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房地产管理室外或小区雨水系统设计.doc
10页室外或小区雨水系统设计系统设置1 在有市政雨水道的地区,建筑物室外场地及建筑小区应设室外雨水管网系统2 雨水系统应和污水系统分流3 室外下沉的花园、绿地、广场、道路灯低洼处积水时若有流进室内的可能,则 应设水泵压力流排水系统, 该低洼处的雨水口不得直接接入室外雨水井 集水池 应设在建筑物外4 宜考虑雨水的利用雨水口1 布置小区内雨水口的布置根据地形、 建筑物和道路的布置等因素确定, 一般 设在下列各处:1)道路上的汇水点和低洼处,以及无分水点的人行横道的上游处双向破路面 应在路两边设置,单向坡路面应在路面低的一边设置2)道路的交汇处和侧向支路上、能截流雨水径流处3)广场、停车场的适当位置处及低洼处,地下车道的入口处4)建筑物单元出入口附近,建筑物雨落管地面排水点附近以及建筑前后空地和 绿地的低洼点等处雨水不宜设在建筑物门口5)其他低洼和易积水的地段处2 形式、数量与间距1)无道牙的路面和广场、停车场,用平箅式雨水口;有道牙的路面,用边沟式 雨水口;有道牙路面的低洼处且箅隙易被树叶堵塞时用联合式雨水口2)道路上的雨水口宜每隔 25-40m 设置一个当道路纵坡大于 0.02时,雨水口 的间距可大于 50m。
3 雨水口的设置与连接1) 雨水口连接管的长度不宜超过 25m,连接管上串联的雨水口不宜超过 3个2) 雨水口连接管最小管径为 200,坡度为 0.01,管顶覆土厚度不宜小于 0.7m3) 连接管埋设在路面或有重荷载处地面的下面时,应沿管道做基础,无重荷载 处地面以下的连接管座枕基基础,具体做法见国标图4)雨水口深度不宜大于1.0m泥沙量大的地区,可根据需要设置沉泥(砂)槽; 有冻胀影响的地区,可根据当地经验确定5) 平算式雨水口长边应与道路平行,算面宜低于路面 30-40m m,在土地面上时 宜低 50-60mm6) 雨水口不得修建在其他管道的顶上7) 雨水口算盖,一般采用铸铁算子,也可采用钢筋混凝土算子雨水口的底和 侧墙采用砖、石或混凝土材料检查井1检查井一般设在:管道(包括接户管)的交接处和转弯处;管径或坡度的改变 处;跌水处;直线管道上每隔一定距离处2检查井应尽量避免布置在主入口处3室外或居住小区的直线管段上检查井间的最大间距按下表采用检查井最大间距管径(mm)200-300400> 500最大间距(m)3040504检查井内同高度上接入的管道数量不宜多余 3条5室外地下或半地下式供水水池的排水口、溢流口,游泳池的排水口,内庭院、 建筑物门口的雨水口,当集水口处的标高低于雨水检查井处的地面标高时, 不得接入该检查井。
6检查井的形状、构造和尺寸可按国家标准图选用 检查井在车行道上时应采用 重型铸铁井盖7排水接户管埋深小于1.0m时,应设跌水井跌水井1管道跌水水头大于1.0m时,应设跌水井2跌水井不得有支管接入3管道转弯处不得设置跌水井4跌水方式一般采用竖管、矩形竖槽5跌水井的一次跌水水头如下表:跌水井最大跌水水头高度进水管管径(mm)< 200250-400> 400最大跌水高度(m)6.04.0水力计算确定1雨水管道布置1) 室外雨水管道布置应按管线短、埋深小、自流排出的原则确定2) 雨水管道宜沿道路和建筑物的周边呈平行布置宜路线短、转弯少,并尽量 减少管线交叉检查井间的管段应为直线3) 与道路交叉时,应尽量垂直与路的中心线4) 干管应靠近主要排水构筑物,并布置在连接支管较多的一侧5) 管道尽量布置在道路外侧的人行道或草地的下面, 不允许布置在乔木的下面6) 应尽量远离(》1.5m)生活饮用水管道7) 雨水管与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管道的净距离,按污废水管道部分的数据执 行2管道连接与敷设1) 管道在检查井内宜采用管顶平接法,井内出水管管径不宜小于进水管2) 雨水管道转弯和交接处,水流转角应不小于 90°。
当管径超过300,且跌水 水头大于0.3m时可不受此限制3) 管道在车行道下时,管顶覆土厚度不得小于 0.7m,否则,应采取防止管道受 压破损的技术措施,比如用金属管或金属套管等4) 当管道不受冰冻或外部荷载的影响时,管顶覆土厚度不宜小于 0.6m5) 当冬季地下水不会进入管道,且管道内冬季不会贮留水时,雨水管道可以埋设在冰冻层内6) 雨水管道的基础做法,参照污废水管道的执行3明沟(渠)1) 明沟底宽一般不小于0.3m,超高不得小于0.2m2) 明沟与管道互相连接时,连接处必须采取措施,防止冲刷管道基础3) 明沟下游与管道连接处,应设格栅和挡土墙明沟应加铺砌,铺砌高度不低于设计超高,长度自格栅算起 3-5m如明沟与管道衔接处有跌水,且落差为0.3-2.0m时,应在跌水前5-10m处开始铺砌4)明沟支线与干线的交汇角应大于 90°并作成弧形交汇处应加铺砌,铺砌高 度不低于设计超高管材与接口1) 雨水管道宜采用双波纹塑料管、加筋塑料管、混凝土管、钢筋混凝土管等2) 穿越管沟等特殊地段应采用钢管或铸铁管3) 非金属承插口管采用水泥沙浆接口或水泥沙浆抹带接口,铸铁管采用石棉水 泥接口,钢管一律采用焊接接口。
小区雨水管道水力计算雨水流量室外设计雨水流量Q k1 qFki ――流量校正系数,对于坡度大于 2.5%的屋面,取1.2-1.5,室外地面和其余屋面,取1;W 径流系数,按下表选取;q――设计降雨强度(L/s • 100卅);F――汇水面积(100川),一般不考虑附加建筑侧墙的汇水面积径流系数地面种类径流系数地面种类径流系数屋面0.9干砌砖、石及碎石路面0.4混凝土和沥青路面0.9非铺砌的土路面0.3块石等铺砌路面0.6绿地00.15级配碎石0.45室外汇水面平均径流系数应按地面的种类加权平均计算确定 如资料不足,小区综合径流系数根据建筑稠密程度在 0.5-0.8内选用北方干旱地区的小区径流系数一般可取0.3-0.6建筑密度大取高值,密度小取底值建筑雨水系统的设计重现期汇水区域名称设计重现期屋面一般性建筑> 2-5重要公共建筑> 10室外场地居住小区> 1-3车站、码头、机场的基地> 2-5降雨历时中,t1 室外地面一般取5-10min建筑屋面取5min,当屋面坡度较大时,集水时间变小,流量增大,需要进行矫正为简单起见,在流量项增加校正 系数K1 0折减系数m建筑物管道、室外接户管或支管室外干管陡坡地区干管明渠121.2-21.2下沉广场或下沉地面雨水系统设计1室外下沉的花园、绿地、广场、道路等低洼处积水时若有流进室内的可能,则 应设水泵提升排水。
短时积水不会造成危害时,可采用重力排水,雨水口可接入 室外雨水检查井2需水泵提升排水的下沉广场雨水应收集到雨水集水池,用污水泵排除到小区的 室外雨水管网中集水池应设在建筑物外3下沉广场内的雨水采用水泵提升排除时,广场上方周围地面的雨水应通过土建 设施进行拦截,不得进入下沉广场4下沉广场设有建筑入口时,广场地面应比室内地面低 15cm以上,否则,广场 雨水径流应按50年重现期计算小区雨水管道水力计算基本参数和公式1基本参数1) 管道流速在最小流速和最大流速之间选取,见下表2) 管道敷设坡度应大于最小坡度,并小于 0.153) 管道按漫流计算4) 管道直径不小于下表中的数值雨水管道流速限值金属管非金属管明渠(混凝土)最大流速(m/s)1054最小流速(m/s)0.750.750.4最小坡度管径(mm)200250300350400450500600> 700坡度非塑料管0.50.40.30.250.20.180.150.120.1(%)塑料管0.3-0.2------最小管径管道名称出户管的汇集管支管及干管雨水口连接管最小管径(mm)2003002002基本公式室外雨水管道的排水能力可按下式近似计算:1 23I 12Q vA -R 3 I 2 ?Ann――粗糙系数;塑料管取0.009,混凝土管取0.013-0.014;雨水口1雨水口的最大排水能力见下表:雨水口的泄水流量雨水口形式(箅子尺寸为 750mmX 450mm)泄水流量(L/s)平算式雨水口单算20平算式雨水口双算35平算式雨水口三算45偏沟式雨水口单算20偏沟式雨水口双算35联合式雨水口单算30联合式雨水口双算50连接管的设计流量和雨水口流量相等。
雨水口连接管最小管径为200,坡度为0.01 汇合管段计算1设计流量当两路及以上的雨水管道(包括屋面雨水出户管)汇合,汇合流量计算如下:Q k mq(F1 F2 ……)降雨历时取各汇合管路降雨历时中最大的值水泵提升系统1 降雨强度的设计重现期视雨水溢进室内带来的危害程度确定,一般宜不低于10 年,或造成严重影响的,应不低于 50年2 确定雨水泵流量和集水池容积时, 可充分利用汇水地面的储水能力, 把地面积 水量作为调节水量处理, 以使水泵及水池的容量不致多大, 并可实现平时的小雨 量时自动控制装置也能有效运行3 提升水泵的设计流量和集水池容积可按如下方法之一确定:1)大泵小水池水泵流量按 5min 降雨强度计算,集水池容积按最大一台泵的 5min 出水量确定当下沉广场积水不会危害室内时,集水池容积可按 30s 水泵 出水量确定2)小泵大水池水泵流量按 30min 降雨强度计算,集水池有效储水容积按 30min 径流总量计算,即该流量乘30min (计算中注意单位统一)4 地面积水允许深度以不向室内溢水为准,并留有一定余量5 为使较小重现期的雨水也能及时排除,可考虑设多台的工作泵场地排雨水排水方式一 排水系统的选择1 合流制排水系统 下列情况可将场地内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混合在同一管渠中排放。
1)场地内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符合环保卫生要求不需处理时;2) 雨量小、雨季长的地区的雨水;3) 地下管线多,施工复杂,雨水要求用暗管排除者;4) 水体卫生要求特别高的地区,污水、雨水均需处理者2 分流制排水系统1)当井下水、选煤厂排水及储煤场、矸石山等处的渗透水中,硫、磷及其有害 物质含量较高, 生活污水与工业废水均超过排放标准的规定, 且对养殖、 农田产 生危害时, 则应将生活污水、 工业废水和雨水分别建立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各自独 立的系统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按环保要求进行净化处理后排放;2)厂区采用明沟排雨水者排水制度(分流制或合流制)的选择,应根据城镇和工业企业规划、当地降雨情 况和排放标准、原有排水设施、污水处理和利用情况、地形和水体等条件,综合 考虑确定同一城镇的不同地区可采用不同的排水制度 新建地区的排水系统宜采用分流制二排水形式的选择1明沟排水的条件1) 设计整平面有适于明沟排水的地面坡度2) 厂区边缘地段;3)。












