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压水堆承压部件 无损检测 第4部分:渗透检测-编制说明.pdf

6页
  • 卖家[上传人]:木**
  • 文档编号:151577982
  • 上传时间:2020-11-16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142.27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压水堆承压部件压水堆承压部件 无损检测无损检测 第第 4 4 部分:渗透检测部分:渗透检测 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 一、工作简况一、工作简况 1 1、任务来源、任务来源 压水堆承压部件 无损检测 第 4 部分:渗透检测来源于中国核能行业协 会团体标准制定项目,与中国核能行业协会签订合同的编号为 CNEA-TB-05-2020, 本标准共分为八个部分,本部分为标准的第 4 部分计划 2020 年 10 月完成标 准征求意见稿,2020 年 12 月完成标准送审稿,2021 年 3 月完成标准报批稿 2 2、主要工作过程、主要工作过程 起草阶段:计划下达后,国核电站运行服务技术有限公司及时成立了标准起 草小组,结合重大专项课题“中国先进核电标准体系研究(第二阶段) ”的相关 工作,启动标准编制,2020 年 4 月完成标准工作组讨论稿 工作组内函审、修改阶段:2020 年 7 月,根据工作组内函审反馈的意见进 行修改,编制完成了标准征求意见稿 专家咨询阶段:2020 年 9 月 18 日,中国核能行业协会组织召开了压水堆 承压部件 无损检测 第 1 部分:通用要求等 8 项系列标准的专家咨询会,按本 次会议意见经修改、完善后,可开展行业内征求意见。

      3 3、、主要参加单位和工作主要参加单位和工作组成员组成员 本部分起草单位:国核电站运行服务技术有限公司、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有限公司、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核工业标准化研究所、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中核武汉核电运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本部分起草人:钱征宇、冯春杰、黄逸峰、杨义忠、耿璞、邓瑞源、唐亮、 王金龙 二、标准编制原则和主要内容二、标准编制原则和主要内容 1 1、标准编制原则、标准编制原则 (1)协调性 中国先进核电标准体系研究(第二阶段)中的压水堆承压部件标准体系,划 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核岛机械设备设计制造统一规范,包括了与压力边界完 整性相关的基本要求,保证核岛机械设备安全运行的必要条件,以及设计方及安 全评审方所应遵守的最低要求;第二层,共性专篇加设备通用标准,共性专篇是 工业级的共性要求,包括材料、焊接和无损检测;设备通用标准规定了设备的个 性化要求,包括反应堆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稳压器、堆内构件和控制棒驱动 机构;第三层,其他针对特定堆型的行业标准、企业标准 该体系中的部分标准草案向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团体标准转化, 压水堆承压 部件系列团标共 78 份,其中设计与制造标准 8 份,对应第一层的设计制造统 一规范;材料标准 40 份、焊接标准 17 份、无损检测标准 8 份,分别对应第二层 中的材料专篇、焊接专篇和无损检测专篇;设备设计制造标准 5 份,对应第二层 中的设备通用标准。

      压水堆承压部件 无损检测共有 8 个部分,为压水堆承压部件设计、材 料、焊接和制造类标准提供技术支撑参照国外标准体系制定原则,压水堆承压 部件设计、材料、焊接和制造标准中涉及到具体无损检测方法要求时,可直接引 用无损检测标准,对于无损检测验收准则,在材料、焊接等标准中规定本标准 与体系中的相关标准接口明确,体现了标准的协调性、统一性原则 (2)先进性 我国的核岛机械设备无损检测标准有两套,基于 RCC-M 转化编制的 NB/T 20003-2010核电厂核岛机械设备无损检测和基于 ASME 转化编制的 NB/T 20328-2015核电厂核岛机械设备无损检测另一规范 ,由于技术来源不同,两 者存在较大的差异本标准编制过程中,开展了 NB/T 20003 和 NB/T 20328 的 对比、分析,以及相关的验证试验工作,最终编制国内统一的核岛机械设备无损 检测标准,实现对两条技术路线的统一,体现了标准的先进性原则 (3)通用性 我国建成的核电机组以压水堆为主,机型种类较多,在核岛机械设备领域, 主要是参照 RCC-M 和 ASME 的两条技术路线 目前, 我国在建和规划中的核电站, ASME 或 RCC-M 技术路线占绝大多数,NB/T 20003 和 NB/T 20328 是两条技术路线 无损检测领域本地化之后的成果。

      本标准将实现对 NB/T 20003 和 NB/T 20328 中技术内容的统一, 统一后的标准可用于指导 AP1000、 CAP1400、 CPR1000、 CP1000 以及 EPR 等机型在制造、安装阶段的无损检测,体现了标准的通用性原则 2 2、标准主要内容的依据、标准主要内容的依据 本部分按照 T/ CAS XXX-202X 给出的规则起草,主要内容及相关说明如下: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压水堆核电厂承压部件中板材、锻件、铸件、管材和焊接接头 等在制造和安装过程中渗透检测的技术要求和记录标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部分所列的规范性引用文件主要是渗透检测材料、参考试块、检测设备等 方面标准上述规范性引用文件均为国内已公开出版的最新版本 (3)术语和定义 GB/T 12604.3 和通用要求中规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本部分对这 些术语和定义不再重新引入对 GB/T 12604.3 中未收入的术语,本部分对这些 术语进行了定义 (4)一般要求 一般要求包括检测人员、检测文件、规程验证、检测范围和安全要求五方面 内容 人员通用要求已在标准的第 1 部分中叙述,本章增加了检测人员的视力和 视觉要求;规定了渗透检测文件的基本内容;规定了渗透检测规程重要变素、非 重要变素要求,同时规定了在重要变素发生变化时需进行验证的要求。

      焊接接头的检测范围要求包括焊缝及焊缝两边至少 13mm 相邻母材区域规 定了进行渗透检测时安全相关标准规定 (5)主要设备和器材 渗透检测设备包括现场检测设备和固定式设备,其中固定式设备应符合 GB/T18851.4 的技术要求 渗透检测材料分为四类,灵敏度等级至少 2 级用于镍基合金、奥氏体钢或 双相不锈钢以及钛材的所有渗透检测材料应控制有害元素的含量 试块包括 A 型试块、B 型试块和 I 型试块,规定了每种试块的材质、几何尺 寸和使用原则 (6)检测方法 检测方法主要按照施加渗透剂的类型和去除方式进行分类 规定了渗透检测的标准温度范围, 及其在标准温度下, 渗透检测的基本步骤, 对于非标准温度下的渗透检测,应按照附录 B 的要求进行工艺鉴定 针对不同的检测对象推荐适宜的检测方法 (7)渗透检测基本工艺流程 规定了进行渗透检测工件的表面制备和观察要求 渗透检测基本工艺流程包括灵敏度试验、预清洗、施加渗透剂、去除多余的 渗透剂、去除多余渗透剂后的干燥、显像、观察、显示评定和记录、复验和后处 理规定了每一工艺操作的技术参数 (8)缺陷评定及记录 显示分为相关显示、非相关显示和伪显示,相关显示可分为线性显示和圆形 显示。

      凡主要尺寸大于 1.5mm 的相关显示,应予记录,应记录相关显示的位置、 类型、方向和尺寸等信息 3 3、解决的主要问题、解决的主要问题 (1)渗透时间 NB/T20003.4 规定在 1050的温度条件下,渗透时间一般不应少于 10minNB/T20328.4 规定在温度为 10 T52 的条件下,渗透时间一般应 不少于 10 min在温度为 5 T10 的条件下,渗透时间一般应不少于 20 min渗透时间是指从施加渗透剂到开始去除或施加乳化剂之间的时间一般来 说,渗透时间在 5min 左右即能保证渗透剂渗入绝大部分缺陷中去,但若渗透时 间稍长一些,在不干燥的前提下,会使渗透剂中的挥发性物质多挥发一些,从而 使染料浓度相对提高,粘度相对增大,这样,在显像时可使缺陷的对比度得到提 高,同时也使缺陷显示轮廓清晰,考虑到渗透剂随着温度的降低,其动态粘度会 增加,影响其渗透能力,因此在低温环境下,需进一步提高渗透时间,综合考虑 统一后标准规定在温度为 10 T52 的条件下, 渗透时间一般应不少于 10 min在温度为 5 T10 的条件下,渗透时间一般应不少于 20 min (2)显像要求 NB/T20328.4 规定显像时间一般应不少于 10 min,但最长时间应不超过 60 min。

      NB/T20003.4 规定显像时间一般不应少于 7min, 但最长时间不应超过 60min 显像时间取决于显像剂种类、需要检测的缺陷大小以及被检工件温度等,适当的 延长显像时间,有利于增加细微缺陷的检出率,但显像时间过长也会降低缺陷的 分辨率,因此统一后标准规定显像时间一般不应少于 10min,但最长时间不应超 过 60min 三、主要试验(或验证)情况三、主要试验(或验证)情况 无 四、标准中涉及专利的情况四、标准中涉及专利的情况 本标准不涉及专利问题 五五、预期达到的社会效益、对产业发展的作用等情况、预期达到的社会效益、对产业发展的作用等情况 压水堆承压部件 无损检测 是压水堆承压部件系列团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内容在技术路线统一成果(NB/T 20003 修订报批稿)的基础上编制,实现了 代表国内两条不同技术路线的 NB/T 20003 和 NB/T 20328 的统一,同时补充了 AP 系列机组工程实践及相关技术要求,提高了标准的适用性,为国内压水堆承 压部件无损检测标准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六、与国际、国外对比情况六、与国际、国外对比情况 本标准在行业技术路线统一成果(NB/T 20003 修订的报批稿)的基础上编 制,同时补充了个性化要求。

      技术要求与 ASME 第 V 卷、RCC-M MC 分卷技术水平 相当 七、在标准体系中的位置,与现行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及标准,特七、在标准体系中的位置,与现行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及标准,特 别是强制性标准的协调性别是强制性标准的协调性 本标准与现行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及相关标准协调一致 八、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八、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 无 九、标准性质的建议说明九、标准性质的建议说明 建议本标准的性质为团体标准 十、贯彻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十、贯彻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 本标准规定了缺陷(显示)分类、评定和记录的要求,验收标准在压水堆承 压部件焊接、材料相关标准中给出 标准发布后, 国核电站运行服务技术有限公司将配合中国核能行业协会组织 行业召开标准宣贯会,开展培训活动,促进该标准更好的贯彻实施 十一、废止现行相关标准的建议十一、废止现行相关标准的建议 无 十二、其他应予说明的事项十二、其他应予说明的事项 NB/T 20003-2010 于 2010 年 5 月 1 日发布,同年 10 月 1 日实施,编制时主 要参照了 RCC-M 2000 版、2002 补遗和 2005 补遗三部分内容,随着 RCC-M 2007 版和 RCC-M 2012 版相继发布,国家能源局于 2016 年发文,要求根据新版 RCC-M 标准以及发布施行 5 年以来的应用反馈对 NB/T 20003-2010 进行修订。

      2017 年, “无损检测技术路线统一”工作启动,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能源行业标准化技 术委员会秘书处提出,将“无损检测技术路线统一”与 NB/T 20003 修订两项工 作合并开展,即:将 NB/T 20003 修订为统一标准,完成“无损检测技术路线统 一”研究成果向能源行业标准的转化,2020 年 2 月完成了 NB/T 20003 修订报批 稿 本标准在行业技术路线统一成果(NB/T 20003 修订报批稿)基础上进行编 制, NB/T20003 作为行业普遍适用的标准, 修订时未将一些个性化要求写入标准, 无损检测核协团标编制过程中,补充了一些个性化要求,供标准使用者参考 对于行业标准(NB/T 20003 修订报批稿)中已统一的内容,无损检测核协 团标。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