展“送文艺、电影进社区、进企业”等公益活动,将歌舞、曲艺、杂技、电影等送到群众身边。
四是推出周末音乐会、企业文化活动周、开心超市、宝安文化茶座、宝图星期讲座等品牌活动,不断满足市民对高品质文化生活的需求同时,我区大力推动文艺精品创作,文艺精品取得丰硕成果,仅“十二五”期间,我区文艺精品获得省级以上奖项近400(件)次,其中国际级奖项24项、国家级奖项127项、省级奖项230项,获奖级别和次数均排名全市第一,初步形成了精品创作的“宝安模式”3、探索创新用人体制机制,“文化春雨行动”卓有成效针对服务人口基数大、基层文化人才不足的区情,我区在调动体制内人才积极性的同时,不断探索创新用人体制机制,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成功策划实施“文化春雨行动” “文化春雨行动”的核心是建立“三支队伍”一是从社会上招募有热心有爱心的“文化义工”,充当群众文化工作的“助手”二是采购有特长有专长“文化钟点工”,做好群众文化工作的“推手”三是招聘高素质高水平的“文化员”,培养基层文化工作的“能手”截至“十二五”期末,“文化春雨行动”累计招募4356名“文化义工”、采购450名“文化钟点工”的41个项目的常态化服务和聘请20名“文化员”在全区各街道开展专业文体工作文化春雨行动”让宝安的社会文体资源得到有效整合,群众文体热情得以充分调动,群众性文体活动蓬勃开展,服务可及性得到极大延伸。
文化春雨行动”的有效开展,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先后获评国家文化创新工程项目、全国文化志愿服务示范项目、广东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深圳市社会建设创新项目、深圳市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和宝安区最佳改革项目,实现了文化创新方面从国家到地方的荣誉“大满贯”此外还采取市、区、街道纵向联动以及民营公助、横向合作等方式,积极扶持民营文艺团体发展,全区现有各类文体社会团体300多家,成为宝安文化队伍建设重要的主体力量4、文化事业投入逐年增加,投入渠道日趋多元化近年来我区不断加大对文化事业的财政投入力度,2013年起专门设立了1.3亿元的“宝安区宣传文化体育发展专项资金”,用于发展宣传文化体育事业政府文化服务项目采购力度进一步加强,包括每年200多场的“送文艺进社区、进企业”等活动均实行社会公开采购;“文化春雨行动”等重要活动也获得了区宣传文化体育发展专项资金的大力资助,并在全市率先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初步实现了公共文化服务的绩效管理同时通过提供相关优惠和扶持政策,鼓励引导社会资本通过冠名文化活动等方式参与宝安文化事业发展,文化投入渠道日趋多元,民办博物馆等社会文化机构、团体日益增多5、 深入实施文化强区战略,文化政策环境不断完善2012年,我区出台了《关于创新文化工作机制,加快建设“文化强区”的意见》,将建设“文化强区”提升到区域发展战略的高度,明确创新文化工作的“四个机制”、“六大工程”,专门成立领导小组,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将文化工作作为政府部门和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在思想、组织、投入等多方面为文化发展提供了保障。
此外,为深入实施文化强区战略,还陆续出台了《宝安区宣传文化体育发展专项资金文化体育赛事获奖奖励办法》、《宝安区民办博物馆资金奖励办法》等多项制度文件,为文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二)存在问题经过30多年特别是“十二五”期间的发展,我区文化建设成就显著,但与建设“现代化国际化滨海城区”的高标准要求相比,与产业结构调整、城市空间布局、人口结构和文化需求变化等所带来的新要求相比,我区文化事业发展水平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缺少与“现代化国际化滨海城区”战略目标相匹配、达到“国际水平、国内领先”的标志性文化设施及品牌性文化集聚区、文化空间;现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起点低、配套不完善、维护管理水平不高二是文化资源,尤其是历史文化资源的发掘利用及与城市规划、休闲、旅游等的统筹协调力度不够三是各街道文化发展不均衡,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四是基层文化单位人员配备不足,高端文化人才缺乏五是文化服务的针对性不够、以及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的文艺作品、品牌文化节庆(赛事)偏少,城市文化形象不够鲜明三)面临形势“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关键五年,宝安区文化事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