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品】2020年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小题狂做:课时作业9.pdf
8页一、选择题 1到目前为止,人们已经知道有三十多个婴儿是由各种兽类哺 育长成的,其中狼孩最多, 他们虽然为人所生,但由于他们生活在动 物群体中,长期脱离社会实践,不可能参加任何社会活动,虽然客观 存在作用于他们的头脑,但却并没有形成人的意识这表明() A人脑并非是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 B意识并非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C只有正常的大脑才能产生意识 D意识是人类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 【解析】狼孩等由于长期脱离社会实践, 并没有形成人的意识, 这就说明意识是劳动的产物、社会的产物正确答案为D 项A、B、 C 三项说法均错误,不选 【答案】D 2“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还存在着,它 就仍然是这种产物对马克思的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有人存在就一定会有意识 B意识是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形成的 C脱离了社会也可以形成意识 D意识是自然界发展的产物 【解析】马克思的这句话强调意识是社会实践的产物,脱离了 社会实践就不会产生意识 A、C 两项表述均错误, D 项与题干无关, 故选 B 项 【答案】B 3在电脑的控制下,机器能够“自动”地命中目标因此,有 人说电脑也是有意识的,这种观点否认了() 电脑也会产生意识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意识是生物特有的能力 AB CD 【解析】只有人脑才会产生意识, 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
说法错误, 说法与题意相反 【答案】C 4国库也叫做国家金库,一般以为只是放钱的库房事实上, 现代意义上的国库还可以看成是一个簿记系统,用来记录所有的财政 收入和财政支出人们对国库的片面认识是() A唯意志主义的 B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C人脑主观自生的 D脱离客观存在的结果 【解析】本题考查意识的内容意识源于客观存在,因此A、 C、D 本身错误;人们对国库认识的片面性,主要受主体的知识水平 等因素的影响,体现了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客观事物相同, 但人的认识不一定相同,因此B 符合题意,故选B 【答案】B 5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对每一个炎黄子孙来说,龙的形象是 一种符号、一种意绪、一种血肉相连的情感关于龙的形象,自古以 来就有“角似鹿、头似驼、眼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 虎、耳似牛”的说法这表明() 观念的东西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能动反映一切观念都是 对现实的模仿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任何观念都可以从现 实世界中找到其本质“原型” AB CD 【解析】题意旨在强调任何意识都源于客观存在,是对客观存 在的能动反映, 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 观念都经过了人脑的加工 改造,与现实不完全相同, 说法错误;说法正确,但与题意无关。
【答案】B 6“木无本必枯, 水无源必竭”, 2011年 2 月济宁市委副书记、 市长梅永红提出要把市长公开办成了解民情、体察民意的“直通 车”,解决问题、促进和谐的“助推器”, 倡树文明、展示形象的“代 言人”以“木无本必枯,水无源必竭”来比喻政府与群众的关系, 说明() A意识是对物质的正确反映 B意识是感受的综合体现 C意识是对物质的能动反映 D意识的形式和内容都是客观的 【解析】A 项错误,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但不一定是正确的 反映; B 项错误,感觉与抽象思维都是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D 项错误,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正确答案为C 项 【答案】C 7语文期刊咬文嚼字 2012 年 12 月 30 日正式发布了“ 2012 年十大流行语”,分别是:“正能量”“元芳,你怎么看”“舌尖 上 ”“ 躺 枪 ”“ 高 富 帅 ”“ 中 国 式 ”“ 亚 历 山 大 ”“ 最 美”“赞”“接地气”近几年来,约有7 000条新词产生从哲学 上看,这一事实说明 () A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B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C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D意识来源于人脑 【解析】这些新词属于意识现象, 是现代化建设实际的产物和 反映,故选B 项。
本题的角度是侧重讲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而不是 强调意识的反作用和科学理论有指导作用,更不是讲意识离不开人 脑A、C 两项不符合题意, D 项说法错误 【答案】B 8秋在中国文人心中有着独特的内涵自古逢秋悲寂寥”, 在秋的文化意识中, 悲秋也可以算得上是普通的意识了何处合成 愁,离人心上秋”,秋成了一种凄凉、伤感、悲苦的象征但是,秋 的描写也总有些欢快的调子, 如刘禹锡的“我言秋日胜春朝”这些 差异的存在说明 () A诗人的感受完全是主观的,不具有任何客观基础 B诗句反映的是人的心理感受,而非认识对象的客观状况 C意识是带有主观性的,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反映具有差别 D意识有时候不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解析】感觉在形式上是主观的, 但在内容上都是对客观事物 的反映,离不开人脑这一物质器官,因此A、D 两项说法均错误诗 句不仅反映了诗人的心理感受,也是对秋这一客观事物的反映,B 项 说法错误 【答案】C 9在谈到作文的夸张时,李白曾有关于“燕山雪花大如席”的 精彩诗句语文老师在教我们写作文时, 也总要求发挥想象力 其实, 人的任何想象 () A都来源于客观世界 B都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C都是对客观事物的主观臆造 D都来源于人脑 【解析】“发挥想象力 ”、“夸张”是强调人脑对客观材料的 加工制作,而 “其实”则把题目的指向转到客观存在的决定性上。
B 项错误,想象也有正确与错误之分C、D 两项错误,否认了意识内 容的客观性 【答案】A 10宗教是信仰上帝、神鬼等虚幻的东西,但是不管哪种宗教信 仰的神,都是按照人们自己的形象和经验塑造的这一事实说明 () A神是人的头脑中自生的,因为世界上根本没有鬼神 B神是一种虚幻的东西,信则有,不信则无 C神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可以在客观世界中找到它的 “原型” D神是客观实在的东西 【解析】任何意识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神”的观念也是客 观事物的反映,在客观世界中能够找到某种“原型”,故 C 入选 【答案】C 11“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是杜甫月夜忆舍弟中的名 句诗人感到“月是故乡明”,这表明() A诗人的感受完全是主观的,不具有任何客观基础 B诗人反映的是认识主体的心理感受,而非认识对象的客观状 况 C审美活动不遵循认识的一般规律 D并不是所有的认识都是由客观存在决定的 【解析】意识是客观事物经过生活和实践的环节经人脑加工改 造的结果 A 项否认了意识内容的客观性,应排除;C 项否认了规律 的普遍性,应排除; D 项与 A 项类同,应排除 “月是故乡明 ”体 现了认识主体的心理感受, 这种感受可能与客观相一致, 也可能不一 致。
【答案】B 12王国维指出,对“造境”而言,无论如何虚构,“其材料必 取之于自然,而其构造也亦必从自然之法则故虽理想家亦写实家 也”这一观点 () A否认了事物是运动变化的 B否认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C承认了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D承认了意识先于物质的存在 【解析】“造境”即主观意识,材料取之于自然,构造服从自 然法则,自然和自然法则属于客观存在,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 转移的,这表明意识依赖物质 【答案】C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东西方人的信仰不同 玉皇大帝像耶稣像释迦牟尼佛像 材料二费尔巴哈说:如果上帝的观念是鸟类创造的,那么上帝 一定是一只长着羽毛的动物 如果牛能绘画, 那么画出来的上帝一定 是一头牛 分析上述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 【答案】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意识的形成离不 开客观事物东方人崇拜的玉皇大帝活脱脱是生活中的帝王的再现; 西方人崇拜的耶稣则是西方古代史上卓有成就的君王的再现;佛教信 奉的释迦牟尼则是南亚次大陆人群的外貌再现这说明意识是客观存 在的主观映象意识的形成离不开社会实践意识离开了客观存在, 既不能产生,也不能发展鬼神观念也是意识的一种,只不过是错 误的意识。
也就是说,鬼神观念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歪曲的、虚幻的 反映所以,离开了客观对象,不会形成鬼神观念不管是正确的意 识还是错误的意识, 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都是客观存在通过 生活和实践的环节进入人脑、并在人脑中加工改造的结果 14创意产业,是指源自个人创意、技巧及才华,通过知识产权 的开发和运用, 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产业创意产业推崇个人 创造和精神创新,利用人的创造力,创造财富和就业机会许多国家 和城市把创意产业作为其经济增长的支柱和重要动力2009 年上海 全市创意产业总产值3 900 亿元,上海“十二五 ”期间将把创意产业 培育成支柱产业 (注:创意产业包括广告、建筑设计、艺术品、工 艺品、时装设计、电影、出版、电视广播等行业) 有人说:创意来源于富有创造力的人脑请运用哲学道理谈谈你 对这一观点的认识 【解析】本题考查意识的产生和本质, 考查学生的辩证思维能 力和透过现象分析本质的能力人脑是意识产生的生理基础, 但意识 在本质上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意识的产生归根到底源于人的 社会实践 【答案】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人 脑结构的复杂性和严密性, 决定了它具有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意识 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社会生活中的现实问题为创意的产生提 供了丰富的原材料。
上述观点没有认识到客观存在是意识的源泉,属 于唯心主义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