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省金华市前吴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
10页浙江省金华市前吴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 下列变化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A.乙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B.将苯滴入溴水中,振荡后水层接近无色C.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D.甲烷与氯气混合光照一段时间后黄绿色消失参考答案:C略2. 已知An+、B(n-1)+、C(n+1)+、D(n+1) - 都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A、B、C、D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是( )A.C>D>B>A B.A>B>C>DC.B>A>C>D D.A>B>D>C参考答案:C略3. 下列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用四氯化碳擦去圆珠笔油渍 C.烹调鱼时加入少量料酒和食醋可以减少腥味、增加香味 D.在燃料煤中添加氧化钙以减少二氧化硫的生成参考答案:B略4. 某有机物甲经氧化后得乙(分子式为C2H3O2Cl);而甲经水解可得丙,1mol丙和2mol乙反应的一种含氯的酯(C6H8O4Cl2)。
由此推断甲的结构简式为( )A. B. C. D.参考答案:D略5. 浩瀚的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其中可为人类利用的氯化物含量相当高海水中含量最多的氯化物是A.NaCl B.MgCl2 C.KCl D.CaCl2参考答案:A考点:氯、溴、碘及其化合物的综合应用. 专题:元素及其化合物.分析:浩瀚的海洋是个巨大的资源宝库,它不仅孕育着无数的生命,还孕育着丰富的矿产,而海水本身含有大量的化学物质,又是宝贵的化学资源.可从海水中提取大量的食盐、镁、溴、碘、钾等有用物质,海水素有“液体工业原料”之美誉,含量最多的是氯化钠;解答:解:浩瀚的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其中可以为人类利用的氯化物含量相当高.海水中含量最多的氯化物是NaCl,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海水组成和物质组成和含量偏低,注意知识积累,题目较简单.6.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H++OH—H2OB.用FeCl3腐蚀Cu制作印刷电路板:Fe3++CuFe2++Cu2+C.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Al3++4OH-+2H2OD.实验室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多余的Cl2:Cl2 +2OH—Cl—+ClO—+H2O参考答案:D略7. 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速率是指一定时间内任何一种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任何一种生成物浓度的增加B、化学反应速率为0.8mol/(L.s)是指1s时某物质的浓度为0.8mol/LC、根据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可以知道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D、对于任何化学反应来说,反应速率越大,反应现象就越明显参考答案:C8. 实验室用锌粒与2mol/L硫酸溶液制取氢气,下列措施不能增大化学反应速率的是A.用锌粉代替锌粒 B.改用18.4mol/L硫酸溶液C.改用热的确2mol/L硫酸溶液 D.向该硫酸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的水参考答案:略9. 反应N2(g)+O2(g)2NO(g)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达到平衡后,充入N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N2和O2的转化率都减小 B、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N2和O2的转化率都增大 C、压强增大平衡不移动,N2的转化率不变 D、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N2的转化率减小,O2的转化率增大 参考答案:C反应N2(g)+O2(g)2NO(g)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达到平衡后,充入N2,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氮气的转化率降低,氧气的转化率增大,该反应是左右气体系数和相等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氮气的转化率不变,选C。
10. 元素X和元素Y在周期表中位于相邻的两个周期,X和Y两原子核外电子总数之和为19,Y原子核内质子数比X多3个,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X和Y都是性质活泼的元素,在自然界中只能以化合态存在B.X和Y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Y2XC.X的化合物种类比Y的化合物种类多D.Y能置换酸中氢,放出氢气,但不能置换出盐中的金属参考答案:BC11.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0.1 mol/L盐酸和0.1 mol/L硫酸分别与0.2 mol/L NaOH溶液反应的速率相同B.0.1 mol/L HCl和0.1 mol/L HNO3分别与大小相同的大理石反应的速率不同C.Al和Fe分别与0.1 mol/L H2SO4反应的速率相同D.大理石块与大理石粉分别与0.1 mol/L HCl反应的速率不同参考答案:D略12. 下列反应中,水只表现氧化性的是A.2Na +2H2O =2NaOH +H2↑ B.Cl2 +H2O =HCl + HClOC.2F2 +2H2O =4HF +O2 D.CaO +H2O =Ca(OH)2 参考答案:A略13.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在饱和溶液中加入溶液,达到平衡时,溶液中浓度降低B. 常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该溶液一定呈酸性C. 溶液和溶液加热蒸干、灼烧都得到D. 用惰性电极分别电解溶液和溶液分别得到单质和参考答案:A略14. 1g碳与适量水蒸气反应生成CO和H2,需吸收10.94kJ热量,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A.C + H2O == CO + H2 ΔH= +131.3 kJ·mol-1B.C(s)+ H2O(g) == CO(g) + H2(g) ΔH= +10.94 kJ·mol-1C.C(s)+ H2O(l) == CO(g) + H2(g) ΔH= +131.3 kJ·mol-1D.C(s)+ H2O(g) == CO(g) + H2(g) ΔH= +131.3 kJ·mol-1参考答案:D略15. 已知丙烷的二氯代物有四种异构体,则其六氯代物的异构体数目为A 两种 B 三种 C 四种 D五种参考答案:C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 (10分)实验室可用NaBr、浓H2SO4、乙醇为原料制备少量溴乙烷:C2H5—OH+HBrC2H5Br+H2O,已知反应物的用量为:0.30 mol NaBr(s)、0.25 mol C2H5OH(密度为0.80 g·cm-3)、36 mL浓H2SO4(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 g·mL-1)、25 mL水。
试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中漏斗的作用是什么? 2)反应装置中的烧瓶应选择下列哪种规格最合适( )A.50 mL B.100 mL C.150 mL D.250 mL(3)冷凝管中的冷凝水的流向应是( )A. A进B出 B. B进A出 C. 从A进或B进均可(4)实验完成后,须将烧瓶内的有机物蒸出,结果得到棕黄色的粗溴乙烷,欲得纯净溴乙烷,应采用的措施是用 洗涤后分液A、浓NaOH溶液 B、Na2SO3溶液 C、CCl4 D、水(5)实验员老师建议把上述装置中的仪器连接部分都改成标准玻璃接口,其原因是: 参考答案:略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17. 从下列六种有机物中选择合适的答案,将其标号填在空格内A.苯 B.乙醇 C.乙酸 D.油脂 E.葡萄糖 F.蛋白质(1)食醋可作为增加食品酸味的调味剂,是因为其中含有(2)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
3)医疗消毒常用75%(体积分数)的溶液 4)花生油、茶籽油、牛油的主要成分是 5)家居装修材料会散发出甲醛、等挥发性的有害物质 6)在某病人的尿样中加人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后有红色沉淀生成,说明该尿样中含有 参考答案:(1)C (2)F (3) B (4)D (5)A (6)E略18. 东晋《华阳国志·南中志》卷四中已有关于白铜的记载,云南镍白铜(铜镍合金)闻名中外,曾主要用于造币,亦可用于制作仿银饰品回答下列问题:(1)镍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3d能级上的未成对电子数为_______2)硫酸镍溶于氨水形成SO4蓝色溶液①SO4中阴离子的立体构型是________②在SO4中Ni2+与NH3之间形成的化学键称为______,提供孤电子对的成键原子是______③氨的沸点_______(填“高于”或“低于”)膦(PH3),原因是_______;氨是______分子(填“极性”或“非极性”),中心原子的轨道杂化类型为_______3)单质铜及镍都是由______键形成的晶体;元素铜与镍的第二电离能分别为:ICu=1 958 kJ·mol–1、INi=1 753 kJ·mol–1,ICu> INi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镍白铜合金的立方晶胞结构如图所示①晶胞中铜原子与镍原子的数量比为________②若合金的密度为d g·cm–3,晶胞参数a=______nm参考答案:(1)1s22s22p63s23p63d84s2或 3d84s2 2 (2) ①正四面体 ②配位键 N ③高于 NH3分子间可形成氢键 极性 sp3(3)金属 铜失去的是全充满的3d10电子,镍失去的是4s1电子 (4) ① 3:1 ②试题分析::为2故答案为:1s22s22p63s23p63d84s2或 3d84s2;2;(2)①SO42-中S原子的孤电子对数==0,价层电子对数=4+0=4,离子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故答案为:正四面体;②Ni2+提供空轨道,NH3中N原子含有孤电子对,二者之间形成配位键故答案为:配位键;N;③PH3分子之间为范德华力,氨气分子之间形成氢键,分子之间的作用力更强,增大了物质的沸点,故氨气的沸点高于PH3分子的,NH3分子为三角锥形结构,分子中正负电荷重心不重合,属于极性分子,N原子有1对孤对电子,形成3个N-H键,杂化轨道数目为4,氮原子采取sp3杂化。
故答案为:高于;氨气分子之间形成氢键;极性;sp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