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复习知识点考点提纲.docx
11页人教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复习知识点考点汇总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 认识生物一、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应激性) 5.生物能生长、发育和繁殖 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现象(①遗传现象: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②变异现象: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7.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但病毒作为一种生物,具有生物的共同特征注意:珊瑚和珊瑚礁不是生物,珊瑚虫是生物!第二章 认识细胞一、练习使用显微镜 1.单目显微镜的结构和功能①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每个光圈都可以对准通光孔,用来调节光线的强弱 ②反光镜:光强时使用平面镜,光弱时使用凹面镜 ③粗准焦螺旋:大幅度升降镜筒,找到物像②细准焦螺旋:小幅度升降镜筒,看清物像2.显微镜的使用①取镜和安放:一手托镜座,一手握镜臂,放在略偏左,距边缘7cm处安装低倍目镜②对光:一转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二转遮光器,使用大光圈对准通光孔,三转反光镜,直到目镜中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
③观察:提升镜筒,正放玻片;顺时针转动粗准焦螺旋,下降镜筒,眼睛要从侧面注视物镜,防止玻片被压坏;逆时针转动粗准焦螺旋,缓慢上升镜筒,眼睛注视目镜,找到物像,调节细准焦螺旋,看清物像④整理:上升镜筒,取下玻片;用擦镜纸擦试目镜和物镜镜头;用纱布擦试镜身;转动转换器,使物镜呈外八字;转动遮光器,使小光圈对准通光孔;转动反光镜立起来;取下目镜,盖上盖子,下降镜筒至最低,返回镜箱;用抹布擦拭桌面3、成像特点: ①从目镜观察到的物像是倒像呈180°颠倒②显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③目镜越长的放大倍数越小(反目成仇),物镜越长的放大倍数越大④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细胞体积越大,视野中细胞数目越少且视野变暗低倍镜下:细胞多、体积小、视野亮 高倍镜下:细胞少、体积大、视野暗二、植物细胞 1.常用的玻片标本有三种:切片——用生物体上切取下来的薄片制成涂片——用液体的生物材料(如血液)经过涂抹制成装片——用生物体上撕下来的或直接用个体微小的生物如衣藻、水螅、青霉等制成以上三种玻片,都可以制成永久的(永久玻片)和临时的(临时玻片)2、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临时装片:①步骤:擦→滴(清水:保持细胞原有形态)→撕→展→盖→染(碘液)→吸②盖:为避免产生气泡,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放下,盖在要观察的材料上。
3.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①细胞壁:支持、保护 ②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保护 ③细胞质: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④细胞核:细胞的控制中心 线粒体⑤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⑥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⑦液泡:在细胞质中,含有细胞液,溶解着多种物质三、动物细胞 1. 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擦→滴(生理盐水)→刮→涂→盖→染(稀碘液)→吸2.动物细胞的结构 : 细胞膜:保护,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核:细胞的控制中心细胞质: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的场所3.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4.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不同点: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动物细胞没有四、细胞的生活 1.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2.细胞中的物质:有机物(一般含碳,可燃烧):如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 无机物(一般不含碳):如水、无机盐、氧、二氧化碳等, 3.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对物质有选择性,有用物质进入,废物排出4.细胞质中的能量转换器:①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成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②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转化成细胞所需要的能量。
5.动植物细胞都有线粒体植物细胞有叶绿体而动物细胞没有6.遗传信息:受精卵内具有指导身体发育的全部信息,这些信息是由父母传下来的 7.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8、遗传物质:脱氧核糖核酸,简称DNA,DNA上有指导生物发育的全部信息除细胞核有DNA外,叶绿体和线粒体内也有少量的DNA9、DNA、染色体、细胞核、细胞的关系:DNA和蛋白质构成染色体,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中,细胞核位于细胞中10.细胞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整体第三章 从细胞到生物体一、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的细胞1.生物体由小长大是与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分化分不开的2. 细胞的生长使细胞的体积增大,细胞的分裂使细胞的数目增多3、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先由一个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4、动植物细胞分裂的不同点:动物细胞:细胞膜逐渐内陷,缢裂成两个新细胞植物细胞:在原细胞中间形成新的细胞膜和新的细胞壁5、染色体:细胞中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由DNA和蛋白质构成6、DNA是遗传物质,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7.细胞分裂时,染色体的变化最明显两过程:染色体先复制再均分;三不变: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与原细胞的形态、数目和遗传物质不变。
二、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1.新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2.动物和人的结构层次(微观到宏观):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或人体3.细胞分化: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一个或一种细胞通过分裂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差异性的变化4、组织: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组织的形成是细胞分化的结果5、动物和人的基本组织可以分为四种:①上皮组织:由上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和分泌功能②肌肉组织:由肌细胞构成,具有收缩和舒张的功能③神经组织:由神经细胞构成,能够感受刺激,传导神经冲动④结缔组织:由多种细胞类型,支持、连接、保护、营养6.器官: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一起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7.系统: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成在一起构成系统8、八大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运动系统三、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1.植物结构层次(微观到宏观):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无系统)3.植物的组织:①保护组织:由表皮细胞构成,保护②分生组织:细胞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
③薄壁组织:细胞壁薄,液泡较大,储存营养物质④输导组织: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运输有机物⑤机械组织:细胞壁增厚,支撑和保护4.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营养器官:根、茎、叶;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四、单细胞生物 1.单细胞生物: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被称为单细胞生物常见生物:大肠杆菌、酵母菌、草履虫、衣藻、眼虫、变形虫2.草履虫的形态结构如图:3.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益处:①鱼的饵料;②净化污水;③发酵食品害处:①引发疾病;②形成赤潮,危害渔业第二单元 多种多样的生物第一章 植物的类群一、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1.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可以分为四大类:藻类、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2.藻类植物:①没有根、茎、叶的分化②有单细胞或多细胞个体;③多细胞藻类整个身体都浸没在水中,几乎全身都可以从环境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④没有专门吸收和运输养料以及进行光合作用的器官3.苔藓植物:①大多生活在潮湿陆地,一般很矮小;②通常具有类似茎和叶的分化,但是茎中没有导管、叶中没有叶脉③根非常简单,称为假根(只起固定作用)④苔藓植物是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⑤泥炭是苔藓植物的遗体堆积后形成的,是重要的燃料资源4.蕨类植物:①生活在阴湿环境中;②有根、茎、叶的分化,有输导组织;③蕨类植物在生物圈中的意义:食用、药用、作为绿肥和饲料(满江红)、形成煤。
5.生殖方式:孢子生殖二、种子植物 1.种子的结构(指出各结构的名称)种皮:保护种子内部结构 胚芽 (1)菜豆种子 胚轴 (双子叶植物) 胚 胚根 种子 子叶:2片,储存营养物质 果皮和种皮:保护果实种子内部结构胚芽 (2)玉米种子 胚 胚轴 (单子叶植物) 胚根 子叶:1片,转运营养物质胚乳:储存营养物质2、胚是新植物的幼体,由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组成3、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两大类,被子植物就是常说的绿色开花植物 裸子植物:种子裸露,外面没有果皮包被如松、柏、杉、苏铁、银杏种子植物 被子植物:种子的外面有果皮包被如桃、花生(果实=果皮+种子)4、种子植物比苔藓、蕨类更适应陆地的生活,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能产生种子第二章 动物的主要类群一、刺胞动物和扁形动物(一)刺胞动物 1、主要特征: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2、辐射对称:经过身体纵轴可以有多个切面将身体分为对称的两部分3、指出右图水螅的结构名称:4、水螅的生殖方式:出芽生殖5、在水螅的外胚层,特别是触手处,有用于攻击和防御的刺细胞6、常见的腔肠动物:水螅、水母、海蛰、海葵、珊瑚虫等二)扁形动物 1、主要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2、两侧对称:身体纵轴只有一个切面将身体分为对称的两部分3、指出右图涡虫的结构名称:4、常见的扁形动物:①营自由生活:涡虫②营寄生生活(生殖器官发达):华枝睾吸虫、血吸虫(钉螺为中间寄主)、绦虫二、线虫动物和环节动物(一)线虫动物1、主要特征: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2、指出右图蛔虫的结构名称:3、蛔虫寄生在人的小肠中,适应寄生生活的特点有:①体表有一层角质层,起保护作用;②消化管简单;③生殖器官发达,生殖能力强;④没有专门的运动器官4、常见的线形动物:①营自由生活:秀丽隐杆线虫②营寄生生活:丝虫、线虫、蛲虫、钩虫、蛔虫二)环节动物1、主要特征: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2、蚯蚓:靠近环带的一端为前端;身体分节使躯体运动更加灵活;运动由肌肉和刚毛配合完成;依靠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
3、常见的环节动物:蚯蚓、水蛭(蚂蟥)、沙蚕等4、环节动物与人类的关系:①蚯蚓在土壤里活动,疏松土壤;②蚯蚓粪便能提高土壤肥力;③蚯蚓身体富含蛋白质,是优良的蛋白质饲料;⑤沙蚕是鱼、虾、蟹的食饵;⑥水蛭的唾液中有防止血液凝固的蛭素三、节肢动物(一)节肢动物(动物界第一大类群)1、主要特征: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2、节肢动物是最大的动物类群,昆虫是节肢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3、指出右图蝗虫的结构名称:4、蝗虫身体分为头部、胸部和腹部,头部负责感觉和摄食;胸部是运动中心;腹部集中容纳内脏器官体表有气门,用于呼吸5、外骨骼的作用:①保护②防止体内水分蒸发外骨骼会限制昆虫的发育和长大,所以昆虫需要定期蜕皮6、常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