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四川省自贡市中考语文真题(原卷版).doc
10页自贡市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暨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考试时间:2024年6月11日9:00—11:30】注意事项: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答卷时,必须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案标号填涂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一、语言知识与运用(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呐喊(nà) 荣膺(yīn) 哗众取宠(huá)B. 憋闷(biē) 惆怅(chàng) 不屑置辩(xuè)C 侍候(sì) 夹袄(jiá) 栩栩如生(xǔ)D. 驾驭(yù) 诡谲(jué) 两肋插刀(lèi)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哄笑 旷远 异想天开 取义成仁 B. 捷报 惋惜 心旷神怡 人情事故C. 涉猎 寂寥 无精打彩 吹毛求疵 D. 谚语 苍芒 味同嚼蜡 喃喃自语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无论是对自然、社会的赞颂,还是对理想的追求、信念的坚守,都可用诗歌表达。
B. 在这个多元化的时代,青少年应学会接受不同的观点,而不是拘泥于自我的认知C. 不求甚解的态度在工作中会导致失误,只有深入地了解问题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D. 城里新建了多个“口袋公园”,即使浮光掠影,也给广大市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神州十八号载人飞船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32次飞行任务,计划于2024年10月下旬返回东风着陆场B. 十五年后,在2008年汶川地震中获救的“敬礼娃娃”郎铮,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收到了北大录取通知书C. 2024年春节黄金周,自贡中华彩灯大世界共接待游客近45万余人次,成为全省门票收入排名第一的景区D. 随着数字技术的迭代发展,让一批又一批的新农人正“跳回农门”,成为了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力量5. 班级将举行“生物学与文学”跨学科学习活动,请按要求完成下面任务1)【知识储备】请根据图,概括扩写的基本要求2)【知识运用】请按照图1中“说明性文章”的扩写方法,完成下面一段说明文字的扩写任务,为活动主题发言做准备要求:①【甲】【乙】两处任选一处扩写;②紧扣事理,至少使用一种说明方法;③语言简明、连贯,字数不超过60字。
动物在科学和技术上给人以启迪【甲】___同时为人类文学创作提供源泉,【乙】___认真观察动物,仔细领略其奥秘,会使人获益匪浅二、现代文阅读(37分)(一)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自贡盐业始于东汉章帝时,今富顺县城关镇出现富义盐井北周武帝时今贡井区的大公井闻名于世,与改名为富世盐井的富义盐井并著称于蜀经隋唐两代发展,至宋初,自贡盐产量约占全川十分之一北宋庆历年间,卓筒井问世,采用顿钻凿井,井盐开采由人力挖掘转变为机械凿井,生产力极大提高,南宋末,富顺县岁煮盐增至117万多斤明嘉靖18年至33年(1539-1554),自流井被开发,形成新的产区,天然气用于制盐道光年间,年产量增至3000万公斤此时,凿井技术完善,盐井井深增加道光十五年(1835),燊海井钻至1001.42米,为世界第一口超千米井咸丰三年(1853),太平天国运动兴起,淮盐不能入楚,食盐供应短缺,盐课收入锐减,军饷困难为解决困难,户部议准“川粤盐斤入楚”川盐济楚,使自贡盐业步入鼎盛时期,年产量近20万吨,占全川产量一半以上,自贡成为四川井盐业的中心,被称为盐都摘编自《自贡市志》)材料二自贡井盐因品质卓越而闻名遐迩,井盐原料均采自千米以下侏罗纪地质年代地层中,富含各类天然矿物元素,杂质少且远离污染,更纯净,品质好。
据记载,在自贡所属55平方公里土地上,历代盐工先后钻井13000多口,有的井深达1000米,即使以平均300米计,等于凿穿了400多座珠穆朗玛峰清道光十五年(1835)钻出的深达千米的燊海井,是至今仍在使用的卤水伴天然气盐井燊海井的成功开凿,揭开了这块三叠纪嘉陵江石灰岩地层沉默2亿年的惊人秘密:全球最优秀的自贡黑卤水,“含有27种微量元素和40余种常量元素”,被誉为地球生命之水!燊海井所代表的中国古代钻井技术开创了西方顿钻钻井法的先河摘编自《自贡井盐——2000年开采2亿年的沉淀》,光明网2023年9月14日)材料三第二次“川盐济楚”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沿海一带相继沦陷,海盐生产备受破坏,盐运受阻湖南、湖北等省海盐销售区急需川盐济销为此国民政府财政部于1938年3月明令川盐增产,并提出“增加产量首先从富荣两场着手”,要求自贡盐场年产食盐增加300万担,比1937年的327万担将近翻一番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和战时军需民食及支援抗战,国民政府在1939年9月1日,划出富顺县第五区和荣县第二区的产盐区,取自流井和贡井第一字合称,建立自贡市1937至1945年八年间,自贡盐场生产食盐将近两百万吨,供给了全国十分之一的人口食用,上交盐税21亿。
摘编自“百度百科”)6. 下列关于自贡盐业历史的相关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自贡的采卤制盐史,可上溯到东汉章帝时期,经历代发展,在清代步入鼎盛B. 自贡井盐的开采技术,在北宋时期实现了由人力挖掘向机械凿井的重大转变C. 明朝嘉靖时期天然气被用于制盐,卤水伴天然气制盐的卓筒井至今还在使用D. 自贡两次以盐“济楚”,既满足了战时军需民用,又促进了自贡盐业发展7.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燊海井是世界最深的盐井,其所创顿钻凿井技术开创了西方顿钻钻井法的先河B. 自贡井盐都使用的黑卤水,含丰富微量元素和常量元素,被誉为地球生命之水C. 自贡井盐产量随着制盐技术革新不断增加,抗战时期,产量已占全国十分之一D. 自贡盐业发展的历史,展现了盐都人民的勤劳与智慧,蕴蓄着深厚的家国情怀8. 请结合材料内容,简要概括自贡被誉为“千年盐都”的原因二)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如何用一句话叫响一座城杜铭①巍峨的自然风光、繁华的都市景观、厚重的人文传统等视频画面伴随音乐依次展现,精致唯美画面定格处,旁白道出一句朗朗上口的城市广告语:“大美青海”“好客山东”“七彩云南”……直击观众心灵深处,让人恨不能立即打点行装,奔赴诗与远方。
【甲】②如今,各地在不遗余力地塑造城市形象的同时,都喜欢推出一句广告语,作为宣传展示、对外推广的画龙点睛之笔有人总结为:“一句话叫响一座城③“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在唐代大诗人李白的千古名句“带货”之下,两个城市都成了网红,至今魅力不减这样的“城市广告语”,堪称神来之笔④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在《漫游黄山仙境》中写道:“薄海内外之名山,无如徽之黄山从此民间流传“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说法作为“驴友”鼻祖,徐霞客大力推崇黄山,想必美景非同寻常,怎能不游? 【乙】 ⑤当然,古代文人墨客用一句诗文借景抒怀,更多是对名山大川等一些具体景物有感而发,没有上升到今天城市形象宣传的高度但其文采斐然、匠心独运,值得今人借鉴⑥现代意义上的城市广告语,更多是为了城市形象宣传推广的需要而创作,目的性更强,不再局限于某一点,而是更加注重从整体高度去策划⑦2003年,著名导演张艺谋执导的城市形象宣传片《成都,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拉开了城市营销的序幕这种用电视宣传短片展示城市自然景观、人文历史、发展成就的手法,迅速为其他地方效仿借鉴,短片主题也成了人们耳熟能详的成都广告语⑧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成都的文旅资源何其丰富:武侯祠、杜甫草堂、金沙遗址等等景点数不胜数,三国历史、美食文化、川剧艺术等精彩纷呈。
若是将某一标签单独拎出来,套用如今很多地方惯常采用的“某某故里”“某某之乡”等模板,既难以全面反映成都的多姿多彩,也不免落了俗套,多少有些缺憾 【丙】 ⑨当下,很多城市都在焦虑,如何通过文旅产业的“破圈”效应进一步为城市转型发展赋能,实现对地方经济的带动一句令人回味无穷的广告语,往往与这个城市的气质高度契合,产生的影响力也难以估量⑩炎炎夏日,很多人都会被“爽爽的贵阳”诱惑,纷纷前来寻觅这难得的清凉地无三尺平,天无三日晴”是贵州的真实写照近年来,贵州逐渐意识到,“天无三日晴”的凉爽气候也是一种资源优势,“爽爽的贵阳”恰好抓住了游客渴望避暑的焦点,助力贵州文旅脱颖而出 【丁】 ⑪“一句话叫响一座城”你的家乡,找到属于自己的广告语了吗?9. 下列对文章观点的相关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城市广告语需搭配精致唯美的视频画面,以呈现美的城市风景B. 古代文人的诗文文采斐然、匠心独运,可作城市广告语的借鉴C. 城市广告语应该从城市整体的高度进行策划,以展现城市形象D. 城市广告语需与这座城市的气质高度契合,从而发挥其影响力10. 通过列举典型事例,能具体有力地论证作者观点,增强说服力。
将下面的事例放回到文章相应的位置,正确的一项是( )类似的还有“好客山东”齐鲁大地,既有岱宗之雄伟,又有大海之辽阔;与其强行“混搭”,不如一句“好客山东”以概之,如同豪爽的山东大汉真诚地发出邀约,敞开怀抱接纳四方宾客A. 【甲】 B. 【乙】 C. 【丙】 D. 【丁】11.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成都、贵阳等地为城市形象宣传而创作的现代城市广告语,具有较强的目的性B. 在塑造城市形象时,各地文旅都需要推出一句响亮的城市广告语才能“破圈”C. 城市广告语可以展示城市风采、吸引外地游客,起到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D. 文章以问句结尾,引发读者思考,激发读者参与家乡宣传与推广的主人翁意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百战百胜 刘白羽①战斗结束了在附近一丛丛树林内的村庄里,王海清走在部队最前头他一声不响听着背后战士们热情的纷纷谈论,笑声——他打过无数次胜仗,享受过无数次胜利的幸福,但,只有这一次,他感受了真正的胜利的愉快,愉快得有一滴眼泪从他眼边上要落下来,他赶紧伸手抹去了村庄里充满一种和平的气氛,战争如同黑色旋风似的旋卷过去了。
西下阳光把村边树林、田野照得通红,鸡在悠然的啼着,老乡们从村外牵回自己的牲口王海清脸也不揩一把,走来走去,在战士群中挤着,最后在一家贫穷的农民房间里,他看见一小群战士蹲在灶火前面,火光熊熊照着他们的脸,他们注意力集中的在听中间一个抱着枪的战士讲什么——那战士慢吞吞的说:“你记住!——火线上,到了节骨眼上,你就往前,愈往前跑得快就能活下来,你愈跑得快,子弹打你的机会就愈少,敌人要打死你,可是你上去把他打死,你就活了……”这人是李百海,他眉飞色舞,坐在火光的红影里王海清站在那里,任何人都没注意他,大家都陶醉在战后的谈话里他笑了,他悄悄转过身走出来②第三天,他到营部,营长脸上漾着微笑,把一张油印的火线报纸推到他面前,诚恳地说:③“你看!报纸上奖励你们有勇敢有战术④回到连部以后,他与指导员研究了一番,把李百海的战场动作报告给团部了经过战士们的讨论,李百海成为战斗英雄,当了班长⑤一九四七年冬季,冰天雪地里,经过几次残酷作战营长升了团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