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箱管道伴热方案.docx
11页水箱管道电伴热保温项目1. 米用标准电伴热管道防冻技术是一种国外应用多年,在我国逐渐普及的成熟的水管道及罐体保温 防冻施工工艺其原理是将自控温发热电缆贴附在管道及罐体外侧通电发热,将热量传导给 管道及罐体液体,配合管道外保温层,补偿并保持管道罐体液体温度到达设计温度水平由于自控温发热电缆的芯带原料是具有正温度系数效应的 PTC高分子导电聚合物,其特性是能根据环境温度自我调节发热功率(即温度越高功率越低),能够主动适应伴热主体的 温度变化,保持伴热主体稳定地维持在设计温度,并且不会发生过热、烧毁等安全事故2. 项目简介项目地点:水箱数量:共套水箱规格:水箱300立方需保温;水箱壁厚:壁厚按照XXmr考虑,顶厚按照XXmm水箱壁外铺设110mn厚岩棉及镀锌钢板;水箱存水,要求水温度不冻高于 2 C以上,水箱外部极端低温按照零下 20 C考虑;水箱材质为不锈钢•3. 设计依据1、 《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GB50264-972、 《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 (GBJ1263、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 GB50254-964、《管道和设备保温、防结露及电伴热》 03S4015、《伴热设备安装》03D705-16、《建筑消防设施设计规》7、《安全防工程规》8、《消防安全设计规》9、《GB-T 19518.2-2004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 电阻式伴热器 第 2 部分 设计、安装和维护指南》4. 设计选型:(1)设计标准及规1. 项目水平面及立面图2. 设备保温防结露及电伴热设计图集 03S401(91-122 页)3. 建筑设计防火规 GB 50016-20064. GB-T 19518.2-2004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 电阻式伴热器 第 2 部分 设计、 安装和维护指南。
2)、发热电缆选型及技术参数1、现场每根伴热带长度为在 100 米以,发热电缆原设计使用长度限制(最 大为 120 米),伴热系统电源电采用就近原则,提供一种发热电缆供参考 低温自控温发热电缆:DBR-P-J发热电缆采用国产PTC原料及外护套技术由山依 电伴热生产 ,15w/ 米2、 发热电缆回路使用电压为 220V±10%3、 发热电缆技术参数:型号D BR-P-J备注工作电压220V发热芯线低温PTC电缆绝缘材料弹性体鞘皮(外护套)阻燃弹性体金属屏蔽网铝镁合金丝编织最高工作承受温度耐温85 r最低安装温度-15 r安装弯曲半径》电缆直径的6倍线性功率15w/m 10 r 时三:设备水箱保温热损失计算1环境参数工艺罐体管道设计维持温度:》2C按3C计算环境温度:当地冬季最低环境温度为:-20 C (取地方中最低温度)室管道保温材料采用110mn岩棉板,导热系数0.044W/(mC)(依据03S401)2:散热功率计算(罐体):例如,此处计算选用DBF发热电缆,15w/米功率3:计算依据:依据GB-T 19518.2-2004提供的管道保温热损失计算公式如下:理论热损失:Q=1.5*q*sQ: 总的散热量q :为每平方米散热量(w/m2)S: 为容器罐体的表面积(m21.5 :为安全系数注:水箱尺寸:300立方,高H=1.5米。
在铺设110mn厚岩棉及镀锌钢板 环境温 度-20度,水箱需要维持2度,q=80.59w/m2(查表可得,依据03s401)所以总的散热量水箱=1.5*{(长 +宽)*2+ 长* 宽}*q=1.5*(120+200 ) *80.59=38683 (w)已知电伴热带米功率为15w/m所以;一台水箱电伴热用量为:38683/15=2500米,1台水箱的电 伴热用量为2500米4、配电及铺设设计;每台水箱维持2摄氏度需要电伴热热量2500米,设计一台27回路温控箱控制, 负载40KW电伴热100米使用S型缠绕在水箱外表面,缠绕上下间隔 10 cm.5、管道理论热损失:? 2n k (Tp Ta) q=-^q 每单位长度管道的热损失:(W/n)k —— 岩棉保温导热系数:0.044W/m o C (规03S401数据)? —— 散热综合保险系数:1.2 (规GB-T 19518.2-2004保险数据为1.1-1.25,此处选用 1.2)Tp ------ 要求管道维持温度:》5CTa 最低使用环境温度:-20 o C (本地区冬季历史最低环境温度)D1 ------ 保温层径: (雨水管管道外径)D2 ------ 保温层外径:带入上述公式计算:q=2n k (Tp TJIn (Dd1项目名称介质名称介质 操作 维持 温度'C管线长度保温层厚度管径温 差 CIn(D 2/D1)管道 补偿 热量(w/m)铺设比例用线量1水5X50/100100250.4723/151:22X2水5X50/10080250.65316/151:1X3水X50/1004水X50/1005水X50/100合计根据热损失计算采用1: 1.5铺设即可,根据现场施工方便采用 1:2铺设也是为了减少接线盒使用量加快施工进度。
实际用线量含损耗及未知阀门数量按计算用线量 1.06倍处理5. 主要部件技术要求5.1发热材料自控温电热带自控温原理图导电母线导电塑料碳粒根据现场环境及罐体介质温度要求,电伴热产品,根据不同的伴热温度,选用各种不同温度 区间的伴热产品,为了使电伴热系统完全符合本项目使用,选用低温阻燃自控温伴热带结构 如下:电缆结构1铜芯导线:7 X 0.502、 导电塑料层:高分子PTC材料3、 绝缘层:改良性聚烯烃4、 屏蔽层:金属编织,覆盖密度80%5、 护套层:阻燃聚烯烃1) 环境温度:最高维持温度65C(能够使被伴热体系维持到的最高温度)最高暴露温度85C(电热带所能承受的最高温度,超过此温度工作性能 将会下降或破坏)最高表面温度65 T /105 C (良好绝热条件下,额定电压下工作时伴热电 缆表面能达到的最高温度)2) 额定电压:AC220V3) 施工环境温度:最低:-10 °C4) 额定功率: 15W/m5) 泄露电流: <0.25mA6) 热稳定性:由10C至99C间来回循环300次后,电缆发热量维持在90%以上7) 弯曲半径:20E室温时为25.4mm-10 C低温时为35.0mm8) 绝缘电阻:电缆长度100m,环境温度75C时,用2500VDC摇表摇试1分钟,绝缘电 阻(导线与屏蔽间)最小值为120MQ。
5.1 保温材料保温材料用岩棉材料特性及对施工影响如下;保温层用良好的岩棉板,A级不燃性防火保温材料,较 高的抗压和抗拉伸强度、较低的吸水 和吸湿性、尺寸稳定性良好、不会产生热膨胀或收缩、耐老化等优点 ,需安装防护层使用5.3 环境型温度控制器1) 环境型温度控制器的设置地点由工程主体设计单位确定, 在设计无要求时, 应设置在 变电站室昼夜环境温度变化最大的地点 (温度控制器由感温探头和温控器主体两部 分组成,温控探头考虑搁置在罐体保温层与罐体之间,检测罐体实际温度2) 环境型温度控制器应能就地显示当前环境温度, 同时能将采集的环境温度传至电源控 制箱3) 环境型温度控制器的探测灵敏度为 0.1 C4) 环境型温度控制器宜距地 1.5m 进行安装,其 0.5m 应有固定标识5.4 安装与固定1) 发热材料的缠绕(包裹)应能满足在额定功率下,系统保护体液体不会被冻结2) 发热材料应每隔1m与被保护体进行固定3) 固定材料为不可导电的难燃材料 4) 电加热电缆应紧贴管道表面,以利散热5) 安装电加热电缆应采用铝箔胶带粘贴,一则增大散热面,有利于热传导;二则方便安 装每隔八十公分,用夹筋胶带将电加热电缆径向固定,然后将胶带用力抹压,使电 加热电缆平整粘贴在管道表面。
6) 电加热电缆配电系统应具有过载、短路、漏电保护功能7) 该管线保温应用于变电站高压场所, 需考虑其防爆安全性能指标, 选用防爆型温控器、 防爆电源接线盒与尾端附件6. 保温层与保护1) 保温材料选为岩棉,厚度为 110mm2) 安装好伴热电缆后,检测电缆标称电阻及 对地绝缘,并进行通电测试3) 保温层必须经过中间验收合格后方可安装4) 保温层安装完成后应外包保护层,保护层不得采用易燃材料5) 在保护层安装完成后,每隔10m标有“有电伴热 请小心拆卸”字样施I亦議图图1.水箱发热电缆缠绕示意图7、安装工艺7.1、安装要点7.1.1发热电缆的安装必须符合当地有关的电气安装规7.1.2电气设备和控制设备均须进行外观检查,有变形、有裂纹,器件不全又无法修复的, 不能使用7.1.3电伴热系统安装前,管道作业必须全部施工完毕,并经做渗水试验检查合格7.1.4发热电缆的弯曲半径必须不小于发热电缆自身直径的六倍7.1.5发热电缆承受的力不能超过 25kg7.1.6 发热电缆绝不能放置在管道较锋利的边缘严禁踩踏发热电缆,在任何时候都应小心 保护发热电缆7.1.7 安装发热电缆前,更重要的一项是检查管道是否损坏或滴漏。
7.1.8 发热电缆在管道上的连接固定必须以不破坏发热电缆为前提7.1.9在安装现场环境温度低于-30 C时,发热电缆不宜安装电伴热带安装完成后,必须核查发热电缆绝缘电阻,并接通临时电源确定发热电缆发热后才能交付验收7.2 、安装程序7.2.1 安装前的准备工作7.2.2 技术准备 查看设计图纸,确认发热电缆及配件配备齐全,并与设计相一致7.2.3 施工准备7.2.4 系统安装并验收完毕I管道均已安装完毕,并且按相关安装规渗水并验收完毕U检查管道外表面确认无毛刺、锐角,以免在安装时对发热电缆造成损坏7.2.5 与其它专业协调,确保安装过程中与其它专业无冲突7.3 发热电缆安装步骤7.3.1 由电源处开始安装,发热电缆端头应甩在电源盒处(先不接电)7.3.2 沿管道铺设电伴热带,按以下方式铺设 ; 缠绕敷设或直线铺设7.3.3 检查及调试检查发热电缆外观是否完好无损;测试绝缘电阻;通电测试发热电缆是否可以正常工作;记录测试结果;注意避免损伤发热电缆 施工完毕后立即对电伴热带进行绝缘测试7.3.4 系统测试 检查所有发热电缆及所有相关配件都已正确安装将全部回路的空气保护开关断开用摇表检测每个回路并作好记录。
通过测试检查系统启动是否自如 系统测试完毕后填写测试验收报告8、电伴热原理及产品阻燃性能利用发热电缆的发热原理,根据设计确定需要的安装热负荷,选择适当型号的发热电缆, 将其按设计要求铺设在管道上,辅以带有高精度温度传感器的温度控制器来控制管道温度, 将温度传感器的控制点放置在管道的最不利位置,当探测点的温度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